资源简介 第二十一课时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2024·绥化)在我国,人们常把华北平原称为 ( )A.“红土地” B.“黄土地”C.“黑土地” D.“紫土地”2.(2024·龙东地区)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农业区 ( ) A.水田 B.灌溉C.旱作 D.河谷(2024·长春)“风吹麦浪穗飘香,遍地金黄收割忙”。2024年5月末华北平原夏麦丰产丰收,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华北平原易发生春旱,为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图1为华北平原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2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图1图23.华北平原发生春旱的原因有 ( )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②春季降水较少 ③人口稀疏,工农业需水量小 ④气候全年炎热干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北京B.西线方案利用京杭运河输水C.彻底解决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D.东线工程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5.(2024·新疆)工作人员在长白山拍到了野生东北虎的清晰影像。下列自然特征与东北虎生存环境相吻合的是 ( )A.气候温和,四季如春B.气候干旱,草场广布C.地势平坦,食物丰富D.气候冷湿,森林茂密6.(2024·绥化)受气候条件的限制,黑龙江省大多数农作物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7.(2024·绥化)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 )A.京津唐工业基地B.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C.辽中南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8.(2024·重庆)威海和烟台地区冬季常遭受冷空气影响,出现冷流暴雪,且持续时间长,形成了独特的海滨雪城风貌,被称为“中国雪窝”。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我国利用图中的运河,将 流域的水资源调往 地区,其目的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的 问题。 (2)简要分析威海和烟台地区冬季成为“雪窝”的原因。(3)请说出降雪对威海和烟台地区农业生产的两点有利影响。(4)图示黄河段每年初春和秋末都会出现凌汛现象,请简述其产生的原因。 【新考法 传统文化】(2024·连云港)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划分示意图。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5月21日前后进入小满节气。读图,完成1~2题。1.小满至芒种,太阳直射点 ( )A.北移,接近赤道B.北移,接近北回归线C.南移,接近赤道D.南移,接近南回归线2.小满节气,在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可以看到庄稼籽粒开始饱满,该庄稼是 ( )A.青稞 B.水稻C.小麦 D.高粱(2024·临沂)东北地区既是我国的“北大仓”,又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3~4题。3.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阶段,后来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国家决定停止开荒的原因是 ( )A.开发矿产资源B.扩大工业用地C.保护环境,恢复生态D.面临水资源不足的问题4.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的摇篮,发展中面临资源枯竭、设备技术落后以及优质人才外流等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 ( )①更新设备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依托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广安)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近年来,东北三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以上,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对东北三省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B.地形以山地为主,不适合发展种植业C.有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D.大部分位于湿润区,因此耕地类型主要为水田6.下列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或行政区域的描述, 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B.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C.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气候干旱D.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河北省7.【新考法 传统文化】(2024·河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陶瓷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邢窑、定窑和磁州窑久负盛名,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代陶瓷制作时通常以黏土为主要原料,以木柴或煤炭为燃料,需要经过选矿、制坯、在瓷窑中高温烧制等环节,整个过程耗水较多。目前省内有大量承载着地域历史文化的古瓷窑遗址,很多遗址分布在偏僻的乡村。下图示意河北省主要古瓷窑口分布。(1)历史上,由于南部黄河和西部 山脉阻隔等,河北陶瓷保留了独特风格。 (2)目前,河北省古瓷窑口空间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 部地区,为山区向 (填地形类型)的过渡地带。 (3)指出历史上河北陶瓷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新考法 开放性设问】(4)你认为偏僻乡村的古瓷窑遗址是否具有开发价值 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8.(2024·龙东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4年1月11日,2024年第九届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口号、会徽、吉祥物正式发布。本届亚冬会的口号是“冰雪同梦,亚洲同心(Dream of Winter,Love among Asia)”,本届亚冬会的会徽为“超越”,赛会的吉祥物——东北虎“滨滨”和“妮妮”。材料二 图1为东北三省简图。图1材料三 图2为哈尔滨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图2(1)哈尔滨亚冬会的口号是“ ”。 (2)北京的王小拓计划观看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其应乘坐的铁路线是 。 (3)流经哈尔滨的河流A是 。 (4)根据材料分析哈尔滨承办亚冬会的自然优势条件: 。 【新考法 开放性设问】(5)助力亚冬会,请你为哈尔滨设计一条宣传语: 。 【详解答案】基础夯实1.B 解析:在我国,人们常把华北平原称为“黄土地”,B正确;“红土地”一般指我国东南丘陵,“黑土地”一般指我国东北地区,“紫土地”一般指我国四川盆地,A、C、D排除。故选B。2.C 解析:北方地区是旱作农业区,C正确;水田农业区位于南方地区,A错误;河谷农业区位于我国青藏地区,D错误;灌溉农业分布在西北地区,B错误。故选C。3.A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北平原春季气温上升,导致水分蒸发加快,加剧干旱,①正确;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降水量不足,无法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②正确;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工农业需水量大,③错误;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④错误。故选A。4.A 解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北京,A正确;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输水,B错误;没有彻底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表述过于绝对,C错误;东线工程补充华北地区的水资源,D错误。故选A。5.D 解析:长白山地处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冷湿,森林茂密,D正确,A错误;地处季风区,夏季多雨,气候不干旱,长白山地势崎岖,B、C错误。故选D。6.A 解析:黑龙江省位于我国最北部,由于这里大部分地处中温带,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故选A。7.C 解析: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属于东北三省的是位于辽宁中南部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故C正确;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渤海沿岸,地跨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故A错误;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综合性工业基地,又称沪宁杭工业基地,即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顶点的三角地带,故B错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故D错误。故选C。8.(1)长江 华北(京津) 空间分布不均(2)该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气温在0 ℃以下,冬季盛行的偏北风穿越北面海域,水汽含量增多;再受山地地形阻挡,在迎风坡形成大量的降雪。(3)缓解春旱,减少病虫害,利于农作物越冬。(4)该河段冬季有结冰现象;该河段水流由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能力提升1.B 解析:由图可知,小满至芒种位于春分与夏至之间,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且向北移动,接近北半球的夏至日即接近北回归线。故选B。2.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主产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小满节气(5月21日前后),在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可以看到庄稼籽粒开始饱满,该庄稼是小麦,C正确;青稞为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为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高粱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河南高粱一般在5—6月种植,A、B、D错误。故选C。3.C 解析:目前我国停止对三江平原的开发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环境,恢复生态。故选C。4.A 解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更新设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①②③正确;应当摆脱对资源的依赖,④错误。故选A。5.C 解析: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其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A、D错误;这里有我国最大的东北平原,地势平坦,有我国最大的黑土分布区,土壤肥沃,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地广人稀,适合发展种植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B错误,C正确。故选C。6.A 解析:东北三省山河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A正确;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脉,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东北平原,B错误;东北三省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冷湿,C错误;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D错误。故选A。7.(1)太行(2)西南(南) 平原(3)原料丰富,燃料丰富,气候适宜,水源充足。(4)具有开发价值。理由:开发古瓷窑遗址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或不具有开发价值。理由:偏僻乡村交通不便,开发成本高。8.(1)冰雪同梦,亚洲同心(2)京哈线(3)松花江(4)冬季寒冷,降雪多(纬度高,气温低、降雪多)(5)大美龙江,喜迎亚冬(北国同心,冰城圆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