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十二课时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祖国的首都——北京1.(2024·牡丹江)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是( )A.地势平坦,一望无垠B.支离破碎,沟壑纵横C.地面崎岖,石林广布D.雪山连绵,沼泽连片2.(2024·绥化)在我国治理黄土高原的成功经验中,属于生物措施的是 ( )A.修建水利工程 B.修挡土坝C.修建梯田 D.植树种草 【核心素养 地理实践力】(2024·宁夏)宁夏某校开展“徒步百里祭英烈”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读综合实践活动线路示意图,完成3~4题。3.此次还可开展的地理实践活动是 ( )A.探究水土流失成因B.调查傣族民俗文化C.采集沿途黑土样本D.考察甘蔗种植分布4.同学们发现沿途的地名中“墚”“峁”“洼”等出现的比例很高,因为该地区 ( )A.全年高温多雨 B.植物种类丰富C.地势辽阔坦荡 D.黄土地貌广布5.(2024·泰安)一个城市具有文化价值的著名建筑,往往成为这个城市的符号。下列有关北京符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首都北京的符号是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B.古城北京的符号是故宫、鸟巢C.现代北京的符号是水立方、四合院D.科技北京的符号是中关村、长城6.(2024·龙东地区)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下列不属于北京的是( )A.中华门 B.颐和园C.南锣鼓巷 D.明十三陵7.(2024·吉林)“文化粮仓”北京艺术中心、“运河之舟”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森林书苑”北京城市图书馆,三个场馆于2023年底在北京开馆。这主要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国际交往中心B.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C.全国的政治中心D.全国的文化中心8.(2024·兰州)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材料二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直立性强,利于挖洞聚居。材料三 近年来,黄河相对变清了。黄河流域代表站——潼关站2021年实测输沙量较多年黄河平均输沙量减少了82%左右。黄河下游含沙量减少,主要归功于几代人的不懈努力。1999年之前,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约31.6%。2019年,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达到了63.6%,翻了一倍多。高原变绿了,水也变清了。(1)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 ,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脉。 (2)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黄土高原地区居民利用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强的特点,修建了 (填传统民居)。 (3)黄河之所以“黄”,是因为其含沙量大。请从黄土特性、植被两方面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 。 (4)黄土高原变绿了之后,可以有效改善黄河下游的 问题。(填序号) ①寒潮 ②航运 ③泥沙沉积 ④凌汛(2024·吉林)位于黄河支流岸边的甘肃省定西市,曾经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如今,这里已成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读图,完成1~2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 )A.植被覆盖率高 B.黄河结冰期长C.黄土土质疏松 D.夏季无降水2.如今,错落有致的梯田是定西市最动人的风景。图中适于“兴建梯田系带子”的是 ( )A.甲区域 B.乙区域C.丙区域 D.丁区域(2024·安徽)晋、陕、内蒙古三省级行政区能源资源充足,而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我国将晋、陕、内蒙古能源南运的同时,充分利用铁路返程空载运力,并通过研发的“火车集装箱装卸水系统”,将南方地区优质水资源输送至北方铁路沿线城市,实现“双向运输,两地共福”。据此完成3~4题。3.从晋、陕、内蒙古运往南方地区的能源资源可能是 ( )A.铁矿石 B.煤炭 C.金矿石 D.木材4.利用铁路运输实现能源和水资源南北双向运输的主要意义有 ( )①减轻南方地区铁路沿线洪涝灾害 ②缓解南方地区的能源不足 ③提高北方铁路沿线居民生活质量 ④改善北方水资源短缺状况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24·湖南)北京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建有国家体育场、国家博物馆、首都国际机场等,还在城市中心打造了一批开放式的街心公园、绿地等。据此完成5~6题。5.北京交通建设成就包括 ( )A.国家体育场 B.国家博物馆C.首都国际机场 D.街心公园、绿地6.北京建设街心公园和绿地有助于 ( )A.提高矿产储量 B.缓解住房紧张C.增加耕地面积 D.改善空气质量(2024·宿迁)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对外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下图为京津冀位置及要素关联图。读图,完成7~9题。7.石家庄位于北京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8.据图,天津为北京输送 ( )A.产业与技术 B.工业制成品C.初级农矿产品 D.资源和劳动力9.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辐射作用,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C.对外交流中心 D.科技创新中心(2024·河北)2023年12月28日,塞尔维亚邮政局发行了“塞尔维亚—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主题邮票。首日封(下图)上展示了卡莱梅格丹堡垒和长城,并粘贴“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大厦”和“塞尔维亚铜矿冶炼工人”邮票,彰显了中塞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据此完成10~12题。10.首日封上展示中国长城,有利于塞尔维亚人民 ( )A.了解中国文化 B.学习中国语言C.体验中国习俗 D.保护中国文物11.若塞尔维亚民众来中国游览长城,应选择的城市是 ( )A.上海 B.广州 C.成都 D.北京12.中塞两国合作开发铜矿资源属于 ( )A.生态合作 B.交通合作C.经济合作 D.文旅合作13.(2024·长春)2024年4月聚焦人工智能等热点议题的中关村论坛在北京举办。北京高端人才聚集,科技基础雄厚,拥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全国的文化中心B.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C.全国的政治中心D.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14.【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2024·辽宁)黄土高原自实施一系列生态工程以来,主色调实现了由“黄色”向“绿色”的转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日益富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 黄土高原位置 图2 延安农业用地面积变化(1)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半湿润区与 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2)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黄土高原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导致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新考法 思维导图】(3)为修复生态,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摸索出许多成功经验,结合所学知识补全框图。① ,② 。 (4)延安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成功典范。据图2分析,延安的草地和 面积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图3 黄土高原传统民居(5)以杨家岭革命旧址为代表的传统民居—— (图3)承载着革命精神的宝贵记忆,助推了延安旅游经济的发展。 15.(2024·聊城)环渤海经济圈已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京津冀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心脏地带,可发挥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和河北的资源优势,加强区际联系。材料二 下图为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1)结合图示信息,归纳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有利条件。(2)近年来,环渤海经济圈新建了多条高速铁路,全线规划以桥代路为主。试分析以桥代路的原因。(3)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中,北京的首都优势有 。区域空间格局中,西北部为生态涵养区,请说出其生态环境效益(至少写出两点)。 【详解答案】基础夯实1.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B正确;地势平坦,一望无垠描述的是内蒙古高原的地表景观,A错误;云贵高原地面崎岖,石林广布,C错误;青藏高原雪山连绵,沼泽连片,D错误。故选B。2.D 解析: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属于生物措施,主要的工程措施是修建梯田、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为缓解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采取的措施是修建水利工程。故选D。3.A 解析:由题干可知,该地区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还可开展探究水土流失成因的地理实践活动,A正确;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B错误;该地区主要分布黄土,东北地区黑土广布,C错误;甘蔗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D错误。故选A。4.D 解析:同学们发现沿途的地名中“墚”“峁”“洼”等出现的比例很高,因为该地区黄土地貌广布,属于黄土高原,D正确,C错误;该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A错误;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种类并不丰富,B错误。故选D。5.A 解析:一个城市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著名建筑,往往成为这个城市的符号。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是首都北京的符号,A正确;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B、C错误;科技北京的符号是中关村,长城是古代修建的,与科技无关,D错误。故选A。6.A 解析:中华门位于南京,A符合题意;颐和园、南锣鼓巷、明十三陵均是北京的著名景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D 解析:“文化粮仓”北京艺术中心、“运河之舟”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森林书苑”北京城市图书馆的开馆,都是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提升,这些文化场馆的开放旨在促进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发展,体现了北京在全国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这些场馆的开馆主要体现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职能。故选D。8.(1)秦岭 (2)窑洞(3)黄土土质疏松 植被破坏严重(4)③能力提升1.C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夏季暴雨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C正确,A、D错误;黄河结冰期长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B错误。故选C。2.B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适于“兴建梯田系带子”的是乙区域,乙区域位于缓坡,适宜修建梯田,B正确;甲区域是山顶,需要“植树造林戴帽子”,A错误;丙区域是陡坡,需要“退耕种草披褂子”,C错误;丁区域是坡脚,需要“筑坝蓄水穿靴子”,D错误。故选B。3.B 解析:晋、陕、内蒙古接壤的地区因蕴藏着大量的煤炭资源而被称为“乌金三角”,故从晋、陕、内蒙古运往南方地区的能源资源可能是煤炭,B正确;铁矿石、金矿石不属于能源资源,排除A、C;晋、陕、内蒙古森林资源并不丰富,不可能往南方地区输送木材,排除D。故选B。4.D 解析:利用铁路运输实现能源和水资源南北双向运输的主要意义有可以缓解南方地区的能源不足,促进其经济发展;改善北方水资源短缺状况;提高北方铁路沿线居民生活质量。利用铁路运输实现能源和水资源南北双向运输并不能减轻南方地区铁路沿线洪涝灾害。故选D。5.C 解析:北京交通建设成就包括首都国际机场,C正确;国家体育场、国家博物馆、街心公和园、绿地都不属于交通建设成就,A、B、D错误。故选C。6.D 解析:目前,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在北京建设街心公园和绿地,实现了城区绿化,可以改善生活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更加适宜居民居住。故选D。7.C 解析:在经纬网地图上,利用经纬网来确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断石家庄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故选C。8.B 解析:读图可知,天津为北京输送工业制成品,B正确;北京为天津、河北提供产业与技术,A错误;河北为北京提供初级农矿产品,C错误;河北为北京和天津提供资源和劳动力,D错误。故选B。9.D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发挥的主要作用是技术引领,提供产业与技术,体现北京的城市职能是科技创新中心。故选D。10.A 解析:长城是中国文化的象征,首日封上展示中国长城,有利于塞尔维亚人民了解中国文化。故选A。11.D 解析:若塞尔维亚民众来中国游览长城,则其应选择的城市是北京,北京有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居庸关长城等。故选D。12.C 解析:中塞两国合作开发铜矿资源属于经济合作,能够使得两国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故选C。13.D 解析:北京高端人才集聚,科技基础雄厚,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不能体现文化中心、铁路枢纽和政治中心等城市职能。故选D。14.(1)半干旱 (2)水土流失(3)种植业 植树种草(4)林地 (5)窑洞15.(1)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临近渤海,背靠首都北京,地理位置优越;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人文条件:多条铁路经过,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政府政策支持等。(2)少占用沿线耕地,提高空间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运行速度和行车安全等。(3)科技发达 改善河流水质、减少灾害性天气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