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06 新课标理念新题专练——跨学科实践类 2025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考点探究(河北)(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题型06 新课标理念新题专练——跨学科实践类 2025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考点探究(河北)(含答案)

资源简介

 题型六 新课标理念新题专练——跨学科实践类
题型解读
“跨学科实践”包括“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具有跨学科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及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相关,旨在发展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乐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类型一 物理学与日常生活
(2024·石家庄二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倒车雷达利用电磁波的反射获得障碍物的信息
D.利用声呐可探测海底的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024·河北模拟)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糕表面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
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C.冬季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
D.清晨的大雾在太阳出来后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2024·石家庄二模)石家庄植物园的牡丹盛开,去游玩的小华用手机拍摄了甲、乙两张同一牡丹的照片,如图所示。关于这两张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华使用的照相机镜头与近视眼镜的镜片为同一种透镜
B.拍摄乙照片时,牡丹到手机镜头的距离应该在镜头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C.甲照片中是牡丹缩小的像,乙照片中是牡丹放大的像
D.若手机焦距不变,拍摄乙照片时,手机到牡丹的距离更近
(2024·唐山路北区二模)五一假期小明跟妈妈去青海游玩,车子开到祁连山山顶时小明发现家里带来的袋装的苹果派、薯片都鼓得像皮球,小明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祁连山山顶的气压大
B.苹果派、薯片袋子变鼓说明里面的食品变质了
C.在祁连山山顶这个特定的环境下苹果派、薯片袋子里的气体分子变大了
D.如果不动这些食品包装,回到唐山它们还会变回原来的样子
(2024·石家庄裕华区二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书包带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厨房地漏可以防止异味,主要用到了连通器原理
C.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因为人受到了向前的推力
D.飞机前进时机翼上方气流的速度较小,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大
(2024·河北模拟)工具是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钳子是省力杠杆
B.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尖锐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C.手机上的照相机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凸透镜
D.天平可以称量人的质量
(2024·廊坊广阳区模拟)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小伟在重阳节送给爷爷一款带有放大镜的指甲刀(如图所示),以方便爷爷剪指甲。剪指甲时,透镜是凸透镜,到指甲的距离比1倍焦距    ,便于看清指甲的像。拇指按压的手柄是    杠杆。手柄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         。
(2024·保定二模)小明家里有一台透明的电冰箱。他发现,当打开电冰箱的门时,灯就亮;将门关上,灯就不亮。电冰箱主要靠压缩机工作,你认为压缩机和冰箱里的灯泡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的,理由是                 。
谷风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图所示,当农民转动手动杆时,有风吹出,顶槽漏下的饱满谷粒和干瘪谷粒就被分开。手动杆的半径用字母L表示,则:
(1)A出口主要得到     ,B出口主要得到     。(均选填“饱满谷粒”或“干瘪谷粒”)
(2)若筛选出的谷粒不小心掺了石子,为了利用此装置将两者分开,农民伯伯需用比原来     (选填“更快”“等速”或“更慢”)的速度转动手柄。
(3)小明帮父亲完成此工作,为了更省力,则需要     (选填“增长”或“缩短”)手动杆半径L。
(4)这样选谷是利用了谷粒质量差异导致的     不同,请给出具体解释              。
类型二 物理学与工程实践
(2024·石家庄裕华区一模)位于桂平的大藤峡水电站枢纽建成后,将在珠江流域防洪、水资源配置、提高航运等级、保障澳门及珠三角供水安全、水生态治理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某天,爸爸开车带小红去参观大藤峡水电站,看见挖掘机正在船闸旁边施工。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
A.车的速度越大,惯性就越大
B.挖掘机履带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它对地面的压强
C.水坝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D.船闸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2024·唐山路北区二模)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 500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持续高产稳产,已经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80亿立方米。天然气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燃烧时将    能转化为内能。若用天然气烧水,1 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50%被水吸收,在标准大气压下可将100 kg水温度升高     ℃。[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q=4.2×107 J/m3,水的比热容为c=4.2×103 J/(kg·℃)]
(2024·保定竞秀区一模)中国航母上热搜,据推测我国已经同时开建两艘核动力航母,将采用第四代钍基熔盐双反应堆与中压直流全电推进(电磁弹射),1吨钍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50万吨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核能是    (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1吨钍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为     J。福建舰在电磁弹射测试时,小车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瞬间加速到260 km/h,小车离舰之后由于     继续向前飞行。(已知q煤=3×107 J/kg)
类型三 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2024·沧州模拟)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梦天实验舱内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收看节目时将音量调大,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倍速播放回看时声音变尖,是因为声能传递能量
C.实验引起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D.地面上的观众能分辨航天员的声音,主要利用响度进行区分
(2024·石家庄新华区模拟)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人运送巨木的劳动情境示意图。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以便将其移到其他地方。如果他们无法将巨木抬起,请你提出两个有可能抬起巨木的方案。
方案一:           。
方案二:            。
(2024·张家口模拟)如图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杠杆AB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转动, AO∶OB=3∶2,悬挂在A端的桶与沙土的总重为100 N,悬挂在B端的配重的重为90 N。当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加在配重下面绳端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     N(不计杠杆自重和绳重)。其他条件不变,若将O点向右移,则杠杆AB再次水平平衡时拉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
(2024·张家口模拟)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汽车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工作模式为:纯电模式行驶时,内燃机不工作,由蓄电池提供能量,电能属于    (选填“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混动模式行驶时,内燃机工作,既可以给汽车行驶提供能量,还可以给蓄电池充电。汽车行驶时,通过冷却液(主要成分为水)在散热器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发动机多余热量带走,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发动机内能。某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储液箱容量是5 L,若储液箱中装满水,水温从20 ℃升高到50 ℃水吸收的热量是     J。[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
【详解答案】
题型训练
类型一
1.B 解析: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A错误;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故B正确;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获得障碍物的信息,故C错误;利用声呐可探测海底的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2.C 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冬季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冰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故C正确;清晨的大雾在太阳出来后逐渐散去,这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D错误。
3.D 解析: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而近视眼镜的镜片为凹透镜,故不是同一种透镜,故A错误;拍照时,照相机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牡丹要在镜头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拍照时牡丹通过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C错误;由图知,图乙成的像更大,说明物距更小,手机到牡丹的距离更近,故D正确。
4.D 解析:当到达山顶后,因高度增加,大气压减小,则祁连山山顶的气压小,故A错误;祁连山山顶的气压小,袋内气压大,则袋子鼓起,故B错误;在祁连山山顶这个特定的环境下苹果派、薯片袋子里的气体分子不变,故C错误;如果不动这些食品包装,回到唐山气压变大,体积变小,它们还会变回原来的样子,故D正确。
5.B 解析:书包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错误;厨房的地漏,上端开口、底部相连,是利用连通器原理防止异味溢到地面上来,故B正确;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因为人具有惯性,故C错误;机翼上方气流速度较大,气流对机翼上表面的压强较小,故D错误。
6.D 解析:钳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正确;根据p=可知,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尖锐的是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故B正确;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因此手机上的照相机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凸透镜,故C正确;由于人的质量远远超过了天平的测量范围,所以不能用其来称量人的质量,故D错误。
7.小 省力 增大摩擦 解析:在凸透镜成像中,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放大镜;拇指按压的手柄,支点是手柄上的小凸起点,动力臂是凸起点到拇指的距离,阻力臂是凸起点到刀刃的距离,由于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一个省力杠杆;手柄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8.并联 压缩机工作时,透过冰箱门观察灯泡不亮,或者压缩机不工作时,打开冰箱门灯泡亮
解析:当冰箱门打开时,压缩机关闭,同时使冰箱内的灯泡点亮;当冰箱门关闭时,压缩机工作,同时冰箱内的灯泡熄灭。由此可知冰箱内的灯泡和压缩机能够独立工作,并且互不影响,因此属于并联电路。
9.(1)饱满谷粒 干瘪谷粒 (2)更快 (3)增长 (4)惯性 饱满谷粒质量大,惯性大,难于被风吹远;干瘪谷粒质量小,惯性小,很容易就被吹远
解析:(1)根据质量的不同,饱满谷粒的质量大,惯性大,在重力的作用下容易下落,干瘪谷粒质量小,惯性小,容易被风吹走,所以A出口主要得到饱满谷粒,B出口主要得到干瘪谷粒。(2)若筛选出的谷粒不小心掺了石子,石子的质量大,需要更大的风力才能将两者分开,所以农民伯伯需用比原来更快的速度转动手柄。(3)根据杠杆的知识可知,为了更省力,则需要费距离,所以需要增长手动杆半径L。(4)这样选谷的原理是利用了谷粒质量差异导致的惯性不同,饱满谷粒质量大,惯性大,难于被风吹远;干瘪谷粒质量小,惯性小,很容易就被吹远。
类型二
1.D 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故A错误;挖掘机的履带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B错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为了水坝能承受更大的水压,水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故C错误;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下游阀门关闭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上游阀门关闭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船只才能通航,故D正确。
2.不可再生 化学 50 解析:天然气短期内不可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1 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Vq=1 m3×4.2×107 J/m3=4.2×107 J,水吸收的热量Q吸=ηQ放=50%×4.2×107 J=2.1×107 J,在标准大气压下可将100 kg水温度升高Δt===50 ℃。
3.不可 1.05×1017 惯性 解析:核能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1吨钍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Q放=q煤 m=3×107 J/kg×350×107 kg=1.05×1017 J;福建舰在电磁弹射测试时,小车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瞬间加速到260 km/h,小车离舰之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所以继续向前飞行。
类型三
1.A 解析:收看节目时将音量调大,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A正确;倍速播放回看时声音变尖,是因为快放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实验引起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地面上的观众能分辨航天员的声音,主要利用音色进行区分,故D错误。
2.将支架更靠近巨木 支架位置不动,增加横杆的长度
解析:方案一:在借助省力杠杆把巨木抬起时,可以将支架更靠近巨木,从而缩短阻力臂,增大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省力,从而可以抬起更重的巨木。
方案二:支架位置不动,增加横杆的长度,在阻力臂不变条件下增大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省力,从而可以抬起更重的巨木。
3.60 变大 如图所示:
解析: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桶+沙×lOA=FB×lOB,代入数据得FB===150 N,则加在配重下面绳端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FB-G配重=150 N-90 N=60 N。其他条件不变,若将O点向右移,杠杆再次平衡时,与第一次水平平衡时相比,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大,动力臂变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将变大,配重不变,则拉力变大。拉力F的力臂为支点到拉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表示。
4.二次能源 热传递 6.3×105
解析:电能不能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属于二次能源。冷却液(主要成分为水)在散热器管道内循环流动,将发动机多余热量带走,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发动机内能。储液箱容量是5 L,若储液箱中装满水,则水的质量m=ρV=1.0×103 kg/m3×5×10-3 m3=5 kg,水温从20 ℃升高到50 ℃水吸收的热量Q吸=cmΔt=4.2×103 J/(kg·℃)×5 kg×(50 ℃-20 ℃)=6.3×105 J。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