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 第04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学案 2025年中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考点精讲(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世界现代史 第04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学案 2025年中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考点精讲(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核心素养要求
结合冷战后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了解相关史事。
通过具体史料的理解和实证认识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
通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了解世界各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所作出的努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考点一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 联合国旗帜
成立 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
总部 美国纽约
主要机构 (1)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 (2)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等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3)联合国秘书处: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
首要宗旨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维护和平 的形式 (1)根据安理会或联大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 (2)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又称“蓝盔部队”)
地位 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作用 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经济全球化 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 背景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3)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表现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 (3)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 (4)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曲折 发展 (1)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2)经济失控风险加剧,地区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引起世界性经济动荡 (3)这些问题阻碍了世界经济健康发展,需要各国共同面对和解决
世界贸易组织 背景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世界贸易组织总部
前身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成立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英文缩写为“WTO”)正式成立
总部 瑞士日内瓦
宗旨 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等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职能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作用 (1)世纪贸易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考点二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背景 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冲突
原因 (1)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主义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
表现 (1)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轰炸。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3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 (2)“9·11事件”: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4架飞机,两架撞向纽约的标志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大楼,一架撞向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第四架飞机坠落在宾夕法尼亚州 (3)伊拉克战争: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 (4)利比亚、叙利亚战争: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叙利亚等进行军事干涉,导致这些地区矛盾不断,长期动荡,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5)北约东扩:北约在持续扩张势力范围,严重威胁地区和平与稳定 被北约导弹炸毁 的中国驻南大使馆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出现 原因 (1)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2)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形成
面临 问题 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概况 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表现 (1)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它希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3)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经过和平发展不断壮大的中国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4)俄罗斯:在度过苏联解体的社会动荡期后,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5)广大发展中国家:它们的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影响 因素 (1)决定国家或国家联盟在多极化趋势中地位的因素:以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 (2)推动因素:多种政治力量综合实力的提升;联合国作用的加强等
影响 (1)有利于遏制美国“单极世界”的构想以及“领导”国际社会的图谋 (2)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冷战 时期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冷战局面
努力 (1)不结盟运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2)七十七国集团:1964年,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后来成员国不断增加 不结盟国家和政府 首脑会议会场
作用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七十七国集团为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了不懈努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冷战 后 背景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
努力 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1世纪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和平与发展需要各国人民共同维护
中国的 主张和 贡献 (1)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3)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4)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考点三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计算机网络
兴起 (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人类开始向信息化时代迈进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普及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孩子们通过 互联网学习知识
影响 积极 (1)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2)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 (3)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消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妇女地位的提高
表 现 选 举 权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不少国家制定了专门法规,以保障妇女的权利,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3)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有了选举权
社 会 工 作 (1)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 (3)女性就业率持续增长,以往男性独占的领域,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如曾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认 识 (1)受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 (2)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生态与人口问题
生 态 问 题 原因 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
表现 及其 危害 气候变化 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臭氧层破坏 化学污染破坏了臭氧层,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淡水资源 短缺 污染和浪费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土地荒漠化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森林资源 破坏 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 加速融化的 南极冰山
认识 环境危机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
应对 措施 (1)提高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加强国际合作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加强环保教育,改善人们的生活消费观
人 口 问 题 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表现 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约25亿;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亿;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70亿
影响 (1)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 (2)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人口过快增长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3)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卫生和健康状况难以得到迅速改善 (4)耕地和水资源的缺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经常导致普遍的饥荒
应对 措施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2)制定人口政策,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如何应对挑战 (1)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2)发展科学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 (3)制定恰当的政策,致力于发展经济,促进全球生态平衡
联合国、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
联合国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需要通过谈判、磋商来解决国际问题,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顺应了这一趋势,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发展。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符合世界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等。
生态污染严重问题的应对措施。
提高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加强国际合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相结合;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改善生活消费观念和方式;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等等。
  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犹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间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
——约瑟夫·奈
  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格局的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美国的霸权遭到了欧盟、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联盟和国家的制约,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设问:材料中“顶部的军事力量”和“中间的经济力量”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案:“顶部的军事力量”:美国。“中间的经济力量”: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
(2024·河北)下表所述内容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
中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加强与各国的政治对话和平等合作,与西方等国建立不同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对发展中国家,中国也给予积极的关注和合作
日本 冷战结束后,日本加紧谋求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大国地位,不断强化同美国的同盟关系,还力图构建美、日、欧三极的世界结构
美国 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它应该在全球发挥“领导作用”,1992年美国总统提出了美国主导世界新秩序的战略;“9·11”事件后,美国积极建立和维护同各大国之间的关系,进行全球反恐合作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B.世界经济全球化历程
C.冷战后的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大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2022·河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194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开始实施,到2018年,已经进行了71项,完成57项。这些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这说明联合国 (  )
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B.避免了局部战争的发生
C.助推了两极格局的结束
D.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稳定
(2019·河北)1975年生产计算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一家小型企业,比尔·盖茨为其创始人之一。到1999年,在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 000亿美元左右。该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
A.战争与革命的时代
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经济全球化的开启
D.信息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
(2018·河北)下列科技成就在彭树智《20世纪科技革命与世界历史进程》一书中,应重点阐释的是 (  )
A.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B.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C.本茨制造的汽车
D.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
(2017·河北)有学者指出:“反□□□在发达国家有,在发展中国家也有,前者主要是因为产业转移,外来移民增加;后者则是因为外国大公司垄断,大量排放污染等。”“□□□”应是 (  )
A.工业化 B.城市化
C.多极化 D.全球化
(2023·河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前,某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潮流”主题研学活动。
【资源共享】
  有同学搜集整理了体现两个国际组织作用的相关材料,与大家共享。
材料一 这个国际组织自1948年5月设立观察团以来,先后在四大洲组织了近40次维持和平行动,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在刚果、塞浦路斯、埃及、黎巴嫩的活动。20世纪90年代在前南斯拉夫地区、柬埔寨、索马里、纳米比亚进行了更为困难的维和行动。 ——摘编自徐天新、梁志明《世界通史(当代卷)》
材料二 经过多年谈判,这个国际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一年后取代了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定。它使贸易和投资日趋规范化、机制化,极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贸易规模从1990年的34 380亿美元扩大到1998年的52 250亿美元。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第二版)》(下册)
(1)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两个国际组织的名称。
【思维共鸣】
同学们研讨后发现:以上两个组织采取协调相关各方通力合作的做法去解决二战后一些全球性问题。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这两个组织以上做法共同体现的历史潮流。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按照“面临的问题—采取的做法—取得的成效”的结构,举出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顺应上述历史潮流的事例。(提示:所举事例中的“面临的问题”须是全球性问题,且不得取材于材料一、材料二)
【详解答案】
河北中考·真题体验
1.D 解析:根据材料分析可知,中国加强与各国的政治对话和平等合作,与西方等国建立不同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日本不断强化同美国的同盟关系,还力图构建美、日、欧三极的世界结构;美国积极建立和维护同各大国之间的关系,进行全球反恐合作。这说明世界大国随着世界形势变化调整全球战略,D项正确。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政治上大国战略的调整,未涉及经济全球化,排除B项。冷战后的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是指埃及、纳米比亚获得独立,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等,排除C项。故选D。
2.D 解析: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题干中“194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开始实施,到2018年,已经进行了71项,完成57项。这些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说明联合国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稳定,D项正确。
3.D 解析:题干“1975年生产计算机软件的微软公司仅是一家小型企业,比尔·盖茨为其创始人之一。到1999年,在短短的24年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了90.5万倍,公司市值达5 000亿美元左右”反映了信息时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
4.D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20世纪科技革命”这一关键信息。据所学知识可知,瓦特改进蒸汽机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A项排除;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项排除;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C项排除;电子计算机于二战结束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D项符合题意。
5.D 解析:根据“产业转移”“大公司垄断”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D项正确。
6.(1)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2)合作共赢(或和平发展)。
(3)示例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稳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效维护了世界和平与稳定。
示例二:妇女权利和地位问题—落实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妇女地位得到提高。
示例三:世界粮食短缺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广杂交水稻—世界粮食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