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整本书阅读《西游记》阅读测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整本书阅读《西游记》阅读测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西游记》阅读测试试题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孙悟空在龙宫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B.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金星,回到花果山。玉帝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时作罢。
C.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作妖怪。
D.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
2.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在( )中练就的。
A.八卦炉 B.水帘洞
C.花果山 D.天宫
3.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哪位徒弟曾因误饮子母河水而怀孕( )
A.孙悟空 B.猪八戒
C.沙僧 D.白龙马
4.《西游记》中,多次出现孙悟空钻进妖怪肚子里的情节,以下妖怪中没有被孙悟钻进肚子的是( )
A.铁扇公主 B.黄眉怪
C.黑熊精 D.蟒蛇精
5.下列情节与人物不匹配的是()
A.高老庄招亲——猪八戒
B.三打白骨精——孙悟空
C.大战红孩儿——唐僧
D.车迟国斗法——孙悟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6.《西游记》中,孙悟空因 (事件)被唐僧逐回花果山,后唐僧在宝象国遇难,猪八戒用激将法将其请回。
7.观音菩萨给唐僧的紧箍咒是用来约束孙悟空的,而给孙悟空的三根救命毫毛是从 (神兽)身上拔下的。
9.孙悟空的法号是 起的。
8.唐僧师徒四人途径火焰山,需向 (人物)借芭蕉扇才能通过。
10.《西游记》中, (妖怪名字)假冒乌鸡国国王。
11.根据《西游记》的阅读体验,选择合适的词语,依次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成功、最受人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他生性 ,号称“美猴王”,敢于挑战天宫权威,自封“齐天大圣”。后来,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出生入死, 制服了无数的妖魔鬼怪,为取经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被封为“斗战胜佛”。
善恶不分 忠诚不贰 搬弄是非 桀骜不驯
12.阅读《西游记》的节选文字,概括孙悟空在不同阶段的形象特点。(3分)
节选文字 形象特征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石猴:
大圣道:“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 一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齐天大圣:
行者道:“……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 僧。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你趁早儿告诵我!” 孙行者:
三、简答题(每题 3分,共18分)
13.请简述“三调芭蕉扇”的主要情节。(3分)
概括孙悟空的人物形象特点,并举例说明。(3分)
分析《西游记》中“车迟国斗法”这一情节所反映的主题。(3分)
16,请写出下图的故事名称,并简述该故事情节。(3分)
17.北大教授林庚在《<西游记>的童话性》一文中写到:儿童对同一人物的想象,可能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出现前后不一致甚至完全矛盾的现象,这在《西游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例如,三藏一行到火焰山,孙行者买了一块热糕,托在手中,好像拿着火盆的灼碳、煤炉中的红钉,烫得他左手倒在右手,右手换在左手。此处孙行者如此怕烫,可是小说中也有多处孙行者不惧灼热的情节。请举一例。(3分)
有人认为,《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更像是一个励志故事。你能说说从猪八戒身上得到的相关启示吗?(3分)
四、阅读选文,回答问题。(每题4分,共12分)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八戒为了让孙悟空去救唐僧,采用了什么方法?请具体分析。(4分)
从这段选文中可以看出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21.这一情节在孙悟空和唐僧的关系发展中有什么作用?(4分)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悟空是打败天兵天将后,玉帝被迫封他为 “齐天大圣”,并非因为他打败二郎神后才封。且打伤太白金星表述错误。)
2.A 3.B 4.C
5.C(大战红孩儿的主要人物是孙悟空,唐僧被红孩儿擒获。)
二、填空题
6三打白骨精 7大鹏金翅雕 8铁扇公主
9菩提祖师 10青毛狮子精
11.桀骜不驯 忠诚不贰
12石猴:活泼好动、机灵可爱。 齐天大圣:蔑视权威,具有反抗精神。孙行者:忠诚不二、有情有义。
三、简答题
13.一调芭蕉扇:孙悟空初次借扇,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到五万四千里外。灵吉菩萨得知后,给他一粒定风丹。孙悟空再次来借扇,公主又用扇扇他,孙悟空口含定风丹,一动不动。公主害怕,急忙回洞,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公主肚中,公主疼痛难忍,只好答应借扇,但给的是一把假扇。二调芭蕉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模样,骗得真扇,却被牛魔王变成的猪八戒骗回。三调芭蕉扇:孙悟空与牛魔王大战,八戒、沙僧也来助战,最后把牛魔王打得现出原形。铁扇公主为救牛魔王,献出芭蕉扇。孙悟空用芭蕉扇扇灭山火,师徒四人继续西行。
14.孙悟空形象特点:(1)神通广大:如大闹天宫时,他打败众多天兵天将。(2)机智勇敢:在三调芭蕉扇过程中,他巧用计谋,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3)叛逆反抗:他不满天庭安排,自封 “齐天大圣”,敢于与天庭对抗。
15.“车迟国斗法” 主题:(1)批判社会现实: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的宗教迷信和统治者的昏庸无道。车迟国国王因三位国师能呼风唤雨就宠信他们,而迫害和尚。(2)展现正义战胜邪恶:孙悟空代表正义一方,与三位国师的邪恶势力斗法,最终取得胜利,体现了邪不压正的思想。
16.故事名称:真假孙悟空(真假美猴王)
故事情节:唐僧因悟空又打死强盗,再次把他逐走。六耳猕猴趁机变做孙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二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天庭众神、地藏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佛祖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六耳猕猴被悟空打死。
17. 示例一: 齐天大圣大闹天宫时,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南斗星君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不能烧着。
示例二:齐天大圣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内,以文武火煅烧七七四十九日,反炼成火眼金睛。
示例三:车迟国,孙行者与妖道斗法,与羊力大仙比在油锅里洗澡,“翻波斗浪,就似负水一般玩耍”
18.我们应该像猪八戒一样学会灵活处事,宽以待人,善于调和气氛、沟通交流,不要毫无目的地放纵,要控制好自己的欲望,不要盲目判断,做事也不能半途而废。
四、阅读理解
19 激将法。八戒故意说黄袍怪辱骂孙悟空,激起孙悟空的愤怒,从而让他去救唐僧。
20 暴躁冲动:听到八戒转述妖怪骂自己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重情重义:因唐僧有难,虽被逐但仍愿意回去搭救。
21.作用:(1)修复关系:使孙悟空和唐僧之间因三打白骨精产生的矛盾开始缓和,为后续师徒和好继续西行做铺垫。(2)加深情感:体现出孙悟空对唐僧的忠诚和师徒间割舍不断的情谊,丰富了人物关系内涵。
西游记4
阅读测试1
七年级语文15
初中语文145
西游记 · 目录
#西游记
上一篇《西游记》重点知识归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