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我的母亲 同步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我的母亲 同步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我的母亲》同步训练题
一、基础知识(30分)
(一)字音字形(10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佃农( ) 祖籍( ) 劳碌( ) 勉强( ) 溺死( )
私塾( ) 和蔼( ) 妯娌( ) 慰勉( ) 不辍(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1)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rén cí( )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2)我家是diàn nóng( )。
(3)母亲在家庭里极能rèn láo rèn yuàn( )。
(4)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wéi fù bù rén( )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5)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chuò( )劳作。
(二)词语理解与运用(10分)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 母亲在家庭里任劳任怨,默默承受着生活的压力。
B. 看到他那滑稽的表演,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C. 他为人宽厚仁慈,大家都很喜欢和他交往。
D. 这位老人一生勤劳,从不辍劳作,为子女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母亲这样地整日____着。
(2)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____一家人的生活。
(3)母亲____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A. 劳碌 支持 管束
B. 劳累 支撑 约束
C. 劳碌 支撑 约束
D. 劳累 支持 管束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5分)
(1)我家是佃农。
母亲在家里极能任劳任怨。
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我在这九年(1895 - 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三)文学常识(10分)
6. 《我的母亲》的作者是____,原名____,字____,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等。
7. 本文是一篇____(体裁),通过回忆母亲的生活片段,为我们塑造了一位____、____、____的母亲形象。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阅读《我的母亲》选段,回答问题。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我。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文中母亲对“我”的管束有哪几种方式?(4分)
母亲为什么在“我”说了“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这句话后重重地责罚“我”?(5分)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4. 选文中母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6分)
(二)课外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母亲的书》
琦君
①从小到大,我上过那么多年学,后来又教书,天天生活在书的世界里,桌上、床头、行李箱里,都少不了书。不过,我这个爱书人,却不是母亲培养出来的。母亲一生与书无缘,她连小学都没读过。
②母亲的书是一部活的《百家姓》《千字文》。她记得许多老祖宗的名字和事迹,从他们的出生年月到婚丧嫁娶,她都能一一道来。这些老祖宗的故事,是母亲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她教育我们的教材。
③母亲的书还是一部《菜谱》。她会做各种各样的家乡菜,每一道菜都有它的故事。她常说,做菜就像做人,要有耐心,要有爱心。她做的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④母亲的书也是一部《育儿宝典》。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从小在母亲的呵护下长大。她教我们走路、说话、穿衣、吃饭,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善良、勤劳、诚实、宽容。
⑤母亲的书还是一部《养生秘籍》。她懂得许多养生之道,比如早睡早起、饮食清淡、心情愉快等。她身体一直很健康,很少生病,活到了九十多岁。
⑥母亲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她的生活就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书。这部书,没有华丽的封面,没有精美的插图,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智慧。它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永远值得我去珍惜和传承。
文章开头说“我这个爱书人,却不是母亲培养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文中把母亲的生活比作不同类型的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母亲形象的理解。(4分)
三、语言表达(15分)
(一)仿写(5分)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____,当你____,____;母亲是____,当你____,____。
(二)口语交际(5分)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主题班会,主题是“感恩母亲”。如果你是班会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三)综合性学习(5分)
班级准备开展一次“母亲的爱”的调查活动,请你设计两个调查问题。
四、写作(15分)
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突出母亲的特点。
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
(一)字音字形(10分)
1. 佃(diàn)农;籍(jí);碌(lù);强(qiǎng);溺(nì);塾(shú);蔼(ǎi);妯(zhóu)娌;慰(wèi)勉;辍(chuò)。
2. (1)仁慈;(2)佃农;(3)任劳任怨;(4)为富不仁;(5)辍。
(二)词语理解与运用(10分)
3. B(“忍俊不禁”本身就有笑的意思,与后面“笑了起来”语义重复。)
4. A(“劳碌”侧重于忙碌劳累且碌碌不止,更符合母亲整日的状态;“支持”有维持、支撑之意,更强调维持一家人生活;“管束”更侧重严格管理,“约束”更多指限制,这里“管束”更符合母亲对“我”的管理。)
5. (1)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
(2)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3)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4)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5)这里指为学习文化知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文学常识(10分)
6. 胡适;胡嗣穈;适之;《尝试集》《白话文学史》。
7. 散文;勤劳俭朴;宽厚仁慈;教子有方。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课内阅读(20分)
1. 母亲对“我”管束的方式:一是用严厉的眼光看“我”;二是等到第二天早晨或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责备、行罚“我”,但不许“我”哭出声音。
2. 因为“我”的这句话表现出对父亲去世的不在意,同时语言轻薄,有失体统,这是母亲所不能容忍的。母亲希望“我”尊重父亲,有良好的品德和言行。
3. 这句话突出了母亲教育“我”是为了让“我”真正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或做给别人看,体现了母亲教育方式的严肃和认真,以及对“我”成长的用心。
4. 母亲是严师也是慈母。作为严师,她对“我”管束严格,“我”犯了错,她会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责备、惩罚“我”,如“我”说了轻薄的话后,她重重责罚“我”;作为慈母,当“我”因她的责罚生病后,她又心疼“我”,用舌头舔“我”的病眼,体现出她对“我”深深的爱。
(二)课外阅读(20分)
1. 开头这样写形成了一种反差,引起读者的兴趣,为下文写母亲虽然没读过书但她的生活就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书做铺垫。
2. 把母亲的生活比作不同类型的书,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母亲生活内容的丰富多样,体现了母亲在不同方面的智慧和对家庭的贡献。例如比作《菜谱》体现母亲厨艺精湛且赋予菜亲情意义;比作《育儿宝典》体现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用心和智慧等。
3. 内容上:总结全文,点明母亲的生活就是一部珍贵的书,饱含真挚情感和深刻智慧,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和珍惜之情;结构上:照应标题和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主题突出。
4. 母亲是一位虽然没读过书,但充满智慧、勤劳善良、重视亲情、懂得养生的女性。她能记住老祖宗的故事并以此教育子女,会做充满爱意的家乡菜,精心呵护子女成长,懂得保持健康的方法,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积极的影响。
三、语言表达(15分)
(一)示例: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
(二)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她给予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她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不求任何回报;她用自己的爱为我们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这个人,就是我们的母亲。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感恩母亲”主题班会,共同诉说对母亲的爱与感激。
(三)示例:(1)你母亲为你做过最让你感动的事情是什么?(2)你认为母亲对你的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写作(15分)(略)
根据学生对母亲形象的塑造、内容的丰富程度、情感的真挚与否、语言表达等方面酌情给分。主要突出母亲特点,如勤劳、善良、慈爱等,内容具体,能体现出对母亲的情感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