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2024-2025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目 录期末复习核心考点一遍过专辑系列课件13专题13考前临门一脚壹考前指导贰重点强调叁观点总结肆重点标志系列课件,敬请关注。考前指导壹考场温馨提示检查要求:1.拿到试卷后,认真检查试卷有无缺页、漏印、重印等问题,如有,请举手向监考老师说明。2.认真填写姓名、学校、准考号和考场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完毕后,进行仔细核对。书写要求:1.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清晰,不写错别字;时间拿不准就不要写。2.材料题尽量不要随意涂改,写在正确的位置,箭头调换位置不可取。3.尽量写中文,如世贸;不要用箭头或图示答题,用文字表述;4.书名号和双引号该有的必须要有,不该有的不要乱加。考前指导壹单选题解题方法1.审题:注意找到关键词、核心主语,勾画判定词——是选择正确还是错误;2.定位:关注题干中提到的时间/事件,确定解题方向;3.排除:被选项中含有太过绝对的词语,一般为错;4.主语一致性原则:圈定题干材料的主语,根据主语一致性原则,正确答案的主语常常与圈定主语相同,但被动句除外;5.二选一时看哪一个语气平和、用词准确、观点符合常态表述,即选;6.题目若考察根本原因/实质时,首选生产力,次选经济或政治;7.“体现了、反映了”,看见什么不选什么(多考本质)。考前指导壹单选题解题方法8.“说明,指出,表明”,多为看见什么选什么(材料表象);9.答案一般是主流,陌生选项轻易不选;10.抓大放小抓主流,有全集时不选子集;11.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因果倒置。(如:经济重心南移是结果,不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12.表格类试题,先看表格主题,关注时间,再仔细研读数据变化,并注意题目考查的是整体变化还是阶段变化;13.百分比、饼状图不能表达实际数据大小,如增长率,基数不同,答案不一样,不能因此得出真实数据的大小。(如:改革开放后,农民收入增幅大于城市居民,要考虑到原有基数)考前指导壹材料题解题方法1.先看题目导语,确定几则材料大概的主题;2.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并标注重点词句和材料出处;3.关注材料中的省略号,省略号后有答案,否则也会被省略;4.看到古文类材料不要慌,多读几遍其义自见;抓住读得懂的词句,扩展上下文的大概意思;5.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简述……的趋势、变化、发展:答题句式多为:“……越来越……”、“……不断……”、“……逐渐……”等;6.概括从……到……的变化/发展:答题句式为:“从……到……”、“由……到……”。注意:这种问法一定要把前后各自的变化阐述出来;考前指导壹材料题解题方法7.若材料中出现多次变化,比较曲折,答题时就需要按照时间变化分阶段进行概括总结,分别列出各时段的特点即可;8.设问中考查“原因”,多指【主观+客观】;考查“背景”主答【客观】;考查“目的”多答【主观】。9.目的主旨类: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10.设问为“启示”,一是要注意历史事件的本质,二是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势、时代精神展开;11.设问为“因素”,多从历史、政治、经济、民族、对外关系等角度切入并组织答案;12.切记:关注分值,定答题点数;答题序号化;内容要点化。考前指导壹观点题注意事项1.主题类说明题,注意主题多为词组,说明要抓重点,尽量简洁。2.观点类论述题,观点是带有评价性的陈述语句;论述一定要围绕观点,主抓力证观点的内容和影响意义;结论要回扣观点,适当升华(社会进步/人类发展)。3.答题格式一定要正确。4.如从诸多材料中选取,一定记得写清楚你选取了哪几个材料。5.论述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论述史料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展开。重点强调贰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知识清单1840-1842根源: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五议港元“《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856——1860 ;英法(主凶),俄美(帮凶)1860年,火烧圆明园西方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1851——1864;洪秀全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地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重点强调贰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急剧 知识清单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地主阶级洋务派求富:民用工业学习西方军事技术自强:军事工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894—1895割台湾岛;开沙重苏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黄海海战——邓世昌威海卫战役——丁汝昌《马关条约》1898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1901年“禁止反帝”——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重点强调贰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804年,在东京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意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黄兴)1912年1月1日,成立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袁世凯独裁统治、复辟帝制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动乱之中。辛亥革命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重点强调贰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知识清单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口号:民主、科学1919年5月4日导火索: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6月5日以后,斗争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主力由学生变为工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李大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诞生标志: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7月 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的一艘游船上)中共二大(1922年 ;上海 ; 制定了党最低纲领,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意义:开天辟地领导阶级:无产阶级重点强调贰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第一次国共内战:1927-1937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合作成果: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1926年7月-1928)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秋收起义:1927年9月1927年10月,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遵义会议时间:地点:意义:1935年1月贵州遵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重点强调贰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沈阳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日本全民侵华)1937.9,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937.8.13: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1937.12.13:南京大屠杀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彭德怀)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5重点强调贰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1945.10.10,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1946.6—1949(人民解放战争)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1947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1946.1.10,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第二次国共内战:1946—1949重点强调贰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张謇:“实业救国”,大生纱厂一战期间,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社会习俗变化:衣食住行《申报》、商务印书馆、新华书店文学:鲁迅、矛盾美术:齐白石、徐悲鸿音乐:聂耳、冼星海歌剧:《白毛女》电影:《定军山》、《歌女红牡丹》观点总结叁认识、启示、观点总结(1) 故步自封只会导致落后挨打,停滞不前。(闭关锁国政策内容+影响、鸦片战争内容+影响)(2)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不断奋起反抗,民族意识觉醒。(虎门销烟、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史实的内容+意义)(3)西方列强的侵略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史实内容+影响)(4)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5)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是由浅入深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史实)观点总结叁(6)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带领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史实+局限性)(7)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中国的革命道路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共产党使中国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历史发展。(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的史实+意义)(8)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9)改革/杰出历史人物/思想解放运动促进社会进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孙中山、毛泽东、新文化运动)认识、启示、观点总结观点总结叁(10)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原因+意义;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意义)(11)团结合作是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的最佳途径。(北伐、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基本史实+胜利原因)(1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革命根据地、全民族抗战、解放战争等史实中人民群众的贡献)(13)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我革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七届二中全会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史实+意义)认识、启示、观点总结重点标志肆重要的标志类事件(1)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3) 开启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4)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5) 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6) 把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顶峰;(7)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8)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五四运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共一大召开国民党一大召开重点标志肆(11)蒋介石围攻 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国民党占领在张家口后全面进攻达到顶峰;(12) ,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解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3)渡江战役后占领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14) 期间,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状元 等民族实业家创办的民族工业进入到“短暂的春天”。中原解放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南京张謇第一次世界大战(9) 后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是中国 的开始;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是中国 的开始;(10)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 后初步形成,后正式形成;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感谢聆听2024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