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南太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1
2024学年第一学期“南太湖”联盟第一次联考
高一思想政治学科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其中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024年3月22日,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跋山遗址群是一处相石器奇代中第旷野遗址,目前出土文化遗物4万余件,包括石制品3万件以及少量竹、木质等有机物标本。其中1件象牙质铲形器型体硕大、人工打制痕迹明显,为国内首次发现。下列情景中,可能会出现在当时所处时代的是()
①石器工具已广泛用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②人们主要是以采集天然的食物为生
③全氏族成员参加氏族大会商议集体事务
④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 我国西周时期,道路和修筑的渠道纵横交错,土地被分割成了一个个方块,形如“井”字,是为“井田”。井田制最早产生于商朝时期,到西周时走向成熟。井田制所处的历史时期()
①社会土地所有制为公有制
②社会金属工具已广泛使用
③社会农业生产中没有剥削
④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 中国古代诗词向来有反映社会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功能,唐代郑遂的“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额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不劳而获的豪富贵族的愤怒之情。造成农民疾苦而贵族花天酒地的基础是()
A.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 封建等级制度
C. 各种地租、苛捐杂税 D. 封建土地所有制
4.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趋势,社会形态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下列选项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是()
A. 原始社会:氏族是共同生活的单位,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B. 奴隶社会:土地成为私有财产,铁制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C. 封建社会:农民依附于地主,但有一定人身自由
D.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5. 近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工人工资、增加休息时间、让工人参股等方式,使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建立起一种扯不断的关系。这说明( )
A.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变化
B. 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得以改变
C. 工人阶级真正获得当家作主的权利
D. 资产阶级采取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
6. 圣西门的理想是建立一种由实业家和学者领导的社会制度,即“实业制度”。在他看来,实现这种理想的关键在于采取说服的办法。为此,圣西门把赚来的钱用于科学研究、结识教授以及四处游历。但是,钱财很快花光,圣西门的理想却没能实现。这表明,圣西门()
①对未来理想社会存在美好诉求
②找到了变革社会的正确途径
③理想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④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③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巨大作用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8. 2024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6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意义和内在弊病,阐释了人类文明进入共产主义新文明的历史必然性。作为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共产党宣言》闪烁着真理的光辉,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而奋斗
③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④论证了社会主义胜利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9.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
A. 推翻了帝国主义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B. 促使社会主义实现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C.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D. 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10. 1840年6月,英国对清政府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是()
①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④缓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 为了加强党史教育,某校组织高一学生参观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让学生了解中共三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过程与成果、会议影响与贡献,学习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感悟革命信仰的力量。学生参加该活动可感悟到()
①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②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此次会议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2024年7月5日,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主办、江西电影集团承办的“光影颂华章·同心庆华诞”江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优秀影片展映活动在南昌启动。假如你参与了该活动,你可以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让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②使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步入社会主义社会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当时人们对它的内容有个形象的比喻: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它又要有一双翅膀。这里提到的“一只鸟一双翅膀”分别指( )
A. 总路线、总任务 B. 轻工业、重工业
C. 工业化、三大改造 D. 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14.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可见,三大改造的完成()
A. 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B. 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被推翻
C.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D. 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5. 日前,某同学参观博物馆时看到一份珍藏版报纸,上面刊有:“三大改造根本改变了社会性质”、“农业生产合作社应继续发展”、“学习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内容。据此推断,当时中国( )
①正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②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③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④正在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大会肯定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即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三者为主体,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三者为补充。这说明党的八大()
A. 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明确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C. 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当前工作的方向
D. 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主要任务
17.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把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A.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物质基础
B. 开辟了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C.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D.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18.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从小岗破冰到潺堋试水,从浦东开发到滨海建设,从海南起锚到雄安崛起,从长三角一体化到粤港澳大湾区腾飞———正是以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历史轴线串联起日新月异的历史巨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A. 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B. 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
C.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D. 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19. 读史使人明智,读党史、新中国史能进一步增强对党的初心使命的认识,提高政治觉悟,而重要的历史节点是读史通心的关键。以下选项符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重大历史节点正确解读的是()
A. a: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B. b: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
C. c: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D. d: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0. 某校高一(1)班学生开展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主题图片展,下列能体现我国推进对外开放的图片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年,划时代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46年来,“中国号”巨轮始终沿着改革开放这一光明航向劈波斩浪、勇毅前行。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00余亿元发展到2023年的超126万亿元,增长约300倍;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兑现了“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坚定承诺;“神舟”飞天、“祝融”探火、“羲和”适日、“北斗”组网、“蛟龙”探海……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释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实践证明,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定不移沿着改革开放这条富民强国之路走下去。
改革开放是富民强国之路。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反映1929年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图片。
(1)请结合图片信息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美国当时出现了什么现象 这种现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分析美国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2024学年第一学期“南太湖”联盟第一次联考
高一思想政治学科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答案】B
2.
【答案】B
3.
【答案】D
4.
【答案】B
5.
【答案】D
6.
【答案】A
7.
【答案】B
8.
【答案】C
9.
【答案】C
10.
【答案】C
11.
【答案】B
12.
【答案】D
13
【答案】C
14.
【答案】D
15.
【答案】C
16.
【答案】D
17.
【答案】C
18.
【答案】C
19.
【答案】B
20.
【答案】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答案】改革开放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2.
【答案】(1)图片表明1929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PAGE
第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