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生物学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同位素标记法是高中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小白鼠吸入 O 后呼出的气体不含有C' O , 尿液中含有H O
B.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 N标记证明了 DNA 半保留复制机制
C. 以 C作“地质时钟”可测定7万年内化石中生物所生存的年代
D.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 科学家在人体癌细胞中发现了DNA 的四螺旋结构,形成该结构的端粒DNA 单链3’突出端存在多个TTAGGG 重复序列,每4个G之间通过氢键等作用力形成一个正方形的“G-4平面”,继而形成立体的“G-四联体”,如图1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个相邻G-4平面中的G之间都通过氢键连接
B. DNA 的四螺旋结构与 DNA 的双螺旋结构形成方式相同
C.3’突出端至少要有4个TTAGGG重复序列才能形成图示G-四联体结构
D. 该DNA 单链中 (A+G) / (T+C) 的值一定不等于1
3.图2甲是乙酰胆碱刺激胰腺细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过程,已知GTP (鸟苷三磷酸) 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图乙).脱去一分子磷酸基团可形成GDP (鸟苷二磷酸), “+”表示激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G蛋白的结构随其结合GDP 或GTP 而变化
B. G蛋白作用后立即失活,可防止胰蛋白酶过量分泌
C. 体外培养胰腺细胞时,添加适量CaCl 不能直接激活 PKC
D. GTP 中3号碳上的羟基脱氧后才能参与DNA 复制过程
4. 研究发现,生物膜融合存在以下机制: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螺旋状的复合蛋白.使磷脂分子失去稳定性进而重排形成融合孔,最后实现生物膜的相互融合、过程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膜B 是细胞膜,则膜A 不可能位于细胞内部
B. 编码膜蛋白1、2的基因可能不属于同一个生物体
C. 细胞自噬时不会出现上述生物膜的融合过程
D. 该机制可用于解释所有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
5. 细菌抵御噬菌体的机理如图4所示:当某些细菌第一次被特定的噬菌体感染后,细菌Cas2基因开始表达出Cas2蛋白,Cas2蛋白会随机处理入侵的噬菌体 DNA,将其从内部切成多个 DNA片段,并将其中一些片段插入图中所示细菌的CRISPR 特殊位点。当同种噬菌体再次入侵时,细菌转录产生的crRNA 便会将另一种蛋白质 (如Cas9) 准确带到入侵的噬菌体DNA 处,并将之切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据此推测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可以重复使用被噬菌体侵染的细菌
3. crRNA 转录的模板为噬菌体 DNA 序列
C. Cas9发挥作用前应有 crRNA 参与的碱基互补配对过程
D. 细菌中 Cas2 基因的表达需要噬菌体 DNA 的刺激
6. 细胞内合成ATP 的方式分为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通过电子传递链建立膜两侧的H 浓度差,H 经H 通道运输时,H 的势能被转换为合成ATP 所需的能量。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ADP 接受来自其他磷酸化合物的磷酸基团,转变为 ATP。图5是发生在小麦叶绿体内的光反应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照条件下,类囊体腔内pH 值小于叶绿体基质
B. 推测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 ATP 的方式为氧化磷酸化
C. 同一细胞内氧气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需经过8层磷脂分子
D. 若适当提高CO 的含量,图中电子传递速度短时间内会减慢
7. 植物细胞急性收缩后,可通过调节使细胞体积膨胀称为调节性体积增加 (RVI)。RVI过程如图6甲所示,其中A、B、C为三种转运蛋白。B和C都将离子按1:1反向运输,A按照1:1:2将离子运进细胞。将细胞置于某溶液中后,细胞相对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用抑制剂 DIDS 处理后,测定细胞外pH的变化,如图丙所示。HCO 增加会升高溶液 pH,而 H 反之。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图乙中的抑制剂可能是转运蛋白A 的抑制剂
B. 图丙中 DIDS 是转运蛋白 B 的抑制剂
C. 在RVI 过程中,细胞膜电位不发生变化
D. 图乙高渗溶液中细胞正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
8. 斑马鱼成年后性别一般固定,且没有明确的性染色体,可作为研究性别决定机制的理想材料。科学家用 Aromasin (抑制雌激素合成) 和5-Aza-dC(DNA 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处理成年野生雌性斑马鱼,实验结果如图7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实验缺少对照,无法说明 Aromasin是否发挥作用
B. 雌激素可能抑制斑马鱼性腺中 DNA 甲基化修饰
C. 图乙可知5-Aza-dC通过促进雌激素合成来发挥作用
D. 斑马鱼性腺分化过程中 DNA 甲基化修饰无法遗传给下一代
9. 布伦纳腺体 (GB腺体) 位于十二指肠,主要由粘液生成细胞构成。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胆囊收缩索 (CCK) 可以刺激迷走神经的传入神经,随后传出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促进GB 腺体分泌粘液调节肠道菌群数量。科学家用小鼠进行如图8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CK 从分泌到发挥作用经过的途径为血浆-组织液
B. 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与膜上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发挥作用
C. CCK 可通过其他途径促进 GB 腺体分泌粘液
D. 切除的迷走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切除后导致肠道菌群数量减少
10. 真核生物细胞内 tRNA 可进行转录后修饰,如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在 tRNA 中引入稀有碱基胸腺嘧啶(T)、假尿嘧啶 (Ψ)、次黄嘌呤 (I) 等。Ⅰ可以和碱基A、U或C互补配对。图9为运输某种氨基酸的tRNA 的结构及部分密码子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密码子(5'-3') 氨基酸
ACG 苏氨酸
UCG 终止/硒代半胱氨酸
CCG 脯氨酸
GCG 丙氨酸
GCA 丙氨酸
A. 转录形成tRNA 时,模板链中的A 可与T 配对
B. 该tRNA 只能转运丙氨酸参与翻译
C. 真核生物中一种密码子可以对应多种氨基酸
D. Ⅰ的存在增加了基因突变导致性状改变的概率
11. 研究人员将结核杆菌分别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 A与B的培养基中 (“+”代表含抗生素,“+”的多少代表抗生素浓度, “-”代表不含抗生素),对两种抗生素的药性进行分析。在37℃环境下培养24小时后,细菌生长情况如图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抗生素的浓度,因变量为细菌生长情况
B. 长期使用抗生素 A 可能会增加结核杆菌的抗药性基因频率
C. 结核杆菌不断发生基因突变导致其抗药性不断增强
D. 与单独使用抗生素A 相比,联合使用抗生素 B 抑菌效果显著增强
12. 已知某野生型植物叶绿体内有两个特殊基因:16S rRNA 基因和 psaA 基因。前者表达的产物能参与核糖体装配,也能与链霉素发生不可逆结合; 后者的表达量与叶绿素合成量呈正相关。科研人员对 16S rRNA 基因进行随机突变,获得甲植株;对 psaA 基因进行甲基化修饰,获得乙植株。其他色素的合成不受上述操作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植株同一细胞不同叶绿体中,16S rRNA 基因表达情况可能不同
B. 甲植株的叶片上可能会出现大小不等的黄斑
C. 乙植株的叶片上可能会出现深浅不等的绿斑
D. 链霉素可能会影响野生型植物叶绿体内的转录
13.人体内环境中氧含量处于动态平衡,已知氧结合血红蛋白的比例可反应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图11为三种不同pH条件下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据图分析,当肺将CO 排出人体后,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能力将升高
B. 氧水平小于 40mmHg时,轻微降低氧水平将不利于向组织细胞供氧
C. 曲线①②③可分别表示静坐、低强度运动和高强度运动时的检测结果
D. 实验说明 pH 通过影响血红蛋白的功能来调节内环境中氧含量的平衡
14. 某自花传粉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若A基因或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部分片段缺失,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A/a控制叶的宽窄,宽叶对窄叶为显性;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该植株进行自交,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 A 基因还是 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缺失
B. 该植株产生的含B基因的可育雌配子数是含 b基因的可育雄配子数的2倍
C. 若子一代中宽叶白花植株占比1/4,则说明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缺失突变,且a基因在缺失片段中
D. 若子一代中窄叶白花植株占比1/8,则说明A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了缺失突变,且A基因不在缺失片段中
5.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 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可利用电泳技术将其分开。检测如图12甲所示的家系中常染色体上的STR (D18S51) 和X 染色体上的STR (DXS10134, Y 染色体上没有) 的多态性,检测结果如图乙所示,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12
A. Ⅲ-1 与Ⅱ-1 中 DXS10134带型相同的概率为1
B. III-1与Ⅱ-1 中 D18S51带型相同的概率为13/32
C. Ⅲ-1 与Ⅱ-4 中 DXS10134带型相同的概率为0
D. Ⅲ-1 与Ⅱ-4 中 D18S51带型相同的概率为5/16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10分) 根据光合作用碳素同化的最初产物不同,把高等植物分成C 植物(如莴苣) 和C 植物(如玉米)。为研究人工腐植酸(AHA) 对C 、C 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用蒸馏水 (CK)营养液 (HN)、人工腐殖酸(AHAMC) 分别处理玉米和莴苣植株、一段时间后测量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胞 间 二 氧 化 碳 浓 度 蒸 腾 速 率 (E. 气孔导度( 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玉米 莴苣
Pn Ci E Gs Pn Ci E Gs
CK 1.75 560 0.4 10.5 1.05 88 0.11 7
HN 1.73 380 0.15 3.1 1.67 156 0.24 15
AHAxc 2.45 560 0.06 2.9 2.02 86 0.15 6
(1) 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经光反应转化后储存到 中,再通过暗反应转移到糖类等光合终产物中,其中 可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物各处。
(2) 据表可知, 营养液可显著提高 (填“C ”“C ”或“C 和C ”)植物的净光合速率。AHAMC 处理可显著抑制 (填“C ” “C ”或“C 和C ”) 植物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可能是因为 AHAy 处理后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增强导致其对 的需求增加所致。
(3) 为进一步探究 AHANC 对 Ca、C 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科学家们对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测定, 结果如图13 所示(其中 Chlorophyllase 和 MgCHLI 基因是叶绿素合成的关键基因;ZmRbcS基因是 C 植物固定CO 的关键基因, ZmPEPC基因是C 植物固定CO 的关键基因), 据此推测 AHAMC对C 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机理及结果是: 。
17.(12分)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作物,但由于玉米籽粒脱水速率较低,限制了玉米的机械化采收水平。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教授团队研究发现,RPG 基因可通过编码m ícroRPGJ (由31个氨基酸构成的微肽) 调控乙烯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 ZmElLl 和ZmEIL3 的表达,从而影响玉米籽粒脱水,如图14 所示。玉米1号染色体上存在一段不转录的 DNA 序列(qKDRI) 可与转录因子 ZmMYBSTI 和 ZmMYBR43 结合,抑制其上游约 10Kb处 RPG 基因的表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qKDR1 与ZmMYBST1 和ZnMYBR43 结合后可 RPG 基因表达的 过程。
(2) 研究发现,玉米中的RPG基因起源于亲缘关系较近的摩擦禾属。摩擦禾属相同位置的DNA 序列一个核苷酸(ACG 到ATG) 突变,使对应的mRNA 产生了新的 ,导致原本不行使功能的序列发挥了作用,从头产生了 。
(3) ZmEIL1 和ZmEIL3 基因控制玉米籽粒脱水速度,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是 , 脱水速度快的籽粒中, ZmEIL1 和ZmEIL3 基因的表达量相对更 (填“低”或“高” )。
(4) 玉米籽粒在受粉后第26天开始表达RPG基因,第38天达到最高表达量,此时籽粒有机物积累已结束。若此时通过人为调控,抑制RPG基因的表达,对玉米农业生产的意义是 。
18.(12分) 神经肌肉接头,是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在骨骼肌肌纤维上的接触点,其中包含一种特殊的化学突触,其神经递质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当刺激频率很低时,每次刺激后骨骼肌出现一次完整的收缩和舒张过程(单收缩)。当刺激频率较高时,后一次收缩过程叠加在前一次收缩过程的不同时期,则会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或完全强直收缩。刺激频率能影响胞质钙浓度进而影响肌肉收缩形式,如图15 所示:
(1) 骨骼肌的活动受 运动神经支配,兴奋只能由运动神经传向骨骼肌,原因
是 药抑制肌肉细胞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活性,可导致肌肉收缩 (填“过强”或“过弱”)。
(2) 在神经肌肉标本中,从刺激神经纤维到肌肉出现收缩所经过的时间,叫作潜伏期,则潜伏期可包括如神经纤维兴奋产生所需的时间、 (答出两点即可)、肌纤维动作电位产生和传导所需时间等,图中所示的潜伏期可表示为 (从“a、b、c、d、e”五个时间点中选出两个组合表示)。
(3) 据图可知,当刺激频率过高时,骨骼肌动作电位频繁产生,使胞质Ca□ 浓度 ,肌肉完成一次收缩的时长 (填“大于”或“小于”)完成一次动作电位的时长,导致后一次收缩过程叠加在前一次的 (填“收缩”或“舒张”) 期,引起骨骼肌收缩的 显著提高,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19. (9分) 某种植物4号染色体上存在控制植酸合成的A基因,不能合成植酸的该种植物在幼苗期即死亡。现有a 、az两种突变基因,a 基因是A 基因第205~207位碱基对缺失导致的,该种缺失不影响植酸的合成; a 基因是A基因第 142~181位碱基对缺失导致的,该种缺失对植酸合成的影响效果未知。
(1) A基因突变产生a 、a 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特点。
(2) 现有基因型为Aa2的植物,对其自交后代植酸合成相关基因进行 PCR 扩增,PCR后进行电泳,结果如图16所示:
图中条带1代表 基因,电泳结果只有两种类型的原因是 0
(3) 在某种逆境中,基因型为aa 的植株具有生存优势,每代数量会增加10%。现将基因型为Aa 的植物自交,则子一代中A 基因频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
(4) 该植物的2号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B、b,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将基因型为aIazBb的植株自交,选择F 中开红花的植株自由交配,F 中开白花且能合成植酸的植株占 。
20.(12分)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CpTI) 来自豇豆的可食用部分,具有抗虫谱广、昆虫不易对其产生耐受性且对人畜无副作用的特点,CpTI 基因已经被转到烟草、水稻等多种作物中。某研究团队欲将CpTI 基因转入大麦,获得转基因大麦。回答下列问题:
(1) 将酶切后的 CpTI基因与 的T-DNA 序列拼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再将基因表达载体转入 细胞中,经进一步转化、筛选后获得5株待测个体。现利用PCR 技术对筛选出的待测个体进行DNA 水平检测,请补充表格中实验:
组别 植株编号1~5 对照组1 对照组2
模板 1~5 植株DNA CpTI 基因 ①___________
PCR 体系中其他物质 缓冲液 ( 含 Mg )、水、特异性引物、4 种 dNTP 的等量混合液、 Ta q DNA 聚合酶
电泳结果 编号1、3、4植株无条带; 编号2、5植株有条带 ②_________ 无条带
(2) 通过抗虫效果鉴定,成功获得了某抗虫大麦品系。将该抗虫大麦植株进行自交,后代全为抗虫植株,原因是 。
(3) 将成功转化了2个CpTI 基因的某大麦植株自交,后代抗虫:不抗虫植株=10:1,说明2个CpTI 基因位于 上, 且 。
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C D B A A B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B D B D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55分。
16. (除特殊标注外, 每空1分, 共10分)
(1) ATP 和NADPH (2分) 蔗糖
(2) C C 水(2分)
(3) AHAxc可促进 Chlorophyllase和MgCHLI 基因的表达, 从而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以提高C 植物的光反应速率。同时,还可抑制ZmRbcS基因的表达、促进ZmPEPC基因的表达,以促进暗反应速率,进而提高光合速率(3分)
17. (除特殊标注外, 每空2分, 共12分)
(1) 抑制(1分) 转录(1分)
(2) 起始密码子 新基因
(3)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高
(4) 既可以促进籽粒快速脱水,有利于机械化采收,又不影响玉米产量
18. (除特殊标注外, 每空1分, 共12分)
(1) 躯体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过弱
(2) 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所需时间、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所需时间、肌肉纤维兴奋到肌肉收缩所需时间(任选两点作答,一点1分,2分) bc(2分)
(3)持续升高(或维持高浓度的时间延长) 大于 收缩 最大张力(或收缩张力的峰值)和持续时间 (一点1分,2分)
19. (除特殊标注外, 每空2分, 共9分)
(1) 不定向性、随机性
(2)A(1分) a 基因不能指导合成植酸,使得自交后代中基因型为a a 的个体死亡,只有基因型为Aa 和AA 的个体
(3) 48.8%
(4) 1/9
20. (除特殊标注外, 每空2分, 共12分)
(1) Ti质粒(1分) 农杆菌 ①普通(或野生型) 大麦DNA ②有条带(1分)
(2) 至少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均含有CpTI 基因
(3) 同一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点或两条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点 CpTI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互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