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二 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课件(共30页)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必二 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课件(共30页)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统编版)思想政治
1
2
3
4
5
6
7
核心素养
新课导入
问题导引
讲授新课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1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坚持权利义务统一原则,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
科学精神:辨清不同民事权利的法定界限,明确作品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的条件。
公共参与:有限制地行使民事权利;处理好相邻关系
2
新课导入
义务在前 权利在后
责任比幸福重要,不要为了追求幸福忘了你的责任
3
问题导引
1.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要恪守什么界限?
2.民法给名誉权设定了什么界限?
3.法律对著作权的限制有哪些?
4.相邻关系的实质是什么?主要类型有哪些?
5.法律规定相邻关系有什么意义(作用)?
6.如何处理相邻关系?
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2
讲授新课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1.民事权利的保护与正确行使
(1)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
 (2)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义务)
遵循诚信原则;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
2
讲授新课
2、不同民事权利的界限:
(1)民法对名誉权(人身权)设定的界限:
①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除外:
 捏造、歪曲事实;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的,则构成侵权。
2
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
  林某在某电商平台注册了一家店铺,并通过了实名认证。云某通过网络在该店铺订购了一条某品牌的裤子。收到货品后,云某发现货品与网页宣传不符,就发表了买家评论并给予差评。之后,双方为此产生争议,云某又追加评论,谈了自身感受。林某对此大为不满,以云某恶意差评,侵犯该店名誉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云某侵害名誉权。
  你认为云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什么是民事权利?行使民事权利要注意什么?
2
讲授新课
  根据最高法公报案例:网络交易中买家给“差评”若不是出于恶意诋毁商业信誉的目的,则不属于侮辱诽谤行为。案例中云某对商品质量及经营者服务的评价仅是个人对商品及服务的情感表达,并没有诽谤、诋毁、损害等违反法律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给不满意的商品和服务打差评是我们每个消费者的权利,同时,我们给评价也不能“太任性”,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在互联网时代买家、卖家要共同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网络道德规范。
 本案主要有两点需要审查,一是被告是否存在恶意差评的情形?二是是否已实际损害原告商家名誉? 法院审理后认为,对于第一点,虽然被告的评价是自身感受,且没有反复给出差评,故法院认为被告尚不构成恶意差评;对于第二点,原告并无证据证明被告的一条差评已实际损害商家名誉。原告作为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批评本也应予以适度容忍。本案告诉我们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界限。
2
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
  某报社发表多篇文章,如《矿泉壶的“神力”有待商榷》《当心矿泉壶的副作用》《矿泉壶也有害》等,称有关研究表明,矿泉壶的矿化、磁化、灭菌装置有害,提醒消费者“慎用”“当心”,并对几家矿泉壶生产企业的广告提出批评。被点名批评的企业向法院起诉,认为报社的行为侵犯了其名誉权。
  报社是否侵犯了矿泉壶生产企业的名誉权?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①捏造、歪曲事实;②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③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此案件中报社是否侵犯了企业的名誉权,关键要弄清报社报道内容是否属实。若属实则不构成侵权,否则构成侵权。
2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主要表现 具体情形
合理使用 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③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④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等等
法定许可使用 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 ①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发表的作品
②在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等
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
(2)民法对著作权的限制: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知识产权)
2
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
在作业中引用他人文章的一大段话。
从同学那里拷贝一份应用软件,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上。
从网上找到一首流行歌曲,下载到自己手机上。
中学语文教材书中收录一篇某当代作家的散文。
用于个人学习使用他人作品不侵权。属合理使用。
拷贝原装软件,自己用,属合理使用。
用于个人欣赏不侵权。属合理使用。
属法定许可使用,不侵权。
以上行为是否侵犯著作权?为什么?
2
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
张某和李某各买了一张音乐CD。张某用来自己欣赏,有时也借给好朋友听;李某经营一家酒吧,他在营业时间播放CD,作为背景音乐。
 张某和李某的行为是否侵犯了著作权?为什么?
①张某播放CD供自己和朋友欣赏,不构成侵权。因为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出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的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属于合理使用。
②李某在营业时间播放CD,作为酒吧的背景音乐,构成侵权。因为用于营业场所播放,具有商业性,不属于合理使用。
2
讲授新课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1.相邻关系的实质:
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1)相邻用水、排水,
(2)相邻通行,
(3)相邻不动产利用与管线安设,
(4)相邻通风、采光、日照,
(5)相邻有害物质排放,等等。
2.相邻关系的主要类型
注意:相邻关系的内容是相邻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可以滥用权利。
2
讲授新课
(1)法律规定相邻关系的意义(作用)——为什么:
法律规定相邻关系,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3、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2
讲授新课
(2)怎样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怎么办
①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②法律依据: 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③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例如: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 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 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易混易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不一定都是按照法律规定处理。
 《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九条【处理相邻关系的法律依据】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2
讲授新课
小陆家的西侧是某公司的经营场所,中间隔一条宽15米左右的公共通道。该公司为给其东面展厅的外部环境照明,在展厅围墙边安装了4个照明灯,每晚7时至次日晨5时开启。照明灯高度与小陆家的阳台持平,最近处离居室20米左右,其间没有任何物体遮挡。照明灯开启后,灯光除照亮展厅外,还照射到周围住宅的外墙上及小陆家的居室内。夜间从阳台上目视照明灯灯光,非常刺眼。小陆家要求该公司停用照明灯,但该公司认为安装使用照明灯是其正常需要,而且该照明灯也有利于周围居民夜间行走,故不同意停用。
上述情形似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请你断一断这起邻里纠纷案。
提示: 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该公司安装照明灯,夜间开启后照到小陆家的居室内,给小陆家的生活带来不便,违背了民法典的规定,该公司应该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决该公司停止侵害。
合作探究
2
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
徐某在住宅楼三层的自家阳台上搭建了鸽舍,饲养、放飞信鸽。鸽粪给楼下住户造成严重的污染,放飞的信鸽也严重地影响邻居的休息。几户邻居与徐某协商无效后,将他告上人民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进行赔偿。徐某则认为自己有权在自家阳台养信鸽。
徐某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吗 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提示:(1)徐某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2)理由: ①公民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必须遵循公平原则、绿色原则、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徐某在自家阳台搭建鸽舍,却给邻居带来了严重污染,并严重影响邻居休息,这违背了公平原则,也不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 ②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徐某在处理相邻关系时,没有贯彻这一原则,因此徐某应该立即拆除,并适当承担责任。
4
本课小结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1、相邻关系的实质
2、相邻关系的类型
3、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民事权利有限制
1、民事权利的保护与行使
2、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要求、义务)
3、不同民事权利的界限
意义
要求
(1)民法对人身权的限制———名誉权
(2)民法对知识产权的限制——著作权
4
课堂练习
1.李老师在期中考试题目中引用王某的一幅漫画,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李老师引用某乙的一幅漫画命题,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一般情况下不构成侵权;
②应该在命题时注明作者的姓名和作品的出处,否则也会形成侵权。
③李老师引用王某的漫画,未经王某同意,构成侵权。
④李老师引用王某漫画未向王某付费,构成侵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A
【解析】为课堂教学使用作品,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但引用时应注明作者的姓名和作品的出处,否则也会形成侵权。故选A。
4
课堂练习
2.甲村和乙村相邻,一条小河流经甲乙两村,一年天旱,上游的甲村便在小河上筑起水坝,将水截住,乙村对此不满,两村发生纠纷。关于此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村位于河道的上游,有权截水自用乙村不能干涉
B.甲村将水截住违反了民法典关于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
C.甲村用水须经乙村许可
D.乙村用水须经甲村许可
B
【解析】《民法典》【用水排水相邻关系】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
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对自然流水的排放,应当尊重自然流向。
4
课堂练习
3.村民甲认为乙的房子盖得比自己的高,影响自己房子的采光,与乙发生争执,并将乙打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侵犯了乙的人身权
②甲、乙应以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处理纠纷
③甲的认识错误,个人的房子想怎么盖就怎么盖
④甲、乙之间因“相邻关系”发生争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4
课堂练习
4.甲因家中失火,在情急之中,甲将乙晒在外面的被子泡湿,披在身上抢救家中物品。后来,乙以该被子是其结婚纪念物为由向甲索赔1万元。乙的行为(  )
A.是合法的,财产权被侵犯理应索赔
B.是符合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的
C.是不合法的,不能因维护财产权而滥用权利
D.是不合法的,甲因紧急避险占用他人财产不承担赔偿责任
C
4
课堂练习
5.甲与乙是某村村民,甲栽种的一棵树木离乙的房子很近,今年大风季节,甲的树木碰坏了乙的房子,影响到乙的生活,乙屡次跟甲交涉未果,终将甲告上法庭。第二年初甲建房时,需要在乙的使用地上搭建脚手架,乙坚决反对,致使两家矛盾进一步恶化。
  甲乙两人的纠纷属于什么纠纷?处理这种纠纷应该坚持什么原则?甲乙各自应该负什么责任?
  ①实质是相邻关系纠纷;②处理这种纠纷应该坚持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③依据民法典的规定,甲应该伐掉自家树木,消除危害,并赔偿乙的损失。乙应该给对方建房提供方便,允许对方在自家用地上搭建脚手架。
4
课堂练习
6.张某为了给自家院子种植的蔬菜提供充足的水源,在与邻家房屋墙基邻近的地方开挖了一个水池,常年蓄水。这不仅造成了邻家房屋内潮湿发霉,而且还导致了墙基松动。在诉讼中,法院判决张某填平水池,并赔偿邻居的损失。
 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等提供必要的便利。为何材料中的张某需赔偿损失?
 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4
课堂练习
7.某小区某楼为七层住宅,其中的一单元14户业主,经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向有关部门提出加装电梯的申请,当地街道为此发布公告,称对加装电梯持有不同意见者,可以书面形式向街道办事处反映。该单元底层的住户吴某提出了异议。之后,相关部门对住户加装电梯的申请进行了审查,形成了原则同意的意见,并形成《专题会议纪要》。当该单元要求加装电梯的业主委托专业公司开始施工时,吴某阻止施工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加装电梯的各业主)排除妨碍、恢复原状及赔偿其经济损失。
问:电梯到底能不能安装?
4
课堂练习
答案:(1)能安装
解析: 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根据目前加装电梯的现实困境及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对申请加装电梯进一步放低了“门槛”。其中规定,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就可以申请加装电梯。加装电梯的阻力主要来自底层业主,实事求是说,加装电梯确实可能对他们通行、通风、采光等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其利益受损,对此,该怎么办?答案是不能因此阻挠加装电梯的施工,但可以要求“得利”的业主予以赔偿。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作为相邻业主,应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妥善处理相邻关系。被告建造电梯符合法律规定,安装电梯并没有给原告造成妨碍及损害,驳回了原告的起诉。
4
课堂练习
答案:(2)法律依据:本案法院判决依据是民法典关于相邻关系的相关规定。
解析:因为各业主的诉求不一致,在加装电梯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利益纠葛,这就需要从法律层面进行规范和调整。从法律上说,各业主作为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