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1.2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3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1.2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32张ppt)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目录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能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人们的思想如:理论、计划、 思想、 观点等
主观性的东西
思维
意识
存在
物质
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如:地球、生物、环境、国情、磁场等可见或不可见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根本的、
最重要)
(从属)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辨析
荀子
王充
人病则忧惧
忧惧则鬼出
王守仁
英国 贝克莱
存在就是被感知
心外无物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判一判
1、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 。
2、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
3、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
可知论
4、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
注: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中国古代哲学
西方古代这些主要关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
西方近代哲学研究的侧重点则转向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
西方哲学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哲学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尽相同
素养拓展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如:
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的关系,
农民要面对和处理耕作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工人要面对和处理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企业要面对和处理企业经营策略、思想和计划与企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
医生要面对和处理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它问题的回答。
总结: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和根本分歧:
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哲学派别 观点分歧表现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一人骑二马”
看着就得卡!
1.观点:物质和意识是彼此独立的两个本原。
2.实质:偏于唯心主义。
二元论
相关链接
3、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基本形态 基本观点 合理性 局限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是 物质的 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 ①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②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认为原子是 世界的本原 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3、唯物主义
《尚书·洪范》记载了这样的观点: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五种元素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神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
五行学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气理说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王 充
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王 充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范 缜
形神说
阴阳说
五行说
天地和人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
赫拉克利特: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世界的本原是水
(德)费尔巴哈
原子、元素说
(英)弗·培根
万物的基础是原子 物质,是基本元素
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
卡尔·马克思
(1818.5.5-1883.3.14)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1.28-1895.8.5)
毛泽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马克思: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判一判
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
 1、水是万物的始基。
2、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7、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方寸上燃烧,
在一定的方寸上熄灭 。
8、气者,理之依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5、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辩证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
把意识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意识决定物质
唯 心 主 义 两种形态 基本观点 共同点
(根本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精神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万物皆备于我
(战国)孟子
(明)王守仁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南宋)陆九渊
(英)贝克莱
存在既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心外无物
1.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2.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
3.整个世界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黑格尔)
4.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
5.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图)
6.上帝七天创造世界
7.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王守仁)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练一练
连一连
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3、存在即被感知
4、气者,理之依也”
5、“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6、心外无物
7、上帝创造世间万物
8、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5、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1.是什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两个对子”的关系: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区别
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分歧不同
地位不同
从属关系
各自观点不同
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
辩证法: 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
是什么
为什么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
何者是本原
有没有同一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
3.唯心主义
根本观点
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根本观点
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4.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课堂小结
1.叔本华认为世界不过是意志的表象。下列观点与叔本华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  )
①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
②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费希特)
③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图)
④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庄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随堂练习
2.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生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A.科学的揭示了世界的本源
B.属于辩证唯物主义
C.认为意识能正确的反映物质
D.认为物质是本原,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D
随堂练习
3.2020年6月21日,我国迎来了一场壮观的日环食天象。在此之前,天文学家对此次天文现象进行了精准的预报。这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中的________的内容。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问题
D.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统一的问题
B
随堂练习
4.以下哪些属于唯心主义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③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
④气者,理之依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B
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