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同步练习(含答案)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资源简介

历史选择性2第二单元第六课 现代科技与人类社会发展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4·山西高二检测)有学者指出,近现代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着各大国的综合国力此起彼伏,塑造、更替着近现代以来英国“鹤立鸡群”、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美苏“两极争霸”和美中欧日俄“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科技革命是决定国际格局的唯一因素
B.科技革命浪潮促使霸权主义终结
C.西方以科技优势主导了国际格局变化
D.科技革命极大影响世界历史发展
2.(2024·苏州高二检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新科技革命中的 (  )
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 ③生物工程技术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024·北京高二检测)2024年北京冬奥会由中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办,如果你要第一时间了解冬奥会的赛况,需要借助 (  )
A.网络技术 B.电讯技术 C.航天技术 D.电话技术
4.(2024·济南高二检测)材料在我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推动了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属于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新材料的有 (  )
①高分子材料 ②纳米材料 ③生态环境材料 ④生物医用材料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2024·海口高二检测)如图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变化示意图。它反映出(  )
A.美国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 B.美国丧失世界制造业优势
C.美国经济以外向经济为主 D.高新技术推动美国产业结构调整
6.(2024·安徽高二检测)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它的出现固然是人类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然而,如果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的意义显然远远不够。材料认为,互联网 (  )
A.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 B.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
C.体现人类先进的发明创造力 D.推动了通信技术的迅速进步
7.(2024·辽宁高二检测)二战后,微芯片的发明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有了微芯片,就能开发更加经济高效的小型计算机系统和现代化的电话网络;有了微芯片,就能替代以前由人力劳动所承担的例行工作。它的发明和使用(  )
A.促进了通讯技术的出现 B.有助于产业和生活方式变革
C.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D.表明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8.(2024·河北高二检测)2022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2022年7月17日,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生产系统在渤海锦州31 1气田成功投用,单井试采气量达31万立方米/天。这一科研成果的应用使(  )
A.我国海洋开发技术领先世界 B.我国能源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C.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D.渤海成为我国石油主要产区
9.(2024·青海高二检测)赛博朋克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浪潮科幻小说运动,特点是关注高科技和低生活的结合,金融寡头、财阀和跨国公司掌握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底层人民毫无存在价值,肮脏的贫民窟和充满科技感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知,赛博朋克( )
A.体现信息时代的思维特征 B.反映了人们对科技文明的反思
C.对未来充满了神秘的憧憬 D.剖析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根源
10. (2024·宁夏高二检测)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主要大城市的工业企业开展“废气,废渣、废液”专项治理,从中提取回收了大量重金属和化工,轻工原料等,还创造出无毒电镀,固相反应等新工艺技术。这一时期,我国( )
A.形成完备的国民工业体系 B.产生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C.对污染问题注重防治结合 D.把科技进步作为发展先导
11. (2024·湖南高二检测)20世纪90年代,在政府带动下,美国民间投资热情高涨。1991-1995年,美国在信息产业的民间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9%,而在1995-1999年间,这一数据已高达28%。1999年,美国全社会用于信
息产业的投资达到5100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了110%,远远超过其他几个大国的民间同类投资数额。据此可知,这一做法( )
A.体现了美国政府加大对经济干预 B.推动了美国“新经济”的兴起
C.有利于巩固美国在冷战中的优势 D.旨在建立信息产业的霸主地位
12.(2024·江苏省·单元测试)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技带动了传媒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此的反应是坚守各自的地盘。一种音乐的爱好者也许对其他种类的音乐毫无所知。戏迷也许不看电影,影迷从不去看戏。这说明了(  )
A. 现代艺术流派日益画地为牢 B. 市场带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立
C. 音影文化催生自我封闭心理 D. 科技使人们接触文化既丰富又单一
13.(2024·天津市·月考试卷)《纽约时报》指出:冷战结束后,由美国暴雪娱乐公司开发的极具全球影响力的《魔兽世界》,可以说是首款驯服世界的网络游戏。这一报道揭示出信息技术发展(  )
A. 助推了西方的和平演变 B. 促进了文明交流互动
C. 顺应了文化全球化潮流 D. 创新了文化渗透方式
14.(2024·广东省·其他类型)1977年与1946年相比,美国对欧洲的投资增长了60.6倍,而同一时期对亚非拉的投资只增长了35倍。在1980年的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以上是在发达国家间进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导 B. 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结构
C. 冷战格局影响了国际资本的流向 D. 新兴民族国家抵制经济殖民主义
15.(2024·北京市·期末考试)近年来,某国际化物流企业优化组织结构,集中资源,提高效率,并研发了柔性自动化仓储系统,利用AI在内的技术创新,打造全面智慧化自动化的物流体系,每天可以处理上亿件快件,更加快速高效地满足全球用户需求。该企业的行为( )
①体现了集约化的经营模式 ②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③为制造业现代化提供范例 ④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进步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6.(2024·陕西省·期末考试)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们开始重新连接,在宽阔的世界里与更多各种各样的人相连,受其影响就会改变想法,改变想法就会改变行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由此可推知( )
A. 科技革命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B. 信息革命使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
C. 科技改变人们思维以及生活方式 D. 工厂制度逐渐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二、非选择题(共3道小题,其中17题20分,18题16分,19题14分,20题12分)
17.(20分)(2024·四川省·其他类型)[科研组织与技术进步]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1873年德国“国立物理研究所”、1876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室即在此背景下创立;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01年,美国82%的专利颁发给个人,18%颁发给公司;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国家颁发专利总数的一半。
——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等
材料二 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大科学”。它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尖端工程联系起来,以解决重大问题。“大科学”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或政府资助和组织。到1965年,美国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学研发,科研资金的3/4来自政府。苏联也大致类似。二战以来,美苏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军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大科学”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
——摘编自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科学研究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晚期以来科学研究主体的变化及其影响。(12分)
18.(20分)(2024·湖北省·月考试卷)[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传承]
材料一 文化传承的传统方式方式多样,总体上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传承方式和非物质文化传承方式两大类。其中,物质文化传承方式主要通过口头传承、书面传承将古老的智慧、人生的经验都记载、保留下来,以书籍、物件、工艺品等形式一代传一代,最终得以保留下来。非物质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是借助于人的口口相传,现称其为文化传承人。根据传承人的数量及其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以集体为传承载体的非物质文化,如大型民间民俗活动等;以家庭传承或家族传承进行的文化传承,如手工工艺等;师傅传授给徒弟的某种非物质文化的社会传承,如戏曲艺术等。
——摘编自金迪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传承中的应用研究》
材料二 信息技术中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Internet在全世界范围普及,它对于文化传承的贡献是巨大的。它为文化思想的交流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低成本的渠道,大量的文化信息通过互联网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它也给文化传承插上一双神奇的翅膀,使“地球村”真正变成了现实。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打造集成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多媒体产品;打破传统的纸质记载方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光盘、移动硬盘、手机等电子设备中,使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
——摘编自金迪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传承中的应用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文化传承的传统方式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8分)
19.(16分)(20分)(2024·湖北省·月考试卷)材料:美国技术伦理组织“人工智能和数字政策中心”(Center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Digital Policy)要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阻止OpenAI发布新的GPT-4商用版本,该程序对用户查询的快速和人性化的响应让一些人感到惊叹,但也给另一些用户带来了困扰。
OpenAI总部位于加州,该公司于3月初发布了其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的第四次迭代,该程序通过实现类人对话、创作歌曲、总结长篇文档等各种强大能力让用户兴奋不已。
在该组织向FTC提出正式投诉之前,包括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众多人工智能专家和行业高管在内的上千人签署了一封公开信,呼吁暂停六个月时间开发比OpenAI新推出的GPT-4更强大的系统,理由是对社会存在潜在风险。该组织在投诉中表示,OpenAI的ChatGPT-4未能达到FTC的标准,即“透明、可解释、公平和经验合理,同时促进问责制”。
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提炼一个观点,进行阐释。要求:观点准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历史选择性2第二单元第六课 现代科技与人类社会发展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4·山西高二检测)有学者指出,近现代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着各大国的综合国力此起彼伏,塑造、更替着近现代以来英国“鹤立鸡群”、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美苏“两极争霸”和美中欧日俄“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科技革命是决定国际格局的唯一因素
B.科技革命浪潮促使霸权主义终结
C.西方以科技优势主导了国际格局变化
D.科技革命极大影响世界历史发展
答案:D.
【解析】D根据“近现代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着各大国的综合国力此起彼伏……”可以得出,三次科技革命分别影响着世界形势的发展与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鹤立鸡群”,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而美苏“两极争霸”和美中欧日俄“一超多强”都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因此反映出科技革命极大影响世界历史发展,D项正确;“决定”“唯一”的说法错误,太绝对,排除A项;霸权主义没有终结,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而不是西方主导国际格局,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4·苏州高二检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新科技革命中的 (  )
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 ③生物工程技术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选D。“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航天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与原子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无关,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3.(2024·北京高二检测)2024年北京冬奥会由中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办,如果你要第一时间了解冬奥会的赛况,需要借助 (  )
A.网络技术 B.电讯技术 C.航天技术 D.电话技术
答案:A。
【解析】选A。借助互联网直播技术,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冬奥会的赛况,故选A。航天技术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电讯技术和电话技术不如网络技术直接,排除B、D。
4.(2024·济南高二检测)材料在我们的生活里无处不在,推动了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属于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新材料的有 (  )
①高分子材料 ②纳米材料 ③生态环境材料 ④生物医用材料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选A。新材料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在现代科技中异军突起,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新材料不断更新,表现出传统材料不具备的特点。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
5.(2024·海口高二检测)如图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变化示意图。它反映出(  )
A.美国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 B.美国丧失世界制造业优势
C.美国经济以外向经济为主 D.高新技术推动美国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D。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美国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结合时间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推行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故选D。A、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
6.(2024·安徽高二检测)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它的出现固然是人类通信技术的一次革命,然而,如果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的意义显然远远不够。材料认为,互联网 (  )
A.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 B.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
C.体现人类先进的发明创造力 D.推动了通信技术的迅速进步
答案:B。
解析:选B。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社会交往方式,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等。总之,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广泛,故选B。A包含在B中,排除;“体现人类先进的发明创造力”的表述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通信技术的迅速进步”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D。
7.(2024·辽宁高二检测)二战后,微芯片的发明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有了微芯片,就能开发更加经济高效的小型计算机系统和现代化的电话网络;有了微芯片,就能替代以前由人力劳动所承担的例行工作。它的发明和使用(  )
A.促进了通讯技术的出现 B.有助于产业和生活方式变革
C.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D.表明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答案:B。
【解析】 选B.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微芯片推动了微型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着当今世界的产业方式和生活方式,故选B项;通讯技术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就已经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微芯片推动了计算机系统的高效化和小型化,并非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排除C项;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发展,但微芯片的发明和使用与战争没有直接关系,不能表明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排除D项。
8.(2024·河北高二检测)2022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2022年7月17日,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生产系统在渤海锦州31 1气田成功投用,单井试采气量达31万立方米/天。这一科研成果的应用使(  )
A.我国海洋开发技术领先世界 B.我国能源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C.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D.渤海成为我国石油主要产区
答案:B。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我国自主研发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是我国浅水海域油气开发模式的又一创新,可撬动渤海油田数亿吨难动用天然气储量,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增添了新的技术装备,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的信息,得不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A项;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新中国甩掉“贫油国”的帽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采气量达31万立方米/天”反映的是天然气的开采,而不是石油的开采,排除D项。
9.(2024·青海高二检测)赛博朋克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浪潮科幻小说运动,特点是关注高科技和低生活的结合,金融寡头、财阀和跨国公司掌握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底层人民毫无存在价值,肮脏的贫民窟和充满科技感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知,赛博朋克( )
A.体现信息时代的思维特征 B.反映了人们对科技文明的反思
C.对未来充满了神秘的憧憬 D.剖析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根源
答案:B。
【解析】 B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赛博朋克一方面关注高科技,一方面关注低生活,讽刺了信息技术革命下社会的弊端,反映了人们对科技文明的反思,B项正确;信息时代的思维特征强调创新,材料并未涉及,排除A项;赛博朋克的特点是关注高科技和低生活的结合,无法体现神秘的憧憬,排除C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0. (2024·宁夏高二检测)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主要大城市的工业企业开展“废气,废渣、废液”专项治理,从中提取回收了大量重金属和化工,轻工原料等,还创造出无毒电镀,固相反应等新工艺技术。这一时期,我国( )
A.形成完备的国民工业体系 B.产生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C.对污染问题注重防治结合 D.把科技进步作为发展先导
答案:C。
【解析】 C据题意可知,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污染治理,既节约了工业原料,又创造了很多新的工艺技术,由此可知对污染问题实行防治结合,C项正确;对污染的治理并不能说明形成了完备的国民工业体系和产生了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排除A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把科技进步作为发展先导,排除D项。故选C项。
11. (2024·湖南高二检测)20世纪90年代,在政府带动下,美国民间投资热情高涨。1991-1995年,美国在信息产业的民间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9%,而在1995-1999年间,这一数据已高达28%。1999年,美国全社会用于信
息产业的投资达到5100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了110%,远远超过其他几个大国的民间同类投资数额。据此可知,这一做法( )
A.体现了美国政府加大对经济干预 B.推动了美国“新经济”的兴起
C.有利于巩固美国在冷战中的优势 D.旨在建立信息产业的霸主地位
答案:B。
【解析】 B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在政府带动下,美国民间信息产业投资热情高涨,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到来,B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政府并未加大对经济的干预,相比凯恩斯主义,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大减小,排除A项;“冷战”于1991年结束,排除C项;材料信息主要内容为信息技术产业民间投资增加,排除D项。故选B项。
12.(2024·江苏省·单元测试)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技带动了传媒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此的反应是坚守各自的地盘。一种音乐的爱好者也许对其他种类的音乐毫无所知。戏迷也许不看电影,影迷从不去看戏。这说明了(  )
A. 现代艺术流派日益画地为牢 B. 市场带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立
C. 音影文化催生自我封闭心理 D. 科技使人们接触文化既丰富又单一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科技带动了传媒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此的反应是坚守各自的地盘”可知,科技进步推动了传媒的发展,但人们的娱乐活动逐渐单一化,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人们的娱乐活动逐渐单一化,而非现代艺术流派日益画地为牢,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立,排除B项;音影文化能丰富人们的生活,C项说法错误,排除。
13.(2024·天津市·月考试卷)《纽约时报》指出:冷战结束后,由美国暴雪娱乐公司开发的极具全球影响力的《魔兽世界》,可以说是首款驯服世界的网络游戏。这一报道揭示出信息技术发展(  )
A. 助推了西方的和平演变 B. 促进了文明交流互动
C. 顺应了文化全球化潮流 D. 创新了文化渗透方式
答案:D。
解析:据材料“首款驯服世界的网络游戏”可知,这是美国通过《魔兽世界》以扩大“全球影响力”,说明在当下娱乐文化也是一种全球渗透的方式,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演变政策是不同意识形态国家间所采取的一种“超越遏制战略”,以促使对方国家制度发生改变,而材料强调的是美国为加强全球影响力推出的游戏,而非仅仅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项;“交流互动”应为双向的,而材料呈现的是美国对全球所采取的措施,故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该产品“驯服世界”,代表的是美国的主观意志,不能说其顺应了文化全球化潮流,排除C项。
14.(2024·广东省·其他类型)1977年与1946年相比,美国对欧洲的投资增长了60.6倍,而同一时期对亚非拉的投资只增长了35倍。在1980年的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以上是在发达国家间进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导 B. 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结构
C. 冷战格局影响了国际资本的流向 D. 新兴民族国家抵制经济殖民主义
答案:B。
解析:B.战后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结构,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发达国家在这些领域有成熟的设备、劳动力、市场,因此影响了国际投资的方向与国际资金的流动,故选B项。A.题干的主旨是国际投资方向和国际资金流向的问题,反映的本质就是发达国家占据主导,而非原因,排除A项。C.美国对亚非拉的投资也在增长,欧洲也并非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因此冷战格局不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D.国际投资、国际资金流向发达国家,主要是因为科技革命,新兴民族国家在一定范围内也需要发达国家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排除D项。
15.(2024·北京市·期末考试)近年来,某国际化物流企业优化组织结构,集中资源,提高效率,并研发了柔性自动化仓储系统,利用AI在内的技术创新,打造全面智慧化自动化的物流体系,每天可以处理上亿件快件,更加快速高效地满足全球用户需求。该企业的行为( )
①体现了集约化的经营模式 ②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③为制造业现代化提供范例 ④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进步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某国际化物流企业优化组织结构,集中资源,提高效率”可知,该物流企业体现了集约化的经营模式,①正确,据材料“利用AI在内的技术创新,打造全面智慧化自动化的物流体系”可知,AI技术术语人工智能技术,④正确,①④正确,D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与材料时间不符,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D项;材料中的企业为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不属于制造业,③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故选C项。
16.(2024·陕西省·期末考试)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们开始重新连接,在宽阔的世界里与更多各种各样的人相连,受其影响就会改变想法,改变想法就会改变行为。工业革命把人变成机器,信息革命把机器变成人。由此可推知( )
A. 科技革命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B. 信息革命使机器完全取代了人脑
C. 科技改变人们思维以及生活方式 D. 工厂制度逐渐消失于信息革命中
答案:C。
解析:题干未涉及科技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故不选A。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相继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骤然缩短,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悄然改变,故C正确。BD两项不符合社会现实,故不选BD。
二、非选择题(共3道小题,其中17题20分,18题16分,19题14分,20题12分)
17.(20分)(2024·四川省·其他类型)[科研组织与技术进步]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1873年德国“国立物理研究所”、1876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室即在此背景下创立;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01年,美国82%的专利颁发给个人,18%颁发给公司;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国家颁发专利总数的一半。
——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等
材料二 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大科学”。它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尖端工程联系起来,以解决重大问题。“大科学”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或政府资助和组织。到1965年,美国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学研发,科研资金的3/4来自政府。苏联也大致类似。二战以来,美苏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军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大科学”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
——摘编自巴克勒《西方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科学研究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晚期以来科学研究主体的变化及其影响。(12分)
答案:(1)特点:①科学与生产直接结合;②科学研究集体化;③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大量创办;④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提高。(8分)
(2)变化:①19世纪晚期以来,企业逐步取代个人成为科研主体;②二战后,科研主体由企业上升到国家层面。(4分)
影响:①推动了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②促进了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推动了一系列重大领域的突破;④导致了美苏实力的增强,强化了美苏争霸的格局。(8分)
18.(20分)(2024·湖北省·月考试卷)[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传承]
材料一 文化传承的传统方式方式多样,总体上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传承方式和非物质文化传承方式两大类。其中,物质文化传承方式主要通过口头传承、书面传承将古老的智慧、人生的经验都记载、保留下来,以书籍、物件、工艺品等形式一代传一代,最终得以保留下来。非物质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是借助于人的口口相传,现称其为文化传承人。根据传承人的数量及其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以集体为传承载体的非物质文化,如大型民间民俗活动等;以家庭传承或家族传承进行的文化传承,如手工工艺等;师傅传授给徒弟的某种非物质文化的社会传承,如戏曲艺术等。
——摘编自金迪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传承中的应用研究》
材料二 信息技术中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Internet在全世界范围普及,它对于文化传承的贡献是巨大的。它为文化思想的交流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低成本的渠道,大量的文化信息通过互联网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它也给文化传承插上一双神奇的翅膀,使“地球村”真正变成了现实。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打造集成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多媒体产品;打破传统的纸质记载方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光盘、移动硬盘、手机等电子设备中,使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
——摘编自金迪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传承中的应用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文化传承的传统方式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8分)
答案:(1)特点:①传承方式多样,如可分为物质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两大类;②传承对象有限,主要通过家族或师徒传承;③传承内容易发生变化,通过口头传承、经验记载易导致内容发生改变;④传承结果容易失传,易受自然灾害、战争等的影响。
(2)作用:①现代信息技术使文化传承更为便捷,成本更低;②现代信息技术形式多样,方式先进,使文化能更好的传承;③现代信息技术能拓宽文化传承的渠道;④现代信息技术有利干抗大文化传承的对象。
19.(16分)材料:美国技术伦理组织“人工智能和数字政策中心”(Center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Digital Policy)要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阻止OpenAI发布新的GPT-4商用版本,该程序对用户查询的快速和人性化的响应让一些人感到惊叹,但也给另一些用户带来了困扰。
OpenAI总部位于加州,该公司于3月初发布了其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型预训练变换模型)的第四次迭代,该程序通过实现类人对话、创作歌曲、总结长篇文档等各种强大能力让用户兴奋不已。
在该组织向FTC提出正式投诉之前,包括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众多人工智能专家和行业高管在内的上千人签署了一封公开信,呼吁暂停六个月时间开发比OpenAI新推出的GPT-4更强大的系统,理由是对社会存在潜在风险。该组织在投诉中表示,OpenAI的ChatGPT-4未能达到FTC的标准,即“透明、可解释、公平和经验合理,同时促进问责制”。
依据材料和教材内容,提炼一个观点,进行阐释。要求:观点准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答案:观点: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同时建立需要有效的监控机制。(2分)
阐述: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考虑其对社会、经济和个人的影响。例如,在人才市场上,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大量的失业,而在医疗保健和金融领域,错误的算法决策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需要权衡技术革新和社会影响之间的关系,以确保技术的实际应用不会给人类带来伤害或者不良后果。②我们需要建立透明、负责任的监管机制来控制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例如,监管机构可以设计规定来确保人工智能算法的可解释性和公正性,并要求企业遵守这些规则。③通过透明化算法的训练数据和决策过程,以及通过公开代码来促进合作和检查,可以增强人工智能系统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结论: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权衡技术创新和社会影响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透明、负责任的监管机制来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正确使用和管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