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秋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学业质量评估卷(含答案)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得分【练习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生活中,做菜的锅、烧水的壶等,大多用金属材料制成,这是因为( )。A.金属材料价格更低 B.金属材料导热性能更好C.金属材料坚固,不易损坏 D.金属制品更美观2.把一根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酒精灯放在铁丝中间位置的正下方加热。在酒精灯左右两边的铁丝上,等距离的地方用蜡粘上火柴,左右各粘了两根火柴(图1)。点燃酒精灯后,最先掉落的是( )。A.火1 与火2 B.火3与火4C.火1 与火4 D.火2与火33.热对流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下列属于热对流现象的是( )。A.手中的冰块逐渐融化 B.烧开水时壶里的水不停地翻滚C.冬天坐在炉子旁取暖 D.炒菜时锅铲变热4.夏天,当你在户外进行长时间活动后,身体会变得非常热。为了有效地散热,你会选择哪种方法?( )A.穿上更多层衣服,以保留体内热量B.立即进入空调房间,并将温度调至最低C.找一个阴凉的地方休息,并用湿毛巾擦拭身体D.喝大量热饮,以增加体内热量5.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遗传现象。以下哪个例子不是直接体现遗传的?( )孩子的血型与父母中的一方相同 B.家族中多人患有同一种遗传性疾病C.妹妹学会了姐姐的画画技巧 D.父亲的卷发基因传给了儿子6.以下哪个例子体现了生物界中的“变异”现象?( )A.所有的金鱼都有鳞片B.猫的爪子都是尖锐的,适合捕猎C.在一片玉米地里,有的玉米穗大,有的玉米穗小D.鸟类的羽毛通常用于飞行7.关于细菌和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 B.细菌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C.细菌和病毒都可以独立生存 D.细菌比病毒要大得多8.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一种行为最有助于减少因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疾病传播?( )A.与生病的同学共用文具 B.吃饭前不洗手,直接用手拿食物吃C.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口鼻 D.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勤洗手9.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下列场景中没有运用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汽车的后视镜帮助驾驶员观察后方的交通情况B.人们利用镜子梳妆打扮C.高速公路上的反光标志D.利用放大镜观察微小物体10.从光学角度分析,夏天穿白色衣服的好处在于( )。A.白色衣服能吸收所有光,增加热量吸收B.白色衣服能吸收所有白光,减少热量吸收C.白色衣服能反射所有光,减少热量吸收D.白色衣服能给人一种清新、纯净的感觉11.太阳能热水器为什么都是倾斜的?( )A.三角形有稳定性 B.装更多水C.吸收更多热量 D.美观12.太阳能下列没有直接运用太阳能的是( )。A.用煤炭发电 B.人造卫星上的太阳能帆板C.晾衣服 D.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1.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冬天人们穿羽绒服或棉袄是为了_______,夏天狗经常伸舌头是为了_______。3.我们有一些稳定的相貌特征叫作_______,而大部分性状来自于父母。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生物的_______现象。________长期从事生物的遗传研究,他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5.池塘的水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水中含有许多_________。微小生物用肉眼很难观察到,因此我们要借助_________。6.泡菜吃起来酸酸的,这是由______菌引起的,最先发现这种细菌的科学家是法国人______,他还发明了一直沿用至今的“______消毒法”。7.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______、传播途径和______ 三个基本环节。8.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太阳、闪电是______光源,点灯、车灯则属于______光源。9.小孔成像现象说明光是沿______传播的;潜水艇中的潜望镜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原理;英国科学家______不仅发现了万有引力,还发现了光由_____种颜色构成。10.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______将水温加热的装置。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热传导只会在固体中进行,在气体和液体中不能进行。( )2.导热性能越好的材料散热效果也好。( )4.父母是高个子,子女一定是高个子。( )5.猛犸象是一种能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 )6.如果没有微生物,人类环境会更加干净、美丽。( )7.烈日暴晒、消毒柜杀菌的方法能够保持物品永久不发霉。( )8.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但不会改变光的亮度。( )9.自身不发光的物体,它们的颜色是由反射或透过的光决定的。( )10.太阳能热水器只能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使用。( )四、简答题。(10分)1.同一个池塘,为什么夏天的水显得浑浊,冬天则显得非常清澈?为什么夏天多见彩虹,而冬天却很少见?五、科学阅读。(12分)鮟鱇鱼是一种能够自己发光的鱼类。它的发光器是一群发光细胞。这种细胞能分泌出一种含有磷的腺液,该腺液在腺细胞内可以被血液中的氧气所氧化,而氧化反应过程中可以发出荧光。它的发光是对黑暗深海环境的一种生存适应,在黑暗的深海里,它们发出的光可用来诱捕食饵,迷惑敌人,引诱异性,以利于集群生活。1.鮟鱇鱼的发光器是___________。(2分)2.动物中也属于光源的是( )。(2分)A.萤火虫 B.孔雀 C.猫头鹰3.以下选项中,是鮟鱇鱼在黑暗的深海里发光作用的是( )。(2分)①迷惑敌人 ②引诱异性 ③诱捕食饵 ④帮助游动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4.鮟鱇鱼的光照射到小鱼上,在小鱼后面形成了影子,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是___________的。(2分)5.根据文本,判断对错。(4分)①鮟鱇鱼是一种鱼类。( )②鮟鱇鱼生活在浅海。( )③鮟鱇鱼是一种肉食动物。( )④鮟鱇鱼的发光器是长期自然进化的结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生活中,做菜的锅、烧水的壶等,大多用金属材料制成,这是因为(B)。A.金属材料价格更低 B.金属材料导热性能更好C.金属材料坚固,不易损坏 D.金属制品更美观2.把一根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酒精灯放在铁丝中间位置的正下方加热。在酒精灯左右两边的铁丝上,等距离的地方用蜡粘上火柴,左右各粘了两根火柴(图1)。点燃酒精灯后,最先掉落的是(D)。A.火1 与火2 B.火3与火4C.火1 与火4 D.火2与火33.热对流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下列属于热对流现象的是(B)。A.手中的冰块逐渐融化 B.烧开水时壶里的水不停地翻滚C.冬天坐在炉子旁取暖 D.炒菜时锅铲变热4.夏天,当你在户外进行长时间活动后,身体会变得非常热。为了有效地散热,你会选择哪种方法?(C)A.穿上更多层衣服,以保留体内热量B.立即进入空调房间,并将温度调至最低C.找一个阴凉的地方休息,并用湿毛巾擦拭身体D.喝大量热饮,以增加体内热量5.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遗传现象。以下哪个例子不是直接体现遗传的?(C)A.孩子的血型与父母中的一方相同 B.家族中多人患有同一种遗传性疾病C.妹妹学会了姐姐的画画技巧 D.父亲的卷发基因传给了儿子6.以下哪个例子体现了生物界中的“变异”现象?(C)A.所有的金鱼都有鳞片B.猫的爪子都是尖锐的,适合捕猎C.在一片玉米地里,有的玉米穗大,有的玉米穗小D.鸟类的羽毛通常用于飞行7.关于细菌和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细菌和病毒都是微生物 B.细菌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C.细菌和病毒都可以独立生存 D.细菌比病毒要大得多8.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一种行为最有助于减少因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疾病传播?(D)A.与生病的同学共用文具 B.吃饭前不洗手,直接用手拿食物吃C.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口鼻 D.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勤洗手9.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下列场景中没有运用光的反射现象的是(D)。A.汽车的后视镜帮助驾驶员观察后方的交通情况B.人们利用镜子梳妆打扮C.高速公路上的反光标志D.利用放大镜观察微小物体10.从光学角度分析,夏天穿白色衣服的好处在于(C)。A.白色衣服能吸收所有光,增加热量吸收B.白色衣服能吸收所有白光,减少热量吸收C.白色衣服能反射所有光,减少热量吸收D.白色衣服能给人一种清新、纯净的感觉11.太阳能热水器为什么都是倾斜的?(C)A.三角形有稳定性 B.装更多水C.吸收更多热量 D.美观12.太阳能下列没有直接运用太阳能的是(A)。A.用煤炭发电 B.人造卫星上的太阳能帆板C.晾衣服 D.屋顶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1.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2.冬天人们穿羽绒服或棉袄是为了保暖,夏天狗经常伸舌头是为了散热。3.我们有一些稳定的相貌特征叫作性状,而大部分性状来自于父母。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生物的遗传现象。孟德尔长期从事生物的遗传研究,他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5.池塘的水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水中含有许多_微生物__。微小生物用肉眼很难观察到,因此我们要借助显微镜。6.泡菜吃起来酸酸的,这是由乳酸菌引起的,最先发现这种细菌的科学家是法国人巴斯德,他还发明了一直沿用至今的“巴氏消毒法”。7.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8.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太阳、闪电是自然光源,点灯、车灯则属于人工光源。9.小孔成像现象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潜水艇中的潜望镜则是利用了光的_反射_原理;英国科学家牛顿不仅发现了万有引力,还发现了光由七种颜色构成。10.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光将水温加热的装置。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热传导只会在固体中进行,在气体和液体中不能进行。(×)2.导热性能越好的材料散热效果也好。(×)4.父母是高个子,子女一定是高个子。(×)5.猛犸象是一种能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6.如果没有微生物,人类环境会更加干净、美丽。(×)7.烈日暴晒、消毒柜杀菌的方法能够保持物品永久不发霉。(×)8.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但不会改变光的亮度。(√)9.自身不发光的物体,它们的颜色是由反射或透过的光决定的。(√)10.太阳能热水器只能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使用。(×)四、简答题。(10分)1.同一个池塘,为什么夏天的水显得浑浊,冬天则显得非常清澈?答:因为夏季气温高,微生物活动频繁,所以看上去比较浑浊。冬天气温低,微生物活动少,所以显得池塘清澈。2.为什么夏天多见彩虹,而冬天却很少见?答:夏天气温高,空气中水分含量高,这样雨后阳光折射才会出现彩虹。冬天天气寒冷,空气很干燥,下雨机会少,没有彩虹形成的条件。五、科学阅读。(12分)鮟鱇鱼是一种能够自己发光的鱼类。它的发光器是一群发光细胞。这种细胞能分泌出一种含有磷的腺液,该腺液在腺细胞内可以被血液中的氧气所氧化,而氧化反应过程中可以发出荧光。它的发光是对黑暗深海环境的一种生存适应,在黑暗的深海里,它们发出的光可用来诱捕食饵,迷惑敌人,引诱异性,以利于集群生活。1.鮟鱇鱼的发光器是一群发光细胞。(2分)2.动物中也属于光源的是(A)。(2分)A.萤火虫 B.孔雀 C.猫头鹰3.以下选项中,是鮟鱇鱼在黑暗的深海里发光作用的是(C)。(2分)①迷惑敌人 ②引诱异性 ③诱捕食饵 ④帮助游动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4.鮟鱇鱼的光照射到小鱼上,在小鱼后面形成了影子,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分)5.根据文本,判断对错。(4分)①鮟鱇鱼是一种鱼类。(√)②鮟鱇鱼生活在浅海。(×)③鮟鱇鱼是一种肉食动物。(√)④鮟鱇鱼的发光器是长期自然进化的结果。(√)图1图1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