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自理自学勇争第一
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2024-2025-1学期
高三年级生物学学科二月考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
L.编码某蛋白质的基因有两条链,一条是模板链(指导mRNA合成),其互补链是编码
链。若编码链的一段序列为5'一ATG一3',则该序列所对应的反密码子是()

A.5'-CAU-3'

B.5'UAC—3

C.5'-TAC-3'
D.5'-AUG3'
线
2.仙人掌的茎由内部薄壁细胞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外层细胞等组成,内部薄壁细胞的细胞

壁伸缩性更大。水分充足时,内部薄壁细胞和外层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相等:干旱环境下,
内部薄壁细胞中单糖合成多糖的速率比外层细胞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失水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增大
B.干旱环境下,外层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内部薄壁细胞的低·

C.失水比例相同的情况下,外层细胞更易发生质壁分离

D.干旱环境下内部薄壁细胞合成多糖的速率更快,有利于外层细胞的光合作用

3.某植物的蛋白P由其前体加工修饰后形成,并通过胞吐被排出细胞。在胞外酸性环境

下,蛋白P被分生区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引起分生区细胞分裂。病原菌侵染使
胞外环境成为碱性,导致蛋白P空间结构改变,使其不被受体识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P前体通过襄泡从核糖体转移至内质网
B.蛋白P被排出细胞的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C.提取蛋白P过程中为保持其生物活性,所用缓冲体系应为碱性
D.病原菌侵染使蛋白P不被受体识别,不能体现受体识别的专一性
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20242025-1高三年级二月考考试生物学学科检测试卷第1页共页
4.植物细胞被感染后产生的环核苷酸结合并打开细胞膜上的C:+通道蛋白,使细胞内
Ca浓度升高,·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导致H2O2含量升高进而对细胞造成伤害;细胞膜上
的受体激酶BAK1被油菜素内酯活化后关闭上述Ca+通道蛋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核苷酸与Ca2+均可结合Ca2通道蛋白
B.维持细胞Ca浓度的内低外高需消耗能量
C.Ca+作为信号分子直接抑制H02的分解
D.油菜素内酯可使BAK1缺失的被感染细胞内H2O2含量降低
5.心肌损伤诱导某种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死亡的细胞,随后该巨噬细胞线粒体中NAD
浓度降低,生成NADH的速率减小,引起有机酸ITA的生成增加。ITA可被细胞膜上的
载体蛋白L转运到细胞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为巨噬细胞吞噬死亡细胞的过程提供能量
B.转运TA时,载体蛋白L的构象会发生改变
C.该巨噬细胞清除死亡细胞后,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增大
D.被吞噬的死亡细胞可由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分解
6.乙型肝炎病毒(BV)的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HBV与肝细胞吸附结合后,脱去含
有表面抗原的包膜,进入肝细胞后再脱去由核心抗原组成的衣壳,大量增殖形成新的HBV,
释放后再感染其他肝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表面抗原
包膜
,接心抗原
A.树突状细胞识别HBV:后只发挥其吞噬功能
B.辅助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BV感染的肝细胞
C.根据表面抗原可制备预防乙型肝炎的乙肝疫苗
D,核心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