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12月联合检测卷生 物 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1.2024年巴黎奥运会乒乓球项目中,国乒获得多项冠军。下列对参赛运动员体内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运动员的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C.运动员的内环境稳态维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D.运动员在比赛中擦伤出现红肿,可能与擦伤部位的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有关2.科学家研制了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大塑料袋,并用它来抚育早产的羊羔。羊羔在此“人造子宫”中待了4周,足月后,研究者发现,它们与在母羊子宫中待到足月出生的小羊一样健康。从内环境稳态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指的是生物体内的液体B. “人造子宫”中的渗透压应该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C.羊羔在“人造子宫“内能够正常发育,说明内环境不重要D.羊羔在“人造子宫”内能够正常发育,则电解质溶液的成分恒定不变3.图1是用微型电表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图2是该神经纤维某处的膜电位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1测得的电位可表示图2中AB段的电位B.图2中FG段会发生Na 外运和K 内运C.图2中C和E点神经纤维膜上 的跨膜运输速率相同D.由图2曲线走势不能得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4.当你在野外草地上玩耍时,旁边的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此时,你可能撒腿就跑,也可能原地不动冷静地应对。当你确认安全之后,心跳、呼吸等会慢慢恢复。上述反应过程中,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B.疾跑等躲避动作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C.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D.人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开,是因为躯体运动神经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大脑皮层,所以成年人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排尿B.针刺指尖引起缩手,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C.大脑皮层S区损伤,患者声带正常但不能讲话D.人类大脑皮层和动物的最重要区别是具有语言中枢6.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某种mRNA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该种mRNA疫苗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种 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该种 RNA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C.病毒S蛋白与B细胞接触后即可将 B细胞激活D.蛋白酶体的存在可能会增加细胞因子的含量7.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多种激素陆续被发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者摘除公鸡的睾丸后,其雄性特征消失,该实验运用控制变量的“减法原理”B.研究者摘除大鼠的垂体,发现其甲状腺萎缩,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显著减少C.与沃泰默实验相比,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不能排除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D.班廷将狗的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后,制备的萎缩胰腺的提取液可治疗患糖尿病的狗8.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一:证明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实验三:在黑暗中进行,避免了光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实验四: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吲哚乙酸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施高浓度的生长素可抑制侧芽的生长和促进顶芽生长B.特定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油菜素内酯可促进叶细胞的扩展C.脱落酸可促进叶片的衰老脱落、气孔的开放和种子休眠D.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含生长素,不含细胞分裂素时,易形成多核细胞10.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丁为年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记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11.所谓“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下列有关生态位和生态位宽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动物区系中定居的两个种群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生态位B.生态位宽度越小说明其在营养级别中处于顶端位置C.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生态位宽度重叠越大,说明其种间竞争越强D.植物和动物的生态位是不重叠的12.长期生活在极端温度环境中的生物,通过气候驯化或进化变异,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沙漠中的仙人掌气孔在夜晚才开放,主要是有利于适应高温干旱环境B.草原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蜡质层,主要是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C.变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在冬眠状态比较低D.生活于寒温带的貂熊耳小、尾短、毛长,有利于抗寒13.甲状腺球蛋白(TG)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的大分子糖蛋白,经碘化和酶解后可形成甲状腺激素。正常情况下只有很少量的TG进入血液。若有大量TG进入血液,免疫系统会将其当作异常物质,并产生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TGAb与TG结合后,可激活吞噬细胞攻击甲状腺细胞,导致甲状腺的损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生物大分子B.大量 TG导致甲状腺被破坏属于自身免疫病C.进入血液的大量 TG可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浆细胞能识别 TG 并产生TGAbD.若TGAb含量偏高,机体可能会出现萎靡不振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14.大豆下胚轴生根数与生长素(IAA)的浓度有关。为测定萌发的大豆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将7组大豆的下胚轴分别用六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处理后,置于无土培养液中培养6d后,统计各组下胚轴生根数量,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大豆下胚轴数量为自变量,平均生根数为因变量B.种子萌发提取液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 10~50μmol/LC.由该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既能促进大豆下胚轴生根,又能抑制大豆下胚轴生根D.由该实验结果可知,促进大豆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50~100μmol/L15.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对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重要的意义。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B.同一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固定不变的C.种群的数量在 K/2左右时,种内竞争最激烈D.种群的数量变化不都是增长的,还可能是波动、下降的16.长白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冻原的群落不会演替到乔木阶段B.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群落的垂直结构C.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都生活在林冠层,说明它们的生态位相同D.影响白桦种群数量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光照、水分等二、非选择题:共60分。17.(12分)下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d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由A传到B,而不能由 B传到A的原因是 。(2)在寒冷环境中,激素b和[ ] 激素之间通过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量。(3)人过度紧张时,激素d的分泌量会增加;当激素d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 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 调节。(4)人受到危险刺激时, (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多,提高机体应激能力。若长期食盐摄入量不足,可能会导致 (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 的重吸收。18.(11分)研究发现,光可以激发植物体内的光受体一光敏色素,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科研人员为研究光和脱落酸(ABA)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野生型植株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中ABA的含量(结果如图甲所示) 和不同处理下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有光照与黑暗、野生型植株与光受体缺失突变体、 ;因变量有 。(2)据图甲中实验结果推测,光可能 (“促进”或者“抑制”)植物ABA 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3)据图乙中实验结果推测,光可以 (“减弱”或者“增强”)外源 ABA 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在 (“黑暗”或者“光照”)条件下,种子萌发对 ABA处理更为敏感。(4)在拟南芥中,赤霉素与细胞内的赤霉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R蛋白结合使R蛋白降解,从而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伸长,植株增高。用赤霉素处理野生型和蓝光受体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后,分别进行蓝光照射和黑暗处理。检测R蛋白的含量,结果如图丙。据图分析,蓝光受体可能会 (“增强”或者“减弱”)赤霉素受体的作用。19.(12分)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着重要意义。图甲为某家鼠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为某种昆虫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家鼠种群生活在无限的理想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是图甲中的曲线 (填“A”或“B”),图甲中的 K 值又称为环境容纳量,它是指 。当种群数量达到K 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一般为 。(2)调查家鼠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 法,若家鼠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估算的种群密度 (填“偏高”或“偏低”)。(3)图乙的实验常选择封闭性较好的小岛而不是更开放的环境作为试点,主要是考虑到了种群数量特征中的 和 。(4)图乙表明:由于受 等因素的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往往也有差别。在偏离最适条件时,昆虫种群数量会 。20.(14分)生物实验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图中曲线a、b是两批次酵母菌在相同的培养液和培养环境中培养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酵母菌在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中,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为 (不考虑代谢产物的影响),图中t 时两批次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剩余量不同,可能的原因为 。(2)图中t 时曲线a种群增长速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曲线b种群增长速率,该时刻曲线a种内竞争的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曲线b种内竞争的强度。(3)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可以估算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某同学进行的实验具体操作如下: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 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上层溶液滴在计数板上,后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①有同学认为该同学的实验操作存在两处错误,正确操作分别是 、 。②若进行正确步骤观察到计数室(规格为25×16)的四边及中间5个中方格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 个。21.(11分)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天然牧场,在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发现某草原群落中贝加尔针茅生活力强、个体数量多、生物量大,对其他物种的影响大,据此判定贝加尔针茅是该群落的 ,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起决定性的作用。(2)为探究草原放牧强度和氮素施加量对草原群落的影响,进行了相应实验。①思路:设置不同水平的氮素添加组,每个氮素水平都设置 处理,一段时间后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功能特征等指标进行检测。其中植物物种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 法。②结果: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所示。③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氮素添加组之间植物的物种丰富度 。过度放牧会导致植物的物种丰富度 。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过度放牧使适口性好的植物先被家畜采食,使其与适口性 的植物竞争资源时容易处于劣势。(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控制放牧强度对于维持草原群落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根据“S”形增长原理,家畜种群数量不能超过 。12月联合测试生物学参考答案1.B 2.B 3.C 4.C 5.CD 6.C 7.C 8.D 9.D 10.C 11.A 12.B 13.C 14.B 15.D 16.C17. (1)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2)d(1分) 甲状腺(1分)(3)下丘脑和垂体(2分) 反馈(2分)(4) 肾上腺素(2分) 醛固酮(2分)18.(1) ABA的有无和浓度(1分) ABA含量、种子萌发率(2分)(2)抑制(2分)(3)减弱(2分) 黑暗(2分)(4)减弱(2分)19.(1)B(1分)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分) 稳定型(1分)(2)标记重捕(1分) 偏高(2分)(3) 迁入率(1分) 迁出率(1分)(4)(相对)湿度和温度(2分) 减少(1分)20.(1)先上升后下降(2分) b批次先达到K值,消耗的营养物质较多(2分)(2)大于(2分) 小于(2分)(3)将酵母菌溶液震荡后再吸取溶液进行计数(2分) 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加酵母菌溶液(2分) 2.2×108(2分)21.(1)优势种(1分)(2)①不同程度的放牧强度(2分) 样方(1分) ③基本相同(2分) 减小(2分) 差(2分)(3)K值(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