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共40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课件(人教版(2019))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共40张PPT)—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必修1课件(人教版(2019))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如同任何机器的运转都需要外界提供能量一样,细胞的生命活动也需要能量来维持。很多种有机物都可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问题探讨
你能说一说生活中你所熟悉的含糖的物质名称吗
红糖
冰糖
白砂糖
葡萄糖
1.这些糖有什么共同特点?
它们都是甜的。
2.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是甜的?
不是,如淀粉等。
3.甜的物质一定是糖吗?
不是,如木糖醇、糖精等。
一、细胞中的糖类
1.功能:
主要的能源物质
糖类(列举) 分子式
核糖 C5H10O5
脱氧核糖 C5H10O4
葡萄糖 C6H12O6
果糖 C6H12O6
半乳糖 C6H12O6
蔗糖 C12H22O11
乳糖 C12H22O11
淀粉 (C6H10O5)n1
纤维素 (C6H10O5)n2
2.组成元素:
一般含有 C、H、O
多数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 类似水分子,因而糖类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简写为(CH2O)。
一、细胞中的糖类
根据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分子数
3.糖的分类:
糖类
单糖
二糖
多糖
不能水解的糖
水解后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水解后生成多个单糖的糖
一、细胞中的糖类
(1)单糖
种类 结构 分布 功能
五碳糖
六碳糖
核糖
(C5H10O5 )
脱氧核糖
(C5H10O4 )
葡萄糖
(C6H12O6)
果糖
(C6H12O6)
半乳糖
(C6H12O6)
动植物细胞
组成RNA的成分
组成DNA的成分
动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主要能源物质,
被称为“生命的燃料”
提供能量,
构成其他化合物
与生活的联系
人在患急性肠炎时,往往采取静脉输液治疗,输送的液体成分里含有葡萄糖。加入葡萄糖的作用是什么?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命的燃料”。它在细胞内被氧化分解,放出大量的能量,为病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灵魂拷问
以上两张网红图片是否科学?请说明原因。
左边科学,右边不科学,只有单糖才能直接被吸收,其他糖需要经过消化道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
一、细胞中的糖类
(2)二糖
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一般要水解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
HO
OH
葡萄糖
HO
OH
葡萄糖
水解
+
脱水缩合
+ H2O
麦芽糖
HO
O
OH
一、细胞中的糖类
二糖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在发芽的小麦、谷粒中含量丰富。
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组成。在甘蔗、甜菜中含量丰富。
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组成。在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

















(2)二糖
(植物细胞中)
(植物细胞中)
(动物细胞中)
提供能量
拓展延伸:喝牛奶时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耐受
乳糖不耐受
乳糖
乳糖
细菌发酵
产气
产酸
腹痛
乳糖酶
小肠
大肠
一、细胞中的糖类
(3)多糖
由多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纤维素
淀粉
糖原
空间结构
不同功能
决定
葡萄糖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排列方式不同。
一、细胞中的糖类
(3)多糖
由多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
淀粉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作为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糖原
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纤维素
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
肌糖原
肝糖原
一、细胞中的糖类
(3)多糖
几丁质
(壳多糖)
外骨骼
用途
废水处理
包装纸和食品添加剂
人造皮肤
一、细胞中的糖类
多糖 主要分布 主要功能
淀粉
糖原 肝糖原
肌糖原
纤维素
几丁质(壳多糖)
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
肌肉
肝脏
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
储存能量
储存能量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
甲壳类动物和昆虫
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的组成成分
供能
不供能
(3)多糖
一、细胞中的糖类
注意:
①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不是所有的糖都能提供能量。
纤维素、五碳糖就是结构物质。
②不是所有的糖都是还原糖,除了单糖、麦芽糖和乳糖外的糖都是非还原糖
旁栏思考题
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为什么?
习题巩固
1.下列选项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的是( )
A.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B.葡萄糖、淀粉、果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D.麦芽糖、果糖、乳糖
A
2.小鼠肝细胞中具有的糖类物质是( )
A.纤维素和糖原 B.葡萄糖和麦芽糖
C.葡萄糖和糖原 D.淀粉和蔗糖
C
习题巩固
3.下列有关糖类的化学组成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均为葡萄糖 
②麦芽糖、乳糖、蔗糖的组成中均有葡萄糖 
③葡萄糖、果糖均为还原糖,由二者缩合而成的蔗糖也具有还原性 
④多糖都是动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二、细胞中的脂质
一说起脂质,大家第一个想到就是脂肪,一种我们耳熟能详却不甚了解的物质,可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它的“社会形象”开始变得负面起来了,一听到“脂肪”
这个词人们马上联想起臃肿的身材、不健康
的饮食、某些慢性疾病的幕后黑手。脂肪果真
如此糟糕吗?
二、细胞中的脂质
PART.02
主要是C 、H、O,有些还含有N、P。
2.化学性质:
通常不溶于水,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如丙酮、氯仿、乙醚等
3.常见种类:
脂 肪
磷脂
固醇
3
维生素 D
2
性激素
1
胆固醇
1.组成元素:
二、细胞中的脂质
(1)脂肪
①脂肪的形成:
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又称甘油三酯)
②元素组成:
C、H、O
二、细胞中的脂质
③结构特点:
结构特点
甘油部分简单,且不可变化
1
脂肪酸部分可变
2
脂肪酸种类和分子长短不同
可以是饱和脂肪酸,也可以是不饱和脂肪酸。
(1)脂肪
二、细胞中的脂质
④动物脂肪与植物油的关系:
动物脂肪
植物脂肪
动物脂肪大多数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熔点高,在室温时呈固态。
植物脂肪大多数是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低,在室温时呈液态。
(1)脂肪
二、细胞中的脂质
(1)脂肪
⑤功能:
1g糖原
1g脂肪
39kJ
17KJ
思考: 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
脂肪和糖相比,脂肪中“C”“H”含量高,“O”含量低,脂肪氧化分解需要O2多,产生的H2O多,释放的能量多。
糖类是生物体主要利用的能源物质,尤其是大脑和神经所利用的能源必须由糖类来供应。而脂肪是生物体内最好的储备能源。
脂肪是非极性化合物,可以以无水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虽然糖原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但它是极性化合物,是高度的水合形式,在机体内贮存时所占的体积相当于同等重量的脂肪所占体积的4倍左右。因此脂肪是一种很“经济”的储备能源。
与糖类氧化相比,在生物细胞内脂肪的氧化速率比糖类慢,而且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此外,糖类氧化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所以对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而言,糖类和脂肪都可以作为储备能源,但是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细胞中的脂质
(1)脂肪
⑤功能:
A.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汶川地震发生时,它被埋在了废墟下。 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中,足足坚持了36天,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最终被救援人员发现并救出,体重也由震前的300多斤瘦成了100多斤。
二、细胞中的脂质
(1)脂肪
⑤功能:
A.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B.脂肪是良好的绝热体,起到保温的作用。
二、细胞中的脂质
(1)脂肪
⑤功能:
A.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B.脂肪是良好的绝热体,起到保温的作用。
C.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二、细胞中的脂质
(2)磷脂
是甘油、脂肪酸与磷酸及其他衍生物结合的产物。
CH2
CH2
CH
O
O
C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3
O
O
C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
CH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3
O
P
O
OH
O
X
头部
尾部
①元素组成:
C H O N P
②功能:
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③分布:
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 、肝脏以及大豆的种子。
二、细胞中的脂质
(3)固醇
①元素组成:
C H O
②种类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促进Ca、P的吸收,防止佝偻病
注意:人体皮肤中的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转变为维生素D
二、细胞中的脂质
种 类 功 能
脂肪( ) ①主要 物质; ② ; ③ ;
④ 。
磷脂( ) 组成 的重要成分
固醇 ( ) 胆固醇 ① 的重要成分,
②参与血液中 的运输
性激素 ①促进 的发育以及 的形成
②维持 。
维生素D 促进人和动物对 的吸收
CHO
CHONP
CHO
储能
生物膜
动物细胞膜
脂质
生殖器官
生殖细胞
第二性征
钙和磷
绝热体
保温
缓冲和减压
二、细胞中的脂质
葡萄糖
首先
多余
再多余
细胞利用
合成糖原储存起来
转变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糖类在供应充足时可大量转化为脂肪。
脂肪一般只能在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
且不可大量转化为糖类。
糖类
脂肪
习题巩固
1. (2020·海南卷)下列关于人体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脂肪与糖原的元素种类不同
B.磷脂水解的终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
C.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能维持人体第二性征
D.维生素D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发育
C
习题巩固
2.下列化合物的属性及其功能不相符的是(   )
A.自由水——无机物,细胞中的良好溶剂
B.几丁质——多糖,哺乳动物骨骼的重要成分
C.胆固醇——脂质,在人体血液中参与运输脂质
D.维生素D——脂质,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的吸收
B
3.(2023·广东惠州统考一模)研究表明,糖类和脂肪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是有一定条件,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根据这一理论,以下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糖尿病人因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脂肪分解供能,
其皮下脂肪一般会变薄
B.只要运动和多吃瘦肉类就可以减少脂肪的堆积,
从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C.因为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所以糖尿病人不必限制脂肪的摄入量
D.糖类和脂肪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它们的组成元素和单体完全相同
A
习题巩固
习题巩固
3. 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植物细胞中没有
B. 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C. 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D.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A
课堂总结
2.脂质
1.糖类
组成元素: C、H、O
分类
:举例—分布—功能
单糖
二糖
多糖
:举例—分布—功能
:举例—分布—功能
组成元素:C、H、O( P和N)
分类
功能
脂肪
磷脂
固醇
胆固醇
性激素
维生素D
习题检测
1.基于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的认识,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 )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组成成分都含有纤维素。 ( )
(3)脂肪、淀粉、糖原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 )



习题检测
2.水稻和小麦的细胞中含有丰富的多糖,这些多糖是( )
A.淀粉和糖原 B.糖原和纤维素
C. 淀粉和纤维素 D.蔗糖和麦芽糖
3.在人和动物皮下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 )
A.糖原 B.淀粉 C.脂肪 D.蛋白质
C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