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平和正兴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正兴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
八年级地理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 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该选项填涂到答题纸上。)
致敬默默守护国土边疆的人。图 1示意我国部分哨所,读图完成 1~4题。
1.钓鱼岛是我国固有的领土,所属海域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当乌苏镇哨所日出时,斯姆哈纳哨所的士兵正在深夜巡逻。
说明我国
A.南北跨纬度广 B.东西跨经度广
C.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D.气候复杂多样
3.北极哨所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紧邻着
A.朝鲜 B.日本 C.印度 D.俄罗斯
4.下列国家与华阳礁哨所隔海相望的是
A.菲律宾、马来西亚 B.印度、文莱
C.越南、缅甸 D.日本、韩国 图 1
北回归线标志塔是地理学上标志北回归线经过地的建筑。图 2示意我国局部省区及台湾省花莲市的北
回归线标志塔景观,读图完成 5~7题。
5.图中 A是 图 2
A.琼州海峡 B.台湾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朝鲜海峡
6.当花莲市北回归线标志塔出现“立竿不见影”现象时
A.当日昼最长,夜最短 B.该现象一年可出现两次
C.当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 D.日期为 12月 22日前后
7.若想在公园内修建北回归线的标志塔,则该公园所在的省区最有可能是
A.桂 B.闽 C.湘 D.琼
八年级地理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QQABCQSUogCAQgBAABhCUwVwCAAQkhEACagOxAAMMAIACQFABAA=}#}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少子化问题愈发严峻,2022年人口已开始负增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
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图 3示意近年我国人口出生情况,读图完成 8~10题。
图 3
8.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2012年 B.2016年 C.2021年 D.2022年
9.与前两次生育政策放宽相比,2021年 8月放开三孩政策实施后,2021年出生率并未出现明显上升,其
原因最大可能是
A.疫情影响生活质量 B.人口性别比失衡
C.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 D.此前积压的生育需求已基本释放完毕
10.近年来,我国根据现实国情不断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低,人口地区分布不均匀 B.死亡率逐渐降低,劳动人口增长率提高
C.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人口增长率降低 D.文化教育发展快,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 10℃以下算作冬季。图 4示意某年 10月“我国各地当前季节
及常年入冬时间分布”,读图完成 11~13题。
11.我国各地常年入冬时间体现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A.北高南低 B.西高东低
C.内陆高沿海低 D.低纬度高,高纬度低
12.有关各地常年入冬时间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A.10月武汉处于冬季
B.常年无冬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南
C.昆明入冬时间最晚
D.10月黄河以北的地区都已入冬
13.对图中各城市入冬时间差异的解释,
合理的是
A.哈尔滨深居内陆,入冬较早
B.乌鲁木齐海拔较高,入冬较早
C.拉萨纬度较低,入冬较早
D.海口位于低纬度海岛,全年无冬
图 4
八年级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QQABCQSUogCAQgBAABhCUwVwCAAQkhEACagOxAAMMAIACQFABAA=}#}
海绵城市系统为城市提供了防洪和供水保障,我国有多个城市入选了海绵试点城市。图 5示意我国部
分“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分布,读图完成 14~16题。
14.根据图中的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可以判断出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降水空间分布较为均匀
B.北多南少,东多西少
C.全国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D.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5.“海绵城市”试点城市集中分布在
A.地势第一级阶梯 B.东部季风区
C.干旱地区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16.图中没有海绵城市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图 5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云南省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少数民族人口 1500
多万,约占该省总人口的 33%,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图 6示意
云南省人口 100万以上的民族分布,读图完成 17~18题。
17.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A.哈尼族 B.壮族
C.藏族 D.白族
18.傣族民俗文化多姿多彩,下列民俗文化属于傣族的是
A.那达慕大会 B.开斋节
C.泼水节 D.雪顿节 图 6
中国山水画常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图 7为我国宋代著名山水画《寒鸦图》(局部),描绘的是
我国某地冬雪消融时的景象。读图完成 19~20题。
19.画中景象除了描绘“群鸦寒塘”,还涉及到的地理要
素有
A.山峦叠嶂 B.草木苍翠
C.雪霁严林 D.耕牛田舍
20.画中所描绘地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最
可能是
图 7
A B C D
八年级地理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QQABCQSUogCAQgBAABhCUwVwCAAQkhEACagOxAAMMAIACQFABAA=}#}
2024年 5月 11日,从浙江舟山港出发的万吨级货轮“创新 5”号成功抵达重庆,标志着长江上游首条
江海直达航线首航成功。传统江海联运须在长江中下游港口,由海船换乘江船再行至长江上游,全程需要
35天左右,而本次江海直达只用了 15天。图 8示意长江流域水系,读图完成 21~23题。
21.“创新 5”号从舟山开往重庆,沿途经过的水
利枢纽甲是
A.三峡 B.三门峡
C.小浪底 D.白鹤滩
22.长期以来,限制长江上游地区实现江海
直达的条件是
A.河道平直 B.径流量大
C.有结冰期 D.水流湍急
23.此次江海直达货轮首航成功带来的意义是 图 8
A.增加客运量,促进旅游业发展 B.缩短两地距离,降低运输成本
C.减少中转环节,节省运输时间 D.改善运输条件,提高海运效率
桩林坝是安装在沟谷中,由混凝土梁、支墩和连接在支
墩上的废旧钢管等形成的桩林坝体,以及坝体左右的实体护
翼组成的防灾减灾工程(如图 9),据此完成 24~25题。
24.图中桩林坝主要用来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 B.干旱
C.洪涝 D.滑坡
25.遇到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 图 9
A.抓住漂浮物漂浮 B.沿沟谷垂直方向往高处跑
C.就地寻找掩体躲藏 D.沿沟谷延伸方向往低处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除特殊注明外,每空 1分,共 50分)
26.2024年是中国和赞比亚两国建交六十年。5月 11日,“2024中国-赞比亚文化和旅游年”在北京开幕。
图 10示意中国和赞比亚的位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图 10
(1)中国与赞比亚同属于 半球国家。大致描述中国的纬度位置: 。
(2)中国位于 洲东部, 洋西岸,与赞比亚相比,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是 。
八年级地理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QQABCQSUogCAQgBAABhCUwVwCAAQkhEACagOxAAMMAIACQFABAA=}#}
中国国土辽阔,疆界漫长,众多邻国环绕;南北跨越多个温度带,能发展多样的农业经济;各地景观
差异大,塞北的辽阔草原、江南的水乡古镇、西部的壮丽雪山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素材。
(3)中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平方千米,试说明中国疆域辽阔的优势有: (2分)。
27.初中地理学习中,地形是重要的自然要素之一,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图 11示意中国地
势三级阶梯及沿北纬 36°地形剖面,图 12示意中国地形类型比例,图 13示意地势阶梯分布。读图完成下列
问题。(9分)
(1)图 11中,A是我国纬度较低的盆地 ,其东面的 山脉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
线。
(2)读图 (填序号)可以更快速得知我国主要有五种地形类型。其中面积占比较小、适合人类生产
生活、平坦开阔的地形类型是 ,这种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方位)。
(3)受地势影响,我国的大江大河的流向多为 ,沟通了 (南北/东西)方向的交通;
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 ,水流急, 丰富。
28.图 13示意我国某省区的降水分布,图 14示意四类干湿区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图 13 图 14
(1)按行政区划划分,我国有 个省级行政区域,图中显示的是 省,简称 。
(2)从地形上看,该省处于我国地势第 阶梯向第 阶梯过渡的位置。
八年级地理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QQABCQSUogCAQgBAABhCUwVwCAAQkhEACagOxAAMMAIACQFABAA=}#}
(3)从积温上看,该省西北部属于中温带;最南部属于 。从干湿状况看,西北部属于 ;最
南部属于湿润区,这里的植被以 (草原/森林)为主。
29.地理课上,同学们探究人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图 15示意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及三地气候资料。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图 15
(1)“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即 一线,该线两侧人口分布不均匀,具有
特点。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地。
(2)同学们调查发现,胡焕庸线自 1935年诞生距今几十年间,尽管历经了中国各方面的历史性变革,但
这条分界线依然十分稳定。从地理角度分析,该线东南地区降水 ,地形平坦,城市众多,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该线西北气候 ,降水较少,地形崎岖,经济落后、人口 ,自然环境难以变化,故分
界线十分稳定。
(3)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民居建筑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下列建筑③大致位于图中 地区,简要
分析建筑①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八年级地理试卷 第 6 页 共 8 页
{#{QQABCQSUogCAQgBAABhCUwVwCAAQkhEACagOxAAMMAIACQFABAA=}#}
30.“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春风不度玉门关”,很多古诗词在吟诵四季的同时,还描述了不同的风向。风
向为什么会随季节有规律地改变?小涵深感好奇,为此,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研究。请你结合图 16及
文字资料,帮助小涵完成此次探究。(8分)
第一步 重温所学
(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不同,与海洋相比,陆地吸热 (快/慢),散热也 (快/慢)。如果不考虑地形
因素的影响,在同等太阳辐射条件下的夏季,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相比, 气温高,冬季则相反。
第二步 家庭实验
步骤: ①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在玻璃缸的两端。②用平整的胶合板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③
在胶合板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④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的飘
动。
图 16
分析:由于玻璃缸底部冷热不均,引起垂直方向的空气运动,烟雾受热上升、冷却下沉,热空气上升
后,周围的冷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这个空间,于是水平方向上,热水和冰块之间的空气产生了流动现象。
(2)推理现象:从图示角度观察该模拟实验,烟的运动轨迹是 (顺时针/逆时针)。
类比迁移:若该实验模拟夏季近地面的风向,则热水表示 (陆地/海洋)。
(3)通过实验推理可知,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近地面空气也会发生流动现象,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
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我们称为季风。季风又分为冬季风和夏季风,诗句中的“春风”指的是
(冬季风/夏季风),图 16中,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皆为偏 (方向)风,在夏季风的影响下,气候呈现
的特点。
八年级地理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
{#{QQABCQSUogCAQgBAABhCUwVwCAAQkhEACagOxAAMMAIACQFABAA=}#}
31.图 17示意黄河的“几字弯”,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 黄河“几字弯”区域内分布着库布其、乌兰布和、腾格里、毛乌素等沙漠,阴山、太行山、吕梁山、
贺兰山、六盘山等重要山系以及黄土高原和“十大孔兑”(蒙语,洪沟),是影响京津和东部地区沙尘暴的重
要沙源区和路径区,也是黄河中下游泥沙的主要来源地。
图 17
(1)黄河是一条 (外流河/内流河),发源于 高原,干流呈一个巨大的“几”字,流经地势
级阶梯,曲折东流注入 海。
(2)黄河“几字弯”沙尘对京津和东部地区影响最大的季节可能是 。我国沙尘暴多发于北方地区,而
南方地区主要受 A (山脉)的阻挡,使得沙尘难以南下。
(3)黄河“几字弯”上的巴彦淖尔境内的河套平原,被称为“塞外粮仓”,请你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并完成
下面框图。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五盟市签署协议,构筑防风固沙
林草带,形成协同防沙、治沙、管沙、用沙新局面。
(4)近年来我国沙尘天气已逐渐减弱,简要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五盟市对于治理沙源所采取的措施:
(任答一点)。
八年级地理试卷 第 8 页 共 8 页
{#{QQABCQSUogCAQgBAABhCUwVwCAAQkhEACagOxAAMMAIACQFABAA=}#}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
八年级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D A B A A C D C D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A C C C B A D C A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除特殊注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
(1)东 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2)亚 太平 赞比亚是内陆国,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与赞比亚相比,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上贸易方面存在优势(言之有理即可)。
(3)960万 领土面积大,资源丰富;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南北跨度广,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各地景观差异大,有利于发展旅游业(答出一点得1分,本题2分)
27. (9分)
(1)四川 巫山 (2)14 平原 东部
(3)自西向东 东西 大 水能
28. (8分)
(1)34 甘肃 甘或陇 (2)一 二
(3)亚热带 干旱区 森林
29.(8分)
(1)黑河—腾冲 东南多,西北少 乙 (2)丰沛 干旱 稀少
(3)甲 建筑①是斜顶房,多窗。这里降水丰富,气候潮湿,斜顶房有利于排水,多窗方便通风透气。(言之有理即可)
30.(8分)
(1)快 快 陆地 (2)顺时针
(3)陆地 (4)夏季风 南 高温多雨
31.(9分)
(1)外流河 青藏 三 渤 (2) 冬春季节(或初冬、初春季节) 秦岭
(3)①:黄河 ②温带大陆性 (4)构筑防风固沙林草带;禁止过度放牧、乱垦滥伐;协同防沙、治沙、管沙、用沙等(符合题意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