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要统计以下选项中的( ),制成复式统计表更合适。A.三(1)班学生喜欢阅读的图书情况B.三年级学生参加社团的情况C.新华都超市5月份电器销售情况D.三(1)班男生、女生50米跑步成绩2.区教职工运动会上,参加30秒单摇跳绳比赛的5位教师的成绩分别是:70,65,80,55,75,则这5位教师跳绳比赛的平均成绩为(单位:次)( )A.68 B.69 C.70 D.713.a,b,c,d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6,如果要让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提高到18,其中一个数要( )A.增加6 B.增加8 C.增加10 D.无法确定4.敬老院有10位老人,最大的87岁,最小的68岁.他们的平均年龄可能是( )A.65岁 B.87岁 C.73岁 D.90岁5.某校三(2)班全班同学喜欢吃蔬菜的情况统计表如下:全班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A.茄子 B.西红柿 C.青菜 D.黄瓜二、填空题6.一批练均分给两个班的学生,每人可分得6本,如果只分给甲班,每人可分得15本.现只分给乙班,每人可得 本.7.游泳池平均水深1.5米,小华身高1.52米,他肯定能超过水深. .8.一辆汽车前2小时每小时行60千米,后3小时每小时行70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千米/小时.9.根据下列条件完成统计表。(1)1千克花生的蛋白质含量比1千克黄豆少80克。(2)1千克花生的脂肪含量比1千克黄豆多210克。(3)1千克花生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和是500克。10.小胖从教室门口走到操场走了5次,分别走了65步、63步、68步、66步、66步.小胖从教室门口走到操场大约要走 步.11.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是:10、15、18、χ、48、50.当x= 时,这组数的平均数是30,当x= 时,这组数的众数是48.三、判断题12.统计表只有复式统计表。 ( )13.下面是三年级一班同学数学期中考试成绩,根据表中的数据,制作一个复式分段统计表。男生:91 96 99 100 98 95 8886 87 82 90 79 91 9460 100 91 84 81 78 女生:93 70 95 90 95 98 8099 100 96 60 98 78 9699 100 91 96 95判断这个统计表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性别 班级 人数 成绩(分) 60~69 70~79 80~89 90~100男生 0 2 6 2女生 1 2 1 2( )14.复式统计表能更简洁地表示信息。( )15.把两个有关联的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便于数据分析和比较。( )四、解答题16.下面是三年级某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情况统计表。三年级某同学最喜欢的运动情况统计表项目性别 跳绳 打球 跑步男生 10 12 3女生 14 2 4(1)男生喜欢( )项目的人数最多。女生最不喜欢的项目是( )。(2)全班共有( )人。(3)如果老师要组织一项活动,要求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你认为组织哪项活动更合适?请写出你的想法。17.一次小学生器乐比赛,由五名评委打分,评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的一个最低分,再算出平均分作为选手的最后得分,下面是3号选手的记分单,请为该选手算出评委5的得分.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最后得分79 84 80 86 8218.为支援汶川抗震救灾,滨海市和平小学五年级一班41人共捐款943元,三年级一班38人共捐款722元,五年级平均每人比三年级多捐多少元?19.下面是阳光小学三(1)班同学的体育成绩记录单。学号 性别 成绩 学号 性别 成绩 学号 性别 成绩1 女生 优秀 11 女生 良好 21 女生 良好2 女生 良好 12 女生 优秀 22 男生 优秀3 男生 优秀 13 女生 优秀 23 女生 及格4 女生 及格 14 女生 良好 24 男生 优秀5 男生 良好 15 男生 优秀 25 女生 优秀6 男生 优秀 16 男生 及格 26 男生 良好7 女生 良好 17 男生 优秀 27 男生 优秀8 男生 良好 18 女生 良好 28 女生 良好9 男生 优秀 19 女生 优秀 29 男生 良好10 男生 良好 20 男生 优秀 30 女生 优秀(1)请把上面的数据整理在下表中。(2)三(1)班同学体育成绩是“良好”的一共有( )人,体育成绩是“及格”的一共有( )人。体育成绩是( )(选填“优秀”“良好”“及格”)的人数最多,一共有( )人。20.下面是三(1)班和三(2)班同学最喜欢电视节目统计表三(1)班同学最喜欢电视节目调查统计表三(2)班同学最喜欢电视节目调查统计表1.完成下表.三(1)班和三(2)班同学最喜欢电视节目调查统计表2.三(1)班同学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的人数最少.最多比最少多( )人.3.三(1)班共调查( )人,三(2)班共调查( )人.4.你还发现了什么 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答案 D B B C B1.D【分析】复式统计表的特点有:复式统计表可表示多组数据;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依此选择即可。【详解】A.三(1)班学生喜欢阅读的图书情况适合制成单式统计表;B.三年级学生参加社团的情况适合制成单式统计表;C.新华都超市5月份电器销售情况适合制成单式统计表;D.三(1)班男生、女生50米跑步成绩适合制成复式统计表。故答案为:D【点睛】熟练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B【详解】试题分析:先算出参加30秒单摇跳绳比赛的5位教师的总成绩,再用总成绩除以5就是这5位教师跳绳比赛的平均成绩.解:(70+65+80+55+75)÷5,=345÷5,=69(次),答:这5位教师跳绳比赛的平均成绩为69次.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即用总成绩除以总人数,就是平均每人的成绩.3.B【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分别求出平均数是16时的四个数的和与平均数是18时的四个数的和,然后用“平均数是18时的四个数的和﹣平均数是16时的四个数的和”解答即可.解:18×4﹣16×4,=72﹣64,=8(分);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平均数、总份数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分别求出平均数是16时的四个数的和与平均数是18时的四个数的和,进而根据这两个数量与要求的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4.C【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敬老院有10位老人,最大的87岁,最小的68岁,可知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可能是65岁,因为最小的老人的年龄都是68岁;也不可能是87岁,因为最大的老人的年龄才87岁;更不可能是90岁,因为最大的老人的年龄才87岁;所以只可能是73岁;据此进行选择.解:因为敬老院的10位老人中,最大的是87岁,最小的是68岁,所以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可能是65岁、87岁、90岁,只可能是73岁;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可采用逐项筛查淘汰的方法,根据老人中最大的87岁,最小的68岁,可推出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可能是65岁、87岁、90岁,只可能是73岁.5.B【分析】先分别计算出喜欢吃每种蔬菜的人数,用喜欢吃这种蔬菜的男生人数加女生人数,然后再将喜欢吃每种蔬菜的人数比较即可。【详解】茄子:5+6=11(人)西红柿:11+6=17(人)青菜:5+3=8(人)黄瓜:4+7=11(人)其他:1+2=3(人)3<8<11<17喜欢吃西红柿的人数最多。故答案为:B【点睛】熟练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10【详解】试题分析:把这批练习本的总本数看做单位“1”,根据“平均分给两个班的学生,每人可分得6本”,可求出两个班的人数;再根据“如果只分给甲班,每人可分得15本”,可求出甲班的人数;再求得乙班的人数,进而用总本数除以乙班人数,问题得解.解:1÷(),=1÷,=10(本);答:乙班每人可得10本.故答案为10.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把这批练习本的总本数看作“1”,根据题意先求出甲乙两个班的人数和甲班的人数,再求出乙班的人数,进而用总本数除以乙班人数即可.7.×【详解】试题分析:要正确理解平均数:游泳池平均水深1.5米,可能有的地方深低于1.5米,有的地方可能比1.5米深很多,如3米、5米,进而得出答案.解:游泳池平均水深1.5米,可能有的地方深低于1.5米,有的地方可能比1.5米深很多,如3米、5米,游泳池平均水深1.5米,小华身高1.52米,他肯定能超过水深;此种说法不对.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一定要正确理解平均数,不要被表面数字所迷惑.8.66【详解】试题分析:先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前2小时、后2小时各行的路程,进而求出这辆汽车5小时共行的路程,进而根据“路程÷总时间=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解答即可.解:(60×2+70×3)÷(2+3),=(120+210)÷5,=330÷5,=66(千米/小时),答: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66千米/小时.故答案为66.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先求出汽车5小时行的总路程,进而根据路程、总时间和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解答即可.9.200270;230【分析】根据(1)的条件,用1千克黄豆的蛋白质含量减去80,即可求得1千克花生的蛋白质含量;根据(2)的条件,用1千克花生的脂肪含量减去210克,即可求得1千克黄豆的脂肪含量;根据(3)的条件,用500克减去1千克花生的蛋白质含量,即可求得1千克花生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据此完成统计表。【详解】350-80=270(克)410-210=200(克)500-270=230(克)10.66【详解】试题分析:先将5次走的步数相加,再除以5,即可求出小胖从教室门口走到操场大约要走的步数.解:(65+63+68+66+66)÷5,=328÷5,≈66(步).答:小胖从教室门口走到操场大约要走66步.故答案为66.点评: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本题小胖从教室门口走到操场大约要走的步数=5次走的步数÷5.11.39;48【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平均数是30,求出所给的6个数的和,再求出已知的5个数的和,最后用6个数的和减去5个数的和就是x的值;(2)根据众数的意义知道,在此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是该组数据的众数,因为48在此组数据中已经出现一次,所以要使此组数的众数是48,x必须是48.解:(1)30×6﹣(10+15+18+48+50),=180﹣141,=39;(2)因为48在此组数据中已经出现一次,所以要使此组数的众数是48,x必须是48,故答案为39;48.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求平均数的方法的逆运用,求出6个数的和与5个数的和,进而求出其中的一个数;另外还考查了众数的意义.12.×【分析】根据统计表的分类进行判断,统计表的相关知识,要掌握。【详解】统计表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3.×【分析】根据数据信息显示,成绩表中没有低于60分的人,所以0~59分数段省略,数一数所在成绩分段的人数填入表中即可解答。【详解】性别 班级 人数 成绩(分) 60~69 70~79 80~89 90~100男生 1 2 6 11女生 1 2 1 15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复式统计表的填写,注意分清男生与女生一栏。14.√【详解】复式统计表是将有联系的几个表合成一个表。比如下面是两个单式统计表:可以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相比两个单式统计表来说,复式统计表更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更简洁的表示信息。故答案为:√15.√【分析】复式统计表可表示多组数据,可以更加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依此判断。【详解】把两个有关联的统计表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便于数据分析和比较。例如: 四一班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 看书 踢球 看电视 画画 跳绳人数 5 10 6 1 4四一班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 看书 踢球 看电视 画画 跳绳人数 9 2 5 4 3 四一班男生、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统计表故答案为:√【点睛】熟练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1)打球;打球(2)45(3)男生女生喜欢跳绳的人数最多,所以组织跳绳的活动更合适。【分析】(1)男生中12最大,女生中2最小,据此解答;(2)所有的人数相加,就是全班的人数;(3)组织喜欢的人数最多的活动,比较合适。【详解】(1)男生喜欢打球项目的人数最多。女生最不喜欢的项目是打球;(2)10+14+12+2+3+4=24+14+7=45(人)所以全班共有45人。(3)跳绳:10+14=24(人)打球:12+2=14(人)跑步:3+4=7(人)24>14>7答:我认为组织跳绳更合适。17.82【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值分析及平均分是82分,我们可以判断出评委5打的分既不是最高分也不是最低分,是一个参与计算的有效分值,所以设评委5的分是x.然后用方程解答.解:设评委5打分为X.84+80+X=82×3,164+x=246,164+x﹣164=246﹣164,X=82;由此补充统计表如下: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最后得分79 84 80 86 82 82故答案为82.点评:本题是一道易错题,不认真审题把本题难以正确解答,平均分及给出的数值,就确定了评委5 的分数既不是最高分也不是最低分,需要认真思考才能发现这一条件.18.4元【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捐款总钱数÷班级人数=平均每人捐款的钱数”,分别求出五年级平均每人捐款数和三年级平均每人捐款数,再用五年级平均每人捐款数减去三年级平均每人捐款数就可求出多捐的钱数.解:943÷41﹣722÷38,=23﹣19,=4(元),答:五年级平均每人比三年级多捐4元.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求法,应结合实例,进行认真分析、进而得出结论.19.(1)见详解(2)12;3;优秀;15【分析】(1)根据统计表的特点以及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填空即可;(2)用成绩得良好的男生人数加成绩得良好的女生人数即可;用成绩得及格的男生人数加成绩得及格的女生人数即可;分别计算出每种成绩的总人数,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详解】(1)(2)良好:5+7=12(人)及格:1+2=3(人)优秀:9+6=15(人)15>12>3,因此得优秀的人数最多,有15人。【点睛】熟练掌握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与填补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1.如下表.2.动画片 知识竞赛 83.42 404.答案不唯一.如:三(2)班最喜欢看动画片比最喜欢看科技类的多2人.【详解】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