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精准提分】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地球的运动01 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1.(2024春 东阳市期末)下列现象是因为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C.四季更替现象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2.(2024春 柯桥区期末)下列各种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一年中每天正午杆影长短不同C.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 D.四季更替现象3.(2023秋 北仑区期末)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地球上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请问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 )A.只有绕月球的转动,没有自转 B.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C.既有绕月球的转动,又有自转 D.既没有绕月球的转动,也没有自转4.(2023春 拱墅区期末)如图为杭州某研学小组某日20时开始,用固定天文望远镜连续较长时间拍摄后合成的北极星附近星星视运动轨迹图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星星绕北极星逆时针转动 B.星星绕北极星自南向北转C.大树位于观测者的正北方向 D.大树位于观测者的东南方向5.(2022秋 余姚市期末)下列四幅图中,阴影表示夜晚,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图中最外圈表示赤道,小虚线圈纬度为66.5°。则能表示北半球的夏至日这一天的地球光照图的是( )A. B. C. D.6.(2022秋 镇海区期末)下面四幅图分别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7.(2022春 嵊州市期末)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图所示,当地球仪逆时针绕地轴旋转时,可以演示( )A.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B.地球的公转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昼夜交替现象8.(2022春 新昌县期末)演示地球自转时,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如图。(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选填“太阳高度变化”或“昼夜交替”)现象。(3)A地正处于 (选填“清晨”或“黄昏”)。9.(2023春 南浔区期末)小南在学习“地球自转”时,运用地球仪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如图,阅读演示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演示实验)在暗室里,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观察地球仪上的受光区及其变化。(1)地球自转是指绕着图中字母 (选填“A”或“B”)所表示的地轴不停地旋转运动。(2)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一直不能进入灯光照亮的区域,表明该地区出现了 现象。(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地球从图中甲所示的位置自转到图中乙所示的位置,需的时间约 (选填“3”或“9”)小时。10.(2024春 杭州期末)用手电筒模拟“太阳”,拨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自转(如图)。(1)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 。(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现象。11.(2022秋 余姚市期末)在“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中,同学们兴趣浓厚,用乒乓球、铁丝、量角器等制作了小地球仪,并运用它和手电筒配合演示地球自转,观察昼夜交替等现象。(1)下面是四位同学交上来的地球仪作品,综合评估分数最高的是 。(2)在制作正确的地球仪上,地轴和底座应该呈 (填夹角度数) 的交角。(3)演示地球自转时,面对赤道,应该 (选填“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拨动地球仪转动。12.(2022春 滨江区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知此图是以地球 (填“南极”或“北极)上空观察所得,图中A、B、C、D、E处于黑夜的点是 。(2)图甲中这天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图乙的 点,这天的昼长 (选填“全年最长”“全年最短”或“昼夜平分”)13.(2023春 长兴县期末)在学习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地球仪”,以模拟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姿态,同时针对该模型设计了评价表。“自制地球仪”评价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指标二 能模拟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姿态 能模拟地球自转,不能模拟地球公转姿态 既不能模拟地球自转,也无法模拟地球公转姿态小明利用铁丝穿过实心泡沫塑料球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地球仪。(1)根据评价表,观察该模型,发现“指标一”能评为“优秀”,请你对“指标二”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2)小明拨动泡沫塑料球后,泡沫塑料球很快停止转动,这是因为 。(3)将自制地球仪改进后,小明进行了教材上的实验探究,如图乙所示:本实验中小明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02 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14.(2022春 余杭区期末)地球在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会在地球表面有规律的南北移动。能表示2022年夏至日(6月21日)太阳光(图中用箭头表示)照射情况的是( )A. B. C. D.15.(2023春 上城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①→②→③→④绕着太阳公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B.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C.6月21日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④D.地球从①处运行到②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向北移动16.(2022春 义乌市期末)如图,“行星冲日”是指太阳系中的某一行星在绕日公转的过程中,运行到与太阳、地球成一直线的状态,且地球恰好位于太阳和该行星之间的一种天文现象。(1)地球绕日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2)大约每隔26个月就会发生一次火星冲日,在冲日期间地球与火星的距离会达到极近值,图中能准确表示火星冲日现彖的是 。17.(2022春 温州期末)如图为我国古代的滴水计时工具……漏刻的模型图。漏水壶通过底部的出水口向受水壶中滴水,受水壶中的箭尺随着壶内液面的升高而升高,壶口处箭尺上的刻度指示的便是当时的时刻。(1)漏刻常用日出、日落作为时间计量的起算点来计量一天的时间,因此,在一年中不同节气需更换不同的箭尺。“漏刻改箭”从根本上是由于地球的 (填“公转”或“自转”)导致的。(2)为准确计量时间,古人采用多级漏水壶逐级滴水的方式。1号漏水壶中的液面高度恒定能使漏刻计时准确的原理是 。(3)除利用箭尺沉浮来反映时间变化外,请再提出一种滴水计时中判断时间变化的方法。 。03 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18.(2024春 武义县期末)卡塔尔世界杯足球比赛在傍晚进行,而国内球迷需要凌晨熬夜观看,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由于(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C.太阳高度角不同 D.昼夜长短不同19.(2023秋 镇海区期末)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计划于当地时间2022年12月18日12:00在中东的卡塔尔举行,这是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办的世界杯。届时中国的球迷观看时,已经午夜时分了。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大小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04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20.(2024春 越城区期末)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动模式图,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关( )A.A运动 B.B运动C.C运动 D.D运动21.(2023春 拱墅区期末)下列现象是因为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昼夜现象 B.昼夜交替现象C.昼夜长短变化 D.杭州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22.(2022春 丽水期末)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丽水夏季昼长夜短 B.丽水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C.丽水白天和黑夜更替一次时间约为24小时 D.丽水中学生早读时,新疆中学生还在睡觉23.(2022春 湖州期末)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面向你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 (选填“晨线”或“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 ;(2)B点当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4.(2023秋 江北区期末)在学习了“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地球仪”,以模拟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姿态,同时针对该模型设计了评价表。“自制地球仪”评价表(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结构完整制作精美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指标二 能模拟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姿态 能模拟地球自转,不能模拟地球公转姿态 既不能模拟地球自转,也无法模拟地球公转姿态小北利用铁丝穿过实心泡沫塑料球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地球仪(地轴与底座面垂直)。(1)根据评价表,发现该模型的“指标一”能评为“优秀”,请你对该模型的“指标二”进行评价 (填“优秀”“合格”或“待改进”),你评价的理由是 。(2)将自制地球仪改进后,小北进行了教材上的实验探究,用一个手电筒照射地球仪,如图乙所示,并用手轻轻拨动地球仪。本实验中小北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05 正午时物体影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25.(2023春 西湖区期末)2021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在这一重要的节日里,杭州武林广场的旗杆上升起了五星红旗。这一天中,我们可以看到,太阳高度角最大时( )A.杆影朝着正南方向 B.杆影朝着正北方向C.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最小 D.太阳光与旗杆的夹角最大26.(2023秋 镇海区期末)北半球不同纬度地区有四根等长的旗杆。北半球夏至日正午时分,各旗杆的杆影呈现不同朝向和影长(如图)。则处于纬度最高的地区的旗杆是( )A. B. C. D.27.(2022春 仙居县期末)如图是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某天和一年中夏至日与冬至日正午长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杆影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B.图1中杆影长度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C.图2中杆影长度的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D.图2中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28.(2022秋 慈溪市期末)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家住40°N的小明同学在春分日当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一天中下列判读正确的是( )A.这一天竹竿的影子先变长再变短 B.图中丙箭头指向正北方向C.这一天14点太阳升的最高 D.当地这一天太阳能直射头顶29.(2022春 武义县期末)如图甲是小施同学测绘的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季和冬季某日的12时测得)。(1)B图是在 测绘的(选填“夏季”或“冬季”)。(2)该现象可运用到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的确定”,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我们北半球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 (填节气名称)的光照情况。(3)按上述理论设计,金华的楼间距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海南的楼间距。(4)在金华市的一天中,旗杆杆顶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最有可能的是图中的 。30.(2023春 开化县期末)善于观察的小科同学发现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不同时间的长短和位置是不同的。为了探究杆影的变化规律,小科分别在夏季和冬季的某日正午测量影子的长度。(1)图1中的影子表示夏季的是 。(2)衢州市冬至日,旗杆杆顶O点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最有可能的是图2中的 (填写字母)。31.(2019秋 慈溪市期末)一天中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的竹竿影子的长度变化与天空中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家住北纬40度(40°N)的小明同学在某一天测量竹竿影子的变化,并在地面做好记录(如图所示)。(1)这一天中,竹竿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竹竿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关系在 。(2)图中指向正北方向的箭头是 (选填:“甲”、“乙”、“丙”或“丁”),时间是这一天的 。(3)如果这个影子测量实验连续做了一年,且图示记录是在春分日做的,则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一天是 (填节气名称)日,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 (选填:“长”或“短”)的。06 地球公转以及对应的日期和节气32.(2024春 武义县期末)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地轴呈倾斜状态,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假如地轴不再倾斜,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处于同一平面,则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我国仍一年四季分明B.地球上仍然能观察到太阳东升西落C.地球上凡是阳光能照到的地方均为阳光直射点D.学校操场上的旗杆每天正午的杆影长度仍不断变化33.(2024春 东阳市期末)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组合体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后,将完成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作为对象的“太空养鱼”实验 ( 如图所示 )。结合上述信息回答。如图为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示意图。火箭发射当天,地球所处的位置在图中(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34.(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末)如图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我国法定节假日正确的是( )A.国庆节、元旦节、劳动节 B.劳动节、国庆节、元旦节C.元旦节、国庆节、劳动节 D.元旦节、劳动节、国庆节35.(2024春 余杭区期末)如图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示意图,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A.弧线ABC为昏线B.由于地轴倾斜,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C.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昼夜现象D.当天的杭州昼长夜短36.(2024春 诸暨市期末)如图是小科同学观察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引起杆影长度变化时所记录的图像,已知A、B是杆影长度,但他忘记了标记季节,则以下关于此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B表示的是夏季杆影长度,A表示的是冬季杆影长度B.A表示的是夏季杆影长度,B表示的是冬季杆影长度C.形成A表示的杆影时,太阳高度角较大D.小科同学是在南半球中纬度地区观察正午杆影长度变化37.(2024春 越城区期末)如图为某半球日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图是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B.地球自转会引起昼夜长短变化现象C.A点和C点分别位于晨线和昏线上 D.此时B点的太阳高度为一天中最小38.(2024春 西湖区校级期末)如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此日( )A.北半球处于夏季 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C.PMQ为昏线 D.北回归线上昼夜等长39.(2024春 滨江区期末)法国巴黎奥运会将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廿一)开幕,8月11日闭幕,巴黎位于北半球。图中字母a、b表示地球运动位置,数字1﹣8表示月球运动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幕当天月球大致处于图中的6位置B.奥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C.开幕式当日杭州处于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D.闭幕时地球将运动到b位置40.(2022秋 宁海县期末)小科同学在赤道O点根据某日看到的太阳位置画了一个示意图(如图),A、B、C分别表示一天内不同时间太阳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我们宁波处于夏季B.小科看到太阳的先后顺序为C﹣B﹣AC.当太阳在C点时,你学校旗杆影子的方向为西南方向D.当天宁波夜长昼短41.(2023秋 海曙区期末)图甲是海曙区某学生用铅笔代替竿子进行“观竿测影”的实验,实验当天是2023年3月28日上午9:51记录铅笔影长变化,图乙是地球的公转运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铅笔的影子朝西北方向B.一天内,竿影移动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C.记录当天,地球正运行到图中③的位置D.这天以后的一个月内,正午时的竿影将会逐日变长42.(2023秋 宁波期末)图1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查阅日历发现2024年春节为2月10日,关于这一天太阳直射点运动方向、宁波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以及对地球公转轨道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直射点从③处向南运动,昼变短,地球处于乙→丙B.直射点从④处向北运动,昼变长,地球处于丁→甲C.直射点从③处向南运动,昼变短,地球处于甲→乙D.直射点从④处向北运动,昼变长,地球处于丙→丁43.(2023春 拱墅区期末)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秋分,农历八月初九)在杭州开幕,为期16天。图示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9月23日地球位于图中①位置B.9月23日当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C.亚运期间地球由图中③向④运动D.亚运期间杭州地区每日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44.(2022秋 江北区期末)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农历初六),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长征火箭发射当天昼短夜长B.发射当天,日地月并不在同一直线C.2022年11月29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接近上弦月D.返回舱将于6个月后返回,2023年5月底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45.(2022春 西湖区期末)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了科学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公转无关的是( )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C.小明凌晨打开电视观看欧洲杯足球赛现场直播D.杭州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46.(2022秋 鄞州区期末)如图所示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至E时,浙江省处在夏季B.在北半球,在地球公转由C到D过程中,昼变长,夜变短,且夜始终长于昼C.在南半球,在地球公转由A到B过程中,昼变短,夜变长,且夜始终长于昼D.地球公转至E时,衢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天津47.(2023春 东阳市期末)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31°N)举办,9月29日为传统佳节中秋节。杭州也成为继北京、广州之后,第三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杭州的位置属于中纬度地区②亚运会召开期间,地球公转位置从甲向乙移动③亚运会召开期间,北半球各纬度昼变短夜变长④亚运会召开的第一天,当晚的月相为下弦月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48.(2023秋 北仑区期末)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9月23日开幕当天恰“秋分”,地球处于图中 位置,当天宁波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在亚运会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选填“向南”或“向北”)49.(2024春 仙居县期末)周朝时期,周王在河南登封“垒土为圭,立木为表,测量日影”,某校(105°E,40°N)兴趣小组利用相同方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记录数据如表。日期 9月5日 9月7日 9月10日 9月19日影长 178cm 184cm 192cm 216cm太阳高度角 56.8° 56° 54.8° 51.6°(1)夏至日正午,该校所立“表”的影子朝向 。(2)请据表描述影长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 。50.(2024春 玉环市期末)北京时间2024年5月28日,经过约8.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地球运行到图中 之间(填数字)。(2)这一天玉环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填“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51.(2023秋 慈溪市期末)宁波市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老师安排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请结合实践活动过程和你的学习生活经历,完成下列要求。活动材料: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活动1: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日出后、9点、12点、15点、日落前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1)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此现象与地球的 (运动)有关。(2)冬季,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时间应该是 。(填字母代号)A.7:00 B.10:00 C.12:00 D.14:00活动2: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前后,测量并记录正午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绘制A、B图。(3)如图一A、B两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经验,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 前后。(4)图二为宁波市某校教学楼某日正午日影范围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地球位于图中的 处。活动3:冬至日这一天,宁波的小科邀请家住北京的表弟一起测量相同高度的两幢楼的正午影子长度,绘制C、D两图(如图三)。(5)由此推理,为了更好的采光,与宁波相比,北京的楼间距应该 (填“大”或“小”)一些。52.(2024春 嵊州市期末)图甲是小明测绘得到的我市某学校旗杆影子长度(分别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测量)。(1)B图是在 测绘的。(选填“夏至”或“冬至”)(2)为保证后排房屋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最小楼间距(图乙)。按这一理论设计,高纬度地区的最小楼间距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中纬度地区的最小楼间距。(3)下列四幅图中,可能是小明在早上10点到下午2点间测绘得到的旗杆杆顶影子轨迹的是 。A. B. C. D.53.(2024春 临平区期末)善于观察的小明同学发现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不同时间的长短和位置是不同的。为了探究杆影的变化规律,小明分别在夏季和冬季的某日正午测量影子的长度。(1)图甲中的影子表示夏季的是 。造成夏季和冬季正午杆影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 (选填“自转”或“公转”)运动。(2)该现象可运用到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的确定”,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排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杭州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 (填节气名称)的光照情况。当天,地球所处位置在图丙中 (填序号)位置。(3)按上述理论设计,杭州的楼间距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哈尔滨的楼间距。07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54.(2024春 滨江区期末)杭州某一学校正午杆影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下列错误的是(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自转C.太阳直射点 D.正午太阳高度角55.(2023秋 鄞州区期末)家住宁波的小科用铅笔做圭杆,在自家的飘窗上做“观竿测影”实验。如图是其在上午某时刻的实验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时小科面对的方向偏北 B.正午时,小科测得的竿影长度不为零C.一天内,竿影移动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D.一天内,竿影的长度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56.(2023春 温州期末)二十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小明查阅资料,利用温州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38度,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85度,制作了“二十四节气观测仪”(如甲图),圭上刻度如乙图。回答下面问题。下列关于该“观测仪”的使用说明不合理的是( )A.使用时间:需在观测日的正午使用B.使用地点:温州及与温州同一纬度地区C.摆放位置:圭表南北放置,圭在表的南侧D.组装要求:圭放置在水平面,表与圭垂直57.(2022秋 慈溪市期末)家住慈溪的小科,在自家的飘窗上做“观竿测影”的实验,实验中用铅笔代替竿子,如图是其上午某时刻的实验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时小科面对的方向偏北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C.正午小科得到的竿影长度不为零D.一天内,竿影的长度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58.(2022秋 海曙区期末)如图为我国某地一座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正午的日照示意图。(1)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 (填“朝南”或“朝北”)的,太阳光线A是 (填“冬至日”或“夏至日”)正午时的光照情况。(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精准提分】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 地球的运动1.【答案】B【解答】解: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更替、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故选:B。2.【答案】A【解答】解: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的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一年中每天正午杆影长短不同、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四季更替现象都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A。3.【答案】B【解答】解;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即以月球上的某一点为参照物,地球相对于月球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即看不出地球绕月球转动;地球与月球之间保持不变,但地球的一面总是变换着朝向月球的一面,所以地球自身在发生转动,即故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4.【答案】A【解答】解: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则北极星附近的恒星相对于地球呈现顺时针方向运动,在地球北半球地表看星空,则北极星附近恒星视运动方向呈逆时针。望远镜对着北极星,则面对的是正北方向,所以大树位于观测者的东北方向。综合来看,A符合题意。故选:A。5.【答案】C【解答】解: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现象,AB错误;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夏至日,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现象,故C正确,D错误。故选:C。6.【答案】D【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D。7.【答案】D【解答】解:图中所示的是地球的自转运动,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能观察到昼夜交替现象,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故选:D。8.【答案】(1)自西向东;(2)昼夜交替;(3)黄昏。【解答】解:(1)图中所示的是地球的自转,在演示过程中,拨动地球仪,使其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其周期是一天。(3)A地正处于黄昏,该地位于昏线上。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2)昼夜交替;(3)黄昏。9.【答案】(1)B(2)极夜(3)9【解答】解:(1)根据课本内容可知,地球自转是绕地轴的旋转,自转一周约需要24小时,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图中A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B连接南极和北极,代表地轴。(2)拨动地球仪,北极附近一直不能进入灯光照亮的区域,即一天均不能得到太阳辐射,太阳一直在地平线以下,表明该地区出现了极夜现象。(3)读图可知,甲和乙均位于赤道上,甲乙之间约3/8个赤道周长,根据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是24小时,即可推断出所用的时间是24小时×3/8=9小时。故答案为:(1)B(2)极夜(3)910.【答案】(1)自西向东;(2)昼夜更替。【解答】解:读图可知,(1)如图拨动地球仪的演示过程中,使其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这一实验演示的是地球绕着地轴进行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2)昼夜更替。11.【答案】(1)丙同学(2)66.5°(3)从左往右【解答】解:(1)地球在围绕地轴自转的过程中,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加上黄赤交角的影响,导致地轴与黄道面存在66.5°的夹角,所以丙同学正确。(2)在制作正确的地球仪上,地轴和底座呈66.5°的交角。(3)演示地球自转时,总是自西向东自转,所以面对赤道,应该从左往右拨动地球仪转动。故答案为:(1)丙同学(2)66.5°(3)从左往右12.【答案】(1)北极;B;(2)b;全年最长。【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甲中,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北逆南顺”判断,此图是地球北极上空观察所得,图中A、B、C、D、E处于黑夜的点是B。(2)图甲中这天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图乙的b点,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昼长全年最长。故答案为:(1)北极;B;(2)b;全年最长。13.【答案】(1)合格;穿过泡沫塑料球的铁丝没有与水平面呈66.5°夹角;(2)泡沫塑料球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3)昼夜交替现象随着地球自转是如何变化的?【解答】解:(1)据表中的信息可得,“指标二”属于合格,因为图中制作的地球仪显示穿过泡沫塑料球的铁丝没有与水平面呈66.5°夹角。(2)小明拨动泡沫塑料球后,泡沫塑料球很快停止转动,这是因为泡沫塑料球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3)将自制地球仪改进后,小明进行了教材上的实验探究,如图乙所示:本实验中小明想要探究的问题是:昼夜交替现象随着地球自转是如何变化的?故答案为:(1)合格;穿过泡沫塑料球的铁丝没有与水平面呈66.5°夹角;(2)泡沫塑料球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3)昼夜交替现象随着地球自转是如何变化的?14.【答案】A【解答】解:2022年夏至日(6月21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读图可知,A图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022年夏至日(6月21日)的太阳直射状况与A图相吻合。故选:A。15.【答案】D【解答】解: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6月21日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②;地球从①处运行到②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故选:D。16.【答案】(1)365日6时9分10秒(2)丙【解答】解:(1)地球绕日公转的周期是1个恒星年,时长是365日6时9分10秒。(2)火星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外侧,当发生火星冲日时,地球与火星的距离会达到极近值,乙图能准确表示火星冲日。故答案为:(1)365日6时9分10秒(2)丙17.【答案】(1)公转;(2)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3)测量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解答】(1)漏刻常用日出、日落作为时间计量的起算点来计量一天的时间,因此,在一年中不同节气需更换不同的箭尺。“漏刻改箭”从根本上是由于地球的公转导致的;(2)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3)测量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故答案为:(1)公转;(2)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3)测量一定时间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18.【答案】A【解答】解:题干中描述的时间差异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和经度差异形成的。故选:A。19.【答案】C【解答】解:题干中描述的时间差异是地球自转运动形成的,其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C。20.【答案】C【解答】解: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运动造成的。读图可得,C所示的是地球公转运动,该运动绕太阳运动。故选:C。21.【答案】C【解答】解: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昼夜现象、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都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故选:C。22.【答案】A【解答】解:丽水夏季昼长夜短是地球公转运动形成的,选项BCD中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运动形成的。故选:A。23.【答案】(1)晨线;垂直;(2)昼长夜短。【解答】解:(1)受太阳照射的半球是昼半球。图中面向我们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该线东侧是昼半球,西侧是夜半球,晨线与太阳光线是垂直的。(2)B点位于北半球,图中所示太阳直射北半球,当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故答案为:(1)晨线;垂直;(2)昼长夜短。24.【答案】(1)合格;能模拟地球自转,不能模拟地球公转姿态(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解答】解:(1)根据图甲可知,用手拨动泡沫塑料球,则泡沫塑料球能围绕铁丝转动,这种转动模拟了地球的自转,但不能模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姿态,所以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指标二能模拟地球自转,不能模拟地球公转姿态,所以符合合格的条件。(2)用一个手电筒照射地球仪,则手电筒类似于太阳辐射;用手拨动地球仪,则太阳光线在地球仪上能东西移动,产生昼夜更替,体现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故答案为:(1)合格;能模拟地球自转,不能模拟地球公转姿态(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25.【答案】B【解答】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而杭州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杭州正午杆影朝着正北方向,A错误,B正确。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时为地方时12点,此时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最大,太阳光与旗杆的夹角最小,CD错误。故选:B。26.【答案】B【解答】解: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节气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时分杆影朝北。北半球纬度越高地区杆影越长,B图符合题意。故选:B。27.【答案】D【解答】解:杆影的形成是光的直射现象;图1中杆影长度的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图2中杆影长度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图2中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故选:D。28.【答案】B【解答】解: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这一天竹竿的影子先变短再变长,图中丙箭头指向正北方向,12点时太阳升的最高,40°N地区无太阳直射现象,故B正确。故选:B。29.【答案】(1)夏季;(2)冬至;(3)大于;(4)A。【解答】解:读图可知:(1)夏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所以图中A为冬季测绘的,B为夏季测绘的;归纳分析得知:季节不同,太阳高度角不同,影子长短就不同。(2)我国冬季,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如果冬季采光较好,其他季节采光会更好。我们北半球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 冬至的光照情况。(3)楼间距的设计应该参考冬季的光照情况;金华位置偏北距离太阳的直射点远,海南位置偏南距离太阳的直射点较近,因此金华表现为阳光斜射的厉害,楼距应该大于海南。(4)金华市在浙江省,在北纬30°左右,太阳直射点在北纬30°南部,所以金华市的一天中,早上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下午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所以一天中旗杆杆顶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是西北﹣正北﹣东北,故A正确。故答案为:(1)夏季;(2)冬至;(3)大于;(4)A。30.【答案】(1)乙;(2)A。【解答】解:(1)夏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所以图1中甲为冬季影子,乙为夏季影子;(2)衢州市在浙江省,在北纬30°左右,太阳直射点在北纬30°南部,所以衢州市的一天中,早上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下午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所以一天中旗杆杆顶影子所留下的轨迹是西北一正北一东北,故A正确。故答案为:(1)乙;(2)A。31.【答案】(1)先变短再变长;太阳高度角越大,竹竿影子越短,反之亦然(2)丙;正午(3)冬至;短【解答】解:(1)由于地球自转,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早晨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中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因此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逐渐变短。(2)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朝北,丙表示正午曰影指向。(3)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北纬40度(40°N),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因此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出现在冬至日,而且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短。故答案为:(1)先变短再变长;太阳高度角越大,竹竿影子越短,反之亦然(2)丙;正午(3)冬至;短32.【答案】B【解答】解:假如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不再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则一年内太阳始终直射赤道,不会有四季更替现象,学校操场上的旗杆每天正午的杆影长度也不会变化,ACD错误;太阳东升西落属地球自转现象,与地球公转无关,B正确。故选:B。33.【答案】D【解答】解: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读图可知,甲是夏至日,乙是秋分日,丙是冬至日,丁是春分日。火箭发射当天是2024年4月25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春分(3月21日前后)至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即位于图中的丁甲之间。故选:D。34.【答案】D【解答】解:读图可得,①所示的是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则此时地球运行在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此时①是元旦,②所示地球运行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②所示的是劳动节,③所示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③是国庆节。故选:D。35.【答案】D【解答】解: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可判断,弧线ABC为晨线,A错误;读图,由于地轴倾斜,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B错误;由于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产生了昼夜现象,C错误;读图,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昼长夜短,故位于北半球的杭州昼长夜短,D正确。故选:D。36.【答案】A【解答】解:读图可知,夏季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正午物体的影子短;冬季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小,正午物体的影子长;B影子短,表示的是夏季杆影长度;A影子长,表示的是冬季杆影长度。故选:A。37.【答案】C【解答】解:读图可知,此图显示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故A错误;地球公转会引起昼夜长短变化现象,故B错误;A点位于晨线上,C点位于昏线上,故C正确;图示此时是正午,B点的太阳高度为一天中最大,故D错误。故选:C。38.【答案】C【解答】解:读图可得,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是冬季,北回归线上昼短夜长,PMQ为昏线。故选:C。39.【答案】B【解答】解:法国巴黎奥运会将于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廿一)开幕,8月11日闭幕。奥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杭州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是6月22日前后,闭幕时地球将运动到a位置,开幕当天月球大致处于图中的5位置。故选:B。40.【答案】D【解答】解:图中太阳光线从南半球照向赤道,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宁波处于秋冬季节,昼短夜长;依据太阳东升西落,小科看到太阳的先后顺序为A﹣B﹣C;当太阳在C点时,我们学校旗杆影子的方向为东北方向。故选:D。41.【答案】A【解答】解:由于日出东方,实验当天是2023年3月28日上午9:51,太阳位于偏南方位,此时铅笔的影子朝西北方向,A正确;一天内,竿影移动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B错误;记录当天是2023年3月28日,地球正运行在春分(3月21日前后)至夏至(6月22日前后)之间,即图中②的位置,C错误;这天以后的一个月内,阳光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正午时的竿影将会逐日变短,D错误。故选:A。42.【答案】D【解答】解:读图2,2月10日这一天,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丙冬至(12月22日前后)至丁春分(3月21日前后)之间,阳光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即图1中④向北移动,北半球由昼最短夜最长向昼夜等长移动,即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综合分析,这一天阳光直射点从④处向北运动,北半球的宁波昼变长,地球处于丙冬至→丁春分之间。故选:D。43.【答案】C【解答】解:读图可知在,9月23日前后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③位置,故A错误;9月23日当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故B错误;2023年9月23日亚运会在杭州开幕,为期16天,亚运期间地球由图中③(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向④(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运动,故C正确;亚运期间,杭州地区每日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白昼时间越来越短,故D错误。故选:C。44.【答案】D【解答】解:A、长征火箭发射当天是11月份,1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B、发射当天是农历的初六,为上弦月,日地月并不在同一直线,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C、2022年11月29日是农历初六,为上弦月,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D、5月底位于除非荣誉夏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观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45.【答案】C【解答】解:小明凌晨打开电视观看欧洲杯足球赛现场直播描述的是时间差异现象,该现象是地球自转运动形成的,选项ABD都是地球公转运动形成的。故选:C。46.【答案】B【解答】解:地球公转至E时,浙江省处在夏季;在北半球,在地球公转由C到D过程中,太阳直射南半球,向南移动,昼变短,夜变长,且夜始终长于昼;在南半球,在地球公转由A到B过程中,昼变短,夜变长,且夜始终长于昼;地球公转至E时,衢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天津,衢州纬度低于天津。故选:B。47.【答案】C【解答】解:纬度0°﹣30°之间为低纬度,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23.5°N﹣23.5°S之间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66.5°N﹣90°N之间为北寒带,66.5°S﹣90°S之间为南寒带。杭州的纬度为31°N,中纬度,北温带,①正确;亚运会召开期间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地球公转位置从丙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向丁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移动,②错误;亚运会召开期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昼夜情况由昼夜等长变至昼最短夜最长,即各纬度昼变短夜变长,③正确;亚运会召开的第一天是2023年9月23日,9月29日为传统佳节中秋节,当晚的月相是上弦月,④错误。故选:C。48.【答案】故答案为:丙;昼夜等长;向南【解答】解: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甲为春分时,乙为夏至时,丙为秋分时,丁为冬至时,所以秋分时地球位于丙位置;秋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所以宁波当天昼夜等长;亚运会举办期间为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故答案为:丙;昼夜等长;向南49.【答案】(1)正北;(2)影长越长,太阳高度角越小,影长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大。【解答】解:(1)夏至日正午,河南登封某校所立“表”的影子朝向正北,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河南登封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2)读表可得,描述影长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是:影长越长,太阳高度角越小,影长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大。故答案为:(1)正北;(2)影长越长,太阳高度角越小,影长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大。50.【答案】(1)①﹣②;(2)昼长夜短。【解答】解:(1)5月18日地球运行到图中①﹣②之间即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2)5月18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我国玉环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故答案为:(1)①﹣②;(2)昼长夜短。51.【答案】(1)先变短再变长;自转;(2)A;(3)冬至日;(4)甲;(5)大。【解答】解:读图可知,(1)太阳高度角越小,物体的影子越长;太阳高度角越大,物体的影子越短;一天中太阳高度表现为小→大→小,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长→短→长,即先变短再变长,此现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因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2)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正午物体的影子长;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时间应该是7:00,因为此时太阳高度角小,物体的影子长,故现象A符合题意。(3)如图一A、B两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经验,A图的影子长,测绘的时间应该是冬至前后。(4)图二为宁波市某校教学楼某日正午日影范围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最大,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位于图中的甲处。(5)为了更好的采光,与宁波相比,北京的楼间距应该大一些,因为北京比宁波纬度位置高,冬季太阳高度角比宁波要小,正午物体的影子长。故答案为:(1)先变短再变长;自转;(2)A;(3)冬至日;(4)甲;(5)大。52.【答案】(1)夏至;(2)大于;(3)A。【解答】解:(1)B图是在夏至测绘的,此时北半球太阳高度较大,杆影较短。(2)为保证后排房屋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楼南北方向上的最小楼间距(图乙)。按这一理论设计,高纬度地区的最小楼间距应大于中纬度地区的最小楼间距。(3)可能是小明在早上10点到下午2点间测绘得到的旗杆杆顶影子轨迹的是A图,10点左右影子朝西,12点左右影子朝北,12点以后影子向东移动。故答案为:(1)夏至;(2)大于;(3)A。53.【答案】(1)B;公转;(2)冬至日;③;(3)小于。【解答】解:(1)图甲中的影子表示夏季的是B,该季节太阳高度大。造成夏季和冬季正午杆影长短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运动。(2)为了保证后排房屋中午时间的采光,必须考虑前、后排南北方向上的楼间距(如图乙),杭州的楼间距设计应该参考冬至日的光照情况。当天,地球所处位置在图丙中③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3)按上述理论设计,杭州的楼间距应小于哈尔滨的楼间距,哈尔滨的太阳高度小于杭州。故答案为:(1)B;公转;(2)冬至日;③;(3)小于。54.【答案】B【解答】解:杭州某一学校正午杆影在一年中的不同季节长度发生变化的是地球的公转,是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造成的,是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不同造成的。故选:B。55.【答案】A【解答】解:A、由图可知,铅笔的影子位于人的偏右侧,且此时时间为上午某时刻,此时太阳位于偏南方位;如果面对的方向偏东,影子应位于人的偏左侧;面对的方向偏西或偏北,无法照到上午的阳光;面对的方向向南,可照到阳光,且影子位于人的偏右侧;故小科面对的方向偏南,故A错误;B、正午的影长最短,但长度不为零,故B正确;C、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故C正确;D、地球自转、太阳的高度也发生变化,则一天内,竿影的长度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A。56.【答案】C【解答】解:A.根据正午日景投射在圭面上的影长,来定二十四节气,因此使用时间需在观测日的正午使用,故A正确;B.“二十四节气观测仪”使用地点需要在一纬度地区,故B正确;C.圭平置于南北方向,表垂直立于圭的南端,故C错误;D.圭放置在水平面,表与圭垂直立于圭的南端,故D正确;故选:C。57.【答案】A【解答】解:A、由图可知,铅笔的影子位于人的偏右侧,且此时时间为上午某时刻,此时太阳位于偏南方位;如果面对的方向偏东,影子应位于人的偏左侧;面对的方向偏西或偏北,无法照到上午的阳光;面对的方向向南,可照到阳光,且影子位于人的偏右侧;故小科面对的方向偏南,故A错误;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故B正确;C、正午的影长最短,但长度不为零,故C正确;D、地球自转、太阳的高度也发生变化,则一天内,竿影的长度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A。58.【答案】(1)朝南;夏至日;(2)减小。【解答】解:(1)图中我国某地一座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正午的日照示意图,该示意图中太阳光从窗户照入,所以窗户是朝南的;图中光线A是夏至日正午时的光照情况,该节气北半球太阳高度最大;(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减小。故答案为:(1)朝南;夏至日;(2)减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精准提分】浙教版七上·期末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0 地球的运动.docx 参考答案(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