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食物链和食物网 课件(共23张PPT) 2024-2025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2 食物链和食物网 课件(共23张PPT) 2024-2025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冀少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二章 生态系统
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身边事
左图中形象的说明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那么图中的生物与环境能否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这里的动物吃什么?它们有什么样的食物关系?请大家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用简单的文字或者箭头表示出来。
图中的所有生物与环境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树→蝉→螳螂→黄雀
学习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
2.理解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3.正确认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力流动。
4.了解有毒物质生物富集现象。
下图是某一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物。请把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用箭头连接起来。
探究竟 资料分析

12条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相互连接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1.草→兔→狐
2.草→兔→猫头鹰
3.草→鼠→狐
4.草→鼠→猫头鹰
5.草→鼠→蛇→猫头鹰



12.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消费者
消费者
生产者
……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写法:
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注意: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下面这条食物链中,植物和动物分别充当什么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基础环节
初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营养级: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称为一个营养级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1、关于食物链的写法,以下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树→虫→鸟→细菌
C.阳光→草→鼠→蛇
D.浮游植物←虾←小鱼←大鱼
E.草→昆虫→青蛙→蛇→鹰
E
学以致用
2、下列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5
3.假如食虫鸟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食虫鸟减少
猫头鹰减少
蛇增加
蜘蛛增多
青蛙减少
蜘蛛增多
食虫鸟增多
生态系统中的环境和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所占的比例,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平衡
4.如果在草原上过度放牧,会有什么后果?
过度放牧,草不能及时再生,导致草原的食物网会受到破坏,严重时则会造成沙漠化。
后果:
说明: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启示:
人类应该爱护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资源
5.当某种生物摄取食物时,它从食物中获取了什么?
答:当某种生物摄取食物时,它从食物中获得了物质和能量。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传递给消费者、生产者,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分解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碳通过___________进入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__,然后又传给 ________和 _______,经________的_______ 作用和生物的 _________作用,又回到生态系统的环境中。
光合作用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分解者
呼吸
分解
物质循环的特点:可以循环利用。
植物的残枝落叶 兔的遗体 狐的遗体
通过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散失
通过呼吸作用散失
通过呼吸作用散失
通过呼吸作用散失
来自太阳的能量
被兔吃掉
被狐吃掉
最多
最少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6.哪种生物体内获得的能量最多?哪种获得的能量最少?能量最初来源于哪里?
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能
DDT
初级消费者
DDT含量:3.5×10-9
DDT含量:4×10-8
DDT含量:5×10-7
DDT含量:2×10-6
生产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7.分析各营养级的数值,你能发现什么?
越是处于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DDT的浓度就越高。这种现象叫做有毒物质的富集。
生物体内的污染物超过一定的浓度时,生物就会出现受害症状。
重金属 正常含量 超标症状
铅 0.1mg/L 易贫血、损害神经系统
砷 ≦100 g/L 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并可能致癌
镉 ≦5 g/L(血液) ≦1 g/L(尿) 易引起骨痛病
汞 ≦5 ~10 g/L(血液) ≦20 g/L(尿) 诱发肝炎和血尿
知识拓展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当堂练
1.分析88页当堂练第3题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螃蟹的引入对原来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
(2)就生态系统中的草、浮游生物、鱼虾、螃蟹、鸟等生物,写出它们的食物链。
(3)大部分鱼虾被螃蟹吃掉后,螃蟹的数量可能会有什么变化?草和浮游生物的数量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你认为怎样才能使这个生态系统稳定下来?
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
草→鱼虾→鸟;草→浮游生物→鱼虾→鸟;
草→浮游生物→鱼虾→螃蟹;草→浮游生物→螃蟹
草→螃蟹。
螃蟹的数量先减少后增加;草和浮游生物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科学引入螃蟹的天敌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和物质都能完全循环
B.物质循环,部分能量向下传递
C.能量和物质都完全消失
D.能量循环,大多数物质消失了
B
3.下图中每一个字母代表一种生物。分析回答:
(1)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2)生产者是______,B和C之间
是_______关系,B和D之间可能有_______关系。
(3)除图中已经出现的成分外,生态系统的成分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A吸收了有毒物质,______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高。
3
A
捕食
竞争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G
小结
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相互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渐递减。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能。
4.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逐渐积累,越是处于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就越高,这种现象叫有毒物质的富集。
5.外来物种入侵,主要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特别是侵占了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造成本地物种死亡和濒危。
1.下列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  )
A.草→兔子→狐狸→狼  
B.植物遗体→真菌→动物
C.庄稼←田鼠←蛇←山鹰  
D.青蛙←蛇←鼠←猫头鹰
A
随堂演练
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菌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
B.高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分解者
C.无论在什么生态系统中,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异养生物都是消费者
D.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如鼠、兔等
B
3. 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A.鹰 B.蛇 C.鼠 D.草
A
生活的美妙就在于它的丰富多彩,要使生活变得有趣,就要不断地充实它。学好生物,学会的生活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