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生物12月考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生物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鼠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需要膜蛋白的参与B.促甲状腺激素只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C.叶绿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可以吸收光能和催化光反应D.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之间黏着性降低2.目前发现的人体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s)共有14种,主要负责葡萄糖和果糖的跨膜转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类GLUTs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结构相同B.GLUTs的肽链合成时相邻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C.GLUTs经沸水浴处理,肤链充分伸展并彻底水解D.GLUTs转运葡萄糖和果糖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3.科学家把等量的小白鼠败血症病毒(一种RNA病毒)颗粒加入到甲、乙两支试管中,其中甲试管中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乙试管中含有带放射性标记的核糖核苷三磷酸缓冲溶液。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乙试管中不能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核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试管中不能检测到子代病毒B.乙试管中无放射性核酸的合成是因为缺少能量C.该病毒颗粒中含有与DNA合成有关的酶D.加入RNA酶,甲试管中放射性核酸会明显减少4、现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实线表示酒精的生成量,虚线表示CO2的生成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1moL葡萄糖B.在氧浓度为a时,用于有氧呼吸的葡萄糖占总量的1/3C.在氧浓度为a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能量的比是2∶1D.在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能够将酒精彻底氧化分解,释放CO2和能量5. 研究发现,当果蝇的一条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t纯合时,雌蝇即转化为不育的雄蝇。现将基因t位点杂合的雌蝇与纯合隐性雄蝇作为亲本杂交,则理论上性别比例(♂∶♀)是( )A.9∶7 B.3∶1 C.13∶3 D.11∶56.下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态时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B点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最大值由K1变为K2。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B.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C.该种群的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D.该地区引入了新物种7.据最新报道,入侵性环颈长尾小鹦鹉已经导致以色列本地戴胜鸟数量锐减,主要原因是长尾小鹦鹉繁育季节比戴胜鸟更早,它们会在戴胜鸟之前占尽巢穴,使后者没有地方可去。据此判断本地戴胜鸟数量锐减原因不合理的是( )A.是种间竞争的结果B.直接原因是出生率降低C.可能会影响当地其他生物种群密度的变化D.会导致环颈长尾小鹦鹉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8.某生态系统中,黑线姬鼠处于第二营养级。现将某动物新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黑线姬鼠与Z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黑线姬鼠 种群数量 只 18 500 19 200 14 500 11 500 9 400 9 500 9 400 9 500Z的种 群数量 只 100 120 190 240 170 160 170 160A.在引种初的4年内,物种Z处于理想环境中B.在第3年,Z种群种内竞争最激烈C.黑线姬鼠种群和Z种群为捕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D.Z种群数量增加时,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会减少,二者一定为种间竞争关系9.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不呈“S”形增长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10.科研人员对某岛屿连续两年中社鼠种群的数量和性别比例(♀∶♂)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可以用标记重捕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数据C.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环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D.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别比例(♀∶♂)利于种群密度恢复11、下图是剔除转基因植物中标记基因的一种策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分别带有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两个质粒,都带有T-DNA序列B.该方法建立在高转化频率基础上,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须转到不同染色体上C.若要获得除标记基因的植株,转化植株必须经过有性繁殖阶段遗传重组D.获得的无筛选标记转基因植株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12、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了 30 多倍,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以下与此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转基因动物”是指体细胞中出现了新基因的动物B.根据人白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人白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后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人白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和人细胞中的白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不一定相同C.人们只在转基因牛的乳汁中才能获取人白蛋白,是因为人白蛋白基因只在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中是纯合的,在其他细胞中则是杂合的D.所谓“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指设法使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更多的人白蛋白基因13、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使高倍显微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大光圈或凹面反光镜B.在低倍镜下发现了叶肉细胞,即可换高倍镜观察C.换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显微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14、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15、下列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①果糖 ②乳糖 ③蔗糖 ④纤维素 ⑤淀粉 ⑥脂肪A.①② B.②③④C.①⑤⑥ D.①②④16、某一物质分子式为C35H70O19N10S2,这种物质最有可能是( )A.糖类 B.脂质C.核酸 D.蛋白质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细辛是一种适宜在森林下腐质层深厚处生活的植物,滨藜是一种适宜在沙漠环境生活的植物。图1是上述两种植物(用甲、乙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下的生理状态。请据图分析回答:(1)甲、乙两种植物分别是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 TP的场所有_____。(2)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是_____,细胞器②利用O2的场所是_____;Ⅳ状态下影响O2消耗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Ⅰ、Ⅱ、Ⅲ、Ⅳ状态对应的光照强度依次是_____。(3)假如滨藜、细辛两种植物叶绿体中的基粒大小和基粒类囊体层数存在较大差异,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含有较大基粒和较多类囊体层数的植物是_____。(4)漫射光环境中,光线以较短波长的光占优势。如图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收光谱(暗带部分表示被吸收的光线),则滨藜、细辛两种植物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较大的植物是_____。(5)生产实践中经常在大棚中栽培乙植物。若图1表示大棚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d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18.下丘脑某区中存在饥饿敏感神经元P,能量缺乏时神经元P被激活,从而引起进食行为。科研人员敲除了野生型小鼠神经元P中的A基因,对其功能进行研究。(1)敲除野生型小鼠的A基因,使其不能__________出A蛋白,无法执行相应的功能,从而制备出实验小鼠。(2)将野生型小鼠及实验小鼠饲养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得到图1所示结果。由于实验小鼠的体重__________野生型,推测A蛋白能够__________。(3)饥饿时,神经元P的突触前神经元能合成一种神经递质——谷氨酸,该物质以__________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__________,使神经元P产生__________。研究发现,饥饿处理后实验小鼠下丘脑中的谷氨酸含量与野生型小鼠无显著差异,但进食量减少,推测A蛋白很可能是谷氨酸的__________。(4)为验证上述推测,科研人员进一步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初步判断上述推测成立。19. 已知豌豆(2n=14)的花色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制。红花(A)对白花(a)为完全显性。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花的颜色,BB与Bb的淡化程度不同:前者淡化为白色,后者淡化为粉红色。现将一株纯合的红花植株和一株白花植株(aaBB)杂交产生的大量种子(F1)用射线处理后萌发,F1植株中有一株白花,其余为粉红花。请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F1白花植株产生的原因,科研人员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说:假说一:F1种子发生了一条染色体丢失;假说二:F1种子发生了上述基因所在的一条染色体部分片段(含相应基因)缺失;假说三:F1种子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①经显微镜观察,Fl白花植株________________期四分体的个数为7个,可以否定假说一;②已知4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可以对A、a和B、b基因进行标记。经显微镜观察,F1白花植株的小孢子母细胞(同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荧光点的数目为____个,又可以否定假说二。(2)现已确定种子萌发时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① 有人认为:F1种子一定发生了 A →a 的隐性突变。该说法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② 专家认为:F1种子中另一对基因dd突变为Dd(突变基因与A、B 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突变基因的产物可以抑制A 基因的功能,但对a、B、b 无影响。若假设正确,F1白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与基因、_____________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精确调控的结果,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对此提供一些依据。20. 免疫系统能清除异物,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图表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 SARS 病毒(一种 RNA 病毒)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免疫系统的组成有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免疫系统的功能有_____。(2)图中细胞甲、乙、丙中,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有_____;能识别 SARS 病毒的细胞有_____。(3)在特异性免疫中,T 细胞受抗原刺激会_____(答出 2 点)。(4)细胞甲、乙、丙所含基因相同,只有细胞乙能分泌抗体的根本原因是_____。不健康的作息——熬夜不仅会破坏人体肾上腺素等分泌的昼夜节律,还会抑制效应 T 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从而影响正常的免疫功能。(5)肾上腺素在体液调节过程中由_____分泌,在神经调节过程中还可以作为_____进行信息传递;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由此体现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_____。(6)效应 T 细胞可由_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其不能直接杀死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原因是_________。(7)已知机体内 Gas 偶联受体是抗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因子,其活性的高低能反映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请你以相应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验证熬夜会抑制效应 T 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实验设计思路:_____。 实验预期结果与结论:_________。CBBBD ADCBC DBAAA D17滨藜 细辛 叶绿体(类囊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叶绿体基质(或基质) 线粒体内膜(或内膜) 温度 c、b2、b1、0 细辛 滨藜 CO2浓度18 (1)表达(2)低于 影响神经元P的激活(3)胞吐 突触后膜 动作电位 受体19 ①.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②. 8 ③. 不正确 ④. 当发生b→B的显性突变时,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也开白花 ⑤. 红花:粉红花:白花=3:6:55 ⑥. 基因与基因的产物20 ①. 免疫活性物质 ②. 防卫、监控和清除 ③. 细胞甲 ④. 细胞甲和细胞丙 ⑤. 分泌淋巴因子、增殖分化为效应T 细胞和记忆细胞 ⑥.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⑦. 肾上腺(髓质) ⑧. 神经递质 ⑨. 许多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⑩. T 细胞与记忆 . 效应 T 细胞只能裂解靶细胞,使其释放抗原,抗原与抗体结合,最终通过吞噬细胞将抗原消灭 . 实验设计思路:将身体状况相似的健康志愿者均分为两组,一组正常睡眠(对照组),一组熬夜(实验组),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志愿者体内 Gas 偶联受体的活性 . 验预期结果与结论:若对照组志愿者的 Gas 联受体的活性低于实验组志愿者,则说明熬夜会抑制效应 T 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