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一模模拟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宝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一模模拟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上海市宝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一模生物试卷
考生注意:
1. 试卷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填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 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题有两个及以上正确答案,编号选填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4. 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班级、学校和准考证号。
一、水位波动对湖泊生态的影响(18分)
某湖泊与河流之间有水文连通,降水较多的季节河流水位上涨会倒灌入湖泊,降水较少的季节湖泊流水入河,导致湖泊水位的周期性波动如图1,甲、乙、丙分别为不同区域的湖堤和湖基底。表1是该湖泊中鲌鱼的主要食物来源及占比。
表1
食物 时期 食草 鱼类 食杂食 鱼类 食鱼 鱼类 食浮游 生物 鱼类 虾
枯水期 19.7% 47.2% 2.3% 24.8% 6.0%
丰水期 14.2% 12.3% 5.0% 54.2% 14.3%
1.(3分)在近期对该湖泊的一次科研调查中极少量发现一种外来鱼类,若湖泊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预测该外来鱼类五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可能为 。 (多选)
A. 逐渐减少直至在该湖泊灭绝
B. 呈“J”型曲线增长
C. 先快速增长,后急剧下降
D. 呈“S”型曲线增长
2.(2分)12月到第二年7月的时间段内,图1中发生群落演替最明显的区域是 。(编号选填)
①甲 ② 乙 ③ 丙
3.(4分) 湖泊枯水期到丰水期的水位变化是生态系统 的直接体现,水位变化同时带来的水体深度、水体浑浊度等变化也会影响该湖泊生态系统的 。(编号选填)
① 物质循环 ② 能量流动 ③ 信息交流
4.(3分) 从表1可推测,鲌鱼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可处于 。 (多选)
A. 第一营养级 B. 第二营养级
C. 第三营养级 D. 第四营养级
5.(3分) 鲌鱼在丰水期占比最高的食物来源为食浮游生物鱼类,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丰水期 。 (选择编号并排序)
① 水体中浮游生物大增
② 水体温度、光照、无机营养等条件适宜
③ 食浮游生物鱼类生物量增加显著
6.(3分)湖泊中消费者的碳来源可包括内源碳(水生植物、藻类、部分有机碎屑) 和外源碳(陆生植物、部分有机碎屑)。研究发现该湖泊消费者的主要碳来源是外源碳,可能是因为 。 (多选)
A. 湖泊消费者更喜好摄食外源碳
B. 该湖泊水生植物和藻类的生产量较低
C. 丰水期淹没的新鲜陆生植物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大量食物
D. 大量陆生动植物残体形成的有机碎屑成为消费者的食物
二 、尼曼匹克病的遗传和病因(24分)
尼曼匹克病(NPC) 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有多种类型。NPCl 基因突变导致的类型有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或成年期出现慢性神经退行性症状,如吞咽困难、肌张力障碍、痉挛等。图2为NPC1基因的部分致病性突变位点,以及一患儿 (父母表型正常) NPC1 基因检测的结果。
7.(2分)由题意可初步推测,突变导致的NPC是一种 (显性/隐性) 遗传病。
8.(3分)已知部分密码子及其编码的氨基酸为:CGA-精氨酸,CAU-组氨酸,GAU-天冬氨酸, UCA丝氨酸, UGA-终止密码子, CAC-组氨酸, CGC-精氨酸。突变位点1、2、3分别为NPC1 基因的第1042、2576、3557号碱基, 请推测患儿细胞合成的NPCl 蛋白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 (编号选填)
① 某位点的组氨酸被天冬氨酸替换
② 某位点的精氨酸被组氨酸替换
③ 氨基酸数目减少
9.(3分)进一步检测患儿父母发现,双方都有且只有一个位点发生了突变,则患儿父亲NPCl基因编码链的检测结果可能是 。 (编号选填)
①仅甲链序列 ② 仅乙链序列 ③ 仅丙链序列
④ 有甲链序列和乙链序列 ⑤有甲链序列和丙链序列
⑥ 有乙链序列和丙链序列
胆固醇对神经系统有重要功能:髓鞘的脂质中胆固醇约占1/3,髓鞘为轴突提供电绝缘;同时胆固醇可能还会对突触产生影响。富含胆固醇的颗粒物质被神经元吸收后经溶酶体水解,再由溶酶体膜上的NPC1 蛋白转运至胞质供细胞利用。秀丽隐杆线虫中 NCR-1是人的NPCl 同源蛋白,功能相似,现将野生型和NCR-I基因缺失型秀丽隐杆线虫进行系列实验,结果如图3、图4。 (标注的字母不同代表有显著差异)
10.(2分) 秀丽隐杆线虫有两种性别,两种性别个体常染色体组成相同,若性染色体为XX是雌雄同体,若为X则是雄性个体,雌雄同体的个体可自交(自体受精) 也可与雄性杂交。秀丽隐杆线虫产生雄性后代的繁殖方式应为 。 (自交/杂交/自交和杂交)
11.(2分) 富含胆固醇的颗粒物质被神经元细胞吸收的方式为 。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
12.(2分) 图3实验中的对照组应该是置于 。 (单选)
A.0mg/L胆固醇培养基培养的野生型线虫
B.10mg/L 胆固醇培养基培养的野生型线虫
C.0mg/L 胆固醇培养基培养的NCR-1 缺失型线虫
D.10mg/L 胆固醇培养基培养的 NCR-1 缺失型线虫
13.(4分)由图3可知,相较于野生型,NCR-1基因缺失型秀丽隐杆线虫在各浓度胆固醇培养下突触数目 ,且高浓度胆固醇对突触数目的增加效果 。(编号选填)
① 增多 ② 减少 ③ 有的增多有的减少
④ 明显 ⑤不明显
14.(6分) 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果,阐释为何NPC1 基因突变导致的NPC会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或成年期出现慢性神经退行性症状,如吞咽困难、肌张力障碍、痉挛等。
三 、磷与激素调控水稻生长发育(21分)
叶片与种子之间的磷酸(Pi)分配对作物籽粒灌浆(籽粒积累有机物) 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水稻磷酸转运蛋白OsPHOl;2通过茎节将 Pi偏向于分配给叶片(用较粗箭头表示) ,从而影响其籽粒灌浆,其主要影响机制如图5所示。图中TP代表磷酸丙糖,磷酸丙糖转运体TPT反向交换转运 Pi和TP。
15.(4分) 图5中TPT 所在的膜是 (叶绿体膜/类囊体膜),蛋白质磷酸化后应是作为 (酶/反应物) 参与乙过程。
16.(2分) 甲过程所处的光合作用阶段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 (单选)
A. 活跃化学能转变为光能 B. 光能转变为活跃化学能
C. 活跃化学能转变为稳定化学能 D. 稳定化学能转变为活跃化学能
17.(3分) 图5中从功能上可视为磷酸转运蛋白的有 。 (编号选填)
① OsPHO1;2 ②SPDT ③TPT
18.(3分) 结合图5分析,若叶肉细胞中 Pi不足会导致 。 (多选)
A. 光合速率下降 B. TP 在叶绿体中积累
C. 蔗糖合成增加 D. 运往籽粒的蔗糖减少
19.(3分)若要通过提高叶肉细胞的 Pi含量使水稻增产,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编号选填)
① 灌浆期叶面追施磷肥
②灌浆期土壤追施磷肥
③ 提高SPDT 表达量
④ 提高 OsPH1;2表达量
⑤ 提高 TPT 表达量
基底茎节生长素浓度会影响水稻分蘖(基底茎节处长出分枝,类似侧芽萌发)。研究人员研究不同磷浓度(低磷:LP,正常供磷:NP) 下水稻分蘖数的变化,以及施加外源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 、生长素运输抑制剂NPA对水稻分蘖的影响,实验操作及结果为表2。 (各组数字后标注的字母不同代表有显著差异)
表2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处理 NP NP+NAA NP+NPA LP LP+NPA
平均每株分蘖数(个) 2.8a 1.6b 4.3c 1.5b 1.6b
20.(2分)结合表2结果分析,正常供磷条件下NPA 处理使分蘖数增加,较可能是由于 NPA使基底茎节处蘖芽生长素浓度 (升高/降低)。
21.(4分) 从实验结果可知,LP条件下会 (促进/抑制)水稻分蘖,可初步判断此影响效果与生长素的运输 (无直接相关/密切相关)。
四、痛风与人体稳态 (19分)
人体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可能引起痛风。人体生成的尿酸主要由肾脏经尿液排出,图6示肾小管上皮细胞部分转运尿酸途径,箭头方向代表转运方向。痛风在男性中患病概率显著高于女性,可能与雌激素相关,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雌二醇(一种雌激素) 处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结果如图7。
22.(2分) 尿酸转运蛋白从合成到融合至肾小管上皮细胞质膜上依次需 。 (选择编号并排序)
① 内质网加工
② 细胞核相关基因转录
③ 溶酶体运输
④ 高尔基体加工转运
⑤ 核糖体合成
23.(2分)图6所示尿酸的各种转移途径需依次经过内环境各成分,以下尿酸的内环境转移途径正确的是 。 (单选)
A. 血浆→组织液→尿液 B. 尿液→组织液→血浆
C. 组织液→血浆 D.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24.(2分)雌二醇是一种小分子亲脂性激素,能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发挥作用,说明肾小管上皮细胞有雌二醇的 。 (编号选填)
①载体 ②受体 ③抗体
25.(4分)雌激素分泌后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过程属于 ,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雌激素分泌的过程属于 。 (编号选填)
①激素调节 ②分级调节 ③反馈调节
26.(4分) 结合图6和图7,说明男性痛风患病概率显著高于女性的原因。
痛风性关节炎(GA) 是血液中尿酸含量超过一定浓度后,以尿酸盐晶体的形式析出沉积在关节处,造成关节组织损伤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中会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图8表示健康个体和GA个体血清中几种细胞因子的相对水平。
27.(2分) 炎症反应中的细胞因子属于 。 (单选)
A. 抗原 B. 免疫活性物质
C. 免疫细胞 D. 免疫器官
28.(3分)图8中4种细胞因子按照免疫效应可分为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抑炎性细胞因子,痛风治疗药物秋水仙碱可抑制炎症反应,推测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 (图8中编号选填) 来缓解痛风症状。
五、小麦白粉病与生物工程(18分)
小麦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寄生引起的病害,为开展小麦抗白粉病研究,一般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培养并保存白粉菌,包括配制培养基、消毒离体叶片、接种白粉菌、适宜条件培养等步骤。
29.(2分)据题意可知,配制的培养基应是直接为 (离体叶片/白粉菌) 提供营养物质。
30.(3分)为确保获得纯种的白粉菌,需无菌操作的步骤有 。 (多选)
A. 配制培养基
B. 消毒离体叶片
C. 接种白粉菌
D. 适宜条件培养
31.(2分) 若要探究适宜的培养条件,现设三种光照条件:无光照、光照12小时、光照16小时, 四种温度条件: 4℃、8℃、16℃、32℃, 则实验分组数为 。 (单选)
A.3组 B.4组
C.7组 D.12组
小麦因存在M基因易感白粉菌。gRNA 和Cas9蛋白可以共同作用于 DNA 特定序列,对其进行剪切和修复,其中gRNA识别和剪切DNA;Cas9蛋白修复切口。科研人员将gRNA和Cas9蛋白的基因导入到小麦中,对M基因进行改造,使其无法发挥作用。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可能用到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序列如图9所示,启动子是基因表达所必需。
32.(4分) 据题意推测, gRNA、Cas9蛋白功能分别类似于 、 。 (编号选填)
①RNA 聚合酶
②DNA 连接酶
③DNA 聚合酶
④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33.(5分)在由载体1、载体2构建最终载体时,所需使用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识别序列,最有可能是图9右侧中的 (图9中编号选填),在最终载体上保留下来的酶切位点有 (编号选填)。
①5个 ②4个
③3个 ④2个
34.(2分) 若要检测M基因是否改造成功,可行的操作是 。 (单选)
A. 用一定浓度的潮霉素溶液浇灌小麦
B. 检测小麦细胞中是否有 Cas9蛋白
C. 用白粉菌感染小麦植株
D. 检测小麦细胞中是否有启动子1、2的序列
参考答案
一、水位波动对湖泊生态的影响 (18分)
1.(3分) ABD
2.(2分)②
3.(4分)① ①②③
4.(3分) CD
5.(3分) ②①③
6.(3分) BCD
二 、尼曼匹克病的遗传和病因(24分)
7.(2分) 隐性
8.(3分)②③
9.(3分)④或⑤
10.(2分)杂交
11.(2分) 胞吞
12.(2分)B
13.(4分)② ⑤
14.(6分) 人体NPC1 基因突变导致NPC1 蛋白结构功能发生改变,溶酶体无法提供足够的胆固醇供神经元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的NCR-1是人 NPC1 同源蛋白,功能相似。据实验结果可推测,NPCl 蛋白改变导致的胆固醇利用减少,一方面使得神经元之间突触数目下降,且突触面积减小,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神经纤维上髓鞘的结构和电绝缘作用,神经元内信息的传递受到影响。最终导致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或成年期神经系统退行性症状。
三 、磷与植物激素调控水稻生长发育(21分)
15.(4分) 叶绿体膜 酶
16.(2分) B
17.(3分)①②③
18.(3分) AD
19.(3分) ①②④
20.(2分) 降低
21.(4分) 抑制 无直接相关
四、痛风与人体稳态 (19分)
22.(2分) ②⑤①④
23.(2分) C
24.(2分)②
25.(4分)① ①②
26.(4分) 男性雌激素水平低于女性,ABCG2和NPT4蛋白表达低于女性,经两种蛋白转运至尿液的尿酸少,但GLUT9 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女性,经该蛋白从尿液转运至血液的尿酸多,二者综合使得血液中尿酸含量高于女性,引起痛风的概率高。
27.(2分) B
28.(3分)①②
五、小麦白粉病与生物工程(18分)
29.(2分)离体叶片
30.(3分) ABCD
31.(2分) D
32.(4分)④ ②
33.(5分)①③ ③
34.(2分)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