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8.2.2 海水晒盐的原理1.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初步学会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2.能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物质适用的结晶方法。硝酸钾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氯化钠俗名“食盐”易溶于水氯化钠与硝酸钾哪个的溶解能力更强呢?你能设计实验验证吗?NaClKNO310℃40℃温度不同‘设计实验’NaClKNO320℃50g水20℃100g水溶剂的量不同状态不同NaClKNO320℃100g水20℃100g水饱和不饱和36g NaCl31.6g KNO320℃ 100g水20℃ 100g水饱和饱和可行‘设计实验’四要素01条件02标准03状态04单位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①一定的温度②在 100g 溶剂里(一般指水)③溶液达到饱和一、固体溶解度S2.四要素④溶解度单位为“克”例: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1. 20℃时,在100g水中达到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NaCl的质量为36g。2. 20℃时,在100g水中最___(多/少)溶解36gNaCl。3. 20℃时,完全溶解36gNaCl,最___(多/少)需要100g水。饱和多少温度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饱和溶液的质量20℃36g100g136g4.3.含义1.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2.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3.20℃时1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里,故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克。4.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饱和,故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5.20℃时, 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则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一定温度标准:100g溶剂状态:饱和单位:g√20℃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溶解度/g >10 10~1 1~0.01 <0.014. 溶解能力与固体溶解度的关系易溶可溶微溶难(不)溶0.01g1g10g注:难溶,习惯上称“不溶”,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常温下:20℃溶解度溶解能力打开可乐盖时有气体冒出畅饮可乐后会打嗝打开瓶塞,压强减小,CO2溶解性减弱,所以从水中逸出温度升高CO2溶解性减弱,从体内逸出闷热时,鱼在水面呼吸温度升高O2溶解性减弱,鱼浮出水面呼吸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压强: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变____。②温度: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变____。大小二、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56.7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8 55.2 60.2 65.6 71.3 77.3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列表法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20℃时,NaCl和KNO3 的溶解性谁更强?二、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思考:1. 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曲线上的点交点该点温度下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两物质在该点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168AB138点由溶解度曲线获得的信息线陡升型下降型缓升型大部分固体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如:KNO3极少数物质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如:熟石灰少数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如:氯化钠面曲线下方的面上的点曲线上方的面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过饱和溶液AB(1)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如氯化钠;(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降温结晶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8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69g硝酸钾由80℃冷却到20℃20℃时,100g水中只能溶解31.6g硝酸钾,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为:169g-31.6g=137.4g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物质提纯:①当甲中含有少量乙(如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法分离(或提纯)出物质甲。②当乙中含有少量甲(如NaCl中含有少量的KNO3)时,可采用蒸发结晶法分离(或提纯)出物质乙。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碳酸钠)。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是为什么呢?冬天捞碱 夏天晒盐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夏天时,温度高,水分蒸发后,氯化钠以晶体形式析出,得粗盐,这就是夏天晒盐。而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夏天温度高,它以溶液的形式存在,冬天时,温度降低,它以晶体形式析出,沉于湖底,可打捞得到,这就是冬天捞碱。1.为了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A.加入大量硝酸钾固体 B.升高温度C.加入大量水 D.降低温度B2.10℃时,20g水中溶解了2g甲物质,正好形成饱和溶液;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乙物质25g。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比较D3.已知:氯化氨在50℃时的溶解度为50g,则在50℃时氯化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比为( )A.1:1 B.1:2 C.1:3 D.1:4C4.在20℃时,3g某物质溶于200g水中,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