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综合性学习 期末专题练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新教材)1.为推进“文化兴校”建设,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拟写标语】请根据画线句子的内容将下面的标语补充完整,要求对仗工整。书籍是人类对自然社会探索认知的积累,是人类求知的捷径。正像鸟儿要想自由自在地高飞入云端,首先要振动自己的翅膀一样,人们要想更快更多地求得知识,丰富自身,就必须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多读书。标语:鸟欲高飞先振翅,(2)【设计活动】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合理的安排,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设计两个。活动一:举办“我的读书经验”交流会活动二:举行“名著知多少”读书知识竞赛活动三:活动四:(3)【仿写表达】谈到读书的作用时,大家各抒已见。请续写一句话,表达你对读书作用的认识。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读书,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读书,让我们拥有崭新的发现; , ;读书,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2.下面文段选自小湘参加学校“少年正是读书时”读书分享活动的发言稿,请据此完成以下三个小题。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少年正是读书时,让我们一起打开书本,多读书,读好书,养成阅读的习惯。①春天正是读书时,一篇美文、一本好书,会缓解紧张的情绪,冲淡中考的焦虑。②读书不但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更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③读文天祥的诗,使人感悟爱国情怀;读宗璞的文章,使人感受生命的繁茂与蓬勃;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使人感受与命运抗争的自强不息……④读书的力量常常不是体现在身体感官,而是潜移默化地滋养精神。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1)小湘在分享活动中的这段文字表述,有语病的一句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小湘的班级图书角贴有爱护公共图书的“温馨提示”,其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书上的知识可以带走,但图书请让它待在自己的家。B.除了指纹,请什么也别留下。C.图书角的书是公共资源,请爱护图书,小心使用。D.读书时不要圈圈点点,不能将书折角,违者罚款。(3)小南听了小湘的读书分享,特别想借读《平凡的世界》,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和小湘说,所以请小红帮忙转述自己的想法。听了小红的话,小湘欣然同意,请小南第二天下午5点到自己住的阳光小区门卫那儿取书,并请小红转告小南。第二天,小红对小南说:3.七年级(1)班开展以“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1)请将下面的文字,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文学,陶冶性情,滋润心灵(2)假如请你担任诗歌组的组长并主持本组活动,你准备采取哪些形式来开展活动?至少写两个活动形式。(3)班级在文学角设立了一个文学小书架,下面是《班级图书角借阅制度》的一部分,请你根据班级情况再补充两项要求。班级图书角借阅制度1.学生借阅图书应先查看班级《图书目录》后,向图书管理员提出所要图书的书名,不准随意在图书角乱翻。2.每次借书必须经班级图书管理员允许,并登记借阅时间、借阅书名后方可将书拿走,归还时也必须有图书管理员的签字并标明归还时间。3.每次每名同学只能借阅一本图书。3.4.(4)经过阅读专题研讨会,同学们的阅读热情高涨,方法得当,各有收获。下面请就你读的某一本文学作品,谈谈你的收获,与同学们交流。(不少于30字)4.光明中学举办“走进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通讯组为校广播站拟写了招募令,请你按要求做题。招募令【甲】这里,群英荟萃,聚焦校园热点,这里,精彩纷呈,展现你胸中丘壑。本广播站“‘双减’面面观”专栏即将开播,因栏目采编需要公开招募小记者数名。报名条件:(1)热爱生活,责任心强,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2)【乙】有富有的知识储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出众的表达能力。报名地点:校广播站光明中学广播站2024年1月10日①【甲】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②【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③《招募令》在内容方面需要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戏剧组将《皇帝的新装》改编成了话剧,请将下面的片段补写完整。骗子甲:大臣来啊,您走近看看吧,这图案多精致,颜色多美丽啊!大臣:(仔细打量,随即面向观众)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自己。(声音略低)绝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骗子乙: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大臣:(① )(填人物神态)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我一定要呈报陛下,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大臣退场,官员上)官员:咦?(吃惊,张嘴,揉眼)我并不愚蠢呀,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的!我绝不能让人看出这一点!骗子甲:(② )(填人物台词)官员:美!美!太美了!(3)阅读组布置了一个图书角,想悬挂一副对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一榻暗香薰醉梦,千峰秀色送余杯 B.室雅无须大,书香不在多C.智慧乐园,科技殿堂 D.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织金县某中学校拟开展以“书香点亮人生,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5.学校团委拟于5月20日上午9:00在学校学术厅举行“书香点亮人生”文学创作专题讲座,准备邀请县作协知名作家张老师担任主讲人,下面邀请函有两处内容表达不妥,请找出来并修改。邀 请 函尊敬的张老师:您好! 我是织金县某中学团委代表,我校准备在5月20日上午9:00学校学术厅举办《书香点亮人生》的文学创作专题讲座,想邀请您担任主讲人,谈谈您的创作经历,与同学们交流创作心得,指导同学们的文学创作。如果您能抽空光临,我们将不胜感激!织金县某中学团委5月10日6.为营造书香满校园的氛围,要求各班以“走进文学世界”为主题,举办一次主题班刊,请你为织金县某中学七年级(1)班班刊设计两个富有特色的文学板块,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板块一:板块二:7.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对于我来说:读书是一种需求,通过读书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修养。②读书也是一种享受,当你为一本好书而着迷的时候,你会发现作者笔下的文字像一个个甜美的音符敲打着你的心,带你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③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④读书更是一种追求,可以让人在现实中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让自己在花繁柳密中拨得开,在风狂雨急中立得定,可以让灵魂安顿让心灵纯净,远离孤独与困惑。⑤让我们以书为友吧。A.⑤①②③④ B.⑤③①②④C.③④①②⑤ D.③①②④⑤某中学七年级(1)班开展主题为“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8.【活动一:开卷有益】阅读对人大有裨益。下面对阅读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的确如此。阅读小说,__________;阅读科普作品,__________:阅读诗词,__________;阅读名人传记,__________。阅读,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人生的宽度,挖掘人生的深度。①你能学到各种新的知识 ②你能窥探到成功的秘诀③你能见识到形形色色的人 ④你能激发更丰富的想象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9.【活动二:激情演讲】学校举行演讲比赛,小郡同学搜集了一组故事,准备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这组资料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A.“管鲍之交”的故事 B.“囊萤映雪”的故事C.“凿壁偷光”的故事 D.“悬梁刺股”的故事10.【活动三:探究发现】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阅读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统计图,说说你的探究发现(至少两点)。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11.【活动四:解读名著】下面是小林同学整理出来的《西游记》部分“取经路线及对应故事”图,请补全空缺处内容。12.班级准备开展“走进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探究家书魅力”,这个活动让我们了解到注重对子女的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总有一些家书流传于世。苏轼在湖州上任时曾为学生王巩家中的“三槐堂”写过铭词(见下图),与流传的家书在教育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欣赏并把这题词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上下句顺序。(2)如果你是“我爱文学”读书活动的组织者,你想从“开卷有益”的角度说一段话来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请把你要说的这段话写下来。(3)在这次“走进文学部落”活动中,你们策划了《西游记》读书交流会,请你完成下面任务。①如果从《西游记》中推荐一个“明星人物”,你会推荐哪一个?说出你推荐的理由。“明星人物”:推荐理由:②在读书交流会中,有个“角色”与“故事”配对环节,请你给下面角色配对,把与角色相应的故事填到对应的括号里。角色 故事观音菩萨 ( )太上老君 ( )A.金刚琢打孙悟空 B.流沙河点化沙和尚1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的成果,让我们的心灵世界逐渐变得广阔,变得丰富多彩。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让书陪伴你一生。现在,班级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深情朗读】下面是某学生的读书感言,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你认为画线句中哪一个词语需要重读?为什么?阅读,是一种感受。走进春天,朱自清笔下清脆的鸟鸣、静谧的乡间,令我们醉心不已;走进夏天,刘湛秋笔下热烈而粗犷的雷雨浇灌灼热的大地……(2)【组合对联】请你运用下列词语组成一副对联,来表达对读书方式的看法。走进去 百态人生 自可阅尽 大千世界 方能悟透 出得来上联: 下联:(3)【读书宣传】学校将举办以“好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展,小红准备将下图漫画用在手抄报中,但他不确定这幅漫画符不符合本次手抄报主题。请你结合漫画内容及寓意,帮他解决疑惑。参考答案:1.(1)人要求知必读书(2) 举办“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 举办“名著在我心中”演讲会(3) 读书 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1)本题考查对联。补写时,注意从句式、内容等角度分析;句式上注意,“鸟”为名词,对应下句中可写“人”;且“欲高飞”和“先振翅”之间存在假设关系,由此进行。结合“人们要想更快更多地求得知识,丰富自身,就必须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多读书”可拟写为:人要求知必读书。或人求上进须读书。(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开放性试题,意对即可。示例:举办“名著在我心中”读书演讲会;举办“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活动。(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结合句子“读书,让我们体验生活的乐趣”“读书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可知,仿写的格式是:“读书让我们+两个字的动词+五个字的动宾结构短语”。例如:读书让我们学会处世的智慧;读书让我们明白生活的意义;读书让我们追求真正的价值;读书让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2.(1)B(2)D(3)小南,小湘请你今天下午5点到她(他)住的阳光小区门卫那儿去取(拿)书。(时间:今天下午五点;地点:小湘家所在阳光小区门卫那儿。)(1)本题考查语病辨识与修改。②句“读书不但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更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语病是语序不当,将“陶冶我们的情操”与“增长我们的知识”调换位置。故选B。(2)本题考查语言得体。D.不得体。“不能将书折角,违者罚款”有命令和恫吓意味,不符合“温馨提示”要求。故选D。(3)本题考查转述。转述的方法:第一步是修改标点符号,先把双引号去掉,然后把冒号改成逗号,如他说:“明天大扫除。”——他说,明天大扫除。第二步是修改第一人称,如果在句子里出现第一人称,把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如我(们)——他/她(们)。例子:小明说:“明天我们大扫除。”——小明说,明天他们大扫除。第三步是修改第二人称,把第二人称改成第一人称,如小明说:“你做得好,我要向你学习。”——小明说,我做得好,他要向我学习。示例:小南,小湘让我告诉你今天下午5点到她(他)住的阳光小区门卫那儿去拿你想借的《平凡的世界》。3.(1)文学,陶冶性情,滋润心灵。(2)示例:①举行诗歌朗诵会;②诗歌写作交流会。(3) 示例:借阅者应爱护图书,严禁涂画,撕割,如有污损,撕割,涂写或丢失的现象,要赔偿相同版本的图书或按原价两倍赔偿。 上课时不允许看书,如有违反者一个月之内不准借书。(4)示例:《爱的教育》是一本经典的关于爱的名著。它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一个道理,而这些道理会使我们受益匪浅。它告诉我们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也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始有终。(1)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抄写。抄写时要用楷体字正确、工整、规范的书写。注意:陶、冶、滋、润。(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围绕“文学部落”的主题设计,结合诗歌的特点,突出趣味性和参与性。如:诗歌赏析讲座、诗歌主题手抄报。(3)本题考查制度拟写。从保护图书、规范借阅行为、提高图书利用率等方面考虑,如要求借阅者爱护图书不得损坏、规定借阅期限等。示例:①借阅图书期限为两周,超期未还者需向图书管理员说明情况并尽快归还,否则暂停其借阅资格。②图书归还时应保持整洁,如有污渍需清理干净后归还,否则视为未归还并按规定赔偿。(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开放性试题,选择某一本文学作品,简要介绍所读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重点阐述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体会或学到的知识、道理等,注意语言表达清晰,不少于30字。示例: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保尔·柯察金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深深打动。它让我明白人生应不畏艰难,为理想而奋斗。4.(1)①将【甲】句的第三个逗号(,)改为分号(;)②将“富有”改为“丰富”③报名截止时间(2) 装惊喜 你看这布料美不美?(3)B(1)本题考查修改应用文。①【甲】处画线句“这里,群英荟萃,聚焦校园热点”“这里,精彩纷呈,展现你胸中丘壑”是两个并列句,第三个逗号改为分号。②【乙】处画线句“富有的知识储备”搭配不当,将“富有”改为“丰富”。 ③《招募令》在内容方面需要补充报名的截止时间。(2)本题考查补写。①结合后面语言“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我一定要呈报陛下,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老大臣明明知道看不见还装作能看见的样子,这里神态是装作惊喜的;②官员上场后的心理描写,“我并不愚蠢呀,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的!我绝不能让人看出这一点!”可见也是虚伪的,骗子甲的问句是“你看这布料美吗?”(3)本题考查对联的理解能力。A.适用于酒馆餐馆;B.合适,阅读是文雅之事,称阅览室为“雅室”恰当,阅览室自然有书香气,这句最合意境;C.适用于科技馆;D.不合适,虽然与“阅览”“读书”有关,但适用于规模较大的藏书场地;故选B。5.“想邀请”改为“诚邀”;“抽空”改为“拨冗”。 6.创意文学工坊;文学经典赏析。 7.C5.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想邀请您担任主讲人”中“想邀请”表达随意,不得体,应改为“诚邀”或“诚挚邀请”;“如果您能抽空光临”中“抽空”是口语,不符合邀请函的文体特点,应改为“拨冗”。6.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以“走进文学世界”为主题进行设计即可。示例:板块一:文学旅行记板块二:文学名人堂7.本题考查句子衔接和排序。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根据题干顺序分析每个句子的内容和背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的逻辑和时间顺序来重新排列这些句子。①对于我来说:读书是一种需求,通过读书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修养。 这个句子从个人的角度阐述了读书的意义,将其视为一种需求,有助于个人成长和修养。②读书也是一种享受,当你为一本好书而着迷的时候,你会发现作者笔下的文字像一个个甜美的音符敲打着你的心,带你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 这个句子进一步描述了读书的美妙之处,将其视为一种享受,让人沉浸其中。③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 这是一个引导性的句子,提出了一个关于读书意义的问题,并指出每个人对此的理解不同。④读书更是一种追求,可以让人在现实中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让自己在花繁柳密中拨得开,在风狂雨急中立得定,可以让灵魂安顿让心灵纯净,远离孤独与困惑。 这个句子深化了读书的意义,将其提升到追求精神家园的层面。⑤让我们以书为友吧。 这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呼吁人们以书为友,享受读书的乐趣。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顺序:首先,通过提出一个问题(③)来引发读者的思考,即“读书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接着,从个人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阐述读书对于个人的意义(①)。然后,进一步描述读书的享受和美妙之处(②)。再之后,深化读书的意义,将其提升到追求精神家园的层面(④)。最后,以总结性的句子结束,呼吁人们以书为友(⑤)。因此,正确的排序是:③①②④⑤;故选C。8.A 9.A 10.①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主要是18-49周岁人群;②在18-70周岁这一区间,数字化阅读率随年龄升高逐渐降低;③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11.①流沙河②三打白骨精③大战红孩儿④火焰山8.本题考查语句衔接与排序。依据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第一空,小说多数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会涉及各色各样的人。所以,阅读小说,我们能见识到形形色色的人;第二空,科普作品常用文艺形式来介绍科技知识。所以,阅读科普作品,我们能学到各种新的知识;第三空,诗词往往具有内涵丰富的特点,语言跳跃性强,需要读者凭借想象揣摩诗人所写,分析作品体现的情感。所以,阅读诗词,能激发更丰富的想象;第四空,名人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他们成功的经验。所以,阅读名人传记,能窥探到成功的秘诀;因此排序为:③①④②;故选A。9.本题考查演讲材料的选择。A.“管鲍之交”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后来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与“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无关;B.“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与主题紧密相关;C.“凿壁偷光”原意是指凿穿墙壁,引邻居家的烛光读书。后来用来形容家境不好者想尽一切办法刻苦读书;与主题紧密相关;D.“悬梁刺股”以孙敬“头悬梁”和苏秦“锥刺股”的故事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与主题紧密相关;故选A。10.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根据表头“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可知,数据显示的是数字化阅读方式在各人群中的分布;依据对图中所示五个不同年龄阶段在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数字统计分析,图示给出的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70岁阅读方式占比数字分别为32.8%、25.4%、23.5%、13.0%、4.0%,可知,18—49岁阅读人数占比为总和的81.7%,这说明18—49周岁这一年龄段的中、青年人群是数字化阅读行为的主要人群。也能表明,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依据图示给出的五个不同年龄阶段在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数字统计分析,图示给出的不同人群阅读方式占比数字分别为32.8%、25.4%、23.5%、13.0%、4.0%。这说明,在18—70周岁这一区间,数字化阅读率随年龄升高逐渐降低。据此分条表述即可。11.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第①空:根据“木叉奉法降悟净”的提示可知,此处的地点是:流沙河。取经途中,流沙河畔遇水怪悟净,八戒奋力大战难胜,悟空疾飞求助于观音。观音慈悲,遣木叉奉命相助,一番激战终收服沙悟净。悟净诚心皈依,获名沙和尚,师徒四人合力渡河,继续西行取经之路,矢志不渝求取真经。第②空:根据“白虎岭”的提示,可知此处的情节是“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夫,全被孙悟空一一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以为孙悟空滥杀无辜,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打死。第③空:根据“火云洞”的提示,可知此处的情节为“大战红孩儿”。师徒四人西行至火焰山,高温难越受阻前行,火焰山下火云洞中修炼得三昧真火的红孩儿突现,初次交锋便掳走唐僧。悟空为救师父,智斗红孩儿,奈何其狡猾难缠。悟空转而求助红孩儿父母,却引发激战再起,局势危急。观音菩萨慈悲显圣,降服红孩儿,使其皈依佛门。危机解除,师徒四人继续踏上西行取经的征途。第④空:根据“三调芭蕉扇”的提示可知,此处的地点是:火焰山。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孙悟空第一次变成虫子去借芭蕉扇,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最终孙悟空胜,铁扇公主交出芭蕉扇,孙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继续向西赶路。12.(1)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2)示例: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一篇美文、一本好书,可以使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使浮躁的心态变得平和,使平凡的生命变得高尚。同学们,让我们积极参与这次读书活动,体验美妙的读书之旅吧。(3) 示例:唐僧 在取经路途中,唐僧虽然和徒弟们经历了八十一磨难,但是身为一个团队的核心人物,他有信仰,目标明确,严守戒律,用坚定的信念和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知识的精神带着团队战胜了重重困难,取得真经,所以我推荐他为“明星人物”。 B A(1)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观察图中的题词可知,上句是“忠厚传家久”,下句是“诗书继世长”,书写时注意“厚、传、继、世”等字要正确书写。(2)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与运用。注意要以“我爱文学”读书活动的组织者的身份,从“开卷有益”的角度说一段话来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示例:同学们,“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同学们,“同沐四季风,共享读书乐。”让我们与书交朋友吧!让读书之花,盛开四季校园。(3)(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与表达运用。题目要求从《西游记》中推荐一个“明星人物”,并说出推荐理由。示例:“明星人物”:孙悟空;推荐理由:他天资聪敏,思想跟行动都敏捷如风,学得一身高强的法术,吹一口气,就能够七十二变,并且有法宝金箍棒,缩小如针,放大如铜棒,筋斗云一驾,就能够上天下地。他充沛的生命力、大无畏的精神、笃实的性格和乐观的个性,使得他不怕吃苦,勇于面对挑战。所以我推荐他为“明星人物”。(2)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唐僧师徒来到流沙河后,八戒、悟空去战妖怪,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吒与悟空同去。木吒叫出妖怪悟净。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后与孙悟空、猪八戒一起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故观音菩萨对应的故事是“流沙河点化沙和尚”;故选B;孙悟空大闹天空时,和二郎神大战,太上老君用金刚琢把他打昏,所以孙悟空才被捉住。故太上老君对应的故事是“金刚琢打孙悟空”;故选A。13.(1)示例一:“清脆”需重读,因为它体现了鸟鸣的动听。示例二:“醉心”需重读,因为它表达沉醉其中之情。示例三:“静谧”需重读,因为它体现乡间的宁静。(2) 上联:走进去 自可阅尽 大千世界 下联:出得来 方能悟透 百态人生(3)这幅漫画符合本次手抄报主题。漫画中展示了一个人被埋在书堆里,只露出一个头,旁边的文字“埋葬图书”表达了人们对读书的忽视和书籍被埋没的现象。这与“好读书”的主题形成对比,提醒人们要重视读书,珍惜书籍,让书发挥其应有的价值。(1)本题考查朗读能力。句中需要重读的几种情况:①充当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常常重读;②作为定语、状语的形容词或副词常常需要重读。③作为定语的名词、代词,一般要重读。划线句中“清脆”作为定语成分,用来修饰“鸟鸣”,表现出鸟鸣的动听,需要重读。“静谧”作为定语成分,用来修饰“乡间”,表现出乡间宁静的氛围,需要重读。“醉心”作为句中的谓语,表达出沉醉其中的情感,需要重读。(2)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求: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词性相对、位置相同;③平仄相合、音调和谐;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同时注意上下联的区分,最后一个字上联是仄声,下联是平声。分析所给词语,“走进去”和“出得来”,“自可阅尽”和“方能悟透 ”,“大千世界”和“百态人生”,两两相对,综合对联要求,即可得出上下联。示例:走进去自可阅尽大千世界(上联)出得来方能悟透百态人生(下联)。(3)本题考查图文转化。要整体把握漫画内容,然后结合漫画的标题、漫画中的对白或说明文字以及构成漫画的各个要素进行描述并理解寓意。仔细观察图片可知,图片左下方是一个挖好的巨大的坑,耳机拿着一把铁锹立在坑的旁边,手机、平板、游戏手柄等电子产品正抬着一本纸质书,朝大坑走去。结合漫画标题“埋葬图书”可知,漫画意在告诉我们:电子产品横行,将把纸质书推向“坟墓”,我们不能沉迷电子产品而丢弃了经典阅读,我们要注重纸质书籍的阅读。符合“好读书”的主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