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调研暨12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晋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调研暨12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秘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山西省高一选科调研考试
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高一(1)班举办了一次有关“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主题交流活动。某小组四人拿着下列图片按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顺序到台上进行展示。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③②①④ B. ④②③① C. ④③②① D. ③②④①
2.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歌是一定时期历史的反映。造成诗中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根本原因是( )
A. 森严的等级制度 B. 封建土地所有制 C. 残酷的地租剥削 D. 封建的君主专制
3. 关于《共产党宣言》的重要性,列宁曾有过一段非常著名的评价:“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下列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历史前提
②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伟大飞跃
③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④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七十五载发愤图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这表明新中国成立(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下表是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据此可知,1956年( )
①我国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国营经济比重扩大,合作社经济占到大部分,个体经济被消灭
③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确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面对国内外诸多困难与挑战,我国坚定地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开展了一系列旨在增强国家实力和改善民生的社会主义建设活动。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一五’计划成功实施,国家经济实现了显著增长,多个关键工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钢铁、煤炭、机械制造等,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这表明( )
①该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先进的农业国 ②我国“一化三改”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④我国建立起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7.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实力跃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了全方位的历史性进步。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也要随之不断调整
②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更高社会阶段迈进
③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 2024年9月29日,习近平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以英雄模范为榜样,要胸怀强国之志,以国家富强为念,以人民幸福为盼,忠心爱国、矢志报国,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展现人生风采。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
①应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
②要不忘初心,发挥强国建设、人民幸福的先锋队作用
③要向英雄模范学习,把中国梦与世界人民梦紧密相连
④应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弄潮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 下图是某市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新设民营企业占比情况
由图可推断出( )
①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该市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③民营企业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④民营经济发展韧性增强,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确保经济制度根基稳固,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石。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是因为( )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②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③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④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和质的优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中国建材集团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水泥企业,较早走上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道路。通过吸收大量社会资本,把民营企业的部分股权提上来交叉持股,给原来的所有者留30%左右的股权。经过三个层面的混合,形成了一个国有、民营、社会资本混合的产权结构。这种结构( )
①有利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是淡化所有制形式的表现,更强调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③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
④有利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共同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2024年11月1日,财政部第三次续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300亿元,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为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②旨在增加社会总供给,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③缓解有效需求不足,有力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
④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根据下图,企业制定的合理策略有( )
①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精准市场产业需求 ②通过减少纳税项目,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③精准定位目标客户,制定个性化的营销方案 ④重视技术创新,用股权激励等方式吸引人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4. 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决定性力量,能够高效引导资源流向最需要的领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下列属于市场配置资源的是( )
①通过财政支持深入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②农产品价格波动促使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③政府重拳出击,合同诈骗团伙被捣毁
④“双十一”购物节,某企业通过促销活动引导消费者需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最近,某铺子因被指配料表造假引发广泛关注。网红打假博主“松哥打虎”发布视频,称某铺子旗下的两款产品藕粉、酸辣粉存在配料表造假情况。事件曝光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立案调查,并依法依规处置。这告诉我们( )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生产者不能完全掌握市场信息
②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③政府应不断健全市场规则,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④企业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坚守食品安全底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6. 某同学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搜集整理了以下时事材料。其中材料与基本特征对应正确的有(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
②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③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让市场对社会各个领域进行调节
④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企业响应中央号召,实现科技领域新突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回顾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历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每一个社会形态的更替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简要阐述人类社会形态更替背后所遵循的普遍规律并通过具体历史实例加以说明。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必须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重要思想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它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中国,以非凡的步伐跨越发展鸿沟,成就斐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科技创新如潮涌动,从高速铁路的飞驰到航天器的翱翔,再到5G通信的领先布局,无一不彰显着“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社会民生全面改善,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亿万民众共享发展成果,步入全面小康的新时代。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发展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中国动能”。
结合材料,简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另请选取一个原因举例并加以说明。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是根据《公司法》设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供电范围占国土面积的88%,供电人口超过11亿。
在国家电网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一系列创新举措被实施。企业内部不断革新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使得运营更为高效灵活,同时,在能源等关键领域,国家电网强化了其战略布局,确保了能源供应的安全
稳定,为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此外,国家电网还积极探索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合作路径,通过项目共建、技术共享等方式,促进了各类资本的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
(1)国家电网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请从材料信息中分析其经营的行业领域有何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积极推动国企改革对完善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何积极意义。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据此,有人认为:“要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就必须让市场决定、政府放手。”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5【答案】D
【答案】B
【答案】D
【答案】B
【答案】A
6-10【答案】C
【答案】D
【答案】B
【答案】C
【答案】B
11-15【答案】D
【答案】B
【答案】D
【答案】C
【答案】D
16【答案】A
17【答案】①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②举例:以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历程为例,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落后的生产力和封建残余,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不断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实行国有企业改革等,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生产力)。
18【答案】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19【答案】①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②举例说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显著发展,背后蕴含深厚文化自信。电影人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优秀作品,在国内外均获好评,展现了中国文化魅力。如《战狼2》,以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为主线,展现中国军人英勇形象和国家实力,在国内票房大卖的同时也深受海外市场欢迎,体现了电影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及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
20【答案】(1)国家电网属于国有独资企业(国有企业),其经营的行业领域具有公益性,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能源设施保障,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
(2)①积极推动国企改革有利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1【答案】上述观点是片面的。
①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能够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题中“让市场决定”的观点有其合理性。
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单靠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损害社会公平等。要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不仅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还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通过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题中“让政府放手"的观点是片面的。
③只有把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