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八中高2027级高一(上)阶段性测试
思想政治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9小题,1-15题每小题3分,16-26每小题4分,27-29题每小题5分共10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什么说中华文明经历过朝代更迭、疆域变化,依然绵延不断、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未曾断流 可以从其载体的传承可考、其思想文化的古今贯通、其民族精神的历久弥新体现出来。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永州道县玉蟾岩遗址是湖南省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考古专家从该遗址发现的距今1.2万年~1.4万年的水稻谷壳遗存,经鉴定为人工栽培稻,兼有野生稻、籼稻的综合性特征;考古专家还发现了陶片、打制的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等生产工具,以及大量动物残骸,其中哺乳动物达20余种。据此可以推断出当时( )
A. 生产资料开始转归家庭私有 B. 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C. 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D.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出现分工
2. 敦煌文书《天宝六载(747)敦煌郡敦煌县龙勒乡都乡里籍》登记了一户要交纳租税的“课户”。这户人家实际占有土地101亩,包括依《田令》拥有的土地87亩,买来的土地12亩,园宅地2亩。以下符合该时代生产关系的是( )
①地主占有全部土地及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②农户的劳动成果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③农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并且能够自主劳动
④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耕作技术显著进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唐末诗人张碧在《农父》中写道:运锄耕剿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这首诗反映出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 )
A. 封建的伦理思想 B. 封建的等级制度
C. 封建的神权思想 D. 封建土地所有制
4. 在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由此可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
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结果
②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
④是阶级矛盾调和的结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在科学真理和崇高理想的指引下,中国大地发生历史巨变,我们无比坚定,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顽强奋斗中,信仰的光芒熠熠闪烁,伟大的事业青春盎然,我们无比自豪,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5.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们通常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三次伟大飞跃,关于这三次飞跃表述正确的是( )
①巴黎公社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飞跃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④二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表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中国人民最终做出了三个正确的历史性选择,即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从而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 )
A 根本动力、领导力量与制度基础 B. 指导思想、领导力量与制度基础
C. 根本遵循、制度基础与领导力量 D. 领导力量、制度基础与具体路径
7. 下列论断中,能够印证“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生机和活力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
③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写出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版本”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经典著作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的批判。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8. 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些结论主要强调( )
A.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
B.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来源,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C. 广大工人在经济上受剥削,成为受苦最深的阶级
D. 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是依靠暴力、通过掠夺形成
9. “资本家只是人格化的资本,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值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生命就越旺盛。工人劳动的时间就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时间。”据此可知( )
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往往更具隐蔽性
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天然具有对立性
③无产阶级肩负推翻旧制度的历史使命
④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初期还是比较温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脚下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该论断主要说明( )
①资本主义制度客观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阶级斗争决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③生产力发展是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决定力量
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利益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标志。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图为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时间轴。根据下列选项,请在编号11~14的横线处选填相应的内容,以完善图示。
A. 开放5个沿长江城市 B. 在深圳等4个城市设置经济特区
C. 开放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 开放上海浦东
12.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征程;2024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谱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由此可知( )
①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②中国式现代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③中国式现代化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道路选择.
④改革开放以来,党工作的重点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要求深圳“杀出一条血路来”,之后进一步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调要“摸着石头过河”。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作出“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重要论断。对此,如下解读正确的是( )
①“杀出一条血路来”指明了打破帝国主义封锁的方向
②“走自己的路”指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
③“摸着石头过河”说明改革伊始就明确了发展蓝图
④“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求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青年要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赤诚奉献的坚定信仰。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关于“四个自信”的描述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②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③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激励人民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④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
②是相互分离、各自独立地发挥其作用的
③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④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 202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全国各族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习总书记的勉励是基于( )
①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需要青年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开新局
②中国共产党在应对各种风险考验中始终是人民的主心骨
③个人理想只有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中才能实现
④青年一代才是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定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7.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 )
①敢于有梦追梦,勤于逐梦圆梦,把人生理想融入民族大业
②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立足于梦想实现不朽伟业
③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自觉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
④坚持奉献世界,造福世界人民,实现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
②我国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下列属于新时代这十年中国变化的是( )
①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②我们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二十一世纪
③我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④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 引用名篇经典,是习总书记讲话的一大特色,下列经典的引用与“十四个坚持”对应正确的是( )
经典引用 十四个坚持
① “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②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坚持全面深改革
④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1. 下列选择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理解准确的是( )
①“十个明确”概括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②“十四个坚持”集中反映了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
③“十四个坚持”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
④“十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这些理念和主张为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贡献了中国智能,提供了中国方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该思想之所以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全球影响力,原因在于它( )
①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为世界人民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携手同行作出了世界性贡献
③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并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活力并为各国现代化探索发展提供具体方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3.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
①在我国的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②决定着我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③是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4. 我国公有制经济是长期以来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必须保管好、使用好、发展好。要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必须( )
A. 使公有制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优势 B. 使公有制经济控制经济命脉
C. 使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 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5. 2023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发布。其中,国有企业在公路运输、港口服务等行业具有优势,民营企业则主要分布在互联网服务、物流及供应链等行业,两类企业有关指标见下图。
可见,榜单中国有企业( )
①在行业分布上和民营企业存在差异
②数量越多越能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③平均营业收入和平均净利润高于民营企业
④研发费用高于民营企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6.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要探索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山东省临沂市D村成立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公司牵头、村集体入股、市场运作”,形成生产、销售一条龙模式,盘活土地等资源,促进农村兴旺、农民增收,书写了乡村振兴新篇章。该村做法( )
①探索了乡村振兴新路径,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
②变革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了制度创新
③通过推进农村“三权分置”拓展了农民收入渠道
④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
【答案】1. C 2. C 3. D 4. A
【答案】5.
C 6. B 7. B
【答案】8. D 9. A 10. D
【答案】11. BCDA 12. B 13. C
【答案】14. A 15. B 16. C 17. B
【答案】18. A 19. B 20. A 21. D 22. C
23【答案】A
24【答案】D
25【答案】A
26【答案】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