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章 西北地区第一节 区域特征◆基础知识·细解读◆知识点一 干旱的自然环境知识详解1.西北地区概况(1)位置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仓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国界绵长,邻国众多。(2)范围: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省级行政区域的大部分。(3)面积:约占全国的30%。2自然环境特征(1)气候西北地区地处大陆内部,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2)地形: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为内蒙古高原,西部盆地和山脉相间分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里木盆地,还有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以及天山山脉等。(3)自然特征: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河湖稀少。干旱是本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3.自然景观差异(1)原因西北地区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地理区域,东西最大距离超过3000千米,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再加上山岭的阻挡,使得本区年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降至西部的不足50毫米。(2)表现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差异显著。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思考】(判一判)1.西北地区地处大陆西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西北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跨纬度最广的区域。( )3.西北地区河流稀少,全部属于内流河。( )4.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差异明显。( )拓展归纳 图表解读1.西北地区地形学考链接:结合本图考查西北地区的范围、位置、地形类型和主要地形区、河流、气候与自然景观等内容。读图指导:(1)读图观察西北地区的范围,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以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为界;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以大兴安岭和长城为界。(2)读图,观察西北地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位置上看,西北地区位于北温带;从海陆位置上看,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并且,越向西距海越远。(3)观察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呈现出“三山夹两盆”的特点。(4)观察西北地区的河流特点。从图上可以看出,西北地区河流稀疏,许多地区无河流。西北地区多内流河,如塔里木河。观察河流特点,可以发现多季节性河流。但额尔齐斯河是外流河,是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黄河也是外流河。(5)结合地表景观思考气候特征。从图上可以看出,西北地区沙漠广布,说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2.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学考链接:结合本图考查西北地区的降水分布特点、降水分布的原因、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自然景观的变化、西北地区牲畜种类的变化。读图指导:(1)读图,结合图例,观察西北地区降水特点。从图上可以看出,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低于400毫米,说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广大。(2)观察西北地区的降水分布规律。从图上看,西北地区降水自东向西递减,说明自西向东,由于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3)找出西部降水较多的地区,结合地形图观察,降水较多的地区从地形上看,位于天山和阿尔泰山,能形成地形雨,降水比周围其他地区多。(4)观察西北地区的景观特点,东部为草原,向西牧草越来越稀疏,西部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说明自东向西,由于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所以景观发生了明显变化。(5)观察西北地区的牲畜分布特点。从图上看,东部是三河马、三河牛等大牲畜,向东过渡为以养羊为主,再向西过渡为山羊、骆驼。说明自东向西,牲畜越来越耐渴。知识点二 草原与牧场知识详解1.畜牧业基地(1)发展条件: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广大,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畜牧业分布区。(2)主要牧区:内蒙古牧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新疆、内蒙古、宁夏都有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畜牧业是本区主要的生产方式和重要的经济支柱。(3)优良畜种:新疆细毛羊,内蒙古三河马、三河牛和阿拉善骆驼,以及宁夏滩羊等是本区优良畜种。2.畜牧业发展对生活的影响西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对当地牧民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牧民从游牧生活的蒙古包搬到定居的牧民新村,免除了转场抗灾能力弱,并且特别辛苦的缺点,生活富裕而稳定。畜牧业机械化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由传统的钐镰打草到割草机打草,减轻了劳动量,提高了生活质量。【思考】(连一连)5.将主要牧区与其代表畜种连线A新疆 ①三河马、三河牛B内蒙古东部 ②滩羊C内蒙古阿拉善 ③细毛羊D宁夏 ④骆驼拓展归纳牧区生活变迁过去,我国西北地区牧区普遍存在游牧方式,牧民逐水草而居。“会移动的房子”蒙古包就是适应游牧方式的民居。游牧方式有许多缺点,首先是抗灾能力弱,遇到暴雪(牧民称为白灾),牲畜往往因冻饿大批死亡。其次是容易发生过度放牧,导致牧草退化、沙化。蒙古包虽然拆装容易,但本身保暖性不够好,空间狭小,居住条件差。现在,牧民普遍由游牧方式转为定居轮牧。牧民在定居点盖牲畜保暖棚,储备冬饲料,抗灾能力明显增强。牧场实行承包经营,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轮牧,并种植优良牧草和饲料作物,减轻了天然草场的压力,提高了畜产品产量和商品率。图表解读西北地区草地和优良畜种分布学考链接:结合本图考查西北地区草地分布特点、草地分布的影响因素、各地的代表畜种、影响畜种分布的原因等内容。读图指导:(1)观察西北地区草场分布。西北地区的草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然后与西北地区地形图对照,东部为内蒙古高原,西部新疆主要分布在天山和阿尔泰山,属于山地牧场。说明西北地区的牧场主要分布在山地和高原。(2)观察牧区牲畜种类。内蒙古东部是三河马、三河牛等大牲畜,向西过渡为以养羊为主,如三北羊、宁夏滩羊。到了内蒙古西部阿拉善一带,放养更加耐旱的骆驼。畜种变化说明自东向西,牧草越来越稀疏。(3)观察新疆主要畜种,主要新疆细毛羊和伊犁马等。知识点三 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知识详解1.土地荒漠化问题(1)土地退化的形式:土地退化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土地污染等多种形式。(2)土地荒漠化的原因:西北地区许多地方发生了土地退化现象,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主要原因有: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②人为原因:过度放牧、樵采和垦荒等。(3)土地荒漠化的危害:①荒漠化会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在西北地区的许多草原牧区,由于荒漠化,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已不复见。②荒漠化导致沙漠面积扩大,埋没了村庄、道路和良田。③荒漠化还会影响到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频现就与西北地区荒漠化有着直接联系。2.治理措施治理荒漠化是西北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几十年来,我国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等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西北地区人民在荒漠化的斗争中,也积累了丰富的防治荒漠化的经验。【思考】(判一判)6.西北地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形式是水土流失,其次是土地污染。( )7.新疆和内蒙古荒漠化面积占全国的比重较高。( )8.荒漠化会影响当地生态环境,但不会影响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 )9.“三北”防护林建设是重要的防沙治沙工程。( )拓展归纳西北地区的种植业西北地区夏季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但降水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农作物必须依靠灌溉,因此,水资源成为制约西北地区种植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西北地区主要灌溉农业区有:引黄河水灌溉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依靠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的河西走廊,新疆境内山麓平原和绿洲地带。西北地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棉花和甜菜,盛产多种瓜果。滥用水资源易导致荒漠化西北地区河流水量少,河流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随着灌溉面积扩大,河流水量锐减。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第二大内流河甘肃弱水,都发生了上游过量使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断流的现象,并出现了土地荒漠化。近几年,上游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等措施,河流水量有所恢复,有效遏制了河流下游的土地荒漠化现象。◆高频考点·巧突破◆考点一 干旱的自然环境例1.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有明显的东西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C. 地形类型 D. 海拔高度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的关键点是:①我国西北地区东西景观有明显差异,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温带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②东西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东西距离长,各地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答案:B例2. 读图12“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到乙再到丙,年降水量逐渐 。甲地典型的地标景观是A、B、C 中的 。(2)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这里有 和 两大牧区。(3)丙区域的河流为 (内流河或外流河),其河水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 。(4)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 、 ,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的关键点是:①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西北地区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②与乙、丙相比,甲地距海较近,降水较多,地表景观是草原。乙处是荒漠草原,丙处是荒漠。③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畜牧业分布有,有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④丙区域是塔里木盆地,盆地内的河流为内流河,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⑤西北地区引黄河水灌溉的是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答案:(1)减少 C (2)新疆牧区 内蒙古牧区 (3)内流河 冰雪融水 (4)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例3. 去年暑假,小红和父母骑自行车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旅行,下图是旅行路线图,读图回答(1)~(2)题(1)小红旅行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湿热 B. 冷湿 C. 干旱 D. 高寒(2)行程中,小红感受到自然景观东西差异显著,小红在起点看到的景观应是( )A. 荒漠 B. 荒漠草原C. 温带草原 D. 常绿阔叶林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的关键点是:①根据轮廓识别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由轮廓线可知,小红旅行地区是西北地区。②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是干旱。③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差异显著,东部以温带草原为主。答案:(1)C (2)C 考点二 草原与牧场 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例4. 下列牧区,其主要的畜产品为三河马、三河牛的是( )A.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B. 青藏地区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宁夏地区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的关键点是:由于草场不同,西北地区各地的代表牲畜不同。其中,三河马、三河牛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答案:A例5. 图9是我国西北地区略图,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A是 山脉,B是 高原,C是铁路干线 线,D 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_ 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2)本区位于我国干湿地区中的 区和 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分布有我国四大牧区中的 牧区和内蒙古牧区。(3)本区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的关键点是:①西北地区的地形与铁路线。分布在西北地区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新疆中部是天山,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大兴安岭同时也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连接新疆、甘肃等省区的是兰新线。②西北地区的干湿区与草原畜牧业区。由于距海远,降水少,西北地区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四大牧区中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分布在西北地区。③西北地区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的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答案:(1)天山 内蒙古 兰新 大兴安岭 三(2)半干旱 干旱 新疆 (3)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例6. 下列四幅图中,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的关键点是: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畜牧业分布区,过去以游牧方式为主,蒙古包是传统民居。这四地民居依次是东北民居、新窑洞、蒙古包和江南水乡民居。答案:C 考点三 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例7. 读新疆略图和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l )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大致呈现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2 )西北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制约该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在农牧业发展中,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3 )甲河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和少量山地降水。下列四幅图中,能代表该河水量变化的是 (填字母)。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的关键点是:①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显著特征是干旱。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变化明显,主要原因是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②西北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由于气候干旱,水源成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农牧业发展过程中,最需要防止的是土地荒漠化。③甲是塔里木河,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B图符合这种特点。答案:(1)干旱 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2)畜牧业 水资源 荒漠化(3)高山冰雪融水 B方法技巧 图示归纳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高效训练·速提能◆基础训练读“西北地区”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①表示的山脉是( )A.阿尔泰山 B.天山C.昆仑山 D.祁连山2.图中②表示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3.下列有关西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植被景观由东到西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B.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C.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条件D.我国最长内流河分布在准噶尔盆地4.下列四幅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符合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读我国野骆驼分布变迁图,回答5~6题。5.野骆驼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6.关于不同时期野骆驼分布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范围越来越大B.逐渐向东迁移C.文献记载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D.现存分布区气候较干旱7.下列属于宁夏的优良畜种的是( )A.三河马 B.三河牛 C.伊犁马 D.滩羊8.我国土地荒漠化占全国比例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新疆和内蒙古 B.青海和四川C.甘肃和宁夏 D.山西和陕西读 “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9~11题。9.图示区域由东向西( )A.降水越来越多 B.植被越来越稀C.海拔越来越低 D.人口越来越密10.造成该区域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距海远近C.海拔高度 D.地表植被11.该区域荒漠化严重,其主要的人为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减少 B.过度垦殖、过度放牧C.环境污染加剧 D.农民进城、土地抛荒12. 新疆阿克苏市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年降水量不足150mm,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经过几代新疆建设兵团人的艰苦开发,阿克苏——阿拉尔垦区(下面左图中“垦区”)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长绒棉(喜光热、耐旱植物,其果实棉桃是棉纺工业优良原料)生产基地。阅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西北地区(局部)工业分布图,工业部门齐全的四个城市中,唯一不是省级行政中心的是_______,从图中位置分析该城市应该位于______(省级行政单位名称)。(2)根据西北地区所处的位置,可以判断西北地区最突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_______。左图中“天山”应该大约位于右图中数码_______所示位置。(3)左图中,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均注入了塔里木河。根据图文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发现,这些河流年径流量_______,径流的季节变化_______(4)请根据图文材料从地形、气候、水源、交通、政策等方面简要分析阿克苏——阿拉尔垦区成为全国最大长绒棉生产基地的优良条件。(任意选择三个方面分析)。能力提升某大学生骑自行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线路的旅行。读图回答13~14题。13.旅行越往西气候越干旱,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14.骑行过程中,最可能观赏到甲图所示文体活动的城市是( )A.乌鲁木齐 B.敦煌 C.银川 D.呼和浩特15. 16. 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我国各地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各不相同。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问题。(1)我国领土东西跨度大,北部地区自然景观东西差异明显。据图写出我国北部地区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所在区域自然环境最主要的特征是_________,形成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乙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平原,这里盛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专区】【思考】1. √2. × 解析:西北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跨经度最广的地区,不是跨纬度最广的地区。3. × 解析:西北地区多内流河,但也有外流河,如黄河、额尔齐斯河。4. √5. A——③,B——①,C——④,D——①。6.× 解析:西北地区土地退化的最主要形式是土地荒漠化。7.√8. × 解析:土地荒漠化不仅会给当地造成影响,也会影响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如我国北方的沙尘暴与西北地区荒漠化有直接联系。9. √【训练】1.C.2.B.3.D. 解析:第1题,①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分界的昆仑山。第2题,②处是内蒙古高原。第3题,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位于塔里木盆地。4.B.解析:由于地处内陆,西北地区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降水少,C项符合这个特点。A、B、D依次代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5.C.6.D.解析:本组试题考查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读图能力。第5题,从野骆驼分布范围看,主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最6题,从图上看,野骆驼遗骸分布区范围最大,其次是文献记录区,现存野骆驼分布区范围最小,说明野骆驼分布范围越来越小,并且向西迁移。野骆驼文献记录区范围比西北地区略小,不在长江流域。8.A. 解析:荒漠化面积占全国荒漠化面积比重最大的是新疆,其次是内蒙古。9.B.10.B.11.B.解析:本题组考查了西北地区的局部地区的地理问题以及读图能力。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地区自东自西降水越来越少,受降水的影响,植被和人口都是自东向西越来越稀疏。第10题,该区域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远,所以,距海远近是影响降水的最主要因素。第11题,这里是西北地区的一部分,荒漠化的原因有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樵采等。12.(1)包头 内蒙古自治区(2)干旱 ② (3)小 大 (4)地形:(等高线稀疏,)坡度小(地势平缓),利于耕作;气候: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热量丰富;水源:塔里木河及其支流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交通:南疆铁路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国家派驻大量(军队)人员进行开垦,并提供政策支持解析:本题考查了西北地区地理特征以及读图能力。第(1)题,结合图例可以看出,包头、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四个城市工业部门齐全,其中包头不是省级行政中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第(2)题,由于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所以气候干旱。从图上看,天山位于40°N以北,所以大致位于②处。第(3)题,由文字材料可知,这里的降水少,所以河流年径流量小,水源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冬季气温低,径流量小,所以径流季节变化大。第(4)题,从图上看,阿拉尔垦区位于山麓地带,所以地形平坦;这里位于西北地区,光照充足,夏季热量丰富;这里塔里木河及其支流提供灌溉水源;南疆铁路经过垦区。13.C.14.D.解析:第13题,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海陆位置是越往西越干旱的原因。第14题,摔跤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行政中心,最有可能看到。15.D. 解析:据题干资料可知黑河流经戈壁、沙漠,所以水量较少;由于这里降水少,所以不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黑河发源于祁连山,而祁连山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所以,这里不可能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交界处。15. (1)森林、草原、荒漠 (2)干旱 西北地区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这里的降水比较少,气候干旱 (3)东北 春小麦、玉米、水稻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知识,以及读图能力。第(1)题,图中的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和荒漠。第(2)题,甲地位于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最典型的特征是干旱,原因是距海远,并有高磊山脉阻挡。第(3)题,乙处是东北平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这里建成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有地形平坦,有肥沃的黑土,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