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监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质量监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沈阳市第120中学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年级 第三次质量监测 政治答题卡
姓名: 班级:
考场/座位号:
贴条形码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
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
留痕迹。
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
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时,必须用2B铅笔,并描浓。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 [A] [B] [C] [D] 5 [A] [B] [C] [D] 9 [A] [B] [C] [D] 13 [A] [B] [C] [D] 17 [A] [B] [C] [D]
2 [A] [B] [C] [D] 6 [A] [B] [C] [D] 10 [A] [B] [C] [D] 14 [A] [B] [C] [D] 18 [A] [B] [C] [D]
3 [A] [B] [C] [D] 7 [A] [B] [C] [D] 11 [A] [B] [C] [D] 15 [A] [B] [C] [D] 19 [A] [B] [C] [D]
4 [A] [B] [C] [D] 8 [A] [B] [C] [D] 12 [A] [B] [C] [D] 16 [A] [B] [C] [D] 20 [A] [B] [C] [D]
二、主观题
21. (8分)
22. (12分)
{#{QQABCQQEogioAAJAABhCAwmCCgMQkgEACagORAAMMAABCQNABAA=}#}
23.(14分)
(1)(6分)
(2)(8分)
24. (6分)
{#{QQABCQQEogioAAJAABhCAwmCCgMQkgEACagORAAMMAABCQNABAA=}#}沈阳市第 120 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
第三次质量监测
政治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命题人:路银艳 审题人:宋纪文
一、单选题(20×3=60 分)
1. 2024年6月,嫦娥六号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当鲜艳的国旗闪耀月球,作为其制作原料的河北张家口蔚县玄武岩也迅速“出圈”。玄武岩纤维布、玄武岩纤维毡、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科技创新把不起眼的石头织成月背“中国红”,也在为河北新材料产业发展开拓新空间。这表明( )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并构成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通过实践,人可以创造出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资料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为复杂和高级
④人类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下图漫画《等待与起舞》(作者:吴广昊)表明( )
①“风暴”的遭遇中包含着“起舞”的机遇
②“风暴”的遭遇与“起舞”的机遇各有其特殊性
③勇于直面“风暴”,才会翩翩起舞迎接挑战
④在一定地方为“风暴”的遭遇,在另一地方则是“起舞”的机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 7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劳动者需求日趋多元,需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根据中央决定,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55周岁延迟到58周岁。从哲学角度看,延迟退休政策的调整是因为( )
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发展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54年前,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中国人自此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如今,三名“80后”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奔赴中国空间站,再次迎来中国航天的荣光时刻。中国航天成功的背后,站立着无数矢志奋斗、默默坚守的科研人员。正是他们用忠诚和担当,不断书写着建设航天强国的新篇章。由此可见( )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从英雄人物身上感受道德风范
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③不懈奋斗和努力奉献有利于创造出更精彩的人生
④航天人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2024年7月-8月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火爆出圈,一票难求。展览精选了包括法老雕像、木乃伊棺等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全面解读古埃及文明并呈现中埃联合考古的最新成果,展现两大文明古国的文明互鉴美美与共(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魅力在交流互鉴中才能展现
③中埃文化交流深化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④保持文化多样性能激发世界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在陕西西安蓝田县,“蓝田新婚礼”模式得到青年推崇,简约、文明、新潮,文化味和人情味十足,成为当地婚庆形式的亮丽风景。而这,正源于历史久远的《吕氏乡约》所带来的启发,将“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等传统理念融入其中,并体现出勤俭、绿色等新风。这说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
②只有融入传统文化才能塑造文明新风
③优秀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服务社会的功能
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正副总统、全部国会众议员以及约三分之一的国会参议员等联邦官员,以及多个州的州长等州和地方官员都将面临改选。然而,作为全美政坛的新一轮重大洗牌,它改变的只是华府两党政治利益分赃的不同排列组合,无法回应普通民众的最基本诉求与关切。由此可见,美国总统选举( )
①反应人民诉求,为争取实现人民利益最大化的政治活动
②是资本家的金钱游戏,未改变代表资本家根本利益的本质
③体现国家结构形式,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争夺日趋激烈
④是民主共和两党争夺执政权力以实现本党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时指出: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应该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中方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发展利益的立场没有变;中方强烈谴责某些西方国家打着“促进民主”的幌子,颠覆他国政权的行为。由此可见( )
①国家性质决定统治阶级性质,因而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不同
②某些西方国家的民主不以维护人民利益为目的,已经名存实亡
③主权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不可或缺
④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最高利益,中国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9. 甲国总统由全民公投选举产生,总理由众议院提名,总统任命。2024年4月,甲国迎来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他是该国政党统一党的新领袖。统一党在该国众议院(下议院)160个席位中拥有35个议席,在下议院共和党和绿党的支持下他成功当选新一任总理。随后,该国联合执政政府进行了小规模的内阁改组。由此可以推断,甲国( )
A. 是议会制国家,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
B. 政府首脑由内阁总理担任,要对总统负责
C. 实行多党制,政党以掌握政权、统治国家为目的
D. 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具有最高行政权力
10. 2024年8月,应澳门特区政府请求,中央邀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到澳门特区宣讲,强调澳门要深入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积极参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发挥澳门作用。材料体现( )
①澳门各界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得到更好的法治保障
②“一国两制”是我国保持澳门繁荣和稳定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澳门服从中央统一领导
④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调动地方主动性、积极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备受瞩目。研究机构预测:2024年美国选举将最烧钱,竞选花销将超过100亿美元,整个竞选过程被各种利益集团控制;2024年美国选举将最分裂,由于两党政策主张迥异,各自支持者所期望的国家发展方向截然不同。关于美国总统选举,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①美国两党充分表达自己的政策主张,以便人民更好地选择自己的代言人
②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国体
③美国选举最烧钱,但利益集团一般不以取得政权为目标
④美国选举最分裂,但两党的根本利益取向是一致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强调,地区冲突引发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极端天气、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政策突然转向等因素可能导致全球粮食供需失衡。国际社会应当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通过国际合作探寻有效解决方案。由此推断( )
①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粮食安全方面起决定作用
②粮食安全问题和世界和平与国家间合作紧密相关
③完善国际法律体系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
④联合国高度关注粮食资源引发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2024·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活动于2024年6月20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来自上海合作组织8个成员国130多名代表出席,嘉宾围绕“搭建上合国家文明对话合作之桥,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主题展开深入探讨。“2024·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活动( )
①凝聚共识,致力于维护各成员国的根本利益
②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不断深化多边安全合作
③践行“上海精神”,深化成员国之间务实合作
④搭建交流互鉴平台,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 2024年一季度,我国成功举办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5轮谈判,与洪都拉斯签署自贸协定早期收获安排;我国与阿联酋、安哥拉、马尔代夫等国新签了6个数字、绿色、蓝色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备忘录;我国举办第4届消博会和第135届广交会,吸引了大量“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客商参展采购。据此可推出,中国( )
①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大量中国机会
②成为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
③加快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完全避免贸易竞争冲突
④立足各国共同利益,使经济全球化发展更加均衡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2024年上半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989.1亿元人民币,整体同比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418.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37.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87.5%和43.4%。这( )
①表明了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中国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不断下降
②显示出中国外资吸引力依然保持强劲,展现出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发展潜力
③反映出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利用外资质量提升
④促进了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外商投资风险降低、加速在中国投资布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产能问题要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充分考虑全球分工和国际市场的现实情况,秉持客观、公正和科学立场。对新能源来说,从全球范围看,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短缺。中国新能源产业持续提供可负担的优质产能,对全球绿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由此可知( )
①从全球范围来看,绿色产能仍然严重不足
②扩大开放需要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
③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景
④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7. 2024年6月,第十二届亚太经合组织旅游部长会议在秘鲁库斯科召开。本届会议以“为旅游业可持续增长开辟创新之路”为主题,与会成员讨论了通货膨胀、极端天气、劳动力短缺等当前世界旅游业面临的主要压力,以及如何通过政策协调实现旅游业开放、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种类繁多的国际组织在促进国际社会交流、协调、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有关国际组织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
③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之初就将打击“三股势力”,维护世界安全稳定视为重要的合作领域
④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8. 欧盟规定,自2024年2月17日起,除了雇用人数少于50人且年营业额低于1000万欧元的小微企业外,所有在欧盟拥有用户的在线平台都必须遵守欧盟《数字服务法案》,根据《法案》要求,在线平台需向用户声明为何展示广告以及谁为广告付费。此外,平台还必须打击非法内容、商品和服务。由此可见,欧盟( )
①作为拥有相对主权的国际组织,享有管辖权和自主权
②作为超国家的政治实体,其制定的法律对其成员国具有普遍适用性
③作为专门性国际组织,积极促进各成员国经济发展
④作为一体化程度最高国际组织,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 2024年6月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召开之际,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吉乌铁路是三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三国政府间协定的签署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三国携手促合作、共同谋发展的坚定决心。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合组织属于区域性、一般性国际组织,开创了区域合作的新模式
B. 三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坚持结盟同行,互利共赢
C. 中吉乌铁路项目服务于三国发展战略,推进了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
D. 中吉乌三国践行多边主义以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0. 一盏清茗是如何从中国福建安溪的茶山来到南非消费者手中的?过去,几乎没人能说清楚。如今,手机扫扫“金砖优品码”就知道了。“金砖优品码”通过一套标准化流程,赋予金砖国家监制、设计的产品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为金砖国家企业提供单据存证、商品检测认证、商品溯源、碳足迹追溯等服务。关于该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将促进金砖国家间产业链的协同合作
②它能推动金砖国家间技术标准互联互通
③它标志着世界贸易格局已发生根本改变
④它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主观题(共 4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挥制度优势凝聚奋进力量】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有效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绝大多数问题的大多数原初方案归根到底是由各条战线上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村民试点出来的,村民委员会这一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是由广西河池合寨村的农民们首创出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其富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构成模式和工作运行方式最大限度地起到了汇聚群众的各种方案、智慧和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中间桥梁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创造“两大奇迹”汇集最强智慧。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加以说明。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同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明确宣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的一员,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
中国出身南方、心系南方、扎根南方,是全球南方天然成员。中国同南方国家存在着天然的情感纽带和广泛的共同利益,彼此关系基础深厚、牢不可破。在动荡变革、矛盾多发、对立加剧的当今世界,全球南方联合自强、携手前行,不仅是自身突出重围、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持续贡献宝贵的稳定性和正能量、推动人类社会走向光明未来的现实需求。为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应加强团结合作,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不断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建设性思路和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知识,分析“全球南方”国家和中国什么会共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形势紧张,世界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
习近平主席在同外方领导人会谈中多次提到,中国将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完善全球治理。
近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通过外商投资法、精简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到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再到积极推动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特别是连续多年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世界昭示:要"拉手"而非"松手",要"拆墙"而非"筑墙"。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评价世界经济发展中要“拉手”而非“松手”,要“拆墙”而非“筑墙”的主张?
(2)阐释在世界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以实际行动给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代中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行走于中华大地,传承中国文化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谷雨时节,伴随着一曲吴语《声声慢》,2024年“文化中国行”国家级主题宣传活动在苏州博物馆正式启动。此次主题宣传活动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挖掘文化印记。活动设置了以下几个篇章:
假如你是“文化中国行”的志愿者,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任选其中一个篇章,为其撰写推介词。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沈阳市第 120 中学 2024-2025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
第三次质量监测
政治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命题人:路银艳 审题人:宋纪文
一、单选题(20×3=60 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A
【20题答案】
【答案】A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主观题(共 40分)
【21题答案】
【答案】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村民委员会这“两大奇迹”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主体的生动体现,而这正是我国人大制度在党的领导下,为人民群众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提供了制度保障。
【22题答案】
【答案】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方向,有利于“全球南方”国家和中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联合自强。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全球南方”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共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全球南方”国家和中国的共同利益。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全球南方”国家寻求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要求,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意与金砖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3题答案】
【答案】(1)①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拉手”“拆墙”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②坚持“拉手”“拆墙”有利于促进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为各国营造良好国际营商环境,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推动各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中国坚决反对“松手”“筑墙”,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与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必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2)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加多边、双边外交活动,走和平发展道路;
②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③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4题答案】
【答案】【考古中国篇】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物、古迹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或“文物、古迹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从历史走向未来,文物的保护利用和古迹的保护传承,要挖掘其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精神标识,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
【游历中国篇】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味,用旅游带动文化传播、推动文化繁荣,(或“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让文旅深度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引擎。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挖掘文化资源,构建文化场景,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发展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开放中国篇】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文化交流互鉴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既能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与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展示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让国外民众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