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演唱)游击队歌》教案
参考资料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学生能感知《游击队歌》轻快流畅的旋律风格,体会歌曲所传达的乐观、坚定的情绪。
艺术表现
通过学唱,学生能够自信地演唱歌曲,用合适的音色、力度表现出歌曲中的战斗氛围。
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歌曲进行创意改编,如节奏变化或简单的舞蹈编排。
文化理解
了解歌曲产生的抗日战争背景,理解歌曲所反映的游击队员机智勇敢的形象和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熟练演唱《游击队歌》,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与游击队员战斗形象的联系,并准确地表现出来。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示范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设备、《游击队歌》的音频和视频资料、钢琴。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3 分钟)
师:同学们,在战争年代,有一群特殊的英雄,他们没有固定的战场,却能给敌人沉重打击。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
生:(思考后回答)游击队。
师:对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游击队有关的歌曲 ——《游击队歌》。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问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背景介绍(5 分钟)
师:《游击队歌》是由贺绿汀创作的。这首歌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游击队员们活跃在敌后,他们机智勇敢地和敌人战斗。贺绿汀先生就创作了这首歌来表现游击队员们的风采。
(展示一些抗日战争中游击队战斗的图片)
师:大家看这些图片,说说你们对游击队员的印象。
生:(观察图片后回答,如勇敢、灵活)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内涵。
聆听感知(7 分钟)
初听歌曲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歌,大家在听的时候感受一下歌曲的速度和旋律特点。
(播放歌曲)
师:听完了,谁来说说这首歌的速度是怎样的?旋律给你什么感觉?
生:(回答问题,如速度较快,旋律轻快)
复听歌曲
师: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同学们注意歌曲中的节奏。
(再次播放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多次聆听,培养学生对歌曲音乐要素的感知能力。
节奏学习(8 分钟)
师:这首歌里有一些很有特色的节奏,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在黑板上写出典型节奏型)
师:老师先示范一下这些节奏怎么打。(示范节奏打法)
生:(跟着老师练习节奏)
师:下面分组练习,看看哪个小组打得最准确。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节奏学习,为歌曲演唱做好铺垫。
学唱歌曲(12 分钟)
教师逐句教唱旋律
师:现在我们开始学唱旋律,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唱。
(用钢琴弹奏旋律,逐句教唱)
学生跟唱旋律
师:大家自己试着唱一唱旋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老师。
(学生跟唱 2 - 3 遍)
教师教唱歌词
师:旋律大家都熟悉了,现在我们把歌词加进去唱。
(逐句教唱歌词)
学生完整演唱
师:同学们完整地唱一唱,老师听听看。
(学生演唱,教师纠正错误)
【设计意图】通过逐步教学,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
歌曲处理(5 分钟)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表现游击队员战斗的,那我们在演唱的时候怎么才能体现出那种战斗的感觉呢?
生:(讨论后回答,如可以唱得有力一些)
师:对,我们可以在一些地方加强力度,比如唱到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的时候,要唱得更有力量。
(教师示范演唱处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更好地表现歌曲情感。
拓展延伸(5 分钟)
师:现在我们分组来对这首歌进行创意改编。可以是改变节奏,或者设计简单的动作来表演。
(学生分组进行改编,教师参与指导)
师:好了,每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各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观看并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课堂总结(5 分钟)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游击队歌》,大家都表现得很棒。通过学习这首歌,我们了解了游击队员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也学会了一首充满力量的歌曲。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也能多多欣赏这类优秀的音乐作品。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课后欣赏音乐。
板书设计
《游击队歌》
作者:贺绿汀
创作背景:抗日战争
节奏型:(展示歌曲中的典型节奏)
演唱要点:(如力度处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