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听赏)花儿与少年》教案参考资料教学目标审美感知:学生能专注聆听《花儿与少年》,敏锐感知其活泼明快的旋律、丰富多变的节奏及和谐的和声之美。艺术表现:学生可用自然流畅且富有韵律的肢体动作、准确的节奏模仿及简洁的歌唱,展现对乐曲的理解与感受。创意实践:学生能大胆发挥想象,以小组合作形式对乐曲进行节奏、速度、演奏形式方面的创意改编或拓展。文化理解:学生了解《花儿与少年》蕴含的西北民族文化内涵,知晓其音乐风格特点与当地风土人情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深入引导学生感受《花儿与少年》的音乐风格,精准把握其旋律、节奏特点,体会乐曲的欢快情绪。教学难点: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用独特方式创造性地表达对乐曲的理解与感受,并准确表现出乐曲的风格韵味。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启发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打击乐器(如响板、铃鼓)、自制旋律卡片、彩色粉笔教学过程导入(5 分钟)师:亲爱的同学们,在广袤而神秘的中国大西北,流传着许多动人的音乐故事。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踏上一段奇妙的音乐之旅,去探寻一首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乐曲 ——《花儿与少年》。在出发前,我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西北的一些特色文化或者音乐呢?(微笑着环顾四周,眼神充满期待)生 1:我知道西北有很多好吃的,像羊肉泡馍!师:哈哈,你真是个小吃货!不过西北的音乐也很有特色哦,有没有同学知道呢?生 2:老师,我听过信天游,声音特别高亢。师:非常棒!信天游是西北的一种民歌形式。那今天我们要欣赏的《花儿与少年》也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乐曲,让我们一起竖起耳朵,听听它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吧!(播放《花儿与少年》音频片段,时长约 1 分钟)(教学意图:通过提问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然地导入新课,同时为后面的文化理解环节做铺垫。)乐曲初听(8 分钟)整体感受师:音乐听完了,同学们,谁能来说说这首乐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呢?(目光温和地看着学生们)生 3:我觉得很欢快,好像大家在跳舞。生 4:我听了心情很好,感觉很热闹。师:大家的感受都很敏锐!这首《花儿与少年》的旋律确实非常欢快活泼,让人听了就忍不住想跟着动起来。那你们能听出这首乐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呢?(再次播放乐曲开头部分,引导学生关注速度)生 5:快的,感觉像奔跑一样。师:你形容得很形象!那这样的速度给乐曲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呢?生 6:很欢乐、喜庆的氛围。师:说得太好了!接下来,让我们更深入地走进这首乐曲,看看它还有哪些奥秘待我们去发现。(教学意图:让学生对乐曲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基本要素 —— 速度,以及速度对音乐情绪的影响。)介绍背景师:同学们,《花儿与少年》原本是一首青海民歌,在当地广为流传。“花儿” 是当地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山歌形式,歌词大多是即兴创作,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爱情、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而这首由民歌改编而来的管弦乐曲,更是把西北人民的热情奔放展现得淋漓尽致。(展示青海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图片,配合简单的文字介绍)师:大家看这些图片,想象一下,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人们唱着欢快的花儿,跳着舞,是不是感觉这首乐曲更有画面感了呢?生:是!(教学意图:通过介绍乐曲的文化背景和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和文化认同感。)分段欣赏(12 分钟)第一段欣赏师:现在,让我们分段来聆听这首乐曲。先听第一段,大家仔细听,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呢?(播放第一段音频,同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出简单的旋律线)师:同学们,看老师画的这条线,像不像旋律的起伏?(引导学生观察旋律线的高低变化)生 7:像,有高有低的。师:对,这段旋律的起伏就像我们爬山一样,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很有动感。那在这段旋律中,你们有没有听到一些重复出现的音符或者节奏呢?(再次播放第一段,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细节)生 8:我好像听到了 “哆哆唻咪嗦” 这几个音经常出现。师:你听得很仔细!这些重复出现的音符就像音乐的小种子,让我们一下子就能记住这段旋律。那现在,老师来唱一遍这段旋律,大家跟着我一起用手画旋律线,好吗?(教师范唱,学生跟随画旋律线)(教学意图:通过分段欣赏,引导学生更细致地感受乐曲的旋律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和注意力,同时通过画旋律线和跟唱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旋律。)第二段欣赏师:接下来,我们听听第二段,和第一段相比,这段旋律有什么变化呢?(播放第二段音频)生 9:感觉更轻快了,节奏好像也更快了。师:非常好!你的耳朵真灵。这段旋律的节奏确实加快了,让音乐更加欢快活泼。那大家注意听,这段旋律中有没有出现新的乐器声音呢?(再次播放第二段,引导学生关注乐器音色)生 10:我听到了好像有笛子的声音,很清脆。师:你太棒了!这段旋律中加入了笛子的演奏,让乐曲更加生动形象。那现在,我们用响板和铃鼓来为这段旋律伴奏吧,谁想来试试?(邀请几位学生上台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其他学生跟随拍手打节奏)(教学意图:通过对比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辨别能力,同时通过乐器伴奏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第三段欣赏师:最后,我们来听听第三段,这段旋律又给你怎样的感觉呢?(播放第三段音频)生 11:很热闹,好像很多人在一起跳舞。师:你的感受很准确!这段旋律把前面两段的旋律元素融合在一起,更加欢快热烈,就像一场盛大的狂欢。那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这段旋律呢?(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生 12:可以转圈、摆手。生 13:还可以跳起来。师:那大家一起站起来,跟着音乐尽情地舞动吧!(全体学生跟随音乐自由舞蹈,教师在一旁引导和鼓励)(教学意图:通过欣赏第三段旋律,让学生感受乐曲的高潮部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同时通过自由舞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释放情感,展现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拓展与创作(10 分钟)小组讨论师:同学们,我们欣赏了《花儿与少年》这么美妙的乐曲,现在让我们发挥创意,想一想如何对这首乐曲进行一些小小的改变,让它变得更加独特呢?老师把大家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下,可以从节奏、速度、演奏乐器或者加入人声方面入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发放自制旋律卡片和打击乐器)(教学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创意的火花,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小组展示师:好,哪个小组先来展示你们的创意成果呢?(各小组轮流上台展示,有的小组改变了节奏,有的小组加入了新的乐器,有的小组用哼唱的方式为乐曲增添了人声)师:大家的创意都太棒了!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让这首《花儿与少年》焕发出了新的活力。那现在,我们请全班同学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演绎这首经过我们创意改编的《花儿与少年》吧!(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用各种方式演绎乐曲,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教学意图:通过小组展示和全班共同演绎,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把握。)课堂总结(5 分钟)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花儿与少年》这首充满魅力的乐曲,从最初的整体感受,到分段分析,再到最后的创意改编,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出色。通过这首乐曲,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还了解了西北的民族文化。希望大家以后能继续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去发现更多好听的音乐,好吗?生:好!师:那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教学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持续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板书《花儿与少年》西北风情旋律:活泼欢快、起伏变化节奏:多变富有活力乐器:多种乐器配合文化:花儿与少年的故事创意改编展示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