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冀少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的繁殖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生殖二、无性生殖绿萝多肉植物身边事掐一段绿萝的枝条,插到水中,过一段时间,绿萝就长出了根,成为一个新的植物体。这种繁殖方式与用种子繁殖有什么不同呢?学习目标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2.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3.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4.关注植物的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落地生根的叶子上长出新植物体马铃薯块茎发芽生根甘薯块根上长出新植株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也叫营养繁殖)无性生殖的概念:无性生殖特点:后代与亲代的遗传信息一致无性生殖的优点:1.加快繁殖的速度;2.保持植株原有的性状。植物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1.扦插在适宜的季节,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这种繁殖植物体的方法叫做扦插。探究竟 实验练习扦插结合课本P10页内容,完成薄荷的扦插,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如果剪取的枝条上没有芽,扦插能成功吗?2.为什么要去掉部分叶片?为什么要放在遮阴的地方?3.剪取枝条时为什么上切口要剪平,下切口要剪成斜面。思考讨论1.如果剪取的枝条上没有芽,扦插能成功吗?2.为什么要去掉部分叶片?为什么要放在遮阴的地方?3.剪取枝条时为什么上切口要剪平,下切口要剪成斜面。答:不能。因为没有芽不能发育成枝条。答: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答:上切口剪平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下切口剪成斜面是为了增加吸水的面积,而且这样能更好的区分上下。葡萄适合扦插的植物红薯菊花月季甘蔗柳树为了保证扦插的成活率,事先还要进行杀菌处理,有的还要使用生长调节剂。2.压条压条压条是将植株上的枝条向下弯曲,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去下部半圈,埋进土壤并固定,让枝条的顶端露出地面,等埋进土中的枝条长出不定根和新叶后,再与母体分开的一种繁殖方式。适于压条的植物有石榴、桂花、夹竹桃等。思考讨论1.压条与扦插的有什么区别?2.压条的植物为什么要剥去下部半圈?3.当植株比较高大,且枝条不易弯曲时,怎么进行压条?答:压条的枝条不脱离母体,直接压入土中。答:形成愈伤组织,截留有机物,能更快生根。答:进行空中压条。荔枝的空中压条枝接嫁接:把一株植物的 芽或枝 接在另一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3.嫁接芽接嫁接成功的关键:将接穗和砧木的 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白花玫瑰嫁接在红花玫瑰上,开什么颜色的花?嫁接成功后,新植物体保持 的优良性状。(接穗、砧木)接穗仍然开白花最牛的菊花这株大立菊上开出547朵花共513个品种将植物体的部分组织或细胞在无菌条件下置于特制的培养基内,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育出完整的植物体,这就是组织培养。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4.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愈伤组织胡萝卜的试管苗外植体接种外植体 消毒 接种 (脱分化)愈伤组织 (再分化)芽或胚状体 生根 移植组织培养优点培养无病毒植株保持原植物体的优良特点实现植物幼苗的“工厂化”生产当堂练1.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繁殖植物体的方式属于( )A.有性生殖 B.嫁接 C.扦插 D.组织培养2.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现将水蜜桃嫁接到毛桃上(如图所示),结出的果实味道是( )A.酸的 B.甜的C.又酸又甜 D.有的酸有的甜CB3.无性生殖在农业上有什么意义?答:①繁殖速度快;②能保持植株原有的优良性状;③培养无病毒的植株;④实现植物幼苗的“工厂化”生产。试试看选择两种植物进行嫁接方法的练习。使用刀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课后作业对比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完成下表比较项目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新个体的产生后代遗传物质繁殖速度后代适应能力优点相同点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亲代双方母体慢快强弱有利于生物的变异保持植株原有的性状都能产生新个体,繁殖后代小结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最主要的区别: 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1、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A.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B.能否进行细胞分裂C.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D.有无细胞数量的增多C随堂演练B2、从柳树上摘下一个枝条,将其插入土壤中能发育成新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A、出芽生殖 B、无性生殖C、分裂生殖 D、断裂生殖3、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能达到的目的是( )A、可以培育出植物新品种B、可以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植物C、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D、可以培育出在一株植物上有两个品种的植株D4.如图是被子植物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花的主要部分是[ ] 和[ ]雌蕊.(2)受精作用完成后, 继续发育,形成果实.其中④ 发育成种子, 发育成果皮, 发育成胚.。12雄蕊11子房胚珠子房壁受精卵生活的美妙就在于它的丰富多彩,要使生活变得有趣,就要不断地充实它。学好生物,学会的生活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