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资源简介

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103载砥砺拼搏,从嘉兴南湖上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回望那风雷激荡的峥嵘岁月,捧读用热血与生命写就的红色华章,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想、力量与担当。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①引领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②使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
③使中国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④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2024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人民至上是新时代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底色,人民至上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下列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解正确的是(  )
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执政为民,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体现国家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共同理想
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味着不管在任何时候,党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立党为公,就是党的全部工作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蔡和森“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一代代共产党人心怀信仰,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下列对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发挥优秀共产党员的作用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B.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
C.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们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D.不同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信仰和理想信念不同
4.(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国际社会对此掀起热议,许多外媒给出了答案:中共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不断凸显。下列关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必须通过依法执政来实现
②科学执政是基本执政方式,依法执政是基本前提
③坚持三者有机统一才能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④科学执政就是要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3次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次修订的《条例》更加鲜明强调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首次明确巡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压实各方责任。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 ②强化民主监督,不断提高党建质量
③健全党内监督机制,提升监督合力 ④行使国家立法权,推进党的制度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近日,针对吸烟、霸座、闹事等“机闹”问题,民航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依法整治“机闹”专项行动,共打击处理“机闹”事件669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人次,行政拘留311人次。依法整治“机闹”专项行动说明(  )
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专政职能
B.我国能够维护人民民主权利
C.国家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
D.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7.(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2024年2月27日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修订保密法是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保密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五条: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都有保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法为保护国家秘密安全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具有普遍约束力
B.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工作机构与时俱进开展立法工作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D.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维护我国国家安全
8.(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2024年1月20日,河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河北会堂开幕。政协委员们落实省委十届历次全会部署要求,围绕深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提出了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协同融合、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等多项提案,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凝心聚力、建言献策。这体现了人民政协(  )
①发挥优势,履行政治协商的职能
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是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联盟
④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2024年是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历届沧源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开拓进取,书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篇章。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繁荣发展表明(  )
①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积极行使自治权
②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
③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繁荣的民族关系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我国各民族的团结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2023年11月,河北省基督教第七次代表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议要求全省基督界要始终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全面从严治教。基督教界高举爱国爱教旗帜能够(  )
A.逐步改变宗教性质,使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使其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C.引导宗教与科学相统一,使之发挥积极有效作用
D.使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
11.(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邯郸市馆陶县高度重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探索推进“网格长+N名网格专员+N名专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的“1+N+N+1”模式,建立了县、乡、村(社区)、组四级网格,做到力量在网格聚合、民情在网格掌握、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开展,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热情,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这一做法(  )
①创新了基层自治组织形式,能够增进民生福祉
②丰富了基层治理模式,提升了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③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助力乡村振兴
④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助推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2024年3月的全国两会,是一扇观察法治中国建设的窗口,传递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进展。政府工作报告对法治政府作出部署;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回顾一年来立法取得的显著成绩;两高报告传递“能动司法”理念,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依法治国向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③法治是以感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
④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024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法之名,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该法的实施有利于(  )
①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②完善法治监督体系,更好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③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④强化法治文化对道德的滋养作用,厚植爱国情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重要标志,人们对法治的呼唤也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名言警句,对应正确的是(  )
①纪纲一废,何事不生——依法治国 ②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全民守法
③罚疑从去,所以慎刑——科学立法 ④无功不赏,无罪不罚——严格执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谁执法谁普法”是一种普法责任制,其核心内容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应当向公众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以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这启示我国法治建设要(  )
①通过法治实践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②构筑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③引导执法人员做法治进步的推动者
④通过完善法律制度,规范权力的运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2024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彩礼如何认定、如何返还等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作出规定。该《规定》(  )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
②旨在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实现社会和谐
③有助于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④完善了相关裁判规则,有助于统一类案的法律适用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党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邯郸市委书记李晋宇同志近日在全市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指出: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条例》,让干部知边界、明底线,切实做到遵规守纪、奋发有为。严明党的纪律,要在廉洁上管住手脚,才能保障党的战斗力,才能在事业上放开手脚。严明党的纪律还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群众意见大、反映强烈的事情,迎难而上,真正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严明党的纪律必须强化实干担当,主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聚焦创新发展、污染治理、安全稳定等工作,推动邯郸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阐述邯郸市委严明党的纪律要求的合理性。
18.(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的巨笔在沧桑中书写传奇。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一路走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范围内民主选举的全国人大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起来。
改革开放时期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人大代表充分审议,通过了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等七部法律,标志着新时期国家立法步入正轨。
新时代 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明确立法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写入法律,这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202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对“一府两院”生态保护为主题的三个报告开展专题询问。截至2024年4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计302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臻完善。
中国人民通过这一制度,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不断翻山越岭、攻坚克难,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阔步前行。
材料二 2024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党领导下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历程。下图是十四届一次会议以来全国政协提案工作办理情况:
——摘自《全国政协常委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知识,分析中国人民是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所体现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19.(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务院组织法施行40多年来,一直没有修改过。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梳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有关议案、建议和提案,征求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意见,形成了修订草案。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并原则同意关于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有关问题的请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随后将修订草案印发,再次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进一步完善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根据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由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国务院组织法进行统一审议。2024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立法的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立法质量的。
20.(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的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
材料一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党的二十大后国家安全领域的首部专门立法,也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第一部法律。在修订中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现行反间谍法实施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此法的修订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线履职尽责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法律武器,对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筑牢人民防线,维护国家安全。在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各地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和平台载体,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打造群众身边的安全教育课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的修订对构建法治中国的意义。
(2)假设你所在的学校将举办以“维护国家安全,构建平安中国”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你结合材料二,运用法治社会知识,为该活动撰写两条标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各种政治力量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解析】【分析】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①错误;
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②错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使中国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中国人民在斗争中从此有了主心骨,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解析】【分析】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味着不管在任何时候,党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毫不动 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①③正确;
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②错误;
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④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3.【答案】C
【知识点】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解析】【分析】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A错误;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B错误;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们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C正确;
不同时期的优秀党员有共同的精神信仰和理想信念,D错误。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以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为素材,考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4.【答案】D
【知识点】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解析】【分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
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必须通过依法执政来实现,①正确,不选;
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故本观点错误,②入选;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有机统一才能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③正确,不选;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故本观点错误,④入选。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5.【答案】B
【知识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解析】【分析】《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首次明确巡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压实各方责任,这说明我们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压实各方责任,提 升监督合力,①③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党内监督,不是民主监督,②错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而题干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④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国家职能
【解析】【分析】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的职能,A错误;
依法整治“机闹”专项行动与维护人民民主权利无关,B不符合题意;
依法整治“机闹”专项行动是国家在履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打击违法犯罪,C符合题意;
依法整治“机闹”专项行动是国家履行专政职能,不涉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以依法整治“机闹”专项行动为素材,考查国家职能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7.【答案】A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解析】【分析】A、“修订保密法是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保密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及第五条的规定,说明该法为保护国家秘密安全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具有普遍约束力,A符合题意。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不是工作机构,B错误。
C、材料表明相关主体的保密义务,不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
D、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基本法,但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除基本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无权制定基本法律,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人大职权,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选择过程一定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主旨的相关性。
8.【答案】C
【知识点】人民政协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人民政协围绕深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提案,履行了参政议政的职能,①错误;
人民政协围绕国家中心工作提出多项提案,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凝心聚力、建言献策,可见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正确;
各民主党派是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③错误;
政协委员们落实省委十届历次全会部署要求开展工作,体现了人民政协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④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9.【答案】C
【知识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行使自治权,①错误;
“60年来,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历届沧源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开拓进 取,书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篇章”,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繁荣发展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我国各民族的团结统一,②④符合题意;
我国已经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③错误。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要注意我国已经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10.【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解析】【分析】宗教从本质上来说是无神论,“改变宗教性质”说法错误,A错误;
“基督教界高举爱国爱教旗帜”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无必然联系,B不符合题意;
我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不是引导宗教与科学相统一, C错误;
基督教界高举爱国爱教旗帜能够使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宗教政策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要注意我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不是引导宗教与科学相统一。
11.【答案】D
【知识点】中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材料中的做法没有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①不符合题意;
邯郸市馆陶县探索推进四级网格模式,做到力量在网格聚合、民情在网格掌握、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开展,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热情,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说明这一做法通过网格 化服务管理,助推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丰富了基层治理模式,提升了为群众服务的水平,②④符合题意;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 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③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要注意依法制定自治章程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 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12.【答案】D
【知识点】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解析】【分析】材料表明我国重视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蓬勃发展,说明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国向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不断前进,②④正确;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①错误。
法治是以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③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3.【答案】A
【知识点】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①③符合题意;
该法的实施与完善法治监督体系无关,②不符合题意;
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④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4.【答案】B
【知识点】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及意义;推进严格执法的措施
【解析】【分析】“纪纲一废,何事不生”意为国家纲纪一经败坏,什么祸国殃民的坏事都会生出来,说明国家纲纪不能被任意破坏,要坚持依法治国,①符合题意;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意思是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指的是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不是全民守法,②不符合题意;
“罚疑从去,所以慎刑”是指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 去,体现的是公正司法,不是科学立法,③不符合题意;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体现的是严格执法,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5.【答案】A
【知识点】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推进严格执法的措施;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
【解析】【分析】“谁执法谁普法”是一种普法责任制,其核心内容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应当向公众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以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这启示我国法治建设要通过法治实践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执法人员做法治进步的推动者,①③符合题意;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材料强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向公众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没有涉及公正司法,②与题意不符;
材料强调普法宣传教育,不涉及完善法律制度和规范权力运行,④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法治建设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6.【答案】B
【知识点】推进公正司法的措施
【解析】【分析】最高人民法院颁布《规定》,对彩礼如何认定、如何返还等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作出规定,完善了相关裁判规则,有助于统一类案的法律适用标准,有利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①④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规定》,目的是解决司法实践中因彩礼引起的难点问题,而不是为了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②错误;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规定》,有助于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而非法律服务体系,③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为素材,考查学生对推进公正司法的理解和运用, 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7.【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严明党的纪律,建设知边界、明底线,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有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在廉洁上管住手脚,才能赢得人民用户、巩固长期执政地位。③严明党的纪律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有利于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④通过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实干担当,揭示新规律,有利于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有机统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邯郸高质量发展。
【知识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阐述邯郸市委严明党的纪律要求的合理性,属于原因类的试题。解答时,要明确设问范围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切入点较大。材料中“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条例》,让干部知边界、明底线,切实做到遵规守纪、奋发有为”,可联系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材料中“严明党的纪律,要在廉洁上管住手脚,才能保障党的战斗力,才能在事业上放开手脚”,可联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材料中“严明党的纪律还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群众意见大、反映强烈的事情,迎难而上,真正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可联系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中“严明党的纪律必须强化实干担当,主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聚焦创新发展、污染治理、安全稳定等工作,推动邯郸实现高质量发展”,可联系有利于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有机统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故答案为: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严明党的纪律,建设知边界、明底线,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有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在廉洁上管住手脚,才能赢得人民用户、巩固长期执政地位。③严明党的纪律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有利于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④通过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实干担当,揭示新规律,有利于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有机统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邯郸高质量发展。
【点评】本题以邯郸市委严明党的纪律要求为素材,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为原因类试题,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18.【答案】(1)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民主选举的人大代表组成,统一管理国家事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为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治理提供法制保障。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经人大代表充分审议,通过了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行使监督权,监督“一府两院”工作,推动环境质量改善,维护人民群众利益。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
(2)①政协委员提出四千多件提案,体现了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依法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②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提出356件提案,体现了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行使参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③政协提案办复率为99.9%,体现了我国的政党制度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人民政协的职能;中国的政党制度
【解析】【分析】(1)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中国人民是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要调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关键信息进行具体分析。关键词: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人大代表充分审议,通过了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等七部法律,可联系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关键词: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对“一府两院”生态保护为主题的三个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可联系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行使监督权。关键词:一路走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可联系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2)本题设问要求说明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所体现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要调用政协的地位及职能、各个民主党派的参政权、政党制度的优越性等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关键信息进行具体说明。关键词:政协委员提出四千多件提案→可联系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依法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关键词: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提出356件提案→可联系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行使参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关键词:政协提案办复率为99.9%→可联系我国的政党制度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点评】(1) 此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为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谓“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2)此题考查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19.【答案】①坚持党的领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中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 织法》高质量立法。②坚持科学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的修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国情和实际。③坚持民主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过程中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凝聚社会共识。 ④坚持依法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根据立法法、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提高了立法质量。
【知识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科学立法的措施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立法的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立法质量的,属于措施类的试题。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并原则同意关于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有关问题的请示”,可联系坚持党的领导;材料中“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梳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有关议案、建议和提案,征求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意见,形成了修订草案”可联系坚持科学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的修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国情和实际;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随后将修订草案印发,再次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进一步完善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可联系坚持民主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过程中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凝聚社会共识;材料中“根据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由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国务院组织法进行统一审议,最后通过”,可联系坚持依法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根据立法法、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提高了立法质量。
故答案为: ①坚持党的领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中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 织法》高质量立法。②坚持科学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的修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国情和实际。③坚持民主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过程中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凝聚社会共识。 ④坚持依法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根据立法法、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提高了立法质量。
【点评】本题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科学立法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为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谓“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20.【答案】(1)①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的修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新时代国家安全提供法治保障。②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坚持良法之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在修订中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科学立法,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为法治中国建设开创国家安全新局面。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的修订,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国家安全,有利于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2)示例:①树立法治意识,共筑国家安全防线。②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此题为开放类试题,围绕法治社会的相关知识,紧扣主题,语言凝练,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知识点】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及意义;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及意义;推进科学立法的措施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的修订对构建法治中国的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题,需调用法治国家、科学立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关键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党的二十大后国家安全领域的首部专门立法,也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第一部法律,可联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新时代国家安全提供法治保障。关键词:在修订中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现行反间谍法实施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可联系做到科学立法,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为法治中国建设开创国家安全新局面。关键词:此法的修订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线履职尽责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法律武器,对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可联系有利于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运用法治社会知识,为该活动撰写两条标语。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法治社会的知识,切合要求,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角度:树立法治意识,共筑国家安全防线;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点评】(1) 此题考查法治国家、科学立法,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难度。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本题为开放性主观试题,考生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1 / 1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1.(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103载砥砺拼搏,从嘉兴南湖上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回望那风雷激荡的峥嵘岁月,捧读用热血与生命写就的红色华章,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想、力量与担当。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①引领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②使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
③使中国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④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各种政治力量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解析】【分析】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端,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①错误;
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②错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使中国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中国人民在斗争中从此有了主心骨,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2.(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2024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人民至上是新时代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底色,人民至上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下列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解正确的是(  )
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执政为民,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体现国家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共同理想
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味着不管在任何时候,党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立党为公,就是党的全部工作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解析】【分析】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味着不管在任何时候,党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毫不动 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①③正确;
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②错误;
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④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3.(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蔡和森“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王进喜“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一代代共产党人心怀信仰,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下列对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发挥优秀共产党员的作用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B.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
C.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们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D.不同时期的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信仰和理想信念不同
【答案】C
【知识点】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解析】【分析】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A错误;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B错误;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们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C正确;
不同时期的优秀党员有共同的精神信仰和理想信念,D错误。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以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为素材,考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4.(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国际社会对此掀起热议,许多外媒给出了答案:中共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不断凸显。下列关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必须通过依法执政来实现
②科学执政是基本执政方式,依法执政是基本前提
③坚持三者有机统一才能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④科学执政就是要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解析】【分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
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必须通过依法执政来实现,①正确,不选;
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故本观点错误,②入选;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有机统一才能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③正确,不选;
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故本观点错误,④入选。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5.(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3次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次修订的《条例》更加鲜明强调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首次明确巡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压实各方责任。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 ②强化民主监督,不断提高党建质量
③健全党内监督机制,提升监督合力 ④行使国家立法权,推进党的制度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解析】【分析】《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首次明确巡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压实各方责任,这说明我们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压实各方责任,提 升监督合力,①③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党内监督,不是民主监督,②错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而题干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④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6.(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近日,针对吸烟、霸座、闹事等“机闹”问题,民航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依法整治“机闹”专项行动,共打击处理“机闹”事件669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人次,行政拘留311人次。依法整治“机闹”专项行动说明(  )
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专政职能
B.我国能够维护人民民主权利
C.国家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
D.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国家职能
【解析】【分析】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的职能,A错误;
依法整治“机闹”专项行动与维护人民民主权利无关,B不符合题意;
依法整治“机闹”专项行动是国家在履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打击违法犯罪,C符合题意;
依法整治“机闹”专项行动是国家履行专政职能,不涉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以依法整治“机闹”专项行动为素材,考查国家职能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7.(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于2024年2月27日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修订保密法是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保密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五条: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都有保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法为保护国家秘密安全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具有普遍约束力
B.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工作机构与时俱进开展立法工作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D.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维护我国国家安全
【答案】A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解析】【分析】A、“修订保密法是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保密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及第五条的规定,说明该法为保护国家秘密安全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具有普遍约束力,A符合题意。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不是工作机构,B错误。
C、材料表明相关主体的保密义务,不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
D、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基本法,但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除基本法以外的其他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无权制定基本法律,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人大职权,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选择过程一定要注意选项与题干主旨的相关性。
8.(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2024年1月20日,河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河北会堂开幕。政协委员们落实省委十届历次全会部署要求,围绕深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提出了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协同融合、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等多项提案,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凝心聚力、建言献策。这体现了人民政协(  )
①发挥优势,履行政治协商的职能
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是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联盟
④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人民政协的性质及作用
【解析】【分析】人民政协围绕深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提案,履行了参政议政的职能,①错误;
人民政协围绕国家中心工作提出多项提案,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凝心聚力、建言献策,可见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正确;
各民主党派是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③错误;
政协委员们落实省委十届历次全会部署要求开展工作,体现了人民政协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④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9.(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2024年是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历届沧源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开拓进取,书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篇章。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繁荣发展表明(  )
①沧源佤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积极行使自治权
②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
③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繁荣的民族关系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我国各民族的团结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行使自治权,①错误;
“60年来,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历届沧源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开拓进 取,书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篇章”,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繁荣发展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我国各民族的团结统一,②④符合题意;
我国已经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③错误。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要注意我国已经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10.(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2023年11月,河北省基督教第七次代表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议要求全省基督界要始终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全面从严治教。基督教界高举爱国爱教旗帜能够(  )
A.逐步改变宗教性质,使之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使其发展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C.引导宗教与科学相统一,使之发挥积极有效作用
D.使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
【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解析】【分析】宗教从本质上来说是无神论,“改变宗教性质”说法错误,A错误;
“基督教界高举爱国爱教旗帜”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无必然联系,B不符合题意;
我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不是引导宗教与科学相统一, C错误;
基督教界高举爱国爱教旗帜能够使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宗教政策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要注意我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不是引导宗教与科学相统一。
11.(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邯郸市馆陶县高度重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探索推进“网格长+N名网格专员+N名专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的“1+N+N+1”模式,建立了县、乡、村(社区)、组四级网格,做到力量在网格聚合、民情在网格掌握、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开展,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热情,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这一做法(  )
①创新了基层自治组织形式,能够增进民生福祉
②丰富了基层治理模式,提升了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③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助力乡村振兴
④通过网格化服务管理,助推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解析】【分析】材料中的做法没有创新基层自治组织形式,①不符合题意;
邯郸市馆陶县探索推进四级网格模式,做到力量在网格聚合、民情在网格掌握、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开展,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热情,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说明这一做法通过网格 化服务管理,助推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丰富了基层治理模式,提升了为群众服务的水平,②④符合题意;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 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③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要注意依法制定自治章程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 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12.(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2024年3月的全国两会,是一扇观察法治中国建设的窗口,传递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进展。政府工作报告对法治政府作出部署;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回顾一年来立法取得的显著成绩;两高报告传递“能动司法”理念,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依法治国向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③法治是以感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
④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解析】【分析】材料表明我国重视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蓬勃发展,说明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国向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不断前进,②④正确;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①错误。
法治是以理性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③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3.(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024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法之名,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该法的实施有利于(  )
①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②完善法治监督体系,更好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
③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④强化法治文化对道德的滋养作用,厚植爱国情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①③符合题意;
该法的实施与完善法治监督体系无关,②不符合题意;
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④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4.(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重要标志,人们对法治的呼唤也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名言警句,对应正确的是(  )
①纪纲一废,何事不生——依法治国 ②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全民守法
③罚疑从去,所以慎刑——科学立法 ④无功不赏,无罪不罚——严格执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及意义;推进严格执法的措施
【解析】【分析】“纪纲一废,何事不生”意为国家纲纪一经败坏,什么祸国殃民的坏事都会生出来,说明国家纲纪不能被任意破坏,要坚持依法治国,①符合题意;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意思是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指的是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不是全民守法,②不符合题意;
“罚疑从去,所以慎刑”是指处罚时遇有可疑者则从应罚之列除 去,体现的是公正司法,不是科学立法,③不符合题意;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体现的是严格执法,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5.(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谁执法谁普法”是一种普法责任制,其核心内容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应当向公众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以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这启示我国法治建设要(  )
①通过法治实践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②构筑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③引导执法人员做法治进步的推动者
④通过完善法律制度,规范权力的运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推进严格执法的措施;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
【解析】【分析】“谁执法谁普法”是一种普法责任制,其核心内容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应当向公众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以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这启示我国法治建设要通过法治实践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执法人员做法治进步的推动者,①③符合题意;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材料强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向公众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没有涉及公正司法,②与题意不符;
材料强调普法宣传教育,不涉及完善法律制度和规范权力运行,④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法治建设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6.(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2024年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彩礼如何认定、如何返还等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作出规定。该《规定》(  )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
②旨在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实现社会和谐
③有助于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④完善了相关裁判规则,有助于统一类案的法律适用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推进公正司法的措施
【解析】【分析】最高人民法院颁布《规定》,对彩礼如何认定、如何返还等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作出规定,完善了相关裁判规则,有助于统一类案的法律适用标准,有利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①④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规定》,目的是解决司法实践中因彩礼引起的难点问题,而不是为了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②错误;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规定》,有助于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而非法律服务体系,③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为素材,考查学生对推进公正司法的理解和运用, 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
17.(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党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邯郸市委书记李晋宇同志近日在全市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指出: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条例》,让干部知边界、明底线,切实做到遵规守纪、奋发有为。严明党的纪律,要在廉洁上管住手脚,才能保障党的战斗力,才能在事业上放开手脚。严明党的纪律还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群众意见大、反映强烈的事情,迎难而上,真正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严明党的纪律必须强化实干担当,主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聚焦创新发展、污染治理、安全稳定等工作,推动邯郸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阐述邯郸市委严明党的纪律要求的合理性。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严明党的纪律,建设知边界、明底线,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有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在廉洁上管住手脚,才能赢得人民用户、巩固长期执政地位。③严明党的纪律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有利于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④通过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实干担当,揭示新规律,有利于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有机统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邯郸高质量发展。
【知识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阐述邯郸市委严明党的纪律要求的合理性,属于原因类的试题。解答时,要明确设问范围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切入点较大。材料中“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条例》,让干部知边界、明底线,切实做到遵规守纪、奋发有为”,可联系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材料中“严明党的纪律,要在廉洁上管住手脚,才能保障党的战斗力,才能在事业上放开手脚”,可联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材料中“严明党的纪律还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群众意见大、反映强烈的事情,迎难而上,真正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可联系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中“严明党的纪律必须强化实干担当,主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聚焦创新发展、污染治理、安全稳定等工作,推动邯郸实现高质量发展”,可联系有利于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有机统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故答案为: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严明党的纪律,建设知边界、明底线,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有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在廉洁上管住手脚,才能赢得人民用户、巩固长期执政地位。③严明党的纪律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要求,有利于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④通过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实干担当,揭示新规律,有利于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有机统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邯郸高质量发展。
【点评】本题以邯郸市委严明党的纪律要求为素材,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为原因类试题,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18.(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的巨笔在沧桑中书写传奇。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一路走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范围内民主选举的全国人大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起来。
改革开放时期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人大代表充分审议,通过了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等七部法律,标志着新时期国家立法步入正轨。
新时代 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明确立法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写入法律,这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202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对“一府两院”生态保护为主题的三个报告开展专题询问。截至2024年4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计302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臻完善。
中国人民通过这一制度,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不断翻山越岭、攻坚克难,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阔步前行。
材料二 2024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党领导下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历程。下图是十四届一次会议以来全国政协提案工作办理情况:
——摘自《全国政协常委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知识,分析中国人民是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所体现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答案】(1)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民主选举的人大代表组成,统一管理国家事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②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为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治理提供法制保障。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经人大代表充分审议,通过了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行使监督权,监督“一府两院”工作,推动环境质量改善,维护人民群众利益。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
(2)①政协委员提出四千多件提案,体现了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依法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②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提出356件提案,体现了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行使参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③政协提案办复率为99.9%,体现了我国的政党制度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人民政协的职能;中国的政党制度
【解析】【分析】(1)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中国人民是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要调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关键信息进行具体分析。关键词: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人大代表充分审议,通过了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等七部法律,可联系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关键词: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次对“一府两院”生态保护为主题的三个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可联系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行使监督权。关键词:一路走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可联系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2)本题设问要求说明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所体现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要调用政协的地位及职能、各个民主党派的参政权、政党制度的优越性等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关键信息进行具体说明。关键词:政协委员提出四千多件提案→可联系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依法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关键词: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提出356件提案→可联系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行使参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关键词:政协提案办复率为99.9%→可联系我国的政党制度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点评】(1) 此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为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谓“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2)此题考查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19.(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务院组织法施行40多年来,一直没有修改过。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梳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有关议案、建议和提案,征求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意见,形成了修订草案。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并原则同意关于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有关问题的请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随后将修订草案印发,再次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进一步完善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
根据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由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国务院组织法进行统一审议。2024年3月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立法的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立法质量的。
【答案】①坚持党的领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中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 织法》高质量立法。②坚持科学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的修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国情和实际。③坚持民主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过程中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凝聚社会共识。 ④坚持依法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根据立法法、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提高了立法质量。
【知识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科学立法的措施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立法的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立法质量的,属于措施类的试题。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并原则同意关于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有关问题的请示”,可联系坚持党的领导;材料中“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梳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有关议案、建议和提案,征求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意见,形成了修订草案”可联系坚持科学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的修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国情和实际;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随后将修订草案印发,再次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进一步完善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可联系坚持民主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过程中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凝聚社会共识;材料中“根据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由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国务院组织法进行统一审议,最后通过”,可联系坚持依法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根据立法法、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提高了立法质量。
故答案为: ①坚持党的领导。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中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 织法》高质量立法。②坚持科学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的修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国情和实际。③坚持民主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过程中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凝聚社会共识。 ④坚持依法立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的修订根据立法法、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提高了立法质量。
【点评】本题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科学立法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为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谓“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
20.(2024高一下·邯郸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的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
材料一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党的二十大后国家安全领域的首部专门立法,也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第一部法律。在修订中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现行反间谍法实施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此法的修订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线履职尽责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法律武器,对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筑牢人民防线,维护国家安全。在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各地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和平台载体,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打造群众身边的安全教育课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的修订对构建法治中国的意义。
(2)假设你所在的学校将举办以“维护国家安全,构建平安中国”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你结合材料二,运用法治社会知识,为该活动撰写两条标语。
【答案】(1)①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的修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新时代国家安全提供法治保障。②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坚持良法之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在修订中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科学立法,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为法治中国建设开创国家安全新局面。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的修订,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国家安全,有利于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2)示例:①树立法治意识,共筑国家安全防线。②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此题为开放类试题,围绕法治社会的相关知识,紧扣主题,语言凝练,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知识点】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及意义;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及意义;推进科学立法的措施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的修订对构建法治中国的意义,属于意义类主观题,需调用法治国家、科学立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关键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党的二十大后国家安全领域的首部专门立法,也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第一部法律,可联系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新时代国家安全提供法治保障。关键词:在修订中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现行反间谍法实施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可联系做到科学立法,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为法治中国建设开创国家安全新局面。关键词:此法的修订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线履职尽责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法律武器,对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可联系有利于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运用法治社会知识,为该活动撰写两条标语。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法治社会的知识,切合要求,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角度:树立法治意识,共筑国家安全防线;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点评】(1) 此题考查法治国家、科学立法,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难度。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 本题为开放性主观试题,考生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