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13.1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13.1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三课第一框《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一、教材解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教材的落脚点,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框主要从劳动的角度,阐释了为什么要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劳动的重要性:一是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二是衡量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尺度;三是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或多或少地参加过一些劳动,对于劳动有了一定的认知。但由于受年龄、认知水平的限制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好逸恶劳”“轻视体力劳动者”等一些错误的劳动观念,对劳动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够深刻。
三、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懂得劳动最光荣,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健全人格:学习劳动模范的优秀品质,弘扬劳动精神,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责任意识:自觉树立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增强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劳动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尊重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劳动者,把劳动精神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多个图文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情境体验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出示课前小任务:试想一下,假如让你现在搬家,从此生活在沙漠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那么,你想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做出改变吗? 出示本课主线人物:中国治沙女王、毛乌素沙漠的种树人殷玉珍。 展示学习主题,明确学习目标。 思考课前问题,积极主动参与回答。 知晓本课学习主线人物,进入本课学习情境。 明确学习主题,了解学习目标。
环节一:探人生价值
教学内容:人生价值的含义。
预设过程(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殷玉珍人物成就,及具体治沙成就。 设问:你认为在这段种树治沙的过程中,他们会经历哪些困难? 展示殷玉珍夫妻种树治沙的历程,与殷玉珍对绿色王国的评价。 设问:你认为殷玉珍夫妻俩的人生有价值吗?他们为社会和个人创造了什么价值? 教师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并引导理解和总结基础知识点:人生价值的含义。 了解殷玉珍基本信息,阅读人物成就。 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并主动回答问题。 阅读并了解人物故事,感受人物的伟大之处。 积极思考提问,分析不同层面的价值,主动分享个人见解。 在师生互动中,理解基础知识点,内化于心。
环节二:悟实现方式
教学内容: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殷玉珍在沙漠种树和致富的相关故事,并播放视频。 呈现小组合作活动,设问:殷玉珍夫妻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成就呢?这样的成就让他们有什么感受?殷玉珍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组织学生根据讨论规则展开讨论,并积极展示成果。 教师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并出示殷玉珍的发言。 教师引导并总结基础知识点,强调本课的重点:人生价值的创造方式。 认真阅读人物故事,感受人物对劳动的热爱。 了解小组合作活动内容,做好讨论准备。 积极参加小组合作,人人参加,做好分工,选出中心发言人展示成果。 在教师的点拨中,理解殷玉珍对劳动的坚守。 在师生互动中,理解基础知识点,内化于心。
环节三:析价值高低
教学内容: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出示活动:未来,你想从事哪种职业?说说你的理由。 2.教师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并组织学生开展“微型辩论会”,组织学生选择正方或反方的观点进行辩论。 3.播放视频《江山》,设问: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 4.教师呈现清洁工、建筑工人、快递员等职业,说明他们职业的伟大性。 5.教师教师引导并总结基础知识点,强调本课的难点: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 6.教师寄语:“中国奇迹”的创造、“中国震撼”的交响,无不凝聚着广大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生活的美好、社会的进步莫不源于平凡艰辛的劳动。 1.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分享自己的选择与理由。 2.选择立场,表达观点。 3.认真观看视频,并主动回答问题。 4.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平凡职业中的伟大。 5.理解基础知识点,把握人生价值衡量标准。 6.聆听教师寄语,感受劳动的伟大意义。
板书设计(课堂小结)
八、作业设计 1.用刻度诠释责任的大连港油品码头公司综合计量工李云龙,秉承着“干一行爱一行”、“学就认真学,干就拼命干”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精进技术,严守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被大家称为“金牌工人”。李云龙“金牌工人”的成长之路说明(C) ①终身学习能促进个人成长 ②面对未来从事的工作,我们只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即可 ③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创造和奉献 ④我们要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要有责任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4年3月1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四川省总工会承办,成都市总工会、新都区委、新都区人民政府协办的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评选出了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和40位提名人选。他们犹如闪亮的坐标,坚守岗位、初心不改,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追梦路上,用自己的奋斗故事诠释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扬劳模精神,向大国工匠学习,我们应该(C) ①从小立鸿鹄志,长大做人上人 ②树立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收获幸福的观念 ③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 ④积极参加有偿劳动,提高劳动技能和本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以下说法最适合陶行知这一观点的是(C) A.人人都应坐享其成,可以依靠别人 B.任何劳动成果都要自己亲自去创造 C.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 D.人人都要参加劳动,否则就不是好汉 4.“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农民劳动获得了果实,工人劳动生产出了产品,医生劳动治好了病人,教师劳动教给学生知识……”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B) A.每个人都要成为体力劳动者 B.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C.劳动者对国家的贡献有大有小 D.脑力劳动者的地位高于体力劳动者 5.从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到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唱响“东方红”,从勇士飞天、太空漫步到“嫦娥”奔月、月背飘扬中国红,我国航天事业迈向梦想的每一步,无不铭刻着航天人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深深足迹。这说明(C) ①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②只有航天人是国家的建设者,值得我们尊敬 ③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④把中国梦变成现实,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