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阶段性检测试卷(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大单元复习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上册阶段性检测试卷(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大单元复习人教版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阶段性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临沂节选)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图1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图1 图2
1.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当日( D )
A.酒泉气温日较差最大 B.四个卫星基地都有少量降水
C.太原天气状况为多云转晴 D.文昌天气状况为雷阵雨
2.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首先到达图2中的( A )
A.b点 B.c点 C.d点 D.e点
3.要想了解海南省文昌市的地理位置,最好查阅( C )
A.海南省等高线地形图 B.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C.海南省政区图 D.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
(2023罗庄二模)陆半球(如图)是指陆地最多、海洋最少的半个地球,该半球陆地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80%,图中甲地是陆半球的中心。读图,完成4~6题。
4.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甲地所在纬线比乙地所在纬线的长度长
B.乙地所在的纬线和甲地所在的纬线平行
C.丙地所在的经线长4万千米
D.甲地所在经线的形状是圆圈
5.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甲地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丙地在乙地的东北方
C.丁地全年昼夜等长
D.乙地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6.在陆半球上( C )
A.北冰洋被亚、欧、非三大洲包围
B.非洲大陆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陆
C.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D.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2024郯城二模)贵州省的西江千户苗寨由多个村寨相连,是我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图1为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苗寨景观图。读图,完成7~9题。
图1 图2
7.下列有关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图中等高距为100米
B.c观景台位于山谷部位
C.d观景台在b观景台的正北方向
D.该区域最高点海拔不超过950米
8.该区域适宜开发的旅游活动有( D )
①欣赏海上日出 ②漫步林海雪原
③享受森林氧吧 ④体验民俗风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西江千户苗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对其保护与开发的措施合理的是( A )
A.定期修缮维护 B.大力翻新扩建
C.全部维持原貌 D.禁止游客参观
(2024济南二模)“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提倡在当地时间20:30熄灭不需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2022年“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于3月26日20:30-21:30在全球依次展开。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这次熄灯接力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示线路依次经过大洋洲、亚洲、欧洲、美洲、非洲
B.熄灯顺序的大致方向是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C.“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进行时,各国会同时熄灯
D.亚洲国家比美洲国家更早迎来“熄灯活动”
11.下列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①地区居民普遍信仰的宗教发源于④地区
B.②和③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C.⑤地区居民主要为黄种人
D.⑥地区居民通用英语
(2023滨州)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展厅中,展示有“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的化石标本,肯氏兽的化石在中国、南非以及美洲大陆均有发现。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大洲中可能找到肯氏兽化石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13.肯氏兽是2亿年前的陆生动物,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以下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D )
A.动物迁徙 B.气温变化 C.降水变化 D.大陆漂移
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15时10分,日本本州西岸近海海域发生7.4级地震,下图为本次地震震中位置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造成日本本次地震的主要板块是( C )
A.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5.每年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地震发生时,可采取的合理的应急措施有( C )
①操场上——远离建筑物并原地蹲下
②高楼内——立刻乘坐电梯下楼逃生
③教室内——条件允许时应有序撤离
④在家里——找出贵重物品躲进衣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4临沂)下图为某地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该地这四天( C )
A.阴雨为主 B.风力强劲 C.晴天较多 D.天气寒凉
17.图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B )
A.5月27日 B.5月28日 C.5月29日 D.5月30日
(2024临沭一模)造纸术的外传之路。东线: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在朝鲜半岛设置四郡,此后许多汉朝人迁至此地,造纸术随之而来。公元5世纪初,造纸术传入日本,汉朝人指导当地居民种植构树,以构树皮造纸。西线:公元751年,唐朝造纸工匠向欧洲各国传授造纸技艺。公元1151年,西班牙出现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造纸术开始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地。南线:公元2-3世纪,许多有技艺、有学识的人迁居交趾郡(今越南北部),造纸技术由此传至越南。南宋末年,又有人迁居爪哇岛,造纸术被传至此地。结合造纸术的外传线路图和构树的生长习性,完成18~19题。
18.唐朝工匠向西前往欧洲西部途中降水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分别是( C )
A.先逐渐减少,再逐渐增多;纬度位置
B.先逐渐增多,再逐渐减少;海陆位置
C.先逐渐减少,再逐渐增多;海陆位置
D.先逐渐增多,再逐渐减少;地形
19.根据构树的生长习性,判断下列气候类型最适宜构树生长的是( D )
A. B. C. D.
  城市人口的增长并不是均匀的,它往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变化。下图为世界部分特大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下列对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2015年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上海
B.2000-2015年东京人口增长最快
C.1950年人口数量最多的是纽约
D.新德里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21.据图推测,影响城市人口数量变化最密切的因素是( A )
A.经济水平 B.风俗习惯 C.气候变化 D.民族宗教
22.2024年1月,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24年趋势》报告显示,全球“尼特族”比例继续保持高位。“尼特族”(NEET)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尼特族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青年阶层中产生。“尼特族”群体比例过高的国家将面临的社会问题有( A )
①劳动力短缺 ②社会养老负担重
③教育资源短缺 ④青壮年就业困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青岛一模)某饮料国际集团(美国)现已在我国建立了几十家合资企业。下图为某同学整理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23~25题。
23.八十年代初,该饮料集团在中国建厂并迅速发展,当时中国的优势是( D )
A.科技发达 B.管理先进 C.资金雄厚 D.劳动力丰富
24.中国与美国的合作中( C )
A.中国提供科学技术 B.美国提供生产资源
C.实现了互利共赢 D.中国是最大受益者
25.该饮料集团的成功发展案例说明了( C )
A.“南南合作”的重要性 B.“南北对话”的复杂性
C.“地球村”要加强国际合作 D.我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二、非选择题(共4道题,共50分)
26.(13分)(2023临沭二模)读材料,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12月24日-27日,山东迎来大幅度的降温。左图是临沂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该区域在此次降温的过程中下了雪。为看雪景,小明一家在周末(25日)赶到了该区域。
(1)读右图,降温期间,地球所处的位置距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的 C (填字母)处最近,此时该区域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短夜长 。在右图中的短弧线上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3分)
标图略。
(2)小明一家到达该区域后,入住了当地的传统民居,下面 甲 图所示光线最符合当时正午太阳光线的入射情况。(1分)
(3)该地为保证游客安全,计划在图示区域建一个视野广阔的瞭望台,那么瞭望台应该建在 Ⅰ (Ⅰ/Ⅱ/Ⅲ)山峰上。若Ⅰ、Ⅱ两座山峰图上相距5厘米,两山峰的实地距离是10千米,那么该图的数字式比例尺为 1∶200 000 。(2分)
(4)左图中文明河的大致流向是 自西南流向东北 。(1分)
(5)小明一家在旅游期间,发现 ① (①/②/③)居民点的规模最大,据当地人说,这个居民点最有可能发展为小城镇。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说出两个合理的理由。(3分)
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位于道路附近,交通便利。
(6)当天中午12点,小明在一处空旷地上做太阳和影子朝向的实验,他在一块小板子上把三颗钉子钉成笔直的一列,照着太阳,使三颗钉子的影子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经过10分钟后,钉影移动了,朝向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3分)
①10分钟内,钉影朝向发生的变化是由 北 移向 东北 。
②导致钉影方向移动的原因是 地球自转 。
27.(14分)我国南方某市计划在本市山区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下图为该地区旅游规划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2分)
西北为山地、东南为平原。
(2)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自西北流向东南 ,该市新规划建设的别墅度假村位于该城区的 西北 方向。(2分)
(3)在M观景台处 不能 (能/不能)观赏到山下湖泊岸边的O位置。(1分)
(4)在N观景台可欣赏瀑布景观,请说明理由。(2分)
N观景台西北侧有两条等高线重合,说明有陡崖存在;又因该处有河流流经,因而有瀑布存在,可以欣赏到瀑布景观。
(5)在观景台M、N之间修建一条“森林氧吧休闲健身路”,在Ⅰ、Ⅱ两方案中较合理的是 Ⅱ 方案,简述理由。(3分)
Ⅱ方案中的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相对平缓,线路坡度较小,易于登山。
(6)政府规划在山区植树造林,修复生态环境。该山区森林应以 常绿阔叶林 (植被类型)为主;植树造林对图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有 河流含沙量减少,流量平稳等 。(2分)
(7)家住市区的小雨发现近几年郊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蔬菜、花卉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你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分)
城市居民集中,对花卉、蔬菜的需求量大;蔬菜、花卉的价格比水稻高,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8.(12分)(2023兰陵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涉及东亚、中亚、东南亚、欧洲等11个地区。中国某旅行社组织“一带一路之旅”分别沿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到欧洲西部,他们发现旅途中的地理景观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在目的地发现当地居民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
材料二: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1)材料一中,“一带”先后跨越了 亚 洲、 欧 洲。(2分)
(2)“一带一路”的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了中国与中亚、欧洲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了贸易往来,据此推测,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货物往来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铁路运输 。(1分)
(3)旅行社从西安出发,同学们沿途看到自然景观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有规律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海陆位置 ,到鹿特丹后,同学们发现荷兰人的饮食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请你解释其原因。(3分)
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乳畜业发达。
(4)材料二中,“一路”经过的①处是 苏伊士 运河,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1分)
(5)近年来,②海域面积在不断缩小,请说明其原因。(2分)
②海域为地中海,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两板块不断靠近,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6)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最西端欧洲西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试从纬度、地形、海陆位置分析这里人口稠密的原因。(3分)
欧洲西部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海陆交通便利;主要位于北温带,气候适宜;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坦开阔,适合人类居住。
29.(11分)(2024聊城一模)气候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图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观察下面甲、丙两地自然景观图片,推测两地的气候类型和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分)
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丙地为寒带气候。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2)气候对河流的水文特征影响很大。右图是亚马孙河流域某地多年平均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图简要概括该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与气候特征的关系。(4分)
全年高温多雨。因为全年高温,所以河流无冰期;因为全年多雨,所以河流水量大。
(3)俄罗斯的亚马尔半岛位于北极圈以北,冻土广布。夏季与外界陆地联系困难,唯一的交通方式是乘坐飞机,冬季是全年与外界联系最畅通的时候。下图是亚马尔半岛位置示意及萨别塔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图。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陆上交通夏季困难、冬季畅通的原因。(4分)
该地夏季气温高于0℃,冻土表层融化,道路泥泞难行;冬季严寒,地面冻结坚硬,道路通畅。七年级上册阶段性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临沂节选)北京时间2023年5月10日21时,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图1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图1 图2
1.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当日(   )
A.酒泉气温日较差最大 B.四个卫星基地都有少量降水
C.太原天气状况为多云转晴 D.文昌天气状况为雷阵雨
2.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首先到达图2中的(   )
A.b点 B.c点 C.d点 D.e点
3.要想了解海南省文昌市的地理位置,最好查阅(   )
A.海南省等高线地形图 B.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C.海南省政区图 D.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
(2023罗庄二模)陆半球(如图)是指陆地最多、海洋最少的半个地球,该半球陆地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80%,图中甲地是陆半球的中心。读图,完成4~6题。
4.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所在纬线比乙地所在纬线的长度长
B.乙地所在的纬线和甲地所在的纬线平行
C.丙地所在的经线长4万千米
D.甲地所在经线的形状是圆圈
5.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
B.丙地在乙地的东北方
C.丁地全年昼夜等长
D.乙地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6.在陆半球上(   )
A.北冰洋被亚、欧、非三大洲包围
B.非洲大陆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陆
C.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D.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2024郯城二模)贵州省的西江千户苗寨由多个村寨相连,是我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图1为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苗寨景观图。读图,完成7~9题。
图1 图2
7.下列有关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等高距为100米
B.c观景台位于山谷部位
C.d观景台在b观景台的正北方向
D.该区域最高点海拔不超过950米
8.该区域适宜开发的旅游活动有(   )
①欣赏海上日出 ②漫步林海雪原
③享受森林氧吧 ④体验民俗风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西江千户苗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对其保护与开发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定期修缮维护 B.大力翻新扩建
C.全部维持原貌 D.禁止游客参观
(2024济南二模)“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提倡在当地时间20:30熄灭不需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2022年“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于3月26日20:30-21:30在全球依次展开。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这次熄灯接力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线路依次经过大洋洲、亚洲、欧洲、美洲、非洲
B.熄灯顺序的大致方向是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C.“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进行时,各国会同时熄灯
D.亚洲国家比美洲国家更早迎来“熄灯活动”
11.下列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居民普遍信仰的宗教发源于④地区
B.②和③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C.⑤地区居民主要为黄种人
D.⑥地区居民通用英语
(2023滨州)山西地质博物馆“远古物种”展厅中,展示有“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的化石标本,肯氏兽的化石在中国、南非以及美洲大陆均有发现。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大洲中可能找到肯氏兽化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肯氏兽是2亿年前的陆生动物,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以下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
A.动物迁徙 B.气温变化 C.降水变化 D.大陆漂移
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15时10分,日本本州西岸近海海域发生7.4级地震,下图为本次地震震中位置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造成日本本次地震的主要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5.每年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地震发生时,可采取的合理的应急措施有(   )
①操场上——远离建筑物并原地蹲下
②高楼内——立刻乘坐电梯下楼逃生
③教室内——条件允许时应有序撤离
④在家里——找出贵重物品躲进衣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4临沂)下图为某地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该地这四天(   )
A.阴雨为主 B.风力强劲 C.晴天较多 D.天气寒凉
17.图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
A.5月27日 B.5月28日 C.5月29日 D.5月30日
(2024临沭一模)造纸术的外传之路。东线: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在朝鲜半岛设置四郡,此后许多汉朝人迁至此地,造纸术随之而来。公元5世纪初,造纸术传入日本,汉朝人指导当地居民种植构树,以构树皮造纸。西线:公元751年,唐朝造纸工匠向欧洲各国传授造纸技艺。公元1151年,西班牙出现了欧洲第一家造纸厂,造纸术开始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地。南线:公元2-3世纪,许多有技艺、有学识的人迁居交趾郡(今越南北部),造纸技术由此传至越南。南宋末年,又有人迁居爪哇岛,造纸术被传至此地。结合造纸术的外传线路图和构树的生长习性,完成18~19题。
18.唐朝工匠向西前往欧洲西部途中降水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分别是(   )
A.先逐渐减少,再逐渐增多;纬度位置
B.先逐渐增多,再逐渐减少;海陆位置
C.先逐渐减少,再逐渐增多;海陆位置
D.先逐渐增多,再逐渐减少;地形
19.根据构树的生长习性,判断下列气候类型最适宜构树生长的是(   )
A. B. C. D.
  城市人口的增长并不是均匀的,它往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变化。下图为世界部分特大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下列对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2015年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上海
B.2000-2015年东京人口增长最快
C.1950年人口数量最多的是纽约
D.新德里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21.据图推测,影响城市人口数量变化最密切的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风俗习惯 C.气候变化 D.民族宗教
22.2024年1月,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世界就业和社会展望:2024年趋势》报告显示,全球“尼特族”比例继续保持高位。“尼特族”(NEET)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尼特族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青年阶层中产生。“尼特族”群体比例过高的国家将面临的社会问题有(   )
①劳动力短缺 ②社会养老负担重
③教育资源短缺 ④青壮年就业困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4青岛一模)某饮料国际集团(美国)现已在我国建立了几十家合资企业。下图为某同学整理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23~25题。
23.八十年代初,该饮料集团在中国建厂并迅速发展,当时中国的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管理先进 C.资金雄厚 D.劳动力丰富
24.中国与美国的合作中(   )
A.中国提供科学技术 B.美国提供生产资源
C.实现了互利共赢 D.中国是最大受益者
25.该饮料集团的成功发展案例说明了(   )
A.“南南合作”的重要性 B.“南北对话”的复杂性
C.“地球村”要加强国际合作 D.我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二、非选择题(共4道题,共50分)
26.(13分)(2023临沭二模)读材料,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12月24日-27日,山东迎来大幅度的降温。左图是临沂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该区域在此次降温的过程中下了雪。为看雪景,小明一家在周末(25日)赶到了该区域。
(1)读右图,降温期间,地球所处的位置距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的 (填字母)处最近,此时该区域昼夜长短状况是 。在右图中的短弧线上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3分)
(2)小明一家到达该区域后,入住了当地的传统民居,下面 图所示光线最符合当时正午太阳光线的入射情况。(1分)
(3)该地为保证游客安全,计划在图示区域建一个视野广阔的瞭望台,那么瞭望台应该建在 (Ⅰ/Ⅱ/Ⅲ)山峰上。若Ⅰ、Ⅱ两座山峰图上相距5厘米,两山峰的实地距离是10千米,那么该图的数字式比例尺为 。(2分)
(4)左图中文明河的大致流向是 。(1分)
(5)小明一家在旅游期间,发现 (①/②/③)居民点的规模最大,据当地人说,这个居民点最有可能发展为小城镇。请根据图中的信息,说出两个合理的理由。(3分)
(6)当天中午12点,小明在一处空旷地上做太阳和影子朝向的实验,他在一块小板子上把三颗钉子钉成笔直的一列,照着太阳,使三颗钉子的影子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经过10分钟后,钉影移动了,朝向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3分)
①10分钟内,钉影朝向发生的变化是由 移向 。
②导致钉影方向移动的原因是 。
27.(14分)我国南方某市计划在本市山区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下图为该地区旅游规划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2分)
(2)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该市新规划建设的别墅度假村位于该城区的 方向。(2分)
(3)在M观景台处 (能/不能)观赏到山下湖泊岸边的O位置。(1分)
(4)在N观景台可欣赏瀑布景观,请说明理由。(2分)
(5)在观景台M、N之间修建一条“森林氧吧休闲健身路”,在Ⅰ、Ⅱ两方案中较合理的是 方案,简述理由。(3分)
(6)政府规划在山区植树造林,修复生态环境。该山区森林应以 (植被类型)为主;植树造林对图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有 。(2分)
(7)家住市区的小雨发现近几年郊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减少,蔬菜、花卉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你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分)
28.(12分)(2023兰陵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涉及东亚、中亚、东南亚、欧洲等11个地区。中国某旅行社组织“一带一路之旅”分别沿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到欧洲西部,他们发现旅途中的地理景观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在目的地发现当地居民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
材料二: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1)材料一中,“一带”先后跨越了 洲、 洲。(2分)
(2)“一带一路”的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了中国与中亚、欧洲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了贸易往来,据此推测,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货物往来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1分)
(3)旅行社从西安出发,同学们沿途看到自然景观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有规律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到鹿特丹后,同学们发现荷兰人的饮食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请你解释其原因。(3分)
(4)材料二中,“一路”经过的①处是 运河,它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1分)
(5)近年来,②海域面积在不断缩小,请说明其原因。(2分)
(6)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最西端欧洲西部,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试从纬度、地形、海陆位置分析这里人口稠密的原因。(3分)
29.(11分)(2024聊城一模)气候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图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观察下面甲、丙两地自然景观图片,推测两地的气候类型和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分)
(2)气候对河流的水文特征影响很大。右图是亚马孙河流域某地多年平均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图简要概括该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亚马孙河的水文特征与气候特征的关系。(4分)
(3)俄罗斯的亚马尔半岛位于北极圈以北,冻土广布。夏季与外界陆地联系困难,唯一的交通方式是乘坐飞机,冬季是全年与外界联系最畅通的时候。下图是亚马尔半岛位置示意及萨别塔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图。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陆上交通夏季困难、冬季畅通的原因。(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