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古田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号、考场、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用2B铅笔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考试结束,考生只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留。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的蛋白质具有催化、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等功能B.葡萄糖、淀粉和脂肪都可通过水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某些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D.几丁质是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中的多糖2.细胞呼吸是联系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相互转化的枢纽。如图是人体肝细胞内的部分生化反应及其联系的示意图。图中编号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摄入葡萄糖过多,A会转化脂肪储存0B.有氧运动会减少A转化为甘袖和脂肪酸①葡萄糖→A料④】C.脂肪作为主要的能源物质参与细胞呼吸D.④过程中大部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⑦⑧H,O3.医学上常采用骨髓移植的方法治疗白血病,移植成功的骨甘油脂肪酸髓造血干细胞可在患者体内增殖分化产生多种血细胞。下⑤51o脂肪列叙述正确的是()A.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白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B.分化产生的白细胞与红细胞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相同C.造血干细胞与其分化产生的白细胞遗传物质相同D.分化产生多种血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4.右图为洋葱根尖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A.细胞2中的染色体处于松散的染色质状态B.统计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是细胞3所处时期C.细胞4中的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为1:2D.由图可知,细胞分裂不是同步进行的5.适应辐射现象表现为由一个祖先物种进化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新物种,从而适应不同的环境,形成一个同源的辐射状的进化系统。为了探索鼠尾草属部分植物的适应辐射机制,科研小组对传粉者熊蜂的体长与鼠尾草花冠长度的关系进行了4组研究,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以D组为例解释:体长大约为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第1页,共8页26mm到28mm之间的雄蜂,它的传粉对象一一鼠尾草的花冠长度大约为30.0mm到30.5mm之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花冠长/mmA.适应辐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可遗传的有利变异32.5「32.0LA组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31.5TB组蝙蝠以回声定位捕食猎物,而灯峨科昆虫能发射31.030.5C组超声波使其失灵,该现象符合适应辐射30.0D组C.由图可知熊蜂的体长与花冠长度大致呈负相关29.5D.该图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熊蜂越大,越无法完全进141618202224262830体长/mm入花冠内吸取花蜜,从而影响传粉6.范瓦伦法则认为:一个物种始终难逃灭绝,这是由于它始终在和其他物种竞赛之中,它永远无法通过进化提高自己生存的概率。例如,猎豹随着进化越跑越快,但由于它们捕杀的羚羊也随着进化越跑越快,猎豹捕捉到生存所需猎物的可能性并没有提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猎豹的捕捉使羚羊不断产生跑得更快的变异B.羚羊在猎豹越跑越快的进化中发挥了选择作用C.捕杀羚羊难度的增加使猎豹种群跑得慢的基因频率下降D.当物种不能发生与其他竞赛物种相适应的进化,生存概率将下降7.小鼠的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由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一系列基因(称为基因群)控制,科学家利用基因群组成为a的A品系小鼠和基因群组成为bb的B品系小鼠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并获得了X品系的小鼠。假设不考虑基因群内各基因间通过染色体交换进行的基因重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品系XB品系(aa)(bb)raa(淘汰)FXA品系→F2/aa(淘汰)abXA品系→Fsraa(淘汰)abXA品系→…→F2oaa(淘汰)恩,F21ab(淘汰)bb(X品系)A.小鼠MHC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每代筛选的方法是将后代皮肤移到B品系上,选择不会排异的小鼠C.子代与A品系小鼠反复杂交的目的是提高a基因群的相关基因频率D.F21中X品系小鼠所占比例约为1/4,其表型应与A品系基本一致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第8、9小题。溶酶体内含大量水解酶,可降解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溶酶体膜在成分上与其他生物膜不同,其膜上嵌有转运H的膜蛋白,含有多种转运蛋白和较多的胆固醇(如图)。当溶酶体膜受损时,一种名为PI4K2A的蛋白质会迅速聚集在受损的溶酶体上,从而使内质网像一条毯子一样包表着溶酶体,最终达到修复溶酶体的效果。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