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作文写作主题素材积累:生态环境主题导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要达成“廣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基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目标任务。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积极守护祖国的蓝天、碧海、净土,积极参与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家乡的各项活动,是我们光荣而神圣的责任。时文赏读小积分释放大能量垃圾分类又升级了!2023年10月21日,福州鼓楼区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正式启动,开启了“智慧监管下的居民自治垃圾分类”新阶段,一系列问题正在破解。如何让获得积分更方便?——刷脸即打卡,积分直接当钱花“积分除了兑换生活用品,还有家政服务?”“扔个垃圾就得积分?我也来试试。”……昨日上午,一场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在阳光乌山荣域A区开展,不少居民“满载而归”。“100积分兑一瓶米醋,200积分换一桶洗衣液,非常优惠实在!”居民王美珍向记者展示“榕小分智慧分类”微信小程序,她的“存折”里还有960分。事实上,垃圾分类换积分已经不是新闻,但要真正落地和普及,必须在便民利民上多下功夫。如何让获得积分更方便?王美珍告诉记者,在平台上注册后就可获得一户一卡、一户一码,还能开通人脸识别。每次丢垃圾时,选择刷卡、刷码或者刷脸打卡,老人家也可以轻松获得积分。误时投放怎么治?——智慧垃圾屋既“吃”垃圾也“吃”积分晚上加班、在外吃饭,错过了规定的垃圾投放时间,怎么办?既不想垃圾在家过夜,又不想垃圾在外过夜,这是一些市民面临的“两难”。如今,消耗积分,让24小时运行的智慧垃圾屋“吃”下垃圾,给出了一种人性化的解答。在智慧垃圾分类投放点刷卡后,投递口自动打开,居民可将垃圾丢进去,由AI破袋一体机进行破袋、分拣。由于在非投放时段,此次投放支付了10个积分。这套方法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不少年轻群体的欢迎。如果还有人我行我素,不配合、不支持,怎么办?垃圾分类屋搭载的AI智慧探头,将自动对误时投放、垃圾不分类等多种违规行为进行实时捕捉。“低值”如何升值?——不出家门就能实现“一袋收”资源化,是垃圾分类的目的之一,也是一大挑战。由于回收成本大,经济附加值低,废玻璃、陶瓷类、废塑料、废纸和废纺织衣物等“低值”可回收物,大多被运到红庙岭焚烧,并未单独分拣出来再利用。以废玻璃为例,目前,全世界的回收利用率近50%,德国甚至高達97%,我国则低于平均水平。怎么提高“低值”可回收物回收率?在智慧垃圾分类投放点旁,设有“一袋收投放专区”。工作人员介绍:“所谓‘一袋收就是一袋回收所有可再生品类。”居民在家把可回收物装进赠送的环保袋里,扫一扫袋子上的二维码进行用户绑定,通过小程序预约上门揽收或投放到“一袋收投放专区”,即可获得与重量相对应的积分或现金奖励。“我们不要求居民对可回收物进行细致分类,而是统一按照每千克0.5元的单价回收,逐步实现‘低值可回收物应收尽收。”平台研发方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将同时发展建设基于“两网融合”的可回收垃圾产业链,构建垃圾分类治理与分类产业融合的创新体系。(选自《福州日报》2023年10月22日)赏析近年来,我国各地垃圾分类工作勇于探索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效。福州鼓楼区在全市率先推行市场化运作、“误时投放”治理、物业自治等模式,启动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既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也是坚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推动城市垃圾分类事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佳作展示我们都是环保卫士“嘿!爸爸爸爸,快看快看!”星期六一大早,我就把手机塞进爸爸手里,上面“中国碳排放显著减少”的报道十分醒目,“我们也出了一份力呢!”爸爸一看就乐了:“那可不,我天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也算是作贡献了呢!”我也眨眨眼:“要是没有我,你还在当开车族呢!”我一边与爸爸斗嘴,一边回想起两年前刚看到那篇报道时的情景——“啊,这么严重?”我惊讶地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些消瘦又狼狈的北极熊,曾经的皑皑白雪已经消融,裸露出黑色的地面,北冰洋海面上的浮冰也融化了。北极熊们几乎找不到任何可栖息之处,多么令人心痛!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类碳排放过多。我若有所思地看向正在穿衣服準备送我上学的爸爸,他被我认真的眼神吓了一跳:“怎么了,闺女?”“我们以后骑车上下学吧!”“怎么突然想骑车了?开车送你,既省时又省力,不好吗?”“呐,你看!”我把手机递到他面前,“瞧瞧这些北极熊,多可怜!都是因为二氧化碳排放太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现在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快消失了!”爸爸眉头皱了一下,沉思片刻之后,笑着对我说:“行,就这么办!”“咱爷俩今天骑车回老家吧?”爸爸的话打断了我的回忆,“好呀好呀,正好回去看看爷爷的菜园子咋样了。”我们边说笑边往楼下走去。跨上自行车,沿途河水碧波荡漾,两岸垂柳依依,天空碧蓝如洗,我们陶醉在这盎然的春色里。而在两年前,这里却被水泥厂的滚滚飞尘、炼焦炉的浓浓黄烟和化工厂的滔滔乌云严重污染……昔日钢铁森林喷吐出来的滚滚浓烟,如今变成了若有若无的丝丝轻烟。“爸,你看,那些企业也减少了碳排放呢!”“嗯,对啊,大家都是环保卫士!”不久,我们就骑到了菜园子,看到爷爷和他的同伴们正在看无人机喷洒药剂。我忙跑过去,眨巴着眼睛问:“爷爷,它喷的什么东西啊?”“这是苏云金杆菌药剂,用来防治玉米螟的。”“之前用的不是农药吗?怎么改成这个了?”“这个更环保啊,说是生物防治,没有污染,而且和化学防治效果相同,甚至还要更好嘞!”“啊?这么厉害?”“对呀,要不是我们家的环保小卫士,我还想不起来能用它呢!”我们相视一笑。看来,我们一家人,都是环保卫士了!点评本文以小见大,以一家三代人——“我”、爸爸、爷爷的改变为小切口,反映了整个社会减少碳排放的大主题。对比手法运用巧妙,从开车出行到骑车出行,从滚滚浓烟到丝丝轻烟,从化学防治到生物防治,凸显了“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的主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