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 能结合具体案例,认清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学会辨识不良行为;2. 能针对不良行为制定预防措施,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情境一安某嫌下楼扔垃圾费劲,把垃圾从楼上扔了下去,砸到了人。生活观察情境二黄某拨打火警电话,想看看消防人员是否会来,结果消防车真来了!生活观察情境三袁某借了吴某的钱一直不还,吴某把他关了几天让他还钱。生活观察如何避免上述情境中的违法行为的发生?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 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案例二依依无端被同校的一群16 岁学生盯上了。这些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长期在各种线上课堂、社交平台发送侮辱、谩骂、诬陷依依的网络信息,甚至 将群内的聊天记录剪辑制作成视频再次传播,导致依依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干扰。最终,这些学生被依法逮捕并提起公诉。探究与分享分析案例中的行为涉及刑法中的哪些罪名。学生欺凌、网络暴力行为有什么危害?遇到这些行为该怎么办?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违法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不良行为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拒绝不良行为,要从了解不良行为开始。相关链接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说说以上行为哪些属于不良 行为,哪些属于严重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什么区别?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 寒。”很多犯罪都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变化轨迹。预防未成年人犯 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干预、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 了明确规定,给我们划出了明确的是非界限。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 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 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启思导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一条查找身边存在的不良行为,分析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不良行为制订预防措施。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