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愉快的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审美感知】 感受86拍音乐的律动感、摇篮曲等风格特点,并有进一步激发对音乐的兴趣。【艺术表现】 聆听和演唱歌曲《愉快的梦》,表达出歌曲抒情优美的感情。能清晰正确地演唱歌曲,掌握一字多音和二声部的演唱技巧。【创意实践】 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根据歌曲《愉快的梦》创编舞蹈,体会创编音乐的快乐。【文化理解】 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感受日本音乐家的创作魅力,体会不同文化之间的风土人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用圆润流畅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难点】掌握一字多音以及二声部的演唱技巧。三、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 课堂开始,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同学们睡觉的时候会做什么样的梦呢?请你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梦境。(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有一位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也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欣赏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歌曲《愉快的梦》由此导入新课。(二)初步感知 1.老师播放歌曲,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描绘了这位小朋友梦中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节奏舒缓,旋律优美、她在梦中梦见了闪烁的金星、摇曳的月亮船、可爱的小矮人、闪耀的地球。表现出小朋友梦境中的神奇景象。 2.教师再次完整播放歌曲,学生在聆听歌曲的同时,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条,感受八六拍的强弱规律以及身体律动。(三)学唱歌曲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教师弹琴、演唱歌曲,学生跟着旋律用哼鸣的方式轻声练习演唱。2.教师带领学生识读乐谱,学生进行小声哼唱。3.教师弹琴,学生集体识读乐谱,齐唱歌曲。在演唱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难点一字多音的演唱以及用三角形划分音符时值。4.老师讲解一字多音的演唱,通过多次跟琴识读乐谱、熟悉旋律,在大部分学生掌握旋律之后加入歌词来进行演唱,注意学生的音准问题以及气息的连贯。5.教师用钢琴带学生分为男女两组分别练习各自的声部,对声部熟悉后男生女生合作演唱二声部,教师要求学生要唱准音高,唱对声部。6.学生完整地有情感地演唱歌曲。(四)歌曲编创1.以四人为一组为歌曲《愉快的梦》编创舞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并为优秀的小组颁奖。2.请四位同学选择任意乐器(双响筒、碰铃、三角铁)为歌曲编配打击节奏。 四、课堂总结 教师播放八音盒版《愉快的梦》让学生再次感受歌曲的魅力。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日本作曲家的作品,从这首乐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之间音乐的魅力,以及小朋友天真无邪的梦境,引导学生要珍惜童年时光。五、板书设计愉快的梦音乐:抒情优美 速度:较慢节拍:八六拍强弱规律:f p p mf p 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