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专题: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课件+习题,3份打包)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复习专题: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课件+习题,3份打包)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期末复习
追求美好人生
栏目导航
思维导图·建体系
回顾教材·串重点
连接真题
思维导图建体系
回顾教材串重点
1.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与动物有何不同
(1)动物的活动是   的活动,人的活动则是  .
 的活动。
(2)人能够   地规划人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过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
2.为什么要确立人生目标
(1)人生目标体现着人在社会实践中对未来的   ,决定着人生道路的   。
无意识的、本能
有意识、
有目的
积极主动
向往和追求
发展方向
一、确立人生目标
(2)正确的人生目标会带来稳定而持久的   ,让我们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定前行,少走弯路,指引我们走上   。
3.人生目标的分类及其关系是怎样的
(1)分类:人生目标可以分为   和   。
(2)关系:
①只有分阶段实现一个个   目标,才能实现   目标。
②所有   目标都是围绕   目标展开的。
③实现每一个近期目标带来的   和   ,鼓舞我们继续奋发向上,朝着实现长远目标迈进。
内在激励
正确的人生道路
长远目标
近期目标
近期
长远
近期
长远
成就感
喜悦感
4.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1)正确认识   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2)树立人生目标,应当从   出发。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   、家庭环境等,都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  .
 。我们要综合评估,全面考虑,以客观务实的态度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
个人与社会
自身实际
知识能力
影响
因素
(3)树立人生目标,应当   。我们要把个人的发展牢牢植根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植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4)树立人生目标,应当   。个人的追求与进步,只有与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生才能焕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
与人类的福祉相统一
1.人生态度的含义是什么
人生态度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对待人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2.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消极的人生态度对我们有什么不同的影响
(1)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令人看到事物   的一面,从而   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
(2)消极的人生态度,往往使人看到事物   的一面,从而心灰意懒、
   。
看待生活

热爱

消极懈怠
二、端正人生态度
3.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哪些表现
(1)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   。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   和从容,体味更多的生活乐趣;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及时   ,不畏惧,不退缩,勇敢面对。
(2)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   。认真务实的人,往往有着严谨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和   的作风,做任何事情都会  .
 ,不走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捷径”。
(3)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为   。勤奋进取是一种全力以赴、
   、努力前行的勇毅品格。勤奋进取的人不会满足现状、贪图安逸,而是勤学上进、追求卓越。
乐观向上
自信
调整心态
认真务实
踏实
精益
求精
勤奋进取
坚持不懈
4.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    .
对待人生的境遇。
5.我们应以何种态度对待人生的境遇
(1)   。身处顺境时,我们应珍惜美好时光,抓住   ,顺势而为;同时,我们也要有忧患意识,警惕优越条件滋生的骄傲、懈怠等不良心态,时刻保持   的态度。
(2)   。在逆境中前行,需要鼓足勇气,   。在青少年时期经历一些挫折和考验,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路。
以何种态度
顺境不骄
机遇
谦虚谨慎
逆境不馁
迎难而上
6.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怎样相互转化
(1)自满自足,   ,顺境就有可能转化为   。
(2)受磨难而   ,不悲观、不言败,逆境就有可能转化为   。
(3)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我们正确对待   ,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顺境和逆境都可以成为人生成长的阶梯。
意志衰退
逆境
奋进
顺境
成败得失
1.人生价值的含义是什么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和活动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  .
 。
2.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
(1)人们通过   创造物质财富和   。人们各种各样的   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美好。
积极
意义
劳动
精神财富
愿望
三、实现人生价值
(2)人们的职业不同、岗位有别,但只要为社会进步作出了   ,就是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也就创造和实现了人生价值,就应当得到社会的   和积极评价。
(3)   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   ,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
换来的。今天,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都要靠劳动来实现。
3.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是什么
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一般来说,一个人通过劳动为他人和社会作出的   越大,他的   就越大。
贡献
尊重
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
成就
创造性劳动
贡献
价值
连接真题
                
1. 下边漫画《脚踏实地》启示我们( B )
①我们所设立的长远目标都应指向近期目标 ②只有分阶段实现一个个近期目标,
才能实现长远目标 ③实现目标是很困难的,应该学会早早放弃 ④积极主动规划
自己的人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雷锋曾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这告诉我们( B )
①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树立人生目标要从实际出发 ③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中明确人生目标 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广大青年: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
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为了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我们应该
( C )
A. 纵享青春乐趣,不断树立梦想
B. 只练过硬本领,无视品德修为
C. 坚定理想信念,担负时代使命
D. 不断探索学习,力争一夜暴富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贵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华罗庚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数学家,是他
奋斗的成果。他怀着为中华崛起的决心确立了远大的目标,在读书的人生中开创一
片数学天地。他认为“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的事迹启示我们要
( C )
①严谨踏实,不投机取巧
②坚持不懈,追求卓越
③乐观豁达,积极向上
④勤奋进取,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屈原遭小人诬陷,流放偏远地区后写下《离骚》;司马迁遭受宫刑后,仍然写出
了伟大史学著作《史记》;贝多芬晚年失聪,还是依靠惊人的毅力和热情谱写出
《命运交响曲》。这些事例告诉我们( D )
A. 只有逆境才能培养出人才
B. 逆境对成才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C. 要自觉寻求逆境,争取成才
D. 虽身处逆境,也要发掘生命的力量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陆鸿,幼时因高烧致残。职高毕业后,屡次求职碰壁但并未消沉,他自主创业成
立了公司,并为21个残疾人家庭撑起了一片蓝天,被评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
物”。获此殊荣是因为他( C )
①身处逆境自强不息,勇于战胜挫折
②积极维护他人利益,放弃个人利益
C
③倾情服务奉献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④秉持积极人生态度,活出生命精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湖北中考)“安顿落难者,照顾乡亲们,一句话驱散冷雨,一握手温暖人
心。”孟二梅带领社区居民,让近千名被困乘客在暴雨中免受冻饿。获评感动中国
2023年度人物,是因为她( C )
A. 在劳动中创造物质财富
B. 在工作中恪守诚实信用
C. 在奉献中承担社会责任
D. 在逆境中增强生命韧性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广东中考)某校举办了一场家务劳动比赛,内容见下图。此举旨在( C )
A. 教育大家正确认识友谊与竞争
B. 传承扶危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
C. 引导学生尊重劳动和热爱生活
D. 减轻家长们的经济负担和压力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天津中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5G领先、大飞机逐梦……我国重大工程不
断“开张”、大国重器接连“刷屏”,背后的功臣正是千千万万的一线工程师。他
们用行动启示我们( C )
①确定人生目标,就能够成为劳动模范
②践行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③立足个人追求,用梦想成就人生辉煌
④发扬敬业精神,用劳动创造人生价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广西中考)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李春燕,在家乡需要的时候
回到广西博白县峨嵋村担任党总支书记,带领群众通过发展集体经济走上了富裕之
路。她的事迹诠释了( A )
①要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在平凡工作中绽放生命的精彩
③服务社会都能得到国家的奖励
④奉献社会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泸州中考改编)“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萧凯恩,生活在中国香港,出生
三个月时因眼癌摘除眼球。她没有被命运所击倒,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她是首
位考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的视障人士,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经常参加义
演筹集善款,还去贫困山区当义工,用音乐和关爱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她的事迹启
示我们( B )
①在平凡中耕耘不止,在奉献中走向伟大
②生命是延续的,生命在接续中发展
③逆境不馁,敢于和命运英勇抗争
④生命是不可逆的,尊重生命发展的规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 (凉山中考改编)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二○二四年新年贺词提到:“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告诉我们
( C )
A. 伟大的生命才有意义和价值
B. 伟大在于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C. 人生可以从奉献中闪耀出伟大
D. 平凡还是伟大取决于地位高低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河南中考)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奋斗在忙碌的生产
线,高质量发展涌动澎湃活力;攻关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前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实现……辛勤劳动、无私奉献,不仅构筑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铸就了宝贵的
精神财富。由此可见劳动( D )
D
①已将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
②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
③是我们财富的源泉、幸福的源泉
④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福建中考)为激励广大劳动者在新征程上不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的表彰,坚持向兢兢业业的普通劳动者倾斜,多名外卖
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上榜。这告诉我们( A )
①各行各业的平凡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
②只有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劳动创造辉煌
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能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④人的一生都是在服务和奉献社会中度过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包头中考)龚全珍,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她以丈夫为榜样,几十年如一
日投入山区教育事业,为实现中国梦作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荣获了第四届
“全国道德模范”和“最美奋斗者”称号。我们敬重龚全珍,是因为她( A )
①心怀大爱,在奋斗中绽放生命色彩
②甘为人梯,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扎根山区,在坚守中勇担社会责任
④爱岗敬业,在执着中获取丰厚回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整合(后附答案)
一、思维导图 扫描考点
二、真题链接 实战演练
1.(2023·广州中考)广东某职业学院的周同学经过反复刻苦训练,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数控铣项目金牌。他说:“有梦想,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这启发我们要( )
①坚持不懈,努力成就未来②坚定理想,明确人生目标
③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④认真学习,专注文化成绩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3·武汉中考)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启示我们,在进行人生规划时应该( )
①志存高远,将人生理想与民族复兴相统一
②勇担责任,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③立足个人追求,只干惊天动地的大事
④优先考虑个人兴趣爱好,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呼和浩特中考)“生涯规划模拟”活动中,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生涯三问”:“我是谁 ”“我要到哪里去 ”“我该怎么去 ”下列思考属于“我是谁”的是( )
A.“我今后打算留在家乡工作”   B.“我喜欢文学,擅长写作……”
C.“我了解了做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 D.“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有了清晰的目标”
4.(2023·潍坊中考)如今,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一部分人决定不再远行,将未来留给家乡。“90后”胡某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大城市工作。后来她辞去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发展起了休闲农业。“做农业是一件很潮的事情!”胡某由衷地说。她的经历告诉我们( )
A.兴趣爱好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选择 
B.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C.要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谋划人生  
D.应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以应对各种困难挑战
5.(2023·眉山中考改编)漫画《跳绳》提醒我们,树立人生目标要注意( )
A.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B.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C.把握自己的能力特长D.确定具体可行的计划
6.(2023·铜仁中考)贫困的家庭、简陋的训练条件未能阻挡全红婵拼搏的脚步,在同龄同一批的运动员里面她对待训练是最投入的。东京奥运会,年仅14岁的全红婵在10米跳台比赛中碾压式夺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能够( )
①降低要求,得过且过 ②乐观坚强,永不言弃
③直面困难,勇于挑战 ④孜孜不倦,我行我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3·绍兴中考)初中毕业的姜雨荷因找不到满意的工作重返职校。为冲击世界技能大赛,她每天花十四五个小时进行技能训练;为能独立撰写英文实验报告,她吃饭走路都在啃英语。2022年,她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这启示我们要( )
①认识自我,发掘潜能  ②坚定意志,直面挫折
③调控情绪,欣赏他人  ④明确目标,不言放弃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4·扬州中考)“哪吒,就是要脱胎换骨;蝶后,一定是蝶变之后。”游泳运动员张雨霏在比赛失利后,认识到与他人的差距,改变技术,选择从零开始,经过刻苦磨砺涅槃重生。这启示我们( )
①战胜挫折,迎难而上②磨砺意志,增强韧性
③特立独行,我行我素④充盈生命,拒绝冷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3·雅安中考)“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孤勇者》唱出了词作者勇敢抗癌的心路历程,唱出了普通人为生活拼搏的样子,人们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这启示我们( )
A.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就不会遭遇挫折 
B.生活中,只有英雄才能战胜挫折
C.面对挫折,产生负面情绪是不正常的 
D.要正确对待挫折,增强生命韧性
10.(2023·青岛中考)古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相一致的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B.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1.(2023·扬州中考)“追光者”董丽娜身残志坚,勇敢追逐播音梦想。她克服重重困难,由一位盲人按摩师努力成长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她用朗读为视障群体的文化需求发声。她身上体现的品质是( )
①知耻后勇 ②特立独行③百折不挠 ④勇于担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苏州中考)2023年5月21日,苏迪曼杯半决赛,中国队在第四场决胜局16比20落后时并没有放弃,上演惊天大逆转,昂首挺进决赛。在决赛中,中国队发挥团队力量,力克韩国队,再次问鼎。材料说明( )
①人生难免有挫折,经历的挫折越多越好
②面对挫折,我们要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③集体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
④集体力量是强大的,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3·衡阳中考)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新时代新征程,雷锋,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在岁月长河里永远闪亮。雷锋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②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③奉献社会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④只有成为伟人、这样的一生才是值得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2024·广西中考)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李春燕,在家乡需要的时候回到广西博白县峨嵋村担任党总支书记,带领群众通过发展集体经济走上了富裕之路。她的事迹诠释了( )
①要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②在平凡工作中绽放生命的精彩
③服务社会都能得到国家的奖励④奉献社会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3·眉山中考)“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袁枚的这首小诗告诉我们( )
①留住时光,懂得敬畏生命的短暂②珍视生命,努力追求生命的永恒
③活出精彩,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④拒绝平庸,虽处逆境仍自强不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4·贵阳中考)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湖南衡阳特殊教育学校刘玲琍老师,她扎根讲台,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她自编教材,自创唇舌操、触摸法,让学生感受气流的大小、声带的震动……33年来,她教的80多名听障学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守护生命,要传递生命的真善美②探索生命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③珍视生命,只需珍视他人的生命④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创造伟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3·滨州中考)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2022年9月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独立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把劳动的种子深植于学生心中,因为( )
①劳动有利于学生关注生活,学会劳动技能,珍惜劳动成果
②劳动能解决学生成长中的一切烦恼
③劳动课程比其他课程更重要
④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单元整合(教师版,后附答案)
一、思维导图 扫描考点
二、真题链接 实战演练
1.(2023·广州中考)广东某职业学院的周同学经过反复刻苦训练,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数控铣项目金牌。他说:“有梦想,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这启发我们要(A)
①坚持不懈,努力成就未来
②坚定理想,明确人生目标
③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
④认真学习,专注文化成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3·武汉中考)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启示我们,在进行人生规划时应该(A)
①志存高远,将人生理想与民族复兴相统一
②勇担责任,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③立足个人追求,只干惊天动地的大事
④优先考虑个人兴趣爱好,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呼和浩特中考)“生涯规划模拟”活动中,老师引导同学们思考“生涯三问”:“我是谁 ”“我要到哪里去 ”“我该怎么去 ”下列思考属于“我是谁”的是(B)
A.“我今后打算留在家乡工作”  
B.“我喜欢文学,擅长写作……”
C.“我了解了做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 
D.“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有了清晰的目标”
4.(2023·潍坊中考)如今,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一部分人决定不再远行,将未来留给家乡。“90后”胡某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大城市工作。后来她辞去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发展起了休闲农业。“做农业是一件很潮的事情!”胡某由衷地说。她的经历告诉我们(C)
A.兴趣爱好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选择 
B.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C.要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谋划人生  
D.应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以应对各种困难挑战
5.(2023·眉山中考改编)漫画《跳绳》提醒我们,树立人生目标要注意(C)
A.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B.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C.把握自己的能力特长
D.确定具体可行的计划
6.(2023·铜仁中考)贫困的家庭、简陋的训练条件未能阻挡全红婵拼搏的脚步,在同龄同一批的运动员里面她对待训练是最投入的。2021年东京奥运会,年仅14岁的全红婵在10米跳台比赛中碾压式夺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能够(C)
①降低要求,得过且过 ②乐观坚强,永不言弃
③直面困难,勇于挑战 ④孜孜不倦,我行我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3·绍兴中考)初中毕业的姜雨荷因找不到满意的工作重返职校。为冲击世界技能大赛,她每天花十四五个小时进行技能训练;为能独立撰写英文实验报告,她吃饭走路都在啃英语。2022年,她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化学实验室技术项目金牌。这启示我们要(B)
①认识自我,发掘潜能 
②坚定意志,直面挫折
③调控情绪,欣赏他人 
④明确目标,不言放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4·扬州中考)“哪吒,就是要脱胎换骨;蝶后,一定是蝶变之后。”游泳运动员张雨霏在比赛失利后,认识到与他人的差距,改变技术,选择从零开始,经过刻苦磨砺涅槃重生。这启示我们(A)
①战胜挫折,迎难而上
②磨砺意志,增强韧性
③特立独行,我行我素
④充盈生命,拒绝冷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3·雅安中考)“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孤勇者》唱出了词作者勇敢抗癌的心路历程,唱出了普通人为生活拼搏的样子,人们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这启示我们(D)
A.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就不会遭遇挫折 
B.生活中,只有英雄才能战胜挫折
C.面对挫折,产生负面情绪是不正常的 
D.要正确对待挫折,增强生命韧性
10.(2023·青岛中考)古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相一致的是(A)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C.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1.(2023·扬州中考)“追光者”董丽娜身残志坚,勇敢追逐播音梦想。她克服重重困难,由一位盲人按摩师努力成长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她用朗读为视障群体的文化需求发声。她身上体现的品质是(D)
①知耻后勇 ②特立独行
③百折不挠 ④勇于担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苏州中考)2023年5月21日,苏迪曼杯半决赛,中国队在第四场决胜局16比20落后时并没有放弃,上演惊天大逆转,昂首挺进决赛。在决赛中,中国队发挥团队力量,力克韩国队,再次问鼎。材料说明(C)
①人生难免有挫折,经历的挫折越多越好
②面对挫折,我们要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③集体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
④集体力量是强大的,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3·衡阳中考)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新时代新征程,雷锋,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在岁月长河里永远闪亮。雷锋的事迹启示我们(A)
①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②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③奉献社会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④只有成为伟人、这样的一生才是值得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2024·广西中考)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李春燕,在家乡需要的时候回到广西博白县峨嵋村担任党总支书记,带领群众通过发展集体经济走上了富裕之路。她的事迹诠释了(A)
①要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在平凡工作中绽放生命的精彩
③服务社会都能得到国家的奖励
④奉献社会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3·眉山中考)“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袁枚的这首小诗告诉我们(D)
①留住时光,懂得敬畏生命的短暂
②珍视生命,努力追求生命的永恒
③活出精彩,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④拒绝平庸,虽处逆境仍自强不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4·贵阳中考)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湖南衡阳特殊教育学校刘玲琍老师,她扎根讲台,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她自编教材,自创唇舌操、触摸法,让学生感受气流的大小、声带的震动……33年来,她教的80多名听障学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她的事迹启示我们(B)
①守护生命,要传递生命的真善美
②探索生命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
③珍视生命,只需珍视他人的生命
④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创造伟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3·滨州中考)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2022年9月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独立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把劳动的种子深植于学生心中,因为(B)
①劳动有利于学生关注生活,学会劳动技能,珍惜劳动成果
②劳动能解决学生成长中的一切烦恼
③劳动课程比其他课程更重要
④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
期末复习课堂习题
追求美好人生
1.(新考法)面向未来,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正确规划自己的人生,需要积极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注人类与世界发展的前沿和命运,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对此,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D )
①成功的人生总结 ②有效的决策行动 ③确立人生目标 ④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2.2023年9月25日,18岁的中国小将盛李豪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杭州亚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个人冠军。盛李豪年龄虽小,却已经为国家赢得荣誉,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C )
①树立国家观念,把自己的个人目标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②增强劳动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家务,为父母分担 ③立志成才,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当时代的奋进者
④努力学习,只有成为创新型人才,才能为国家作贡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态度决定成就,态度决定命运。”针对这句话,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C )
①人生态度是人看待生活、对待人生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②积极的人生态度令人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 ③消极的人生态度使人心灰意懒、消极懈怠 ④我们应当努力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向上向善好青年”方宇翔2岁时不幸因车祸截去双腿,他靠臀部倚在平衡车上,与同学们一同站军姿、正步走、跑步走……他说:“因为我的生命还在,还有个聪明的大脑,以及这么多爱我的人。”方宇翔的经历启示我们
( C )
①要在感恩中奋勇前行 ②逆境和顺境相互转化 ③要在逆境中自强不息 ④战胜挫折要积极乐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跨学科·语文)引名篇经典,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的一大特色,也是“习语”的魅力之源。下列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诗词与漫画《坎》寓意相符的有( B )
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③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 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对下图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A )
A.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我们战胜困难、走出困境
B.面对他人的评价,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C.在我们遇到挫折时,要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
D.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7.功成唯行,行必在人。劳动创造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新时代的劳动者,有理想、有担当、有素养,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奋斗、发光发热,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身力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我们每一个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②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从事的劳动不同,所以劳动有高低贵贱之分
③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④从事脑力劳动的劳动者比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对社会贡献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95后”泥瓦匠邻彬,用一把砌刀为国争光,“这时代人人能出彩”;26岁姑娘张琳,熟练操控大货车“送快乐”,“他们说不得不佩服我”;曾经的快递小哥万春海,通过招飞计划成为飞行员,“机会来了一定牢牢把住”……对此,下列感悟恰当的是( A )
①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辛劳和汗水 ②劳动最光荣,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③每个人所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④只有体力劳动者才需要继续发扬工匠精神和实干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电视剧《山海情》农技专家原型、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说:“袁隆平先生说他有一个梦想,是‘禾下乘凉梦’。我也有一个梦想,就是把这株‘中国草’种到世界上更多有需要的地区去,让更多人能够通过菌草脱贫致富、迈向幸福。”林占熺的事迹告诉我们( A )
①要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 ②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要善待他人,决定他人的命运 ④生命的价值依靠他人发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说明了( A )
①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②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③在劳动中可以创造人生价值 ④只有脑力劳动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3青岛中考)“面皮擀破了怎么办?”“怎样捏出更好看的造型?”“成为一名中式面点师,要日复一日的练习,也要智慧与巧思。”在劳动教育基地,同学们围上围裙、戴上发网,学习制作中式面点枣花酥。我们从中可以看出( A )
A.劳动收获成长 B.劳动创造财富
C.职业赢得未来 D.环境改变人生
1.(2023武汉中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启示我们,在进行人生规划时应该( A )
①志存高远,将人生理想与民族复兴相统一
②勇担责任,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③立足个人追求,只干惊天动地的大事 ④优先考虑个人兴趣爱好,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眉山中考改编)下面漫画《跳绳》提醒我们,树立人生目标要注意( C )
A.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B.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C.把握自己的能力特长
D.确定具体可行的计划
3.(2023广州中考)广东某职业学院的周同学经过反复刻苦训练,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数控铣项目金牌。他说:“有梦想,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这启发我们要( A )
①坚持不懈,努力成就未来 ②坚定理想,明确人生目标 ③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
④认真学习,专注文化成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3衢州中考改编)下面漫画带给我们的思考,正确的是
( D )
A.困难是无法抗拒的,我们无能为力
B.人生只要经历挫折,就一定能成功
C.挫折会带来负面情绪,应该逃避它
D.生活道路难免有坎坷,要直面逆境
5.(2023广西中考)普通钳工可以成长为大国工匠、刮腻子可以“刮”出世界冠军……奋斗在各行各业的一线劳动者用执着地钻研、精湛的技艺、一丝不苟的态度,生动展现了技能之光、劳动之美。这表明( C )
①一线劳动者都能够创造奇迹 ②劳动者是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的 ③掌握劳动技能必定走向成功 ④在自己的岗位上也可以铸就闪光人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南通中考)“在深深的矿井里面挖呀挖呀挖,挖多多的煤炭,点亮千万家……”“在荒芜的大山里面挖呀挖呀挖,挖通了致富路,方便千万家……”“在月球的表面挖呀挖呀挖,表取和钻取一步都不落,1 731克的月壤带回了家……”各行各业的“挖呀挖呀挖”版本,告诉我们( D )
A.我国有各种取之不尽的资源
B.交通是制约共同富裕的决定性因素
C.要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D.各种职业的劳动者都为国家作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