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重庆市巴渝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重庆市巴渝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资源简介

重庆市巴渝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读人造地球卫星从太空获取的地球影像,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上图,我们可以认识地球的(  )
A.位置 B.大小 C.形状 D.运动
2.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  )
①云层越薄
②云层越厚
③可能是晴朗天气
④可能是阴雨天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C
2.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再到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确定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如图为地球的卫星照片,表现了人类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认识地球的形状。故答案为:C。
2.本题主要考查卫星云图的判读。在卫星云图中,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如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等。在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故①错误②正确;颜色越白,云层越厚,则降水的可能性越大,故③错误④正确。故D②④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3.(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中,最适合我们去野外踏青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A、从符号看出为晴天,适合游玩。
B、从符号看出为沙尘暴,不适合游玩。
C、从符号看出为大雾,不适合游玩。
D、从符号看出为台风及其中心,不适合游玩。
故选:A
【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合,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符号。该知识点是重点内容,识记住各天气符号的含义。
(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  )
A.0°,30°W B.0°,30°E
C.30°N,30°W D.30°S,30°W
5.A点位于B点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6.图中四点纬度最低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答案】4.A
5.B
6.C
【知识点】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7.(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地球赤道的周长约是(  )
A.4千米 B.4万千米 C.4000米 D.4米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其长度是4万千米.
故选:B.
【点评】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8.(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  )
A.1月、7月 B.7月、1月 C.6月12月 D.8月、2月
【答案】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一年中,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北半球夏季在7月,冬季在1月。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一、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二、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三、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
(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初一·二班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图,说:“这就是我们要登的山,比较高,大家要注意……”完成下面小题。
9.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悬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请你判断哪个地方有悬崖(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0.老师说:“这次我们登的山比较高。”从图上可以看出山顶海拔高度是(  )
A.200米 B.300米
C.300米以上 D.400米以上500米以下
【答案】9.D
10.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山顶(山峰):等高线地形图中,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顶。
盆地或洼地:等高线地形图中,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就是山脊。
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就是山谷。
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陡崖:数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相交一处时,该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峰),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数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相交一处时,该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A山峰;B是山脊;C是山谷;D是陡崖。
故答案为:D。
10.地点地面某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图中所示等高距是100米,可以看出山顶的海拔范围在400-500米之间。
故答案为:D。
(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2019年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法国,完成下面小题。
11.文文想查找法国在世界的位置,应该用(  )
A.世界地形图 B.世界气候图
C.世界政区图 D.世界人口分布图
12.法国的官方语言是(  )
A.英语 B.法语 C.西班牙语 D.阿拉伯语
【答案】11.C
12.B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图的选择和使用
【解析】【点评】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英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11.国家政府在自己领土之内划分的不同层次的行政管理区域,世界政区图顾名思义就是关于世界上国家以及国家行政区划的地图。因此想知道两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可以查阅政区图。
故答案为:C。
12.联合国共有六种工作语言,分别为英语、法语、俄语、汉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法国官方语言是法语。
故答案为:B。
13.(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下列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上升,故降水多
B.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于东岸
C.两极地区地面潮湿,降水较多
D.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多于沿海地区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降水的规律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附近地区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世界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受地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
故答案为:A。
【点评】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一、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二、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三、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
14.(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重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重庆市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主要位于亚热带,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故答案为:C。
【点评】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布均匀
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季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干旱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差大,降水稀少
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温和湿润,降水均匀
高原山地气候;特点:地形高,气温冷
寒带气候;特点: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亚当、默罕默德、马丁夏令营时在北京相遇,谈起家乡的气候,大家有说不完的话题。默罕默德:“我们那儿一年到头都非常炎热,却极少下雨”。马丁:“我们家乡四季分明,夏季热而干燥;冬季温暖,经常下雨”。亚当:“我们那儿全年气温很高,湿季时草木葱绿,干季时满目枯黄”。完成下面小题。
15.亚当家乡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6.默罕默德家乡气候类型(  )
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7.马丁的家乡最可能位于(  )
A.非洲中部 B.亚洲东部 C.欧洲南部 D.北美洲中部
【答案】15.A
16.D
17.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布均匀
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季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干旱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差大,降水稀少
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温和湿润,降水均匀
高原山地气候;特点:地形高,气温冷
寒带气候;特点: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1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亚当所在地区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故答案为:A。
16.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默罕默德所在地区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故答案为:D。
17.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马丁家乡所在地区气候以地中海气候为主,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主要是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
故答案为:C。
18.(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地球的运动会产生许多地理现象,比如一天内教学楼影子长度的变化。下面是早上-正午-下午影子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短→长→短 B.长→短→长
C.长→再长→更长 D.短→再短→更短
【答案】B
【知识点】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读地形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图中A和B、C和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0.在A地测得气温为10℃,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C地的气温应该是
A.8℃ B.-8℃ C.8.2℃ D.11.8℃
【答案】19.B
20.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一、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二、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三、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
19.在地形雨示意图中,B地降水量最多,原因是地形雨是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B地处于迎风坡,湿润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易成云致雨,所以降水较多;而D地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温度升高,不易形成降水,降水较少。A地相对于B地而言,可能海拔较低或者处于暖湿气流还未充分抬升的位置,所以降水量不如B地多;C地也没有B地降水量多。
故答案为:B。
20.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由图可知,A、C相对高度为3000米,两地温差为18℃,C处海拔高,气温低,A地气温为10℃,C地气温为-8℃。
故答案为:B。
21.(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南亚地区聚落结构是(  )
A.竹楼或高脚屋 B.四合院
C.窑洞 D.碉堡屋
【答案】A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区民居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对人类活动有着不同的影响.例如我国南北方建筑风格的差别就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降水较少,屋顶坡度较缓(或为平顶),为抵御冬季寒冷的冬季风而建筑了较厚的墙体;而南方地区年降水量丰富,空气比较湿润,屋顶的坡度较陡便于排水和通风.在热带雨林气候区,为避免炎热、潮湿,避免虫蛇,当地木、竹较多,人们就地取材,搭建了高脚屋或是竹楼来居住。
故答案为:A。
【点评】民居特点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房屋屋顶尖,也就是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房屋屋坡度较小,建筑不用考虑排水,屋顶多以平顶房为主,可见我国传统居民建筑呈现“南尖北平”的特点,其影响主要是降水的因素。
22.(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
A.表示该地区不出生婴儿
B.表示该地区出生率等于零
C.表示该地区死亡率等于零
D.表示该地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答案】D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
23.(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 表格中的数据是小刘在室外测得的一日内气温值,则该地当日的日均温为(  )
时刻 2时 8时 14时 20时
气温(℃) 4 7 17 12
A.7℃ B.17℃ C.10℃ D.4℃
【答案】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解: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据表中的数字可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10℃.
故选:C.
【点评】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24.(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  )
A.国家面积的大小 B.国家人口的多少
C.人口受教育的水平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答案】D
【知识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解析】【分析】解:划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根据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国家面积的大小、国家人口的多少和人口受教育的水平无关,故答案为:D.
【点评】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异主要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叫“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叫“南南合作”
25.(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是(  )
A.亚洲、太平洋 B.南极洲、北冰洋
C.亚洲、大西洋 D.大洋洲、印度洋
【答案】B
【知识点】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分析】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是南极洲、北冰洋,都位于极地地区。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26.(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读下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A、B两地的地理坐标:A:   B:   
(2)B地位于A地的   方向,A地位于纬度带中的   (低、中或高)纬度。
(3)A地位于   (东或西)半球;B地位于   (北、南)半球。
(4)A、B两地中有太阳光直射现象是   。
【答案】(1)(0°,40°W)或(40°W,0°),;(40°N,0°)或(0°,40°N)
(2)东北;低
(3)西;北
(4)A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27.(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板块的名称:①   板块;②   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被海洋覆盖是   板块,   洲和   洲同处于美洲板块。
(3)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地中海因处在两大板块的挤压区域,所以地中海面积将会不断地   (扩大、缩小)。
(4)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假设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时,列举一个正确的避震措施   。
【答案】(1)亚欧;非洲
(2)太平洋;北美;南美
(3)缩小
(4)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或桌下;不能乘坐电梯逃生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
(1)由图可知,①是亚欧板块,②是非洲板块。
(2)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六大板块中,几乎被海洋覆盖是太平洋板块,南美洲和北美洲同处于美洲板块。
(3)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张裂拉伸形成裂谷和海洋,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因此地中海面积将会不断地缩小。
(4)发生地震时,如果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故答案为:(1)亚欧;非洲(2)太平洋;北美;南美(3)缩小(4) 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或桌下;不能乘坐电梯逃生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有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和无数小板块组成,六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1)读图分析,根据板块的分布可知,①是亚欧板块,包括亚欧大陆大部分和周围的海洋;②是非洲板块,包括非洲和周围的海洋。
(2)读图可知,六大板块中,几乎被海洋覆盖是太平洋板块,南美洲和北美洲同处于美洲板块。
(3)观察可知,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带,所以地中海面积将会不断地缩小。
(4)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假如地震时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或乘电梯快速下楼都是不正确的,那样有生命危险,在高压电线附件有触电的危险,陡坡处有坠物滚落的危险。如不幸被埋压在废墟下,应该保持体力,不要大声呼喊,最好用敲击的方式求救。
28.(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我们参加期末考试时,地球正公转在图中的   之间(填字母)。
(2)图中ABCD代表的节气是:B   ,C   ,D   ,A   。
(3)当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
(4)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或纬度),北极圈内出现   (极昼或极夜)现象,重庆市的昼夜长短为昼   夜   。
【答案】(1)AB
(2)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3)南回归线;赤道
(4)北回归线(23.5°N);极昼;长;短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
(1)本次考试在上学期期末,因此在1月上旬,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对应冬至和春分之间。图中A为冬至,B为春分。
(2)图中C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因此C为北半球的夏至,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知,A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处是北半球的春分日,D处是北半球的秋分日。
(3)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知,A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处是北半球的春分日,C为北半球的夏至,D处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因此当地球位于A处时,太阳直射的纬线位置是南回归线,当地球位于D处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是赤道。
(4)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知,A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处是北半球的春分日,C为北半球的夏至,D处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
故答案为:(1)AB(2)春分;夏至;秋分;冬至(3)南回归线;赤道(4)北回归线;极昼;长;短
【点评】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1)当我们进行期末考试时,是在1月上旬,这段时间地球是位于图上公转轨道上的A(北半球冬至日)和B(春分日)之间。
(2)由图可知,A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处是北半球的春分日,C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D处是北半球的秋分日。
(3)当地球位于A处时,太阳直射的纬线位置是南回归线,正值北半球的冬至日,当地球位于D处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是赤道,正值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重庆市昼长夜短。
1 / 1重庆市巴渝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读人造地球卫星从太空获取的地球影像,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上图,我们可以认识地球的(  )
A.位置 B.大小 C.形状 D.运动
2.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  )
①云层越薄
②云层越厚
③可能是晴朗天气
④可能是阴雨天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中,最适合我们去野外踏青的是(  )
A. B. C. D.
(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  )
A.0°,30°W B.0°,30°E
C.30°N,30°W D.30°S,30°W
5.A点位于B点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6.图中四点纬度最低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7.(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地球赤道的周长约是(  )
A.4千米 B.4万千米 C.4000米 D.4米
8.(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  )
A.1月、7月 B.7月、1月 C.6月12月 D.8月、2月
(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初一·二班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图,说:“这就是我们要登的山,比较高,大家要注意……”完成下面小题。
9.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悬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请你判断哪个地方有悬崖(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0.老师说:“这次我们登的山比较高。”从图上可以看出山顶海拔高度是(  )
A.200米 B.300米
C.300米以上 D.400米以上500米以下
(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2019年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法国,完成下面小题。
11.文文想查找法国在世界的位置,应该用(  )
A.世界地形图 B.世界气候图
C.世界政区图 D.世界人口分布图
12.法国的官方语言是(  )
A.英语 B.法语 C.西班牙语 D.阿拉伯语
13.(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下列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上升,故降水多
B.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于东岸
C.两极地区地面潮湿,降水较多
D.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多于沿海地区
14.(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重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亚当、默罕默德、马丁夏令营时在北京相遇,谈起家乡的气候,大家有说不完的话题。默罕默德:“我们那儿一年到头都非常炎热,却极少下雨”。马丁:“我们家乡四季分明,夏季热而干燥;冬季温暖,经常下雨”。亚当:“我们那儿全年气温很高,湿季时草木葱绿,干季时满目枯黄”。完成下面小题。
15.亚当家乡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6.默罕默德家乡气候类型(  )
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7.马丁的家乡最可能位于(  )
A.非洲中部 B.亚洲东部 C.欧洲南部 D.北美洲中部
18.(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地球的运动会产生许多地理现象,比如一天内教学楼影子长度的变化。下面是早上-正午-下午影子的变化,正确的是(  )
A.短→长→短 B.长→短→长
C.长→再长→更长 D.短→再短→更短
(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读地形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图中A和B、C和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0.在A地测得气温为10℃,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则C地的气温应该是
A.8℃ B.-8℃ C.8.2℃ D.11.8℃
21.(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南亚地区聚落结构是(  )
A.竹楼或高脚屋 B.四合院
C.窑洞 D.碉堡屋
22.(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零”的含义是
A.表示该地区不出生婴儿
B.表示该地区出生率等于零
C.表示该地区死亡率等于零
D.表示该地区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23.(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 表格中的数据是小刘在室外测得的一日内气温值,则该地当日的日均温为(  )
时刻 2时 8时 14时 20时
气温(℃) 4 7 17 12
A.7℃ B.17℃ C.10℃ D.4℃
24.(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划分依据是(  )
A.国家面积的大小 B.国家人口的多少
C.人口受教育的水平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5.(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是(  )
A.亚洲、太平洋 B.南极洲、北冰洋
C.亚洲、大西洋 D.大洋洲、印度洋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26.(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读下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写出A、B两地的地理坐标:A:   B:   
(2)B地位于A地的   方向,A地位于纬度带中的   (低、中或高)纬度。
(3)A地位于   (东或西)半球;B地位于   (北、南)半球。
(4)A、B两地中有太阳光直射现象是   。
27.(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板块的名称:①   板块;②   板块
(2)六大板块中,几乎被海洋覆盖是   板块,   洲和   洲同处于美洲板块。
(3)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地中海因处在两大板块的挤压区域,所以地中海面积将会不断地   (扩大、缩小)。
(4)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假设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时,列举一个正确的避震措施   。
28.(2024七上·重庆市期末)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我们参加期末考试时,地球正公转在图中的   之间(填字母)。
(2)图中ABCD代表的节气是:B   ,C   ,D   ,A   。
(3)当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
(4)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或纬度),北极圈内出现   (极昼或极夜)现象,重庆市的昼夜长短为昼   夜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D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点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再到20世纪人类进入太空,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确定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如图为地球的卫星照片,表现了人类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认识地球的形状。故答案为:C。
2.本题主要考查卫星云图的判读。在卫星云图中,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理事物,如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等。在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故①错误②正确;颜色越白,云层越厚,则降水的可能性越大,故③错误④正确。故D②④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3.【答案】A
【知识点】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
【解析】【分析】A、从符号看出为晴天,适合游玩。
B、从符号看出为沙尘暴,不适合游玩。
C、从符号看出为大雾,不适合游玩。
D、从符号看出为台风及其中心,不适合游玩。
故选:A
【点评】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合,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常用的天气符号。该知识点是重点内容,识记住各天气符号的含义。
【答案】4.A
5.B
6.C
【知识点】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7.【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其长度是4万千米.
故选:B.
【点评】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8.【答案】B
【知识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受海陆位置的影响,一年中,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北半球夏季在7月,冬季在1月。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一、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二、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三、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
【答案】9.D
10.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点评】山顶(山峰):等高线地形图中,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顶。
盆地或洼地:等高线地形图中,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就是山脊。
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就是山谷。
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陡崖:数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相交一处时,该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峰),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数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相交一处时,该处的地形部位为陡崖,A山峰;B是山脊;C是山谷;D是陡崖。
故答案为:D。
10.地点地面某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图中所示等高距是100米,可以看出山顶的海拔范围在400-500米之间。
故答案为:D。
【答案】11.C
12.B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图的选择和使用
【解析】【点评】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英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11.国家政府在自己领土之内划分的不同层次的行政管理区域,世界政区图顾名思义就是关于世界上国家以及国家行政区划的地图。因此想知道两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可以查阅政区图。
故答案为:C。
12.联合国共有六种工作语言,分别为英语、法语、俄语、汉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法国官方语言是法语。
故答案为:B。
13.【答案】A
【知识点】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解析】【分析】世界降水的规律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附近地区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世界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受地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
故答案为:A。
【点评】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一、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二、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三、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
14.【答案】C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重庆市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主要位于亚热带,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故答案为:C。
【点评】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布均匀
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季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干旱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差大,降水稀少
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温和湿润,降水均匀
高原山地气候;特点:地形高,气温冷
寒带气候;特点: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答案】15.A
16.D
17.C
【知识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点评】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分布均匀
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季
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热带沙漠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干旱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差大,降水稀少
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温和湿润,降水均匀
高原山地气候;特点:地形高,气温冷
寒带气候;特点: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1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亚当所在地区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故答案为:A。
16.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默罕默德所在地区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特点是全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故答案为:D。
17.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马丁家乡所在地区气候以地中海气候为主,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主要是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
故答案为:C。
18.【答案】B
【知识点】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答案】19.B
20.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一、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二、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三、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
19.在地形雨示意图中,B地降水量最多,原因是地形雨是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B地处于迎风坡,湿润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易成云致雨,所以降水较多;而D地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温度升高,不易形成降水,降水较少。A地相对于B地而言,可能海拔较低或者处于暖湿气流还未充分抬升的位置,所以降水量不如B地多;C地也没有B地降水量多。
故答案为:B。
20.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由图可知,A、C相对高度为3000米,两地温差为18℃,C处海拔高,气温低,A地气温为10℃,C地气温为-8℃。
故答案为:B。
21.【答案】A
【知识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区民居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对人类活动有着不同的影响.例如我国南北方建筑风格的差别就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降水较少,屋顶坡度较缓(或为平顶),为抵御冬季寒冷的冬季风而建筑了较厚的墙体;而南方地区年降水量丰富,空气比较湿润,屋顶的坡度较陡便于排水和通风.在热带雨林气候区,为避免炎热、潮湿,避免虫蛇,当地木、竹较多,人们就地取材,搭建了高脚屋或是竹楼来居住。
故答案为:A。
【点评】民居特点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房屋屋顶尖,也就是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房屋屋坡度较小,建筑不用考虑排水,屋顶多以平顶房为主,可见我国传统居民建筑呈现“南尖北平”的特点,其影响主要是降水的因素。
22.【答案】D
【知识点】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及原因)
【解析】【分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
23.【答案】C
【知识点】气温的变化(定义、测量、日变化与年变化、等温线)
【解析】【分析】解: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据表中的数字可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10℃.
故选:C.
【点评】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24.【答案】D
【知识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解析】【分析】解:划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根据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国家面积的大小、国家人口的多少和人口受教育的水平无关,故答案为:D.
【点评】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异主要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叫“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叫“南南合作”
25.【答案】B
【知识点】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分析】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是南极洲、北冰洋,都位于极地地区。
故答案为:B。
【点评】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26.【答案】(1)(0°,40°W)或(40°W,0°),;(40°N,0°)或(0°,40°N)
(2)东北;低
(3)西;北
(4)A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位;利用经纬网定向
27.【答案】(1)亚欧;非洲
(2)太平洋;北美;南美
(3)缩小
(4)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或桌下;不能乘坐电梯逃生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
(1)由图可知,①是亚欧板块,②是非洲板块。
(2)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六大板块中,几乎被海洋覆盖是太平洋板块,南美洲和北美洲同处于美洲板块。
(3)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张裂拉伸形成裂谷和海洋,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因此地中海面积将会不断地缩小。
(4)发生地震时,如果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故答案为:(1)亚欧;非洲(2)太平洋;北美;南美(3)缩小(4) 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或桌下;不能乘坐电梯逃生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上有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和无数小板块组成,六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1)读图分析,根据板块的分布可知,①是亚欧板块,包括亚欧大陆大部分和周围的海洋;②是非洲板块,包括非洲和周围的海洋。
(2)读图可知,六大板块中,几乎被海洋覆盖是太平洋板块,南美洲和北美洲同处于美洲板块。
(3)观察可知,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带,所以地中海面积将会不断地缩小。
(4)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假如地震时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或乘电梯快速下楼都是不正确的,那样有生命危险,在高压电线附件有触电的危险,陡坡处有坠物滚落的危险。如不幸被埋压在废墟下,应该保持体力,不要大声呼喊,最好用敲击的方式求救。
28.【答案】(1)AB
(2)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3)南回归线;赤道
(4)北回归线(23.5°N);极昼;长;短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
(1)本次考试在上学期期末,因此在1月上旬,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对应冬至和春分之间。图中A为冬至,B为春分。
(2)图中C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因此C为北半球的夏至,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知,A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处是北半球的春分日,D处是北半球的秋分日。
(3)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知,A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处是北半球的春分日,C为北半球的夏至,D处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因此当地球位于A处时,太阳直射的纬线位置是南回归线,当地球位于D处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是赤道。
(4)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知,A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处是北半球的春分日,C为北半球的夏至,D处是北半球的秋分日。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
故答案为:(1)AB(2)春分;夏至;秋分;冬至(3)南回归线;赤道(4)北回归线;极昼;长;短
【点评】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1)当我们进行期末考试时,是在1月上旬,这段时间地球是位于图上公转轨道上的A(北半球冬至日)和B(春分日)之间。
(2)由图可知,A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B处是北半球的春分日,C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D处是北半球的秋分日。
(3)当地球位于A处时,太阳直射的纬线位置是南回归线,正值北半球的冬至日,当地球位于D处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是赤道,正值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重庆市昼长夜短。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