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练考地理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C A B A C A D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A A D B C D D二、综合题(共52分)17、(共18分)(1) (6分)【答案】深加工产品比重小,产品附加值低;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利润低;产品类型相对单一,市场占有率低;产品产量连年下滑,经济效益降低。(2) (6分)【答案】原钢厂产业基础好,工人素质高;河钢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先进的管理水平;河钢具有成熟而广阔的原材料资源和产品市场;两国政府关系良好,政策支持。(3) (6分)【答案】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全球化战略目标,坚持合作共赢理念;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建设全球营销网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18、(共16分)(1) (6分) 【答案】土壤过湿;植物残体难分解;降水较多;气温低(高寒)。(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2) (6分) 【答案】该地因排水沟多年排水,恢复沟段以(排水形成的)偏干性的植被为主(2分)随着湿地水文、土壤条件的改变,不利于偏干性植被生长,使植被盖度降低;(2分)随着湿地环境的持续改善,偏干性植被逐渐向偏湿性植被转化,植被盖度增加。(2分)。(3) (4分) 【答案】加强湿地监测和研究,精准掌握湿地生态系统中水文、土壤和植被状况;科学制定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使用不同的修复工程,扩大修复区域;加强对水坝的检查和维护,减少流水冲刷牲畜踩踏等对坝体的破坏;加强管理,合理放牧,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19、(共18分)(1)(6分)【答案】早期地壳强烈抬升,地势起伏大,流水强烈下切侵蚀,形成高山峡谷;(2 分)高山峡谷形成后,进入长时期相对稳定的地质构造环境,(2 分)在外力(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的不断作用下,削高填低,(2 分)逐渐形成地势起伏和缓的准平原。(2)(4分)【答案】古准平原整体抬升后,青藏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加大,流水强烈下切,形成深切峡谷;(2 分)腹地地势起伏较小,侵蚀作用较弱,则保留了古准平原的平缓地貌特征。(2 分)(2)(8分)【答案】古准平原在抬升中,不断遭受风化、侵蚀。(2 分)质地坚硬的花岗岩基岩出露后,抗风化、侵蚀能力强,(2 分)在冰川侵蚀作用下逐渐形成光滑的冰蚀夷平面;(2 分)砂岩、板岩基岩出露后,抗风化、侵蚀能力弱,逐渐形成了波状起伏的丘状高原。(2 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练考地理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I卷(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合院式民居在我国分布广泛,受自然环境影响各具特色。左图为我国四地传统合院式民居内院剖面比(院落宽度:房屋宽度)示意图,右图为北京传统四合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形成四地院落剖面比差异的主要因素为①纬度位置 ②经度位置 ③地形条件 ④年降水量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2.自然光照度反映房屋内采光状况,主要受阳光入射面积等因素影响。以下能正确反映北京四合院正房自然光照度随时间变化的是A. B. C. D.受地表条件影响,风沙搬运的距离存在明显差异,河道往往会成为阻碍风沙前进的鸿沟。无定河流域地处我国湿润和干旱过渡区,是风力与流水交互作用的典型区域,毛乌素沙地位于该流域西北部。无定河阻止了毛乌素沙地扩展,形成风沙—黄土的分界线,分界线的西北侧以沙丘为主,风沙活动频繁,东南侧以黄土为主,图示意无定河流域及风沙输移方式。据此完成3~5题。3.毛乌素沙地向东南扩展的有利条件①西北部沙漠广布 ②地形平坦 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④黄土地貌区提供沙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无定河阻止风沙的输移方式主要是A.悬移、跃移 B.跃移、蠕移 C.悬移、蠕移 D.全都被破坏5.通过上题风沙输移方式,沙粒在年内的空间输移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冬半年大颗粒风沙沉降河道 B.夏半年大颗粒风沙沉降河道C.冬半年通过河流输送到下游 D.夏半年通过风力输送到下游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某冰川区暖季上、下行气流运动状况。据此完成6~7题。6.若暖季上、下行气流常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则该地A.大气下沉气流增强 B.冰面的流水作用减弱 C.局地降水概率增加 D.下行风焚风效应减弱7.近30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由此可引起P地附近A.年均气温趋于降低 B.冰川消融加快 C.年降水量趋于增加 D.湖泊效应增强珠江广州段临近入海口,受潮汐影响显著,每日涨落两次。历史上广州人常借助潮汐之利,乘小船前往沿水分布的城郊园林游玩,因小船动力弱,往返需依循潮汐涨落的规律。冬季的一个午后,住在沙面岛东侧的某家庭顺应潮汐规律,乘船前往荔枝湾,傍晚返回。图示意沙面岛到荔枝湾水路。据此完成8~9题。8.为顺应潮汐规律,该日午后游园出发应选在右图中的A.丁时刻 B.丙时刻 C.乙时刻 D.甲时刻9.次年夏季,该家庭按照相同路线前往荔枝湾赏荷。假定涨落潮规律相同,推测与冬季相比,夏季赏荷时游船行进最慢的是A.②航段 B.①航段 C.③航段 D.⑤航段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下图所显示区域是我国人口收缩的典型区域,县域人口收缩程度和原因更为复杂。下图为该区域县域人口收缩空间格局。据此完成10~12题。10.该地区县域人口收缩空间格局显示A.中度收缩态势比较显著 B.收缩程度由北向南减弱C.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异 D.能够减轻社会养老负担11.影响乙地区人口收缩外迁的主要因素有①工资水平 ②空间距离 ③土地价格 ④环境质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甲地区为缓解人口收缩的影响,宜重点发展①口岸边境贸易 ②高新技术产业 ③矿产加工产业 ④森林生态开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10年“气化西藏”工程启动,以青海涩北气田为气源地,通过管道将天然气送至格尔木压缩液化,并用大型槽车沿青藏公路运输到拉萨的天然气站,经过气化加工后送至千家万户。右图示意涩北气田的天然气进藏路线。据此完成13~14题。13.天然气从格尔木运到拉萨采用大型槽车运输,而非管道运输,主要考虑运输的A.安全性能 B.经济成本 C.时效要求 D.空间距离14.目前西藏仅拉萨、日喀则、那曲城区实现集中供气,主要因为其他地区A.替代能源充足 B.消费水平较低C.能源用户分散 D.距离气源较远“东数海算”是指东部的数据到海底算,通过与海洋可再生能源结合,实现低碳发展。2023年3月,我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数据舱在海南陵水县附近海域下水,该海域处于上升流范围区。下图示意陵水海底数据中心的位置。据此完成15~16题。15.与“东数西算”相比,“东数海算”的主要优势是①能源消耗低 ②环境无污染 ③占用空间少 ④接近消费市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16.该海底数据中心设备面临的主要困难是A.能源供应不稳定 B.湿热的气候环境C.夏秋季台风高发 D.海水压力盐度大第II卷(共52分)二、综合题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2016年,中国企业河钢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全资在欧洲收购塞尔维亚连续7年亏损的斯梅戴雷沃钢厂,成立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简称“河钢塞钢”。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钢厂始建于1913年,曾是南斯拉夫的支柱企业。随着南斯拉夫的解体,企业私有化,钢铁厂出现诸多问题。部分装备老化陈旧,整体工艺水平低,生产现场管理较差,产量连年下滑。受工艺装备能力与周边市场的制约,其主要产品以焊管等结构、金属制品和粮食包装用途为主,家电和汽车产品比例不足3%。收购后河钢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河钢塞钢进行全面的提升,仅半年时间就让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扭亏为盈。“中国方案”在塞尔维亚土壤落地生花。现如今,百年钢厂涅槃重生,连续4年成为塞尔维亚最大出口企业。2023年10月河钢塞钢入选“一带一路”ESG(企业社会责任)典型案例。(1)试从产品的角度,简析塞尔维亚斯梅戴雷沃钢厂亏损的原因。(6分)(2)指出河钢塞钢能在短时间内“扭亏为盈”的条件。(6分)(3)简述河钢塞钢成功经验对我国其他钢铁企业发展的启示。(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若尔盖泥炭沼泽湿地(左图)因其过湿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植物残体,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库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增加草场面积,若尔盖湿地中出现了大量的排水沟,加速了湿地的退化。近年来,在国内外湿地保护项目的支持下,该区域开展了以“筑坝填堵”排水沟为主的湿地恢复工程。沟渠填堵工程(右图)“复湿”作用明显,使湿地恢复沟段的植被盖度(反映植被茂盛程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1)指出材料中关于若尔盖泥炭沼泽湿地地理环境的主要特点。(6分)(2)说明沟渠填堵使湿地恢复沟段的植被盖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的原因。(6分)(3)为维护和提高筑坝填堵排水沟湿地恢复工程的效果,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准平原是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过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原的地貌形态。一般情况下,其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高山峡谷的“幼年期”、河谷宽广的“壮年期”、起伏微弱的“老年期”。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高原面是古准平原经过整体隆起抬升发育而来的。当古准平原抬升后,青藏高原边缘形成深切峡谷,高原腹地仍保留了大面积的平缓高原面,下图示意青藏高原腹地两种不同高原面形态(冰蚀夷平面和丘状高原)的形成过程。(1)从地势起伏、地质作用的角度,说明准平原的形成过程。(6分)(2)分析青藏高原腹地仍然保留平缓高原面,边缘则形成深切峡谷的原因。(4分)(3)推测古准平原分别演变为冰蚀夷平面和丘状高原的地理过程。(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练考地理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练考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