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九上第二单元复习0102社会主义民主核心知识点法治中国建设01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新型民主中国式民主道路全过程人民民主1.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2.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真正确立。4.我国的民主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5.公民的民主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协商。6.我国保障民主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础群众自治制度。7.行使选举权的条件:年满十八周岁、中国公民、未被剥夺政治权利。8.直接选举:县、乡人大代表。9.公民没有决策权。10.监督权:公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民主监督的范围>监督权)为什么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制度 地位(重要性)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形式 地位 方式(途径) 要求或意义民主 选举 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 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民主 协商 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 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民主 决策 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 管理 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 实行民主管理,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民主 监督 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网上评议政府 依法行使监督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1)对国家: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2)对公民: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公民如何增强民主意识?(1)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1)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2)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3)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真题练习!1.(2024·山东淄博)“抬杆不抬杠。”扬州市老城区龙头关社区,将54号大院安装道闸门禁(在小区门口装抬杆)的方案放到“民生茶馆”里,让居民议—议——砸到人怎么办?钱从哪里出?如果损坏了谁来赔偿?小区的大事小情都是在“民生茶馆”商讨决定的。这一做法( )A.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谛 B.是民族自治的特有形式C.保证居民间接行使权利 D.是民主选举的真实写照A2.(2024·山东青岛)近来,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家住某社区的小明发现,邻居王阿姨经常在楼道里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对此,小明的正确做法是( )①尊重和理解,提醒王阿姨及时断电②行使监督权,依法全过程监督充电③跟有关部门反映,消除安全隐患④向居委会建议,加强居民充电管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3.(2024·山东威海)中国式民主的脉搏,始终为人民而跳动。某村在探索特色乡村治理的道路上,开展了丰富的基层民主实践活动,村民通过各种途径行使民主权利。下列属于民主选举的是( )A.村民集体商量在村口安装“全感知智慧监控系统”B.村里设置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开财务状况C.村里推行“文明积分制”,破除陈规陋习D.村民通过投票直接选出村委会成员D4.(2024·山东济宁)济宁市某街道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社区打造“明理议事厅”协商议事品牌,积极畅通居民诉求表达渠道,着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一线,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这种做法( )①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②拓宽了民主渠道,扩大了公民权利③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④有利于发展基层民主,提升人民获得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5.(2024·山东菏泽)某市发布“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操作指引”,明确老楼加装电梯的全套规范流程(如图)。下列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户申请就启动征询意见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②组织业主进行表决→调动居民参与民主协商的积极性③方案公示听取业主意见→业主委员会就是小区基层政府④施工建设听取业主意见→施工单位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湖南长沙)“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建、大家管”,在浏阳芦塘村,家家户户门口都贴着村规民约“三字经”。这是村支两委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共同拟定的。“小村规”的拟定体现了( )①坚持民主协商,充分发扬民主②实行民主管理,积极行使民主权利③进行民主选举,维护合法权益④促进民主决策,直接行使国家权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7.(2024·福建)为满足一名盲人代表的阅读需求,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首次设立盲文翻译小组,付出大量精力,制作了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这一细微之处( )A.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B.说明了公民通过不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C.彰显了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的独特优势D.表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A8.(2024·湖北武汉)这是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在参加2024年全国两会前后的工作日记摘录:◎1-2月,广泛调研,准备提交关于加强“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3月5日上午,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列席大会;下午,参与审议《政府工作报告》。◎3月中下旬,深入社区宣讲全国两会精神。以上内容反映了( )①人大代表应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②全国人大代表依法行使重大事项的决定权③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我国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9.(2024·江苏徐州)实现乡村善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同学们到践行“枫桥经验”某典型示范村开展研学活动,下面是他们的所见所闻。(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给当前的乡村治理带来哪些启示。镜头一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组建理事会、促进会、监督委员会、互助会等组织,为群众参与家乡建设搭建平台。党员干部冲在前,乡村治理中的诸多难题迎刃而解。 镜头二经常召开村民大会、议事会,会商村民事务。将荒坑废塘打造成湿地公园,开发成集休闲娱乐、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村民参与村级事务换来的积分可以兑换成生活用品。 镜头三为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建立“四所一庭”(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派出法庭)机制,建立跨部门协同数智系统,实现只进一扇门,化解万家事。①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激发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③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④建立健全协同机制,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02法治中国建设1. 法治的作用(1)国家: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社会: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3)个人: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4)国际:追求并奉行法治是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2. 法治的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实行善治。4.全面依法治国3.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①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②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③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④要求(新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的主体是人大,严格执法的主体是政府,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注意:选择题考查较多,注意区分。主观题可以出辨析题,如:有同学认为,建设法治中国只需要科学立法就可以了。5.法治政府(1)职能:管理;服务。(2)权力来源:人民。(3)宗旨:为人民服务。(4)工作要求: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1)地位: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2)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6.依法行政7.怎样建设法治中国国家:①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政府:①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8. 厉行法治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①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②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③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④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⑤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⑥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9. 德治与法治的关系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②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③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④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⑤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题练习!一列“清单”公开透明,为创新创业者松绑减负 一本驾照申领便捷,交管牌证申办走近农民 一纸户籍放开放宽,为新型城镇化更添活力一张身份证跨省通办,让神州处处是吾乡 一纸护照沟通中外,服务引智引才,对外开放不止步 一个窗口综合服务,逐步实现群众一个窗口办成所有事1.(2024·山东济宁)聚焦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公安部2023年8月3日发布26条措施,主要分为六大方面(如下图所示)。这些措施( )C①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②表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③说明了公安部制定良法管理公共事务④体现了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4·山东菏泽)2024年1月,国务院提出要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比如,借助数字技术等手段,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群众诉求“一线应答”,优化办事流程。这是因为( )①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③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④推进政务公开能够促进政府科学民主决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3.(2024·河北)《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检查办法》推出“电子检查证”行政检查制度。检查前,执法人员要向被检查单位出示“电子检查证”。检查中,被检查单位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检查证”上的二维码,了解发证机关、检查事项和监督投诉渠道等内容。这一制度的实施能够促进行政执法单位( )①扩大职权范围 ②加大监察力度 ③接受社会监督 ④规范执法行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B4.(2024·四川成都)“双语法官”“背着国徽去开庭”,是云南禄劝法院结合本地实际,兼顾法理情理打造的司法名片。在受理边远村寨少数民族群众案件时,双语法官发挥知民俗、传统、解民情的优势,携卷下乡、就地办案,让法律服务更“接地气”。这一做法旨在( )①践行司法为民惠民理念 ②提升民族地区的法治水平③促进人民法院依法行政 ④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4·山东青岛)某法院根据当地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客观实际,在17个村设立了各有特色的调解室和巡回审判点,就地办案,当庭调解。这一做法的意义是( )A.贯彻执政为民,彻底化解矛盾纠纷B.落实依法行政,提升政府服务效能C.发扬协商民主,保障人民民主权利D.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公民合法权益D6.(2024·宁夏)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某社区组织居民开展了参观宪法主题公园、宣讲宪法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请你为该系列活动选择合适的主题( )A.科学立法——完善法治体系建设法治国家B.严格执法——规范行政行为捍卫法律尊严C.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守护人民利益D.全民守法——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D7.(2024·山东济南)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根据宪法制定,规定“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说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④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8.(2024·四川南充)“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两句古语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加强道德建设,弘扬公序良俗 ②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③严格法律实施,建设法治国家 ④推进良法之治与良法善治相结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9.(2024·江苏盐城)2023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展“铁拳”行动,依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假冒伪劣化肥、假冒知名品牌等八类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开曝光1034起典型案件。“铁拳”行动体现了( )A.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B.公民的政治权利得到有效维护C.国家权力的行使受到法律的约束D.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A10.(2024·江苏镇江)为解决“在线工作无收益,离线休息无保障”的现象,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把“付出实质性劳动”和“明显占用时间”作为线上“隐形加班”的认定标准。由此可见( )A.公民应自觉履行劳动义务B.每一位公民都要捍卫法治C.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D.法律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D11.(2024·内蒙古包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2024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首次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方面内容进行专门立法。据此,小明同学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说明国家和社会治理主要还是依靠依法治国。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该同学的观点。小明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体现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运用法治手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弘扬。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法律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规范性,能够为国家和社会治理提供明确的规则和约束。②然而,国家和社会治理不能仅仅依靠依法治国,还需要坚持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③因此,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12.(2024·四川广安)【法治中国 共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材料一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强化立法保障。2023年9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2023年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公司法、关于修改慈善法的决定、粮食安全保障法、刑法修正案(十二)等;爱国主义教育法、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①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②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④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⑤我国实行良法之治,坚持科学立法;⑥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⑦我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⑧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1)在这一系列新法新规制定、修改过程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①对国家: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促进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②对社会: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风气。③对个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2)这一系列新法新规的制定和实施对国家、社会、公民有何重要意义?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不仅回应了人民对国家的浓浓深情,更是以法治之力保障推动爱国主义教育。(3)请你就学校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提三条建议。①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团队活动、主题班会、开学典礼、升旗仪式;②组织学生开展红色之旅研学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③上好全民国防教育思政课;④组织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法”主题书画作品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