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普通高中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适用黑吉辽)(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普通高中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适用黑吉辽)(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示样)·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A项,“现代科技所产生的实际社会效应违背人的主观意愿,与主观意愿相矛盾”锆误,曲解文意,从材料一
“其一是指现代科技所产生的实际社会效应具有正负两面性且相互冲突”可知。B项,“皆来自于爆发式扩张
的现代科技和不择手段地去实施运用的超级先进技术”错误,过于绝对,并非所有现代人类社会所遭受的挑
战都来自于此。D项,“采用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方法展开阐述,立论为主,驳论为辅”错误,材料三没有采用
驳论的方法。)
2.D(“14天是胚胎和人的分界线,人在母腹中诞生才不至于颠覆伦理”错误,根据材料二“主要考虑人类胚胎发
育到14天后…具有更多人类属性和更高的道德地位”,选项将“更多人类属性”和“人”混为一谈,14天只
是胚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个体化发育的开始。)
3.A(材料二第三段的中心观点是避免伦理问题泛化,不能以此阻碍前沿科技活动。A项,是说济南市委市政
府强调在伦理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先进医疗技术临床转化,可以支撑材料二第三段中心观点。B项,仅
是陈述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事实,不能支撑材料二第三段中心观点。C项,是说不仅需要基因编辑保护物
种,更需要人类提前防范物种灭绝,不能支撑材料二第三段中心观点。D项,是说《民法典》对关于人体胚胎
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的限制,不能支撑材料二第三段中心观点。)
4.①“AI歌手”是通过大量素材训练出来的,素材的来源不合法,就会存在侵权风险。②“AI歌手”模仿原歌手
的声音,会存在侵犯原歌手的声音权利的风险。③“A!歌手”借用原歌手的姓名和肖像发布歌曲作品,会存
在侵犯原歌手的姓名权、肖像权的风险。④上传“AI歌手”翻唱的歌曲获取经济利益,相关翻唱会存在歌曲
侵权的风险。(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①科技是把双刃剑,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道德伦理新问题,而科技伦理则会对科技活动进行“向善”性引
导,使得科技发展行稳致远。②科技伦理短期来看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某些科技创新,但长期来看却是
科技创新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③强调科技伦理,并不等于伦理泛化,不会以抽象教条的伦理概念和规范来
妨碍或限制前沿科技活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B(“这一细节旨在暗示武旦不重形象,毫不专业”错误,这一细节旨在暗示这些伶人生活艰辛。)
7.C(“又有对自身居于农村现状的不满”错误,选项过度解读,作者并未表现出对自身现状的不满。)
8.①“不搭架子”是说豫剧演出条件简陋,演员不抬身份,放下身段,贴近和服务底层民众。②“不周陈法”是说
豫剧不被条条框框所限制,兼收并蓄,博采众长。③“土极且又俗极”是说豫剧内容尽力迎合自己的“衣食父
母”底层民众,甚至有些内容可能是瞎编乱造的。④这些都是像剧与其他剧种的区别之处,也是豫剧能在戏
刚日渐式微的当下未见衰败的原因。(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①结构安排上,前后照应,作者能转到后台,正是在去看社戏的前提下发生的,且对武旦和其孩子的描写,也
为后文作者给她带药,带裤褂做了铺垫。②人物刻画上,通过对伶人们练功的叙述,对猫儿脸姑娘的外貌、动
作、语言描写等,展现伶人们的敬业精神,以及他们实际处境的窘迫与生活的艰辛。③主旨表达上,通过对后
台见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底层民间艺术现状的关注,以及对底层艺人生存状况的关心与同情。(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BEH(原文标点为: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
11.B(A项,“不可屈伸”的“屈”指弯曲,与“屈己”的“屈”意思不同。B项,“盈车”的“盈”指满,作动词,“盈虚者
如彼”的“盈”指圆满,作形容词,二者意思不同。)
12.B(“子思将卫国的君主和臣子比作雌乌鸦和雄乌鸦”结误,从原文可知,子思是借用《诗经》中不能分辨乌鸦
的雌雄,即不辨是非的话语,来说明卫国君臣也是如此不辨是非,并未运用比喻手法。)
13.(1)只悬挂一条鲂鱼作鱼饵,鳏鱼经过的时候连看也不看,后来换了半个小猪作鱼饵,鳏鱼就吞下鱼饵上钩
了。(“垂”“更”“豚”各1分,句意1分)
(2)你没见过牙齿吗?虽然坚硬,最终因相互之间的摩擦而消磨;舌头柔顺,最终也不会有什么被损。(“卒”
“摩”“弊”各1分,句意1分)
14.“抗志”指保持高尚的志向,抵御诱惑,坚守节操。(2分)“立志”指心中时刻不忘存天理之念,并不断地存
养扩充,以逐步达到至高的精神境界。(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的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曾中对子思说:“是委屈自己来仲张道义呢?还是高尚其志来甘受贫贱?”子思说:“道义仲张,是我的意愿。
【2025年仿真模拟卷(示样)·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2025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示样)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
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科技伦理学是人类社会对自身科学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蕴含的道德伦理问题的哲学反思,以
及由此所形成的基于公共理性论证的科技价值选择(科技之善或科技“向善”之可能)原则与科
技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或“第一驱动力”,那么,科
技伦理就是这个第一驱动力不可缺少的导航器,是人类科技实践能够始终沿着正确价值导向行
稳致远的润滑剂和意义源。
德裔美籍伦理学者汉斯·约纳斯在1982年发表的《为什么技术是伦理学的课题》一文,被
学界公认为现代技术伦理的先声。在该文中,约纳斯提出现代科技之所以需要纳入伦理学研究
的五个理由,即:技术之实际后果的矛盾性;技术应用的强制运行;技术实践在全球范围展开的
时空影响;现代技术对人类中心论的突破;技术所产生的形而上学问题的“推积”。约纳斯的“五
个理由”其一是指现代科技所产生的实际社会效应具有正负两面性且相互冲突;其二是指现代
技术运用因资本、市场和超高利润等因素的强力驱动而带来的强制性实施,以及这种实施所可
能或实际带来的消极影响;其三是指现代科技应用的全球化及其带来的合理监控困难或客观风
险;其四是指人类对现代尖端技术及其成果可能超出人类自身可控能力的担忧;其五是指现代
技术及其应用中所蕴含或可能关联的价值评价问题,这些问题超出技术本身的范畴,需要哲学
伦理学提供必要的形而上的理论支持
现代科技的爆发式增长和无所不及的爆发式扩张,以及某些超级先进技术不择手段的实施
运用(技术运用军事化作为其极端案例),都给现代人类社会提出了空前紧迫而严峻的挑战,而
且我们还必须牢记一点:所有这些新问题都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也就是说,正是现代人类谋
求发展的过程造成了这些空前的道德伦理新问题,它们既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建
构现代科技伦理学的充分正当理由。
(摘编自万俊人《理性认识科技伦理学的三个维度》)
【2025年仿真模拟卷(示样)·语文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