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检测卷(一)(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24·辽宁辽阳高一期末)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过程中异花授粉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杂交实验中植株甲是父本B.要在植株甲的花成熟后进行去雄处理C.授粉完成后,要对植株甲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干扰D.若向植株乙授以植株甲的花粉,则子代表现为矮茎答案 C解析 图示杂交实验中植株甲是母本,A错误;要在植株甲的花粉未成熟前进行去雄处理,防止其自花传粉,B错误;授粉完成后,要对植株甲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干扰,有利于杂交实验的顺利进行,C正确;若向植株乙授以植株甲的花粉,则子代表现为高茎,D错误。2.(2024·湖北荆门高一期末)下列遗传现象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A.对某株高茎豌豆进行测交时,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B.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患白化病的儿子C.某香豌豆植株产生的花粉既有长形又有圆形D.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的植物杂交,所得F1的花色均表现为粉红花答案 B解析 对某株高茎豌豆进行测交时,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亲本有2种性状表现,子代也有2种性状表现),不属于性状分离,A错误;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患白化病的儿子,亲代有一种性状表现,子代出现不同性状表现,属于性状分离,B正确;某香豌豆植株产生的花粉既有长形又有圆形,不是子代性状,不属于性状分离,C错误;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的植物杂交,所得F1的花色均表现为粉红花(后代只有一种性状表现),不属于性状分离,D错误。3.(2024·广东惠州高一期中)F1的紫花豌豆自交时,假设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含遗传因子A的雌配子失去了活性(即不能与雄配子结合),请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进行推理,下列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符合预期结果的是( )A.紫花∶白花=1∶1 B.紫花∶白花=2∶1C.紫花∶白花=3∶1 D.全为紫花答案 A解析 F1的紫花(Aa)豌豆自交时,假设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含遗传因子A的雌配子失去了活性,说明只有含遗传因子a的雌配子能与雄配子结合,而F1的紫花产生的雄配子中A∶a=1∶1,所以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进行推理,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是紫花(Aa)∶白花(aa)=1∶1,A正确。4.(2024·江苏常州高一期末)在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有学生取两个布袋,装入布袋的小球上有的写有“A”,有的写有“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布袋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B.从布袋中取出1个小球的过程模拟了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的分离C.从每个布袋中取出1个小球记录后要将其放回原布袋D.两个布袋内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否则实验不严谨答案 D解析 在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两个布袋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A正确;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成对遗传因子会分离,从布袋中取出1个小球模拟了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的分离,B正确;从每个布袋中取出1个小球记录后要将其放回原布袋,保证每次抓取每种小球的概率都相等,C正确;由于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因此两个布袋内的小球数量不一定相等,但每个布袋中两种小球的数量一定要相等,D错误。5.(2024·陕西西安高一期末)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相对性状,有耳垂为显性性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一对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若从孟德尔遗传规律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夫妇至少有一方无耳垂B.该夫妇双方一定都含有无耳垂的遗传因子C.该夫妇不可能生出有耳垂的男孩D.该夫妇再生一个无耳垂孩子的概率为1/4答案 B解析 有耳垂为显性性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假设相关遗传因子用A和a表示,一对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aa),这对夫妇的遗传因子组合可能为Aa、Aa或Aa、aa或aa、aa,因此该夫妇可能都有耳垂或一方有耳垂、一方无耳垂或都无耳垂,A错误;若这对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或Aa、aa,则能生出有耳垂的男孩,C错误;该夫妇再生一个无耳垂的孩子概率为1/4或1/2或1,D错误;一对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aa),故夫妇双方一定都含有无耳垂的遗传因子,B正确。6.(2024·河南名校联盟)科研人员通过杂交实验研究某种矮脚鸡矮脚性状的遗传方式,获得如下结果。下列相关推断合理的是( )组合 矮脚♀×高脚♂ 高脚♀×矮脚♂ 高脚♀×高脚♂ 矮脚♀×矮脚♂F1 矮脚 28 43 0 186高脚 26 48 60 94A.矮脚为隐性性状B.高脚为显性性状C.种群中矮脚鸡均为杂合子D.矮脚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答案 C解析 根据组合矮脚♀×矮脚♂可知,矮脚是显性性状,高脚是隐性性状,且亲本均为杂合子,但子代矮脚∶高脚≈2∶1,可判断显性纯合致死,种群中矮脚鸡只能是杂合子。7.(2024·湖北荆门高一期末)某种昆虫的翅型有长翅、正常翅、小翅3种类型,依次由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C+、C、c控制。正常翅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正常翅或出现小翅个体;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会出现长翅与正常翅或出现长翅与小翅个体,比例总是接近2∶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控制该昆虫长翅的遗传因子纯合致死B.控制该昆虫翅型的遗传因子的显隐性关系为C+>C>cC.长翅个体与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代中不会出现小翅个体D.长翅个体与小翅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1∶1答案 C解析 据“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会出现长翅与正常翅或出现长翅与小翅个体,比例总是接近2∶1”分析可知,遗传因子组成为C+C+的长翅个体纯合致死,A正确;C对c为显性,C+对C、c显性,故控制该昆虫翅型的遗传因子的显隐性关系为C+>C>c,B正确;长翅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C+C、C+c,正常翅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CC、Cc,若遗传因子组成为C+c的长翅个体和遗传因子组成为Cc的正常翅个体杂交,则后代会出现遗传因子组成为cc的小翅个体,C错误;因遗传因子组成为C+C+的长翅个体纯合致死,故长翅个体(C+C、C+c)均为杂合子,与小翅个体(cc)杂交,理论上子代性状比例为1∶1,D正确。8.(2024·江西临川一中质检)某种开紫花的植物有雌株、雄株和两性植株3种性别类型,受1组遗传因子A、A+、a控制,其中遗传因子A存在时表现为雌株,不含遗传因子A但含有遗传因子A+时表现为两性植株,只含遗传因子a时表现为雄株。下列关于该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中的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雌株所占比例大于50%B.该植物性别的遗传因子组成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3种C.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植株自交两代,理论上F2中雄株所占比例为1/9D.该植物体的花瓣细胞为液泡有色的紫色细胞答案 D解析 雄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两性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均不能产生含A的雄配子,故雌株一定为杂合子(AA+或Aa),所以该植物中的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雌株所占比例应等于50%,A错误;由于没有含A的雄配子,所以没有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雌株,因此,控制该植物性别的1组遗传因子可组成5种遗传因子组成类型,其中纯合子有2种,B错误;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植株自交,F1中A+A+∶A+a∶aa=1∶2∶1,其中aa不能自交而被淘汰,F1再自交,F2中雄株均来自A+a植株,故F2中雄株所占比例为2/3×1/4=1/6,C错误;使花瓣表现为紫色的色素位于液泡中,该植物体的花瓣细胞的液泡表现为紫色,D正确。9.(2024·山东临沂高一期中)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现作为观赏鱼引入世界各国,在人工培育下,孔雀鱼产生了许多品系,其中蓝尾总系包括浅蓝尾、深蓝尾和紫尾三个品系。科研人员选用深蓝尾和紫尾品系个体做杂交实验(相关遗传因子用B、b表示),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孔雀鱼尾巴的性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B.浅蓝尾鱼测交实验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是浅蓝尾∶紫尾=1∶1C.紫尾个体与浅蓝尾个体杂交,后代不会出现深蓝尾个体D.若雄配子b只有50%的概率存活,则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BB∶Bb∶bb=2∶3∶1答案 B解析 F1自交产生的F2性状表现及比例为深蓝尾∶浅蓝尾∶紫尾=1∶2∶1,说明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由于F2的性状表现有3种,说明孔雀鱼尾色的性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A正确;浅蓝尾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是Bb,Bb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是Bb∶bb=1∶1,由于无法确定深蓝尾和紫尾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哪个是BB,哪个是bb,所以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无法确定,B错误;紫尾(BB或bb)与浅蓝尾(Bb)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深蓝尾(bb或BB),C正确;若有原因导致雄配子b只有50%的概率存活,则雄配子中B∶b=2∶1,雌配子不影响,仍为B∶b=1∶1,则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BB∶Bb∶bb=2∶3∶1,D正确。10.(2024·吉林长春高一质检)牵牛花的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纯种的普通叶白色种子和纯种的枫形叶黑色种子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F2,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F2的描述,错误的是( )A.F2中有9种遗传因子组成、4种性状表现类型B.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的比例接近3∶1C.F2中与亲本性状表现类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D.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有4种答案 D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F2共有9种遗传因子组成、4种性状表现类型,其中与亲本性状表现类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16+3/16=3/8,A、C正确;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的个体有2种(纯合和杂合)遗传因子组成,D错误。11.(2024·江苏扬州高一期末)豌豆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现有纯合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种雌配子和4种雄配子,雌、雄配子数量相等B.F2中黄色圆粒豌豆有4种遗传因子组成方式,其中纯合子占1/8C.F2中与亲本性状表现相同的个体占3/8,与亲本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占1/8D.遗传因子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在雌雄配子形成的过程中答案 D解析 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但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其中雄配子的数量多于雌配子的数量,A错误;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F2中黄色圆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是YYRR∶YyRr∶YyRR∶YYRr=1∶4∶2∶2,其中纯合子占1/9,B错误;F2中与亲本性状表现相同的个体(Y_R_和yyrr)占9/16+1/16=5/8,与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YYRR和yyrr,所占比例为1/16+1/16=1/8,C错误;遗传因子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在有性生殖形成雌雄配子的过程中,D正确。12.(2024·四川内江期中)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先分离后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B.F1产生4种配子,Y∶y∶R∶r比例为1∶1∶1∶1C.F1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最终形成9种基因型D.自由组合是指F1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随机组合答案 C解析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和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是同时进行的,A错误;F1产生的配子中,配子类型及比例是YR∶Yr∶yR∶yr=1∶1∶1∶1,B错误;F1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4×4=16(种),最终形成9种基因型,C正确;自由组合是指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D错误。13.(2024·陕西西安期中)孟德尔创造性地运用“假说—演绎法”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进行研究,最终总结出了自由组合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自交,F2出现了9∶3∶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提出假说”B.依据假说可推断出F1能够产生数量和比例均相等的雌雄配子C.假说能解释F1自交后F2出现了9∶3∶3∶1的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因此假说成立D.“若假说成立,则F1测交时子代会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演绎推理”答案 D解析 “F1自交,F2出现了9∶3∶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是提出的假说的内容,A错误;依据假说推断,F1能产生数量比例为1∶1∶1∶1的四种雌配子和数量比例为1∶1∶1∶1的四种雄配子,而一般情况下雄配子数量多于雌配子,B错误;孟德尔的假说能解释F1自交后F2出现了9∶3∶3∶1的性状分离比的原因,需要进行实验(如测交实验)来证明假说是否成立,C错误;“若假说成立,则F1测交时子代会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演绎推理”,D正确。14.(2024·河南郑州期中)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种群中,若只考虑一对遗传因子,该种群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组合B.最能说明孟德尔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性状比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测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数量答案 A解析 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遗传因子,可有6种不同的杂交组合(即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正确;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错误;因为小麦属于雌雄同株植物,所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易行,C错误;通过测交可推断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不能推断其产生配子的数量,D错误。15.(2024·广东深圳期末)羊的黑毛与白毛是一对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统计后代的数量足够多)。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黑羊与黑羊杂交,若后代只有黑羊,则双亲都是纯合子B.黑羊与白羊杂交,若后代只有黑羊,则黑毛为显性性状C.白羊与黑羊杂交,若后代只有白羊,则双亲均为杂合子D.白羊和白羊杂交,若后代只有白羊,则白毛为隐性性状答案 B解析 相关基因用A/a表示,黑羊与黑羊杂交,若后代只有黑羊,则有可能双亲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双亲之一是纯合子,另一只是杂合子,如AA×Aa,A错误;黑羊与白羊杂交,若后代只有黑羊,则黑毛为显性性状,B正确;白羊与黑羊杂交,若后代只有白羊则双亲有可能都是纯合子,如AA×aa,C错误;白羊和白羊杂交,若后代只有白羊,则白毛不一定为隐性性状,如AA×AA,D错误。16.(2024·河北保定期中)如图表示雌雄同株同花的纯合金鱼草在不同条件下的杂交实验结果图,已知A基因控制红色性状,a基因控制白色性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B.实验中需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且亲本都需进行套袋处理C.在高温光照充足条件下培养出的红花和粉红花的基因型一般不同D.高温光照充足条件下产生的F1自交,后代培养在低温光照充足条件下,则F2有2种表型答案 B解析 A基因控制红色性状,a基因控制白色性状,红花×白花→子代在低温光照充足条件下为红花,在高温光照充足条件下为粉红花,可见在低温条件下,A对a为完全显性,在高温条件下,A对a为不完全显性,因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受环境影响的,A正确;实验中需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且进行套袋处理,父本不需要套袋,B错误;在高温光照充足条件下A对a为不完全显性,培养出的红花基因型为AA,培养出的粉红花基因型为Aa,C正确;高温光照充足条件下产生的F1(Aa)自交,后代培养在低温光照充足条件下,则F2基因型有AA、Aa、aa 3种,表型有2种,红花和白花,D正确。17.(2024·广东佛山高一期末)燕麦是两性花植物,其小穗颖片的颜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三种,颖片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表型 黑色 黄色 白色基因型 A_B_、aaB_ A_bb aabbA.某黑色颖片的植株自交,后代可能出现12∶3∶1的性状分离比B.两黑色颖片的植株杂交,后代可能出现6∶1∶1的性状分离比C.黄色颖片的植株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利用白色颖片的植株与待测的其他表型的植株杂交,可以确定各种待测植株的基因型答案 D解析 已知颖片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即颖片颜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基因型为AaBb黑色颖片的植株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黑色∶黄色∶白色=12∶3∶1,A正确;两黑色颖片的植株杂交,若为AaBb×aaBb,则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黑色∶黄色∶白色=6∶1∶1,B正确;黄色颖片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若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若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正确;利用白色颖片的植株与待测的其他表型的植株杂交,白色颖片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若待测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则杂交后代均表现为黑色颖片,无法确定待测植株的基因型,D错误。18.(2024·安徽皖北联考)某植物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部分是雌雄异株。该植物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的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种基因型不同的纯合子植株。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F1自交得到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用甲和丁进行杂交育种,不需要对母本去雄B.乙的基因型为bbtt,丙的基因型为BBttC.F2中雌株的基因型是BBtt、Bbtt、bbttD.F2的雌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1/2答案 B解析 该植物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B_T_为雌雄同株,B_tt和bbtt为雌株,bbT_为雄株。若用甲(作母本)、丁(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需进行人工传粉,由于甲为雌雄同株异花,可直接对母本甲的雌花花序进行套袋处理,待甲植株雌蕊成熟后,采集丁的花粉,撒在甲的雌蕊柱头上,不需要对母本去雄,A正确;因为甲、乙、丙、丁均为纯合子植株,所以丁的基因型为bbTT,根据“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可知乙的基因型为BBtt,进而推出丙的基因型为bbtt,B错误;F1基因型为BbTt,F1自交后代F2基因型及比例为9B_T_(雌雄同株)∶3B_tt(雌株)∶3bbT_(雄株)∶1bbtt(雌株),故F2中雌株的基因型是1BBtt、2Bbtt、1bbtt,F2的雌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1/2,C、D正确。19.(2024·山东济南模拟改编)小鼠的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一对黄色短尾小鼠经多次交配产生的F1中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发现,某些基因型的个体会在胚胎期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YY和DD的胚胎致死B.亲本黄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均为YyDdC.F1小鼠的基因型共有4种D.若F1中表型比例为5∶3∶3∶1,说明可能是基因型为YD的雌雄配子均致死答案 D解析 F1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4∶2∶2∶1,即黄色∶灰色=2∶1,短尾∶长尾=2∶1,可判断黄色基因纯合致死,短尾基因纯合致死,因此只要有一对显性基因纯合就会导致胚胎致死(YY和DD导致胚胎致死),亲本的基因型只能是YyDd,A、B正确;已知YY和DD都导致胚胎致死,亲本黄色短尾小鼠(YyDd)相互交配产生的F1中成活小鼠的基因型为YyDd、Yydd、yyDd、yydd,共有4种,C正确;若F1中表型比例为5∶3∶3∶1,说明可能是含有两个显性基因(YD)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D错误。20.(2024·武汉二中高一期中)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结合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白肉对黄肉为显性B.个体A、B、C的基因型分别为DDff、ddFF、ddFfC.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只有1种D.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有毛黄肉中的杂合子占8/9答案 D解析 实验1中亲本有毛×无毛,子代全为有毛,所以有毛对无毛为显性,且个体A、B的相关基因型分别为DD和dd。实验3中亲本白肉×黄肉,子代全为黄肉,所以黄肉对白肉为显性,且个体C的相关基因型为FF,个体A的相关基因型为ff,A错误;实验1中白肉A(ff)×黄肉B→黄肉∶白肉=1∶1,说明个体B的相关基因型为Ff,无毛个体C的相关基因型为dd,所以个体A、B、C的基因型依次为DDff、ddFf、ddFF,B错误;实验2中,ddFf(B)×ddFF(C)→ddFF、ddFf,个体B、C杂交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2种,C错误;个体A、C的基因型为DDff、ddFF,二者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DdFf,理论上自交下一代有毛黄肉(D_F_)中的杂合子占1-1/3×1/3=8/9,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共50分。)21.(12分)(2024·北京大兴区期中)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组别 亲本的处理方法 所结种子子叶的性状及数量紫色子叶 白色子叶实验一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409 0实验二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0 405实验三 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 396 0实验四 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297 101(1)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判断依据是 (填组别)。(2)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与丙植株杂交所得种子的子叶颜色及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推测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基因型为 (填“纯合”或“杂合”)。让该紫色子叶种子发育的植株与 种子发育的植株杂交,可验证该推测,请用遗传图解演绎验证过程。(4)实验三中套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紫色 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或实验四)(2)紫色,Aa和AA(3)杂合 白色子叶 (4)防止外来花粉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解析 (1)实验一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后代只有紫色子叶,说明甲植株为紫色纯合子;实验二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后代只有白色子叶,说明乙植株为白色纯合子;甲植株和乙植株均为纯合子,而实验三中,甲植株和乙植株杂交,后代全为紫色,说明紫色为显性性状。或在实验四中,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紫色子叶∶白色子叶≈3∶1,说明紫色为显性性状。(2)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实验四丙植株自交后出现性状分离,可推知丙植株为杂合子,丙植株基因型是Aa。甲植株与丙植株杂交(AA×Aa)所得种子的子叶基因型为AA或Aa,子叶颜色为紫色。(3)甲植株和乙植株均为纯合子,实验三中,甲植株和乙植株杂交,后代全为杂合子,基因型为Aa。测交可以验证一个个体的基因型,让该紫色子叶种子发育的植株(Aa)与白色子叶种子发育的植株(aa)杂交,可验证推测。(4)实验三中套袋的作用是防止外来花粉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22.(12分)(2024·河南郑州期中)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注:基因型为AA的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表型 黄色 灰色 黑色基因型 Aa1 Aa2 a1a1 a1a2 a2a2(1)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1×Aa2,则其子代可能的表型有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 ,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 。(3)假设很多Aa2×a1a2组合的亲本,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许多Aa2×Aa2组合的亲本,预期每窝平均生 只小鼠。(4)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各种毛色的雌鼠,想通过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通常是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 色雌鼠杂交,观察后代的毛色。结果预测:①如果后代出现 ,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②如果后代出现 ,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答案 (1)黄色、灰色(2)Aa2和a1a2 1/8(3)6(4)黑 ①黄色和灰色 ②黄色和黑色解析 由表中信息可知,鼠的毛色由一对复等位基因控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从黄色个体的基因型可知,A基因对a1和a2均为显性;从灰色个体的基因型看出,a1对a2为显性。(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和Aa2,则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为1AA(死亡)、1Aa1(黄色)、1Aa2(黄色)、1a1a2(灰色),即有黄色和灰色两种,且黄色∶灰色=2∶1。(2)由后代有3种表型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2和a1a2,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a2a2)的概率为1/2×1/2×1/2=1/8。(3)假设进行多组Aa2×a1a2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4种配子组合,每种组合2只)。在同样条件下进行多组Aa2×Aa2的杂交,由于AA胚胎致死,剩余3种配子组合,则预期每窝平均生6只小鼠。(4)一只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或Aa2。欲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可以采用测交方案,其实验思路为: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黑色雌鼠(a2a2)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毛色。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①如果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则其与黑色雌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2、a1a2,表型为黄色和灰色;②如果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则其与黑色雌鼠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2、a2a2,表型为黄色和黑色。23.(12分)(2024·山东青岛期中)现有某雌雄同株植物(单性花)的两个纯合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某育种团队要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获得具有抗病矮秆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为此开展了相关研究和实验。(1)与豌豆相比,利用该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时在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杂交育种前,通常需要预测杂交结果。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其中两个条件是抗病与感病、高秆与矮秆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遗传符合分离定律。除了上述条件,另外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这三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若上述条件成立,请结合以上实验材料,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满足上述三个条件,获得的F2中抗病矮秆品种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若要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纯合抗病矮秆品种,通常将获得的抗病矮秆植株连续 ,直至其后代中不再出现感病矮秆植株。答案 (1)不用进行去雄操作(2)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3)将纯合抗病高秆和感病矮秆个体杂交,获取杂合子一代,再让杂合子一代与隐性纯合感病矮秆进行杂交 (4)2 1/3 自交解析 (1)该雌雄同株植物的花是单性花,与豌豆相比,利用该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时在操作上的优点是不用进行去雄操作。(2)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来预测杂交结果,控制每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的遗传应该遵循分离定律,而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应该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三个条件分别为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遗传符合分离定律;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遗传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3)测交实验是用杂合子一代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测交实验过程是:将纯合抗病高秆和感病矮秆个体杂交,获取杂合子一代,再让杂合子一代与隐性纯合感病矮秆进行杂交。(4)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满足题述三个条件,获得的F2中抗病矮秆品种的基因型有1AAdd、2Aadd,共2种,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若要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纯合抗病矮秆品种,通常将获得的抗病矮秆植株连续自交,直至其后代中不再出现感病矮秆植株。24.(14分)(2024·河南青桐鸣联考)某自花传粉植物中有开紫花的植株,也有开白花的植株。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该植物花色遗传规律,将开紫花植株(甲)与开白花植株(乙)杂交,F1均开紫花,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紫花∶白花=15∶1。根据实验结果,该兴趣小组对该植物花色遗传规律作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该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不存在致死和配子不育等现象。假设二:该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某种花粉有一定不育率。(1)如果假设一正确,上述实验中,白花植株(乙)的基因型为 ,F2紫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F2紫花植株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2)如果假设二正确,有一定不育率的是含 的花粉,该种花粉的可育率为 。(3)为了探究上述假设,该小组将F1作为 (填“父本”或“母本”)进行测交实验,请预测两种假设的实验结果:若测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一正确;若测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二正确。答案 (1)aabb 1/5 2/15 (2)a 1/7(3)父本 紫花∶白花=3∶1 紫花∶白花=7∶1解析 (1)如果假设一正确,该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根据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紫花∶白花=15∶1,可推知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9/16A_B_、3/16A_bb、3/16aaB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16aabb。其中纯合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占3/15=1/5,F2紫花植株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15。(2)如果假设二正确,F1的基因型为Aa,F2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16,而1/16=1/2×1/8,即Aa产生的花粉中A∶a=7∶1,则含a基因的花粉的可育率为1/7。(3)因为存在花粉不育的假设,所以应以F1作为父本进行测交实验,若假设一正确,则AaBb×aabb,测交得到的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白花=3∶1。若假设二正确,则基因型为Aa的植株产生的花粉中A∶a=7∶1,基因型为aa的植株只产生基因组成为a的雌配子,因此测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是紫花∶白花=7∶1。单元检测卷(一)(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2024·辽宁辽阳高一期末)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过程中异花授粉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示杂交实验中植株甲是父本要在植株甲的花成熟后进行去雄处理授粉完成后,要对植株甲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干扰若向植株乙授以植株甲的花粉,则子代表现为矮茎2.(2024·湖北荆门高一期末)下列遗传现象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对某株高茎豌豆进行测交时,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患白化病的儿子某香豌豆植株产生的花粉既有长形又有圆形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的植物杂交,所得F1的花色均表现为粉红花3.(2024·广东惠州高一期中)F1的紫花豌豆自交时,假设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含遗传因子A的雌配子失去了活性(即不能与雄配子结合),请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进行推理,下列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符合预期结果的是( )紫花∶白花=1∶1 紫花∶白花=2∶1紫花∶白花=3∶1 全为紫花4.(2024·江苏常州高一期末)在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有学生取两个布袋,装入布袋的小球上有的写有“A”,有的写有“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两个布袋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从布袋中取出1个小球的过程模拟了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的分离从每个布袋中取出1个小球记录后要将其放回原布袋两个布袋内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否则实验不严谨5.(2024·陕西西安高一期末)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相对性状,有耳垂为显性性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一对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若从孟德尔遗传规律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该夫妇至少有一方无耳垂该夫妇双方一定都含有无耳垂的遗传因子该夫妇不可能生出有耳垂的男孩该夫妇再生一个无耳垂孩子的概率为1/46.(2024·河南名校联盟)科研人员通过杂交实验研究某种矮脚鸡矮脚性状的遗传方式,获得如下结果。下列相关推断合理的是( )组合 矮脚♀×高脚♂ 高脚♀×矮脚♂ 高脚♀×高脚♂ 矮脚♀×矮脚♂F1 矮脚 28 43 0 186高脚 26 48 60 94矮脚为隐性性状高脚为显性性状种群中矮脚鸡均为杂合子矮脚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7.(2024·湖北荆门高一期末)某种昆虫的翅型有长翅、正常翅、小翅3种类型,依次由常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C+、C、c控制。正常翅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正常翅或出现小翅个体;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会出现长翅与正常翅或出现长翅与小翅个体,比例总是接近2∶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控制该昆虫长翅的遗传因子纯合致死控制该昆虫翅型的遗传因子的显隐性关系为C+>C>c长翅个体与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代中不会出现小翅个体长翅个体与小翅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1∶18.(2024·江西临川一中质检)某种开紫花的植物有雌株、雄株和两性植株3种性别类型,受1组遗传因子A、A+、a控制,其中遗传因子A存在时表现为雌株,不含遗传因子A但含有遗传因子A+时表现为两性植株,只含遗传因子a时表现为雄株。下列关于该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该植物中的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雌株所占比例大于50%该植物性别的遗传因子组成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3种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植株自交两代,理论上F2中雄株所占比例为1/9该植物体的花瓣细胞为液泡有色的紫色细胞9.(2024·山东临沂高一期中)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现作为观赏鱼引入世界各国,在人工培育下,孔雀鱼产生了许多品系,其中蓝尾总系包括浅蓝尾、深蓝尾和紫尾三个品系。科研人员选用深蓝尾和紫尾品系个体做杂交实验(相关遗传因子用B、b表示),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孔雀鱼尾巴的性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浅蓝尾鱼测交实验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是浅蓝尾∶紫尾=1∶1紫尾个体与浅蓝尾个体杂交,后代不会出现深蓝尾个体若雄配子b只有50%的概率存活,则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BB∶Bb∶bb=2∶3∶110.(2024·吉林长春高一质检)牵牛花的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纯种的普通叶白色种子和纯种的枫形叶黑色种子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F2,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F2的描述,错误的是( )F2中有9种遗传因子组成、4种性状表现类型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的比例接近3∶1F2中与亲本性状表现类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有4种11.(2024·江苏扬州高一期末)豌豆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现有纯合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F1产生4种雌配子和4种雄配子,雌、雄配子数量相等F2中黄色圆粒豌豆有4种遗传因子组成方式,其中纯合子占1/8F2中与亲本性状表现相同的个体占3/8,与亲本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占1/8遗传因子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在雌雄配子形成的过程中12.(2024·四川内江期中)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先分离后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4种配子,Y∶y∶R∶r比例为1∶1∶1∶1F1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最终形成9种基因型自由组合是指F1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随机组合13.(2024·陕西西安期中)孟德尔创造性地运用“假说—演绎法”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进行研究,最终总结出了自由组合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1自交,F2出现了9∶3∶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提出假说”依据假说可推断出F1能够产生数量和比例均相等的雌雄配子假说能解释F1自交后F2出现了9∶3∶3∶1的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因此假说成立“若假说成立,则F1测交时子代会出现1∶1∶1∶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演绎推理”14.(2024·河南郑州期中)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在一个种群中,若只考虑一对遗传因子,该种群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组合最能说明孟德尔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性状比为3∶1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测交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数量15.(2024·广东深圳期末)羊的黑毛与白毛是一对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统计后代的数量足够多)。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黑羊与黑羊杂交,若后代只有黑羊,则双亲都是纯合子黑羊与白羊杂交,若后代只有黑羊,则黑毛为显性性状白羊与黑羊杂交,若后代只有白羊,则双亲均为杂合子白羊和白羊杂交,若后代只有白羊,则白毛为隐性性状16.(2024·河北保定期中)如图表示雌雄同株同花的纯合金鱼草在不同条件下的杂交实验结果图,已知A基因控制红色性状,a基因控制白色性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验中需对母本进行人工去雄且亲本都需进行套袋处理在高温光照充足条件下培养出的红花和粉红花的基因型一般不同高温光照充足条件下产生的F1自交,后代培养在低温光照充足条件下,则F2有2种表型17.(2024·广东佛山高一期末)燕麦是两性花植物,其小穗颖片的颜色有黑色、黄色和白色三种,颖片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表型 黑色 黄色 白色基因型 A_B_、aaB_ A_bb aabb某黑色颖片的植株自交,后代可能出现12∶3∶1的性状分离比两黑色颖片的植株杂交,后代可能出现6∶1∶1的性状分离比黄色颖片的植株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利用白色颖片的植株与待测的其他表型的植株杂交,可以确定各种待测植株的基因型18.(2024·安徽皖北联考)某植物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部分是雌雄异株。该植物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的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种基因型不同的纯合子植株。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F1自交得到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若用甲和丁进行杂交育种,不需要对母本去雄乙的基因型为bbtt,丙的基因型为BBttF2中雌株的基因型是BBtt、Bbtt、bbttF2的雌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1/219.(2024·山东济南模拟改编)小鼠的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一对黄色短尾小鼠经多次交配产生的F1中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发现,某些基因型的个体会在胚胎期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基因型为YY和DD的胚胎致死亲本黄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均为YyDdF1小鼠的基因型共有4种若F1中表型比例为5∶3∶3∶1,说明可能是基因型为YD的雌雄配子均致死20.(2024·武汉二中高一期中)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结合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白肉对黄肉为显性个体A、B、C的基因型分别为DDff、ddFF、ddFf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只有1种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有毛黄肉中的杂合子占8/9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共50分。)21.(12分)(2024·北京大兴区期中)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组别 亲本的处理方法 所结种子子叶的性状及数量紫色子叶 白色子叶实验一 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409 0实验二 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0 405实验三 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 396 0实验四 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 297 101(1)(4分)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组别)。(2)(2分)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与丙植株杂交所得种子的子叶颜色及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分)推测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基因型为________(填“纯合”或“杂合”)。让该紫色子叶种子发育的植株与________种子发育的植株杂交,可验证该推测,请用遗传图解演绎验证过程。(4)(2分)实验三中套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2分)(2024·河南郑州期中)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注:基因型为AA的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表型 黄色 灰色 黑色基因型 Aa1 Aa2 a1a1 a1a2 a2a2(1)(2分)若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1×Aa2,则其子代可能的表型有________。(2)(4分)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_______。(3)(2分)假设很多Aa2×a1a2组合的亲本,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许多Aa2×Aa2组合的亲本,预期每窝平均生________只小鼠。(4)(4分)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各种毛色的雌鼠,想通过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通常是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________色雌鼠杂交,观察后代的毛色。结果预测:①如果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1。②如果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23.(12分)(2024·山东青岛期中)现有某雌雄同株植物(单性花)的两个纯合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某育种团队要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获得具有抗病矮秆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为此开展了相关研究和实验。(1)(2分)与豌豆相比,利用该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时在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分)在杂交育种前,通常需要预测杂交结果。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其中两个条件是抗病与感病、高秆与矮秆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遗传符合分离定律。除了上述条件,另外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分)为了确定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这三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若上述条件成立,请结合以上实验材料,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分)若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满足上述三个条件,获得的F2中抗病矮秆品种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若要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纯合抗病矮秆品种,通常将获得的抗病矮秆植株连续________,直至其后代中不再出现感病矮秆植株。24.(14分)(2024·河南青桐鸣联考)某自花传粉植物中有开紫花的植株,也有开白花的植株。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该植物花色遗传规律,将开紫花植株(甲)与开白花植株(乙)杂交,F1均开紫花,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紫花∶白花=15∶1。根据实验结果,该兴趣小组对该植物花色遗传规律作出了如下假设。假设一:该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不存在致死和配子不育等现象。假设二:该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某种花粉有一定不育率。(1)(4分)如果假设一正确,上述实验中,白花植株(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紫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F2紫花植株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2)(5分)如果假设二正确,有一定不育率的是含________的花粉,该种花粉的可育率为________。(3)(5分)为了探究上述假设,该小组将F1作为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进行测交实验,请预测两种假设的实验结果:若测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一正确;若测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二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检测卷(一)(原卷版).docx 单元检测卷(一)(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