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限时练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时间:30分钟 分值:60分)选择题:第1~14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基础对点】知识点1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和操作方法1.(2024·湖北荆州高一期中)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优点的是(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的豌豆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杂种豌豆自交后代容易发生性状分离2.(2024·中原名校联盟)孟德尔用豌豆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亲本杂交时,在花成熟前将父本去雄亲本杂交时,授粉前后均进行套袋处理亲本杂交时,在雌蕊成熟前进行人工授粉子一代自交和测交时均需进行去雄操作3.(2024·甘肃兰州高一月考)下列组合中,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水稻的糯性和玉米的糯性狗的卷毛和黑毛豌豆的黄色子叶和绿色豆荚知识点2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4.(2024·江苏南通高一月考)如图表示豌豆花色的杂交实验过程,已知花色性状由遗传因子A和a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豌豆在自然情况下一般都是纯种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F1→F2出现紫花和白花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对父本去雄5.(2024·广东佛山高一质检)豌豆花的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组合中,能判断显隐性的是( )腋生×顶生→腋生、顶生腋生×腋生→腋生、顶生腋生×腋生→腋生顶生×顶生→顶生6.(2024·山东德州二中期末)下列对遗传学概念的解释,错误的是(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知识点3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7.(2024·广东珠海高一期中)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杂种F1自交后代会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豌豆种子的高茎和矮茎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形成下一代新的植株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植物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8.(2024·福州一中期中)下列有关豌豆高茎杂合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豌豆杂合子的形成一般是杂交的结果豌豆高茎杂合子中含有隐性遗传因子豌豆高茎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杂合子豌豆高茎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性状表现相同9.(2024·昆明一中质检)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紫花豌豆产生的配子中,下列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雌配子∶雄配子=1∶1雌配子∶雄配子=1∶4雌配子或雄配子中AA∶aa=1∶1雌配子或雄配子中A∶a=1∶1【综合提升】10.(2024·江苏南京高一质检)融合遗传是1868年由达尔文提出的,它主张两亲代的相对性状在杂种后代中融合而成为新的性状,即子代的性状是亲代性状的平均结果。下列遗传现象符合融合遗传的是( )两只白羊生出的后代中既有白羊又有黑羊高茎豌豆自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后代均为圆粒红色牡丹花与白色牡丹花杂交,后代均为粉色牡丹花11.(2024·山东济宁兖州期中联考)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对相应植物进行人工杂交的说法错误的是( )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传粉→套袋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人工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12.(2024·西安高新一中高一期中)已知红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如图图解,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亲本中红花个体都是杂合子F1中白花个体是纯合子白花是隐性性状F1中的红花中1/2是纯合子13.(2024·河北廊坊一中检测改编)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杂交是指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交配,能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无论用高茎豌豆作母本(正交),还是作父本(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总是高茎的杂合子与纯合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14.(2024·武汉二中月考)根据性状分离的概念判断,下列四个杂交组合中发生了性状分离的是( )①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都是高茎豌豆 ②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分别为34株和14株④开粉色花的某植株自交,后代出现红色花、粉色花和白色花①② ③④ ①④ ②③15.(9分)(2024·江西临川二中月考)如表是关于大豆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控制花色的遗传因子用A、a来表示。请分析表格回答问题。组合 亲本的性状表现 F1的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紫花 白花一 紫花×白花 405 411二 白花×白花 0 820三 紫花×紫花 1 240 413(1)(3分)根据组合________可判断________花为显性性状,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分)组合一中紫花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分)组合三F1中紫花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组合F1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象叫作________________。(4)(2分)组合一F1中的紫花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例为________。16.(9分)(2024·广东惠州高一期中)玉米是一种风媒花,其雄花生长在顶部,而雌花生长在腰部。豌豆和玉米都是遗传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1分)玉米和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共同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2)(2分)利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去雄后要进行套袋处理,套袋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分)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高茎为显性性状,玉米的宽叶和窄叶也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宽叶为显性性状。现有某间行种植高茎和矮茎植株的豌豆地和间行种植宽叶和窄叶植株的玉米地,已知这些豌豆植株和玉米植株均为纯合子。自然状态下,收获全部矮茎豌豆植株的种子并种植下去,发育成熟豌豆植株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收获全部窄叶玉米植株的种子并种植下去,发育成熟玉米植株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分)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相对性状,现有自然状态下繁殖多代的顶生植株品系甲和腋生植株品系乙,请你利用两种品系的植株设计实验探究顶生和腋生的显隐性关系,要求写出实验方案、实验结果以及相应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时练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1.D [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包括: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的,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A、B、C正确,D错误。]2.B [在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亲本杂交时需要进行人工异花传粉,因此需在花成熟前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A错误;为了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授粉前后都需要进行套袋处理,B正确;人工授粉需在去雄花的雌蕊成熟时进行,C错误;让子一代自交时不需要对豌豆花进行去雄操作,D错误。]3.A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为相对性状,故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为相对性状,A符合题意。]4.D [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对母本去雄,D错误。]5.B [腋生×顶生→腋生、顶生,不能判断腋生和顶生之间的显隐性关系,A错误;腋生×腋生→腋生、顶生,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花的腋生相对于顶生是显性性状,B正确;腋生×腋生→腋生、顶生×顶生→顶生,这可能是纯合子自交,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C、D错误。]6.C [相对性状是针对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而言的,如豌豆的茎有高有矮,则高茎和矮茎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A正确;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即为隐性性状,如高茎纯合子和矮茎纯合子杂交,子一代全是高茎,则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B正确;隐性纯合子表现隐性性状,C错误。]7.A [杂种F1自交后代会产生3∶1的性状分离比是提出问题的基础,不属于假说内容,A错误。]8.C [豌豆自然状态下通常是纯种,其杂合子的形成一般是杂交的结果,A正确;豌豆高茎杂合子中同时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B正确;豌豆高茎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一定比例的杂合子,C错误;豌豆高茎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均表现为高茎,D正确。]9.D [该紫花豌豆产生的含A的雄配子与含a的雄配子数量相等,含A的雌配子与含a的雌配子数量相等,但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一般来说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10.D [由题分析可知,融合遗传中杂种后代的性状与亲本均不同。两只白羊生出的后代中既有白羊又有黑羊,不属于融合遗传,A不符合题意;高茎豌豆自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不属于融合遗传,B不符合题意;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杂交,后代均为圆粒,无新性状出现,不属于融合遗传,C不符合题意;红色牡丹花与白色牡丹花杂交,后代均为粉色牡丹花,出现了介于双亲之间的新性状,符合融合遗传,D符合题意。]11.B [两性花植物的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对其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防止其自交而影响实验结果,A正确;单性花植物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雄蕊,进行杂交时,不需要进行去雄操作,B错误;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人工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以防止外来花粉干扰,C正确;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D正确。]12.D [由于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因此,亲本中红花个体都是杂合子,A正确;F1中白花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是纯合子,B、C正确;若相关遗传因子用A/a表示,则亲本红花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Aa,F1中的红花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二者的比例为1∶2,可见F1中的红花中1/3是纯合子,D错误。]13.B [杂交是指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交配,能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A错误;杂合子(如Aa)与纯合子(如AA)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性状表现可能相同,都表现显性性状,C错误;纯合子(如AA)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AA),杂合子(如Aa)自交后代既有杂合子(Aa),也有纯合子(AA、aa),D错误。]14.B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所以③④属于性状分离现象,B符合题意。]15.(1)三 紫 亲本均为紫花,F1中出现了紫花和白花(2)Aa(3)AA、Aa 性状分离(4)1/2解析 (1)由于组合三中亲本均为紫花,F1中出现了紫花和白花,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2)组合一F1中紫花∶白花约为1∶1,说明紫花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白花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3)组合三F1中紫花∶白花约为3∶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Aa,因此F1中紫花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亲本均为紫花,F1中同时出现紫花与白花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4)由(2)可知,组合一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则F1中的紫花遗传因子组成为Aa,Aa自交后代有1/4AA、1/2Aa、1/4aa,即F1中的紫花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例为1/2。16.(1)子代数量多,相对性状易于区分,繁殖周期短,繁殖率高,易培育(答出一点即可)(2)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3)全部为矮茎 既有窄叶,又有宽叶(4)让品系甲和品系乙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全部为顶生,则顶生为显性性状,腋生为隐性性状;若后代全部为腋生,则腋生为显性性状,顶生为隐性性状解析 (1)豌豆和玉米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共同优点是子代数量多,相对性状易于区分,繁殖周期短,繁殖率高,易培育。(2)豌豆去雄后要进行套袋,套袋处理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3)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设矮茎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自然状态下该植株只能自交,因此后代全部是矮茎(aa),即收获全部矮茎豌豆植株的种子种植下去,发育成熟植株的性状表现全部为矮茎。自然状态下玉米可以杂交或自交,设窄叶玉米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则自交或杂交方式有bb×bb和bb×BB,因此收获的种子发育成的植株有宽叶和窄叶。(4)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因此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多代的顶生植株品系甲和腋生植株品系乙均为纯合子,欲判断其显隐性关系,可以让品系甲和品系乙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全部为顶生,则顶生为显性性状,腋生为隐性性状;若后代全部为腋生,则腋生为显性性状,顶生为隐性性状。限时练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模拟实验及验证(时间:30分钟 分值:60分)选择题:第1~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基础对点】知识点1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2024·西安铁一中质检)某生物小组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若要增加乙桶中的一个D彩球,则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减少甲桶中的一个D彩球减少乙桶中的一个d彩球增加甲桶中的一个D彩球增加乙桶中的一个d彩球2.(2024·安徽阜阳一中校考)用甲、乙两个桶及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两桶中都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一种颜色代表来自父方或母方此实验需要重复多次进行,预期得到的结果为AA∶Aa∶aa=2∶1∶1甲、乙两桶中的小球数量可以不相等,但每桶中的A与a小球数量一定相等从甲、乙两桶中各抓取一个小球进行组合,该过程代表雌雄配子的形成知识点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3.(2024·江苏无锡高一质检)测交是用F1与矮茎豌豆杂交。下列关于测交的说法,错误的是(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后,预期了测交结果才进行了实验测交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去雄的操作测交不能用矮茎豌豆作母本测交过程中需要两次套袋的操作4.(2024·广东深圳高一期中)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家兔的灰毛对白毛为显性。要鉴定一株黄色子叶豌豆和一只灰毛家兔是否为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分别是( )自交、自交 自交、测交测交、测交 测交、自交5.(2024·河北保定高一下期中)下列现象中未体现性状分离的是( )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知识点3 分离定律的内容及假说—演绎法6.最近,科学家在利用噬菌体疗法对付抗药细菌以及利用克隆技术拯救濒危动植物等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些领域中涉及的生物,其性状在遗传时可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是( )噬菌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熊猫 流感病毒7.(2024·辽宁大连高一测试)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在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中,“演绎推理”的步骤是指( )完成了豌豆的正、反交实验提出假说,解释性状分离现象设计测交实验,预期实验结论完成测交实验,得到实验结果8.(2024·福建师大附中期末)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杂合子与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F2表现出3∶1的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综合提升】9.(2024·广东中山质检)下列关于孟德尔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利用豌豆做杂交实验,需要在开花后去雄,然后再进行人工授粉某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子代不一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测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某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同种生物体产生雄配子的数量一般远远多于雌配子10.(2024·山东烟台二中月考)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豌豆和玉米都只有隐性个体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且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豌豆只有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玉米只有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11.(2024·河北石家庄二中开学考)玉米中含直链淀粉多而无黏性(遗传因子为W)的花粉和籽粒遇碘变蓝黑色,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黏性(遗传因子为w)的花粉和籽粒遇碘变橙红色。W对w完全显性。把WW植株和ww植株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F1植株上的花粉和所结籽粒,分别用碘液处理,结果为( )蓝黑色花粉∶橙红色花粉=1∶1,蓝黑色籽粒∶橙红色籽粒=3∶1蓝黑色花粉∶橙红色花粉=3∶1,蓝黑色籽粒∶橙红色籽粒=3∶1蓝黑色花粉∶橙红色花粉=1∶1,蓝黑色籽粒∶橙红色籽粒=1∶1蓝黑色花粉∶橙红色花粉=1∶1,蓝黑色籽粒∶橙红色籽粒=1∶012.(2024·广东惠州实验中学月考改编)关于孟德尔分离定律杂交实验中测交的说法错误的是( )F1×隐性个体→测定F1遗传因子组成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根据F1×隐性个体所得后代性状表现反向推知的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个体无特殊限制13.(2024·重庆南开中学期中)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为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检验假说→演绎推理→得出结论14.(11分)(2024·江西南昌质检)有甲、乙、丙、丁四只兔,甲、乙两兔为黑毛雌兔,丙为黑毛雄兔,丁为褐毛雄兔,现对上述兔子进行多次交配实验,结果如下:甲×丁→全为黑毛小兔;丁×乙→褐毛小兔和黑毛小兔各约占一半。请回答:(显、隐性遗传因子分别用A、a表示)(1)(2分)在褐毛与黑毛中,________为显性性状。(2)(3分)甲、乙、丁三只兔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分)利用甲、乙、丁兔来鉴定丙兔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第一步:让________多次交配。第二步:从后代中选多只表现类型为________的雌兔与丙兔多次交配。结果与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10分)(2024·河南名校质检)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玉米的甜与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将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如图),收获的籽粒的性状表现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所结籽粒 非甜 甜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籽粒 有 无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籽粒 有 有(1)(2分)与豌豆相比,玉米作为遗传实验材料最显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分)在玉米的甜与非甜这对相对性状中,甜对非甜是________性。若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为S/s,在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籽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在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籽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分)某同学欲用获得的杂种F1来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为准确起见,他应选用上述________玉米果穗上所结的________玉米籽粒进行播种。写出该同学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的实验方案及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时练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模拟实验及验证1.D [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因为杂合个体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要相等,所以任一小桶中D彩球和d彩球的数量一定要相等。若要增加乙桶中的一个D彩球,则应该增加乙桶中的一个d彩球,D正确。]2.C [该实验中,甲、乙两桶中都有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一种颜色表示一种配子,两桶分别代表来自母方或父方,A错误;此实验需要重复多次进行,根据分离定律可知,预期得到的结果为AA∶Aa∶aa=1∶2∶1,B错误;从甲、乙两桶中各抓取一个小球进行组合,该过程代表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错误。]3.C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后,进行了演绎推理,预期了测交结果才进行了实验,A正确;测交是杂交的一种,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若要进行测交,母本要经过去雄处理,B正确;测交过程中,F1与隐性纯合子矮茎豌豆无论哪个作母本结果都相同,C错误;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去雄后要进行套袋处理,人工传粉后也要进行套袋处理,D正确。]4.B [鉴定黄色子叶豌豆是否为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若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鉴定灰毛家兔是否为杂合子,由于动物不能自交,可用测交的方法,即将其与多只白毛家兔杂交,若后代有灰毛和白毛,则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灰毛,则为纯合子,B符合题意。]5.D [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B、C三项均体现出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性状分离现象,但D项中子代的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在亲代中已存在,不属于性状分离,故选D。]6.C [孟德尔分离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细胞核中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的遗传,C符合题意。]7.C [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是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的过程中,通过豌豆的正、反交实验,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假说,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即设计测交实验,预期实验结论;完成测交实验,得到实验结果,属于对“演绎推理”的验证,故选C。]8.D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是观察和分析的内容,孟德尔由此发现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A错误;杂合子与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但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的性状表现一般相同,B错误;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可用于检测F1的遗传因子组成,还可检测某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C错误;F2表现出3∶1的性状分离比的前提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正确。]9.A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因此,要实现不同个体之间的杂交,需要在开花之前去雄,然后等花成熟后再进行人工授粉,A错误;符合分离定律并不一定会出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原因有:①子代数目较少,②某些致死遗传因子组成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发生变化,B正确;测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某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C正确;一般情况下,同种生物体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D正确。]10.C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故豌豆隐性植株自交子代全表现为隐性性状;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隐性植株可以自交,也可以与其他植株杂交,故玉米隐性植株子代表现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11.A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WW植株和ww植株杂交,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Ww,其能产生W和w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则F1产生的花粉为蓝黑色花粉∶橙红色花粉=1∶1;F1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Ww,F1自交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WW∶Ww∶ww=1∶2∶1,其中WW籽粒和Ww籽粒遇碘变蓝黑色,ww籽粒遇碘变橙红色,则F1植株上所结的籽粒为蓝黑色籽粒∶橙红色籽粒=3∶1,综上所述,A正确。]12.D [让F1与隐性个体杂交,即测交,可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若后代均为显性性状,则F1为显性纯合子,否则F1为杂合子,即可通过F1与隐性个体杂交所得后代的表现类型,推知F1的遗传因子组成,A、C正确;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个体应为隐性个体,D错误。]13.A [一般情况下生物体在产生配子时,雄配子的数量远大于雌配子,B错误;为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错误;“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假说→得出结论,D错误。]14.(1)黑毛(2)AA Aa aa(3)乙兔与丁兔 褐毛 如果后代全为黑毛小兔,则丙兔为纯合子;如果后代中有褐毛小兔,则丙兔为杂合子15.(1)玉米的花为单性花,在杂交过程中省去了人工去雄的操作(2)隐 Ss SS或Ss(3)甜 非甜 实验方案:将获得的杂种F1自交,观察并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或将杂种F1与甜玉米进行测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性状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若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或若子代有两种表现类型,且比例为1∶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解析 (1)由图可知,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因此在杂交过程中,对于母本不需要去雄处理,使得实验过程更为简单。(2)由题表可知,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籽粒全部为非甜玉米,说明甜对非甜为隐性。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籽粒有非甜和甜,且非甜玉米都是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是Ss;非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籽粒全部为非甜,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是SS或Ss。(3)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籽粒有非甜和甜,且非甜玉米都是杂合子,若用杂种F1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应从甜玉米果穗上收获非甜玉米籽粒进行播种。实验方案为将获得的杂种F1自交,观察并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或将杂种F1与甜玉米进行测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性状比例)。若F2出现非甜∶甜=3∶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或若子代中非甜∶甜=1∶1,则可验证分离定律)。限时练3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及验证(时间:30分钟 分值:60分)选择题:第1~13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基础对点】知识点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2024·江西南昌高一期中)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在豌豆开花时对亲本进行去雄和授粉F1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F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占5/8F1自交得到的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4种,比例为9∶3∶3∶12.(2024·安徽安庆一中高一质检)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F1全是黄色圆粒豌豆(YyRr),F1自交产生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F2黄色皱粒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有2种F2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为3∶1F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为3/8或5/8F2黄色圆粒豌豆中纯合子占1/9知识点2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3.(2024·江苏盐城调研)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某同学想重复孟德尔的实验,他用纯种黄色皱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圆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如图所示。根据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都是皱粒①②③④都是黄色遗传因子组成①出现的概率大于④F2中重组类型占3/84.(2024·广东珠海高一阶段考)已知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株豌豆杂交,子代性状表现如图,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YyRr,YyRr YyRr,YyrrYyRr,yyRr YyRr,yyrr5.(2024·河北八校联盟期中)如图表示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黄色、绿色分别由Y、y控制,圆粒、皱粒分别由R、r控制,图中的序号对应遗传因子组成或性状表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Y、y分开,且Y、y可以与R、r随机组合②中有4种遗传因子组成,其中与显性亲本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占1/9③④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为1∶2,其中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利用⑤可以检测②中不同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后代均会出现不同于②的性状知识点3 自由组合定律6.(2024·广东梅州高一阶段考)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的,让F1自交,结出的种子(F2)中有黄色皱粒的,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F1在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了自由组合F1产生的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1在产生配子时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了自由组合F1能产生数量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7.(2024·河南名校联盟)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不可能出现1∶1∶1∶1的是( )F1自交后代的性状类型的比例F1产生的配子类型的比例F1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F1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的比例【综合提升】8.(2024·长春市高一联考)下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时所得到的F2的遗传因子组成,表中部分遗传因子组成没有列出,有的以数字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配子 YR Yr yR yrYR 1 YyRrYr 4yR 2yr 3 yyrr表中Y与y、R与r的分离以及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代表的组合在F2中所占比例最高3代表的组合对应的性状为绿色圆粒能实现稳定遗传的是1和4代表的组合9.(2024·湖北武汉二中高一期中)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是利用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的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对自由组合现象进行了解释和验证,得出了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在F2中共出现3种重组类型杂交实验过程中需要将亲本和子一代豌豆的母本在开花前进行人工去雄和套袋处理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子二代植株所结种子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约为9∶3∶3∶110.(2024·成都七中高一期中)某哺乳动物的毛色有白色和灰色两种,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毛长有长毛和短毛两种,由另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现让纯合白色长毛个体与纯合灰色短毛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白色短毛,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毛色和毛长这两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为白色和短毛F1中所有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均相同F2中灰色短毛个体约占1/16F2中有9种遗传因子组成和4种性状类型11.(2024·广东佛山高一质检)下列生物的遗传物质可适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 )①埃博拉病毒 ②山羊 ③大肠杆菌 ④念珠蓝细菌 ⑤水稻①② ②⑤ ③④ ①④12.(2024·西安高新一中高一阶段考)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遗传因子(A、a,B、b)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性状表现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子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13.(2024·江西九江高一期末)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2性状分离比是9∶3∶3∶1,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F1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F2中每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都是3∶1可根据F2的性状表现类型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814.(8分)(2024·襄阳四中月考)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遗传因子P、p控制),抗锈和易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均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易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性状表现,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比例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1)(1分)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分)亲本甲、乙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丁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3)(2分)F1形成的配子是________。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分)F2中遗传因子组成为pp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光颖抗锈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5)(1分)写出F2中抗锈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____________(只考虑抗锈和易感锈一对相对性状)。限时练3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及验证1.B [由于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因此实验过程中,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蕾期(花粉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A错误;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B正确;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其中重组性状类型占3/8,C错误;F1自交得到的F2的性状表现类型有4种,比例为9∶3∶3∶1,D错误。]2.B [F2中纯合子(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的比例为4/16,故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为1∶3,B错误。]3.A [①~④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YYrr、Yyrr、Yyrr、yyrr,根据遗传因子组成与性状表现的关系可知,①②③④都表现为皱粒,A正确;①②③是黄色,④是绿色,B错误;遗传因子组成①和④出现的概率均为1/16,C错误;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和yyRR,F2中Y_R_与yyrr是重组类型,占5/8,D错误。]4.B [根据题意和柱状图分析可知,只看子叶颜色,子代中黄色∶绿色=60∶20=3∶1,说明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Yy;只看种子形状,子代中圆粒∶皱粒=40∶40=1∶1,说明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Rr、rr。综合考虑两对性状,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应该是YyRr、Yyrr,B项符合题意。]5.D [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Y、y和R、r彼此分离,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即遗传因子Y、y分开,且Y、y可以与R、r随机组合,A正确;②为黄色圆粒,有YYRR、YYRr、YyRR、YyRr共四种遗传因子组成,其中与显性亲本遗传因子组成(YYRR)相同的个体占1/9,B正确;③④中纯合子(YYrr、yyRR)和杂合子(2Yyrr、2yyRr)的比例为1∶2,其中杂合子只含有一对杂合的遗传因子,故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C正确;②中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YYRr、YyRR、YyRr,利用⑤yyrr检测②中不同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时,YYRR的后代出现的性状与②相同,D错误。]6.A [根据题意可知,F1自交后代出现了新的性状组合,其根本原因是F1在产生配子时,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了自由组合,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A正确,B、C错误;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同,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D错误。]7.A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F1自交后代的性状类型的比例为9∶3∶3∶1,A符合题意;F1产生的配子类型的比例、F1测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和F1测交后代的性状类型的比例均为1∶1∶1∶1,B、C、D不符合题意。]8.D [根据自由组合定律,表中Y与y、R与r的分离以及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A正确;2代表的组合在F2中所占比例为1/4,比值最高,B正确;3代表的组合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表现类型为绿色圆粒,C正确;1代表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能实现稳定遗传,4代表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不能稳定遗传,D错误。]9.C [重组类型是与亲本比较,不是与F1进行比较,在F2中出现了2种亲本没有的性状组合,重组类型为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A错误;子一代豌豆自交得到子二代,所以子一代母本无须去雄,B错误;子一代植株所结种子即为子二代,其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约为9∶3∶3∶1,D错误。]10.C [由题述可知,让纯合白色长毛个体与纯合灰色短毛个体杂交,F1全部表现为白色短毛,说明白色对灰色为显性,短毛对长毛为显性,A正确;假设与毛色有关的遗传因子为A、a,与毛长有关的遗传因子为B、b,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AAbb、aaBB,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即F1中所有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均相同,B正确;F2中灰色短毛个体(1aaBB、2aaBb)所占比例为3/16,C错误;F2的性状类型有2×2=4(种),遗传因子组成有3×3=9(种),D正确。]11.B [埃博拉病毒为非细胞生物,不适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①错误;山羊、水稻为真核生物,可进行有性生殖,适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②⑤正确;大肠杆菌、念珠蓝细菌为原核生物,不适用于孟德尔遗传规律,③④错误,故选B。]12.B [因F2中分离比为9∶3∶3∶1,灰色占9份,所以灰色为双显性状,米色占1份,所以米色为双隐性状,黄色、黑色为单显性状,A错误;F1为双杂合子(AaBb),与黄色亲本(aaBB或AAbb)杂交,后代有两种性状表现,B正确;F2出现性状分离,体色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则F2灰色大鼠中有1/9为纯合子(AABB),其余为杂合子,C错误;F2黑色大鼠中纯合子(AAbb或aaBB)所占比例为1/3,与米色大鼠(aabb)杂交不会产生米色大鼠,杂合子(Aabb或aaBb)所占比例为2/3,与米色大鼠(aabb)交配,产生米色大鼠的概率为2/3×1×1/2=1/3,D错误。]13.D [F1为双杂合子,能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结合方式有4×4=16(种),A正确;由于每对遗传因子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所以F2中每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都是3∶1,B正确;F2中出现了性状分离,所以可根据F2的性状表现类型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C正确;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4,D错误。]14.(1)毛颖、抗锈(2)PPrr、ppRR ppRr(3)PR、Pr、pR、pr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而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4)1/8 3/8(5)RR∶Rr=1∶2解析 (1)由纯种毛颖易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可判断毛颖、抗锈均为显性性状。(2)亲本甲、乙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PPrr、ppRR;丙的遗传因子组成是PpRr,由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比例作出的统计结果图判断丁的遗传因子组成是ppRr。(3)因为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分离,而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因此F1形成的配子种类有PR、Pr、pR、pr四种。(4)F2中遗传因子组成为ppRR的概率为1/2×1/4=1/8,光颖抗锈植株的比例为1/2×3/4=3/8。(5)由于只考虑抗锈和易感锈一对相对性状,即Rr和Rr杂交,因此F2中抗锈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RR∶Rr=1∶2。限时练4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时间:30分钟 分值:60分)选择题:第1~13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基础对点】知识点1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及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2024·河北邢台一中高一月考)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孟德尔得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后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规律2.(2024·福州一中高一质检)孟德尔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获得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先研究基因的行为变化,后研究性状分离现象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知识点2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3.(2024·四川绵阳市诊断)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抗倒伏)品种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易倒伏)品种杂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F2中既抗病又抗倒伏的基因型为ddRR和ddRrF2中既抗病又抗倒伏的个体占3/16上述育种方法叫杂交育种从F2中可以直接选育出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新品种4.(2024·福建泉州高一质检)人体耳垂离生(A)对连生(a)为显性,眼睛棕色(B)对蓝色(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一个棕眼离生耳垂的男性与一个蓝眼离生耳垂的女性婚配,生了一个蓝眼连生耳垂的孩子。倘若他们再生育,未来子女为蓝眼离生耳垂、蓝眼连生耳垂的概率分别是( )1/4,1/8 1/8,1/83/8,1/8 3/8,1/25.(2024·河南济源高一期中)已知某种水果果皮红色(H)对黄色(h)为显性,果肉酸味(R)对甜味(r)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现有基因型为HhRr、hhRr的两个个体杂交,其子代的表型比例是( )9∶3∶3∶1 1∶1∶1∶13∶1∶3∶1 1∶1知识点3 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6.(2024·广东梅州市高一质检)刺鼠的毛色由两对基因B(b)和C(c)决定,B(b)和C(c)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黑色)对b(褐色)为显性;凡是具有CC和Cc基因型的鼠是正常体色,只要基因型是cc则为白化鼠。某黑色刺鼠与基因型为bbcc的白化鼠交配,其子一代中,1/2个体是白化鼠,1/4是黑色正常刺鼠,1/4是褐色正常刺鼠。请推测黑色亲本的基因型是( )bbCc BbCcBbCC BBCc7.(2024·昆明市高一质检)用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并获得F1,F1全部表现为黄色圆粒,F1自交获得F2。从F2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中各取一粒,一个纯合一个杂合的概率是( )1/9 2/91/3 4/98.(2024·江西临川一中质检)人的棕眼和蓝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控制棕眼,b控制蓝眼。利手是指人类习惯使用的手。某些人习惯使用右手,称为右利手(右撇子);某些人习惯使用左手,称为左利手(左撇子)。右利手(R)对左利手(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已知一对夫妇基因型为BbRr和bbRr,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这对夫妇生育左利手孩子的概率是3/4这对夫妇生育棕眼右利手孩子的概率是1/8这对夫妇生育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有6种,表型可能有4种这对夫妇生育了一个棕眼左利手的儿子,此儿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综合提升】9.(2024·山西师大附中高一期末)蝶的体色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而雌蝶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雄蝶和雌蝶都可以有棒型触角,且正常触角(B)对棒型触角(b)为显性。根据下面杂交实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组合为( )亲本:白、正常(父本)×白、棒(母本)雄子代:都是黄、正常雌子代:都是白、正常aaBB(父)×AaBb(母)aaBB(父)×AAbb(母)aaBb(父)×AaBb(母)AaBB(父)×Aabb(母)10.(2024·陕西宝鸡月考)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两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1/4 3/8 5/8 3/411.(2024·广州三中月考)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A、a,B、b,C、c……)控制,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将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1开红花,再将F1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每对基因的遗传均遵循分离定律该花色遗传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控制F2红花植株中杂合子占26/27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4种12.(2024·河南洛阳一中月考)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进行一系列杂交实验,亲本无香味感病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子代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香味性状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两亲本杂交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8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3/6413.(2024·河北衡水金卷)某雌雄同株的高等植物,其成熟果实的果皮颜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的果皮为黄色,基因型为aa_ _的植株的果皮为绿色,其他基因型植株的果皮均为褐色。以某植株作亲本进行自交,子代中有黄果植株、绿果植株、褐果植株。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亲本植株为褐果植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褐果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子代中绿果植株约占1/414.(9分)(2024·江西九江高一检测)番茄是自花传粉植物,已知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正常果形(F)对多棱果(f)为显性。以上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红色多棱果品种、黄色正常果形品种和黄色多棱果品种(三个品种均为纯合子),育种专家期望获得红色正常果形的新品种,为此进行杂交。请回答下列问题:(1)(3分)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作为杂交亲本。(2)(3分)上述两亲本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性状为____________。(3)(3分)在F2中表型为红色正常果形植株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F2中能稳定遗传的红色正常果形植株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15.(12分)(2024·广东深圳高一质检)某种兔的毛色有黑色(B)和褐色(b)两种,毛长有短毛(E)和长毛(e)两种,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某养殖场只有纯种的黑色短毛兔和褐色长毛兔,现想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请回答下列问题:(1)(4分)黑色长毛是该养殖场中没有的性状组合,若要得到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则可利用纯种的黑色短毛兔与褐色长毛兔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理论上F2中出现黑色长毛兔的概率为________,其基因型有________种,该种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分)F2中出现的黑色长毛兔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杂合子占F2总数的________。(3)(4分)为了检验F2中出现的黑色长毛兔是否能稳定遗传,可让F2中的黑色长毛兔与________兔进行杂交,若后代_____________,则该黑色长毛兔能稳定遗传。限时练4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1.B [孟德尔得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A正确;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前(花未成熟时)进行去雄,待去雄花的雌蕊成熟时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错误;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具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这些使孟德尔得到的实验结果既可靠又易于分析,C正确;孟德尔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较多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F2的性状分离比,故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规律,D正确。]2.C [正确地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孟德尔在研究过程中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孟德尔采用了假说—演绎法进行研究,即在观察和分析(性状分离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并进行验证,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3.D [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基因型是ddrr,纯合抗病高秆的基因型是DDRR,二者杂交获得的F1为高秆抗病(DdRr),F1自交,F2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的新类型(ddR_)占3/16,上述育种方法属于杂交育种,A、B、C正确;从F2中不能直接选育出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新品种,D错误。]4.C [根据题意可知,父母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所以倘若他们再生育,未来子女为蓝眼离生耳垂(A_bb)的概率是3/4×1/2=3/8,未来子女为蓝眼连生耳垂(aabb)的概率是1/4×1/2=1/8。]5.C [根据题意分析,基因型为HhRr与hhRr的两个个体杂交,按照基因的分离定律分别考虑两对基因:Hh×hh→1Hh∶1hh,Rr×Rr→3R_∶1rr,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所以它们子代的表型比例为(1∶1)×(3∶1)=3∶1∶3∶1,C正确。]6.B [刺鼠的毛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C基因存在的情况下B_C_表现为黑色,bbC_表现为褐色,黑色亲本的基因型中至少含一个B和一个C基因。基因型为B_C_的黑色刺鼠与白化鼠bbcc交配,子一代中1/2个体是白化鼠,1/4是黑色正常刺鼠,1/4是褐色正常刺鼠,所以黑色亲本的基因型是BbCc。]7.D [用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yyrr,F1的基因型为YyRr。F1自交所得F2中,黄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为1/3YYrr、2/3Yyrr,绿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1/3yyRR、2/3yyRr,因此从F2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中各取一粒,一个纯合一个杂合的概率是1/3YYrr×2/3yyRr+2/3Yyrr×1/3yyRR=4/9,D符合题意。]8.C [一对夫妇关于利手的基因型为Rr和Rr,这对夫妇生育左利手(rr)孩子的概率是1/4,A错误;一对夫妇基因型为BbRr和bbRr,这对夫妇生育棕眼右利手(BbR_)孩子的概率是1/2×3/4=3/8,B错误;一对夫妇基因型为BbRr和bbRr,这对夫妇生育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有2×3=6(种),表型可能有2×2=4(种),C正确;一对夫妇基因型为BbRr和bbRr,这对夫妇生育了一个棕眼左利手(Bbrr)的儿子,此儿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00%,D错误。]9.B [根据子代无论雌雄触角都是正常类型的,可推知亲本中父本正常触角的基因型是BB,母本棒型触角的基因型是bb;又由体色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并且体色受性别影响,雌蝶只表现白色,可推知父本白色的基因型为aa,而子代雄性只表现黄色(A_),说明母本的基因型为AA,因此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母)×aaBB(父)。]10.C [三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双亲的基因型和表型分别为ddEeFF(隐显显)和DdEeff(显显隐),子代表型与ddEeFF相同的概率为1/2×3/4×1=3/8,子代表型与DdEeff相同的概率为0,因此子代与双亲表型不同的概率为1-3/8=5/8。]11.D [题述实验中两个纯合的白花品系杂交,F1开红花,F1自交,F2中的白花植株占37/64,则红花植株占1-37/64=27/64=(3/4)3,可判断该花色的遗传至少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每对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A、B正确;F2中红花植株(A_B_C_)占27/64,其中纯合子AABBCC占红花植株的1/27,则杂合子占1-1/27=26/27,C正确;由于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所以F2红花植株中纯合子(AABBCC)基因型只有1种,白花植株中纯合子基因型有23-1=7(种),D错误。]12.C [根据题中“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可知,香味性状(aa)一旦出现即能稳定遗传,A正确;分析柱形图可知,无香味感病亲本与无香味抗病亲本杂交,子代中抗病和感病的比例约为1∶1,说明亲本相关基因型是Bb与bb;无香味和有香味的比例约为3∶1,说明亲本相关基因型是Aa与Aa,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B正确;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与AaBb,其子代不可能出现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aaBB,C错误;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与AaBb,子代与香味相关的基因型为1/4AA、1/2Aa、1/4aa,所以子代自交得到aa的概率为1/2×1/4+1/4=3/8,子代与抗病相关的基因型为1/2Bb、1/2bb,子代自交得到BB的概率为1/2×1/4=1/8,所以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的比例为3/8×1/8=3/64,D正确。]13.D [某植株作亲本进行自交,子代中有黄果植株(AaBB)、绿果植株(aa_ _)、褐果植株,说明亲本至少含有一对等位基因Aa,且子代出现BB,因此亲本基因型为AaBb或AaBB,AaBb表现为褐色,AaBB表现为黄色,A、B错误;若亲本为AaBB,子代褐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绿果植株(aaBB)约占1/4;若亲本为AaBb,子代褐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子代绿果植株(aa_ _)约占1/4,C错误、D正确。]14.(1)红色多棱果品种 黄色正常果形品种(2)RrFf 红色正常果形(3)9/16 1/16解析 (1)根据显隐性关系推知三个品种的基因型分别为RRff、rrFF、rrff;题目要求获得红色正常果形的新品种,则所用的亲代中必然含有R和F基因,所以应用红色多棱果品种和黄色正常果形品种作为亲本。(2)纯合的红色多棱果和纯合的黄色正常果形的基因型分别为RRff和rrFF,它们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是RrFf,性状为红色正常果形。(3)F1自交得到的F2中红色正常果形(R_F_)占3/4×3/4=9/16,其中能稳定遗传的RRFF在F2中占1/4×1/4=1/16。15.(1)3/16 两 杂交育种(2)1/3 1/8(3)褐色长毛 全部为黑色长毛兔(或不出现褐色长毛兔)解析 (1)纯种的黑色短毛兔与褐色长毛兔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Ee,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理论上F2的基因型(表型)及比例为B_E_(黑色短毛)∶B_ee(黑色长毛)∶bbE_(褐色短毛)∶bbee(褐色长毛)=9∶3∶3∶1,F2中黑色长毛兔出现的概率为3/16,基因型有BBee、Bbee两种。题中培育新品种的方法称为杂交育种。(2)F2中出现的黑色长毛兔(BBee、Bbee)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杂合子占F2总数的2/16,即1/8。(3)为了检验F2中出现的黑色长毛兔是否能稳定遗传,可利用测交的方法,即让F2中的黑色长毛兔与褐色长毛兔(bbee)进行测交,若后代全部为黑色长毛兔(或不出现褐色长毛兔),则该黑色长毛兔能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限时练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docx 限时练2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模拟实验及验证.docx 限时练3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及验证.docx 限时练4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