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
6.下面漫画《二五与一十之比较》选自1920年8月6日出版的《新闻报》。该漫画反映了
2较比之十一與五二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共6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
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直奉)
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A.辛亥革命成果丧尽
B.护国战争北上讨袁
1.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
C.五四运动呼之欲出
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材料揭示的问题是
7.下面是五四运动爆发后社会各界的反应,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A.清军战力被削弱
B.清政府财力不足
C.鸦片输入的危害
D.清朝统治的腐败
学生:用切实方法,挽救危亡」
2.要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我国文物的破坏情况,需要重点考察的地点位于下图中的(
工人:自愿全体齐心,即行罢工
A.①
B.②
C.③
D.④
商人:吾辈牺牲光阴、金线,纯自出良心救国之主张。
A.凝聚了民族力量
B.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
海
C.改变了社会习俗
D.抨击了旧道德旧文化
黄海
1895一1913年设在中国的外资厂矿数量
8.1920年开始,上海、北京、长沙、武昌等地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
为
口厂可矿数/个
立奠定了
(
A.经济基础
B.阶级基础
3
25
C.组织基础
D.思想基础
2
9.“北伐军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首先集中优势兵力攻取两湖,为北伐军向北发展扫除障碍。
15
然后消灭孙传芳,最后,在适当时机讨伐张作霖。”这表明北伐军
5
A.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方针
0
C.实现了中国统一的目标
D.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开展
国
法国德国日本俄国美国其他
东沙母岛
10.1929年12月底,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规定红军是一个
汪敬虞《近代中国工业史资料》
第2题图
第4题图
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担负打仗、筹款和做
3.下表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的部分物理教科书的信息。这些翻译活动
群众工作的任务,必须加强政治工作。这次会议是
A.古田会议
B.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书名
原著者
编译者
C.八七会议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格致小引》
(英)赫施资
(英)罗亨利、瞿昂来
11.长征路上,红军所到之处,不仅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而且开仓济贫,帮助群众废除苛捐杂
税,使群众深切感受到共产党好、红军好。这些举措
《通物电光》
(美)莫耳登
(英)傅兰雅、王季烈
A.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B.加速土地私有制的瓦解
《物体遇热改易记》
(英)瓦特斯
(英)傅兰雅、徐寿
C.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壮大
D.推动了人民军队的创建
A.宣扬了革命思想
B.传播了西方科学知识
12.谢晋元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信中提及的战役是
4.与如图所示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不平等条约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A.《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3.如表所示,家书(部分)体现了英雄们
5.1911年,上海的一首竹枝词写道:“武昌起义众心惊,报馆齐张革命声。争向门前探捷报,
望平街上路难行…但看某城光复矣,眉飞色舞竟忘餐。”这表现出民众
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
A.推动了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
B.支持辛亥革命
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一戴安澜
C.反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D.声援北伐战争
A.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精神
B.英勇抗敌、不怕牺牲的精神
C.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D.生命至上、举国同心的精神
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
八年级历史·第2页共4页八年级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C2.D3.B4.A5.B6.D7.A8.C9.B10.A11.C12.A13.B14.C
15.D
二、辨析改错(12分)
16.(1)×:改正:“维新派”改为“洋务派”。
(2)×;改正:“太平天国运动”改为“义和团运动”。
(3)×;改正:“民主主义”改为“民族主义”。
(4)/。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7.(1)观点: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3分)影响: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3分)
(2)观点:号召青年用民主科学等资本主义新思想批判传统,改造中国。(3分)影响:是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3分)
(3)作用:舆论宣传;思想启蒙;介绍外来文化等。(任答两点即可,2分)
18.(1)办法:城市起义,夺取政权。(3分)道路:井冈山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或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3分)
(2)会议:遵义会议。(2分)转变:思想:从照抄照搬到实事求是的转变;行动:从受共产
国际控制到独立自主解决问题。(4分)
(3)启示: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或不能盲目照搬
别国经验)。(言之有理即可,2分)
四、活动与探究(15分)
19.(1)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3分)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3分)
(2)年谱:(4分)
示例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年谱
1935年8月
八一宣言(呼吁)
1935年12月
瓦窑堡会议(确立战略方针)
1936年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初步形成)
1937年9月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正式建立)
示例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年谱
八一宣言
瓦窑堡会议(确立
西安事变的和平
国共合作宣言
(呼吁)
战略方针)
解决(初步形成)
发表(正式建立)
1935年8月
1935年12月
1936年
1937年9月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指国共两党全面合作,团结统一全国的人民,共同抵抗外来的侵略
者的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
共同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产物,对于夺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具有重要意义。(5分)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