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 八年级科学学科试题卷(1-2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 八年级科学学科试题卷(1-2章)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 八年级科学学科试题卷(1-2章)
1.(2024八上·诸暨期中)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污水经处理合格后再排放 B.保护水源地的环境
C.废弃物随意投入河流中 D.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水资源的保护:(1)节约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习惯。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2)防止水体污染。
【解答】A:污水经处理合格后再排放,符合保护环境的要求,正确。
B:保护水源地的环境,符合保护环境的要求,正确。
C:废弃物随意投入河流中,会造成水体污染,不正确。
D: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符合保护环境的要求,正确。
故选C。
2.(2024八上·诸暨期中) 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冷水浸泡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结晶)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中草药煎制过程中取液弃渣,是将药渣和药液分离,属于过滤操作。
故答案为:C。
3.(2024八上·诸暨期中)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过程,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故选B。
4.(2024八上·诸暨期中)下列图示的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却形成液态水的方法称为蒸馏法。用这种方法收集到的水就是蒸馏水。蒸馏水中杂质非常少,可以看成是由单一的物质组成的。
【解答】A.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A错误;
B.沉淀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B错误;
C.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的一种操作,得到的水中几乎不含杂质,C正确;
D.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D错误;
故答案为:C。
5.(2024八上·诸暨期中) 如图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B.a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b连接的是负极
C.甲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 2:1
D.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答案】B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正极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负极产生能燃烧的气体,火焰淡蓝色,罩在火焰上干冷烧杯壁有水雾;且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通过水电解的实验可以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A、甲试管中气体的体积大,是氢气,错误;
B、甲中气体比乙中多,因此b为电源负极,a为电源正极,正确;
C、甲、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1:8,体积比为2:1,错误;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故答案为:B。
6.(2024八上·诸暨期中)诸暨气象台某日发布天气预报: “明天晴,东南风3~4级,阵风5~6级,明天白天最高温度32℃,明天早晨最低温度26℃,空气相对湿度61%。"对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高和最低温度”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来测得
B.“东南风3~4级”可由风向标和风速仪来测得
C.“明天晴”,说明“明天云量少”受低气压控制
D.相对湿度越大,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A、天气预报中,温度是由温度计测量的,故A选项正确;
B、天气预报中,风速由风向标和风速仪测得,故B选项正确;
C、低气压控制下天气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控制时多晴朗干燥天气,故C选项错误;
D、相对湿度越大,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大。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7.(2024八上·诸暨期中)如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解答】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垂直方向上,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高压流向低压,A B正确,不符合题意。空气受冷下沉,多晴天,C错误,符合题意。郊区气温低,气压高,城市气温高,气压低,所以风由郊区吹向城市,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2024八上·诸暨期中)小科从杭州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在空中他感觉飞机颠簸很厉害,此时可能飞机处于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是指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也是大气的最下层,密度最大,所包含的空气质量几乎占整个大气质量的75%。平流层是夹于对流层与中间层之间,平流层之所以与对流层相反,随高度上升而气温上升,是因为其顶部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而被加热。故在这一层,气温会因高度而上升。中间层又称中层,是指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该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暖层一般指热层,是地球大气层的一层。它位于中间层之上及散逸层之下,其顶部离地面约800km。
【解答】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它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对流层,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民航客机应在对流层上端飞行。国庆期间,小科从湖州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在空中他感觉飞机颠簸得很厉害,此时飞机处于大气层中的对流层。
故答案为:A。
9.(2024八上·诸暨期中) 诸暨东白山,海拔1194.6米,为浙中名山之首,夏季山顶气温比市区的气温要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 B.地形 C.海陆 D.季风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等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答】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题干中山顶气温比市区的气温要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
故答案为:B。
10.(2024八上·诸暨期中)下列医院中物品的应用与气压无关的是(  )
A.进行肌肉注射
B.用真空采血管采血
C.注射器抽取药液
D.医生给病人拔火罐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作用随处可见,认真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医生用注射器进行肌肉注射,是由于推力的作用把药液推入肌肉,与大气压无关,故A正确;
B、用真空采血管采血是利用了人体内血压较高将血液自动压入管内的,与气压有关,故B错误;
C、医生给病人拔火罐时,罐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火罐才能扣在身体上,与大气压有关,故C错误;
D、用注射器抽取药液,由于外界大气压大于注射器内气压才能吸出药液,与大气压有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2024八上·诸暨期中) 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木棍在不同液体中,浸入的深度不同,但始终漂浮,所以浮力相等,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F浮=ρgV排通过比较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可以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
【解答】∵木棍漂浮,
∴F浮=G,
∴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F浮=ρgV排,V排丙>V排乙>V排甲,
∴ρ丙<ρ乙<ρ甲。
故答案为:C。
12.(2024八上·诸暨期中)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往往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向光性有利于植物获得更大面积、更多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保证植物更好地生长。
【解答】A、该实验探究的是:光照对植物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设置了三组实验,分别用均匀光照、单侧光照、黑暗环境。结果,一号、三号胚芽鞘均直立生长,而二号弯向单侧光源,可以得出结论:胚芽鞘生长具有向光性。A符合题意。
B、若要验证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应设置对照将胚芽鞘尖端和下方分别用锡箔罩住,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没有涉及到生长素,C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没有涉及到生长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2024八上·诸暨期中)下列推测、推断或解释、归纳正确的是 (  )
A.食盐溶液、蔗糖溶液是无色的推断 无色的液体都是溶液
B.在室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推测—此时该溶液不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质了
C.粉末状食盐比粗的颗粒状食盐溶解快 解释 ,由于物质的溶解性与颗粒大小有关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会升高 归纳 有些物质溶解时会放热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A、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
B、根据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C、溶解快慢与食盐的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
D、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温度会升高解答.
【解答】A、无色的液体都是溶液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无色液体,但是水不是溶液,故错误;
B、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故错误;
C、溶解快慢与食盐的颗粒大小有关,而非溶解性,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温度会升高,故正确。
故答案为:D。
14.(2024八上·诸暨期中)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0 20 40 60 80 100
氯化钠 (克)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20℃时,要溶解36克氯化钠至少需要100克水
C.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硝酸钾
D.将8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和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各 100克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分别是2.4克和137.4克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A、根据表格数据进行分析;
B、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C、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D、根据两种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解答】A、由图中数据可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因此此温度下要溶解36克氯化钠至少需要100克水,正确;
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钾的变化趋势大,因此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硝酸钾,正确;
D、80℃时,100g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都小于此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因此降温到2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析出的晶体分别小于2.4g和137.4g,错误;
故答案为:D。
15.(2024八上·诸暨期中)人们常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做法是将几个灌满水的浮筒沉到水底,潜水员用钢索把它们拴在沉船两侧,打捞船上的机器开动,把空气压进浮筒,将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随着浮筒一起浮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沉到水底静止时,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的重力
B.浮筒浸没后,随着深度的增加,所受的浮力增大
C.把空气压进浮筒后,浮筒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大于它们的总重力打捞沉船
【答案】C
【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条件:当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悬浮,可停在液体内部任意一位置;当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下沉;
(2)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解答】A、船沉到水底静止时,由浮沉条件可知船受到的浮力小于船的重力,故A错误;
B、浮筒浸没后,随着深度的增加,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故B错误;
C、把空气压进浮筒后,浮筒中的水被排出,浮筒的重力减小,而浮筒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浮筒受到的浮力不变,此时浮筒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而上浮,故C正确;
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时,处于漂浮状态,此时它们受到的浮力等于它们的总重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6.(2024八上·诸暨期中)如图所示,对着两张纸中间用力向下吹气,两张纸会    (选填 吹气|“靠拢” “分开”或“保持静止”) , 理由是    。
【答案】靠拢;纸片中间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纸片中间气体压强小于两侧大气压,在两侧气压差的作用下将纸片向内挤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体在流速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解答】对着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纸外侧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将纸压向中间。
17.(2024八上·诸暨期中)读北半球地区天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乙地在   气压控制下。
(2)丁地附近活动的   锋面在丁地过境后,丁地的气温将   。(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1)高
(2)暖;升高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1)反气旋(高压中心),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2)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靠近为暖锋系统,暖锋过境时会出现持续性降水。
【解答】(1)据图可知,乙地中间气压较高,四周气压较低,受到高气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以晴朗天气为主。
(2)丁地附近的锋面系统为半圆形,故为暖锋;暖锋过境后受到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
18.(2024八上·诸暨期中)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物质和少量细小泥沙颗粒。海水晒盐是获取食盐的途径之一,某同学模拟海水晒盐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 按照物质的组成分类,海水属于   。
(2)滤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其在海水中的质量分数。
(3)粗盐还需进一步提纯,将下列操作合理排序   (填序号)。
①溶解 ②蒸发结晶 ③过滤
【答案】(1)混合物
(2)大于
(3)①③②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来分析解答;
(2)根据海水蒸发过程中溶剂水的质量减小来分析解答;
(3)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来分析解答。
【解答】(1)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物质和少量细小泥沙颗粒,则海水属于混合物;
(2)海水蒸发过程中溶剂水的质量减小,则滤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大于其在海水中的质量分数;
(3)粗盐提纯时,应先将粗盐溶于水,再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最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则下列操作合理排序①③②。
19.(2024八上·诸暨期中) 右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 为了探究“气压越小,液体沸点如何改变”,当烧瓶内的水沸腾后,在右图装置的基础上,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   。
(2) 为了从药液中提取抗菌素粉剂,采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除去水分,但要求药液的温度不能超过8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
A.缩短加热时间 B.用小火加热 C.降低容器内气压
【答案】(1)撤去酒精灯,待停止沸腾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
(2)C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在如图装置的基础上,用注射器向外抽气可以降低烧瓶内的气压,向瓶内充气可以加压;
(2)从降低沸点方面考虑。
【解答】(1)探究“气压越小,液体沸点如何改变”时,烧瓶内的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待停止沸腾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则表明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2)要通过加热去掉药液中的水分,可以通过沸腾的方式将水分汽化为水蒸气,但水的沸点是100°℃,要求药液要求温度不能超过80℃,我们可以减小液面上方的气压,使水的沸点降低,而缩短加热时间和用小火加热均不能使水的沸点降低,故可行的方法是C。
20.(2024八上·诸暨期中)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
(1) 高压锅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   。
(2) 当限压阀被锅内气体顶起时,请在图丙中画出限压阀的受力示意图。
(3) 限压阀的质量为m,出气孔的面积为S,大气压为p0,锅内气压为(P内:当限压阀被锅内气体顶起悬停在空中时,    (用字母m,S,p0表示)
【答案】(1)增大而升高
(2)根据限压阀的受力情况进行受力分析,当限压阀被顶起的时候锅内气压力大于重力和外界大气压力
限压阀的受力示意图如下:
(3)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液体的沸点随着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2)根据限压阀的受力情况进行受力分析;
(3)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1)随着气压的增大,液体的沸点也随着升高,高压锅内气压很高,从而使锅内水的沸点升高,使饭容易熟;
(2)根据限压阀的受力情况进行受力分析,当限压阀被顶起的时候锅内气压力大于重力和外界大气压力
限压阀的受力示意图如下:
(3)当限压阀被顶起悬停在空中时锅内气压对限压阀的压力等于限压阀的重力和外界大气对限压阀的压力,
故p内S=G+p0S
p内S=mg+p0S

21.(2024八上·诸暨期中)周末的河流旁,钓鱼的人三五成群,水面上漂浮着颜色不一的浮标。
(1) 浮标的密度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水的密度。
(2) 浮标的重力有多大呢 在大人的帮助下,某同学取了一只浮标,测得浮标的体积为15cm3,放入水中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5cm3,则该浮标的重力为   N。
(3)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浮标在水中的位置将   (选填“上浮一些”、 “下沉一些”或“不变”)
【答案】(1)小于
(2)0.1
(3)不变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F浮>G,悬浮:F浮=G,下沉:F浮<G;
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的平均密度可以知道,则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变成以下形式:
①ρ物<ρ液,上浮;
②ρ物=ρ液,悬浮;
③ρ物>ρ液,下沉;
(2)因为浮标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根据G=F浮=ρ水gV排即可求出浮标的重力;
(3)利用物体的密度是本身的特性(不发生变化),把浮力的表达式(F浮=ρ水gV排)和物体重力的表达式(G=ρ物gV)代入漂浮条件(F浮=G)进行分析。
【解答】(1)因为浮标漂浮在水面上,所以由浮沉条件可知,浮标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由题意可知,浮标排开水的体积V排=15cm3-5cm3=10cm3=1×10-5m3,
因为浮标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浮力等于浮标的重力,
则浮标的重力G=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5m3=0.1N;
(3)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即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5N,g=5N/kg,而浮标和水的密度都没有变化,
所以由F浮=ρ水gV排,G=mg=ρgV可知,浮标的浮力和重力都将减小一半,但仍然满足F浮=G,浮标仍然处于平衡状态,则它的位置不变。
22.(2024八上·诸暨期中)小吴陪母亲去医院检查,医生给她饮用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半小时测定血糖浓度,电脑自动生成如图曲线,请回答:
(1)据图你觉得小吴母亲   (填“是”或“不是”)患糖尿病(正常维持0.08%~0.12%)。
(2)曲线BC 段下降的原因是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   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下降。
【答案】(1)不是
(2)胰岛素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人体内的血糖总是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0.1%)上,这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作用的结果。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解答】(1)图示中,小吴母亲在饮用葡萄糖溶液后,体内的血糖浓度在短暂升高(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后即恢复正常(胰岛素的作用) 说明小吴母亲不患有糖尿病。
(2)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0.1%左右,这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功能。若人体刚刚进食后,血糖浓度会有所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3.(2024八上·诸暨期中)以下为教材中探究空气对流运动规律的两个实验。
(1)如图甲,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到环形玻璃管里的水的运动情况,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
(2)如图乙,实验时可观察到线香的烟的运动情况是   。
【答案】(1)玻璃管内装入两种不同颜色的水
(2)向上飘
【知识点】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1)通过颜色的不同,可以更方便观察液体的流动;
(2)物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解答】(1)为了更清楚的观察环形玻璃管内水的运动情况,可以在玻璃管内装入两种不同颜色的水,这样更便于观察现象;
(2)将香点燃后,因为点燃的那一头温度较空气高,烟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会向上飘。
24.(2024八上·诸暨期中)实验室需要配制12%的氯化钠溶液50g,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1)配制该溶液需要量取蒸馏水为   mL。
(2)当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左边,接下去的操作是   。
(3)将①、②、③、④按正确操作顺序排列:    。
(4)小娜同学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   。 (可多选)
①用生锈的砝码称量; ②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③氯化钠药品不纯; ④用俯视法量取水;
⑤装瓶时溶液飞溅出一部分; ⑥纸上还有氯化钠颗粒剩余;
【答案】(1)42.5
(2)减小氯化钠的量直至天平平衡
(3)②③④①
(4)②③⑥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
(2)根据天平称量物品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
(3)根据溶液配制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
(4)根据题目给出信息,溶质质量减小或者溶剂质量增加都会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进行分析。
【解答】(1)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5%=7.5g,
则所需水的质量为:50g-7.5g=42.5g,合42.5mL水;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上加砝码和拨动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左边,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用药匙减少左盘的食盐,直到天平平衡;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要注意在称量前先取出药品才能称量,正确顺序是:②③④①;
(4)①用生锈的砝码称量,会导致称的氯化钠质量偏大,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①错误;
②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会导致称的氯化钠质量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②正确;
③氯化钠药品不纯会导致称的氯化钠质量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③正确;
④用俯视法量取水,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④错误;
⑤装瓶时溶液飞溅出一部分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⑤错误;
⑥纸上还有氯化钠颗粒剩余,会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⑥正确;
故选:②③⑥。
25.(2024八上·诸暨期中)如图甲所示,小飞依据课本知识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测量本地的大气压值。实验中先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所用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V; 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根据题意分析:
(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为   ;
(2)小飞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提出了猜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飞用气压计与一个溶剂为30毫升的注射器相连,用气压计测出注射器中气体的压强,用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
体积V/毫升 8 12 16 20 24
气压P/千帕 120 80 60 48 40
由表格数据推测,当注射器内气体的压强如图乙所示100千帕时,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为   ;
(3) 小刚认为小飞的实验中活塞与针筒间存在摩擦力,会造成结果不准确,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刚设计了如图丙的改进实验:将活塞直径为d的注射器固定于水平桌面,先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停止加水,此时水与烧杯的总质量为m1; 然后向外缓慢抽水直至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测得此时烧杯中与水的总质量为m2。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请问:小刚加水和抽水两次实验中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方向是否改变   (填“改变”或“不变”) ,测得大气压的值   。 (用题中字母表示)
【答案】(1)
(2)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气体压强越大;;9.6mL
(3)改变;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1)根据V计算出的大气压强;
(2)根据表格数据和图乙算出当注射器中的气压为100kPa时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3)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同,由此分析所测大气压力变化,从而可知大气压变化;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反,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大气压强为:;
(2)由表中封闭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数值可知,p与V的乘积均为960,即pV=960,由“胎压计”指针位置可知,实际的大气压p'=100kPa,所以此时的体积为:

(3)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活塞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大气压力、摩擦力和向左的烧杯的拉力,
则:f+F=m1g----①;
所以不考虑摩擦,认为F=m1g,会使得所测大气压力偏大,这样会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活塞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大气压力和向左的摩擦力、烧杯的拉力,
则F-f=m2g----②;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

根据题意可知,此时注射器的活塞直径为d,
则活塞的横截面积,
所以测大气压的值为:。
26.(2024八上·诸暨期中)如图所示,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某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弹簧的下端挂一个小桶,小桶的下面吊一石块,记下弹簧伸长后下端到达的位置O。将此时弹簧对小桶的拉力记为T1,小桶与石块的总重记为G,则T1   G(选填“>”、“=”或“<” ) ;
(2)如图乙所示,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当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此时溢出的水便流到旁边的小水杯中,将排出的水的重力记为G排。如图丙所示,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弹簧下方的小桶中,将此时弹簧对小桶的拉力记为T2, 则T2   T1(选填“>”、 “=”或“<”);
(3) 对图丙中小桶和石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最终推理可知   。
【答案】(1)=
(2)=
(3)F浮=G排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弹簧对小桶的拉力与小桶和石块的总重是一对平衡力;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在两个拉力的作用下,弹簧伸长到相同的位置,起到相同的效果;
(3)根据甲和丙两次实验中弹簧伸长到相同位置列出等式,找出浮力和排出水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解答】(1)弹簧对小桶的拉力计为T1,和小桶和石块的总重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T1=G;
(2)在两个拉力的作用下,弹簧伸长到相同的位置,起到相同的效果,所以这两个拉力的关系是:T2=T1;
(3)丙图中,T2=G+G排-F浮;
所以T2+F浮=G+G排,
因为T2=T1=G,
所以F浮=G排。
27.(2024八上·诸暨期中)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   。
(2)为探究侧芽生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小科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小科设置第②组实验可与哪一组实验进行对比,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
【答案】(1)Ⅱ
(2)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与③对比,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或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促进侧芽生长)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据图甲分析: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甲图中Ⅰ代表双子叶植物、Ⅱ代表单子叶植物,图中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既可以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所以该点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据图乙分析:①③组的单一变量是有无顶芽,有顶芽时,侧芽不生长,没有顶芽时侧芽生长,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具有细胞分裂素,可见,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
【解答】(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选择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该现象说明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①③组的区别是顶芽的有无,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③组的区别是细胞分裂素的有无,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28.(2024八上·诸暨期中)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的标签上的部分内容,阅读后计算:
浓硫酸(H2SO4) 500毫升
浓度 (质量分数) 98%
密度 1.84克/厘米3
相对分子质量 98
强腐蚀性, 阴冷, 密封贮藏
(1) 该硫酸未开启前质量为   克(盛装的瓶子除外);其中溶质的质量是   克。
(2) 欲配制6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硫酸多少克
【答案】(1)920;901.6
(2)设需要这种硫酸的质量为x,
则x×98%=600g×19.6%
x=120g。
答:需要这种硫酸120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m=ρV,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500cm3=500mL,该硫酸未开启前质量为1.84g/cm3×500cm3=920g;
其中溶质的质量是920g×98%=901.6g。
29.(2024八上·诸暨期中)某同学用食盐、水和一支装有沙子的薄壁塑料管来测量新鲜鸡蛋的密度,步骤如下:
(1) 室温下,将食盐晶体慢慢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当观察到   现象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2) 将新鲜鸡蛋放入食盐的饱和溶液中,鸡蛋处于漂浮状态。然后慢慢加水,当鸡蛋处于   状态时,鸡蛋的密度等于食盐溶液的密度。
(3)把鸡蛋从食盐溶液中取出,将总质量为10.5克、底面积为1厘米2的塑料管放入该食盐溶液中,直立漂浮时测得液面下塑料管的长度为10厘米,如图所示。请计算该新鲜鸡蛋的密度为多少
【答案】(1)食盐晶体不能继续溶解
(2)悬浮
(3)G物=m物g=1.05×10-2千克×10牛/千克=0.105牛
因为塑料管漂浮在液面,所以F浮=G物=0.105牛
塑料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Sh=10厘米2×1厘米=10厘米3=10-5米3
根据F浮=ρ盐水gV排得:
盐水的密度:
ρ鸡蛋=ρ盐水=1.05×103千克/米3。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出现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饱和;否则,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3)首先根据漂浮条件计算出塑料管受到的浮力,再根据V排=Sh计算出塑料管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解答】(1)室温下,将食盐晶体慢慢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当观察到食盐晶体不能继续溶解现象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2)将新鲜鸡蛋放入上述饱和溶液中,鸡蛋处于漂浮状态。然后慢慢加水,当鸡蛋处于悬浮状态时,鸡蛋的密度等于食盐溶液的密度;
30.(2024八上·诸暨期中)工人师傅利用汽车作为动力,从水中打捞一个正方体物件,绳子通过定滑轮,一端系在汽车上,如图甲所示。汽车拉着物件匀速上升,已知汽车对绳子的拉力F与物件底部距离水底的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绳子的体积、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g=10N/kg。求:
(1)物件的质量;
(2)物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件的密度。
【答案】(1)当物体完全出水后,它不受浮力,此时绳子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此时绳子的拉力最大。根据图乙可知,该物件的重力G=2200N,则它的质量为:。
(2)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最大,受到的浮力最大,而绳子的拉力最小。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拉力F=1100N,则此时它受到的浮力:F浮=G-F=2200N-1100N=1100N。
(3)该物体的体积:;
则该物体的密度:。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确定物体的重力,再根据计算出物件的质量;
(2)根据图乙确定物件完全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拉力,再根据F浮=G-F计算出此时它受到的浮力;
(3)当物体完全浸没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根据计算物体的体积,再根据计算物体的密度。
1 / 1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 八年级科学学科试题卷(1-2章)
1.(2024八上·诸暨期中)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污水经处理合格后再排放 B.保护水源地的环境
C.废弃物随意投入河流中 D.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2.(2024八上·诸暨期中) 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为全球抗击疫情贡献了中国智慧。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冷水浸泡 B.
C. D.
3.(2024八上·诸暨期中)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4.(2024八上·诸暨期中)下列图示的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B.
C. D.
5.(2024八上·诸暨期中) 如图为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B.a连接的是电源的正极,b连接的是负极
C.甲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 2:1
D.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6.(2024八上·诸暨期中)诸暨气象台某日发布天气预报: “明天晴,东南风3~4级,阵风5~6级,明天白天最高温度32℃,明天早晨最低温度26℃,空气相对湿度61%。"对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高和最低温度”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来测得
B.“东南风3~4级”可由风向标和风速仪来测得
C.“明天晴”,说明“明天云量少”受低气压控制
D.相对湿度越大,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7.(2024八上·诸暨期中)如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8.(2024八上·诸暨期中)小科从杭州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在空中他感觉飞机颠簸很厉害,此时可能飞机处于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9.(2024八上·诸暨期中) 诸暨东白山,海拔1194.6米,为浙中名山之首,夏季山顶气温比市区的气温要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 B.地形 C.海陆 D.季风
10.(2024八上·诸暨期中)下列医院中物品的应用与气压无关的是(  )
A.进行肌肉注射
B.用真空采血管采血
C.注射器抽取药液
D.医生给病人拔火罐
11.(2024八上·诸暨期中) 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12.(2024八上·诸暨期中)为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胚芽鞘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单侧光使胚芽鞘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向光生长
13.(2024八上·诸暨期中)下列推测、推断或解释、归纳正确的是 (  )
A.食盐溶液、蔗糖溶液是无色的推断 无色的液体都是溶液
B.在室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推测—此时该溶液不能再溶解其它任何物质了
C.粉末状食盐比粗的颗粒状食盐溶解快 解释 ,由于物质的溶解性与颗粒大小有关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会升高 归纳 有些物质溶解时会放热
14.(2024八上·诸暨期中)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0 20 40 60 80 100
氯化钠 (克)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20℃时,要溶解36克氯化钠至少需要100克水
C.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硝酸钾
D.将8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和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各 100克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分别是2.4克和137.4克
15.(2024八上·诸暨期中)人们常用“浮筒打捞法”打捞沉船,做法是将几个灌满水的浮筒沉到水底,潜水员用钢索把它们拴在沉船两侧,打捞船上的机器开动,把空气压进浮筒,将浮筒里的水排出,沉船随着浮筒一起浮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沉到水底静止时,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的重力
B.浮筒浸没后,随着深度的增加,所受的浮力增大
C.把空气压进浮筒后,浮筒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大于它们的总重力打捞沉船
16.(2024八上·诸暨期中)如图所示,对着两张纸中间用力向下吹气,两张纸会    (选填 吹气|“靠拢” “分开”或“保持静止”) , 理由是    。
17.(2024八上·诸暨期中)读北半球地区天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乙地在   气压控制下。
(2)丁地附近活动的   锋面在丁地过境后,丁地的气温将   。(填“升高”或“降低”)
18.(2024八上·诸暨期中)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物质和少量细小泥沙颗粒。海水晒盐是获取食盐的途径之一,某同学模拟海水晒盐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 按照物质的组成分类,海水属于   。
(2)滤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其在海水中的质量分数。
(3)粗盐还需进一步提纯,将下列操作合理排序   (填序号)。
①溶解 ②蒸发结晶 ③过滤
19.(2024八上·诸暨期中) 右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 为了探究“气压越小,液体沸点如何改变”,当烧瓶内的水沸腾后,在右图装置的基础上,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   。
(2) 为了从药液中提取抗菌素粉剂,采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除去水分,但要求药液的温度不能超过8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
A.缩短加热时间 B.用小火加热 C.降低容器内气压
20.(2024八上·诸暨期中)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
(1) 高压锅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   。
(2) 当限压阀被锅内气体顶起时,请在图丙中画出限压阀的受力示意图。
(3) 限压阀的质量为m,出气孔的面积为S,大气压为p0,锅内气压为(P内:当限压阀被锅内气体顶起悬停在空中时,    (用字母m,S,p0表示)
21.(2024八上·诸暨期中)周末的河流旁,钓鱼的人三五成群,水面上漂浮着颜色不一的浮标。
(1) 浮标的密度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水的密度。
(2) 浮标的重力有多大呢 在大人的帮助下,某同学取了一只浮标,测得浮标的体积为15cm3,放入水中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5cm3,则该浮标的重力为   N。
(3)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浮标在水中的位置将   (选填“上浮一些”、 “下沉一些”或“不变”)
22.(2024八上·诸暨期中)小吴陪母亲去医院检查,医生给她饮用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半小时测定血糖浓度,电脑自动生成如图曲线,请回答:
(1)据图你觉得小吴母亲   (填“是”或“不是”)患糖尿病(正常维持0.08%~0.12%)。
(2)曲线BC 段下降的原因是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时,   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下降。
23.(2024八上·诸暨期中)以下为教材中探究空气对流运动规律的两个实验。
(1)如图甲,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到环形玻璃管里的水的运动情况,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
(2)如图乙,实验时可观察到线香的烟的运动情况是   。
24.(2024八上·诸暨期中)实验室需要配制12%的氯化钠溶液50g,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1)配制该溶液需要量取蒸馏水为   mL。
(2)当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左边,接下去的操作是   。
(3)将①、②、③、④按正确操作顺序排列:    。
(4)小娜同学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   。 (可多选)
①用生锈的砝码称量; ②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③氯化钠药品不纯; ④用俯视法量取水;
⑤装瓶时溶液飞溅出一部分; ⑥纸上还有氯化钠颗粒剩余;
25.(2024八上·诸暨期中)如图甲所示,小飞依据课本知识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测量本地的大气压值。实验中先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所用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V; 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根据题意分析:
(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大气压强为   ;
(2)小飞发现:如果在针筒内吸入一定量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将气体封闭起来,在推活塞的过程中,越推越费力。由此提出了猜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飞用气压计与一个溶剂为30毫升的注射器相连,用气压计测出注射器中气体的压强,用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推拉活塞,测得数据记录如表:
体积V/毫升 8 12 16 20 24
气压P/千帕 120 80 60 48 40
由表格数据推测,当注射器内气体的压强如图乙所示100千帕时,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为   ;
(3) 小刚认为小飞的实验中活塞与针筒间存在摩擦力,会造成结果不准确,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刚设计了如图丙的改进实验:将活塞直径为d的注射器固定于水平桌面,先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停止加水,此时水与烧杯的总质量为m1; 然后向外缓慢抽水直至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测得此时烧杯中与水的总质量为m2。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请问:小刚加水和抽水两次实验中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方向是否改变   (填“改变”或“不变”) ,测得大气压的值   。 (用题中字母表示)
26.(2024八上·诸暨期中)如图所示,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某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弹簧的下端挂一个小桶,小桶的下面吊一石块,记下弹簧伸长后下端到达的位置O。将此时弹簧对小桶的拉力记为T1,小桶与石块的总重记为G,则T1   G(选填“>”、“=”或“<” ) ;
(2)如图乙所示,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当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此时溢出的水便流到旁边的小水杯中,将排出的水的重力记为G排。如图丙所示,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弹簧下方的小桶中,将此时弹簧对小桶的拉力记为T2, 则T2   T1(选填“>”、 “=”或“<”);
(3) 对图丙中小桶和石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最终推理可知   。
27.(2024八上·诸暨期中)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   。
(2)为探究侧芽生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小科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小科设置第②组实验可与哪一组实验进行对比,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
28.(2024八上·诸暨期中)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的标签上的部分内容,阅读后计算:
浓硫酸(H2SO4) 500毫升
浓度 (质量分数) 98%
密度 1.84克/厘米3
相对分子质量 98
强腐蚀性, 阴冷, 密封贮藏
(1) 该硫酸未开启前质量为   克(盛装的瓶子除外);其中溶质的质量是   克。
(2) 欲配制6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硫酸多少克
29.(2024八上·诸暨期中)某同学用食盐、水和一支装有沙子的薄壁塑料管来测量新鲜鸡蛋的密度,步骤如下:
(1) 室温下,将食盐晶体慢慢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当观察到   现象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2) 将新鲜鸡蛋放入食盐的饱和溶液中,鸡蛋处于漂浮状态。然后慢慢加水,当鸡蛋处于   状态时,鸡蛋的密度等于食盐溶液的密度。
(3)把鸡蛋从食盐溶液中取出,将总质量为10.5克、底面积为1厘米2的塑料管放入该食盐溶液中,直立漂浮时测得液面下塑料管的长度为10厘米,如图所示。请计算该新鲜鸡蛋的密度为多少
30.(2024八上·诸暨期中)工人师傅利用汽车作为动力,从水中打捞一个正方体物件,绳子通过定滑轮,一端系在汽车上,如图甲所示。汽车拉着物件匀速上升,已知汽车对绳子的拉力F与物件底部距离水底的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绳子的体积、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g=10N/kg。求:
(1)物件的质量;
(2)物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件的密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水资源的保护
【解析】【分析】水资源的保护:(1)节约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习惯。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2)防止水体污染。
【解答】A:污水经处理合格后再排放,符合保护环境的要求,正确。
B:保护水源地的环境,符合保护环境的要求,正确。
C:废弃物随意投入河流中,会造成水体污染,不正确。
D: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符合保护环境的要求,正确。
故选C。
2.【答案】C
【知识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结晶)
【解析】【分析】根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中草药煎制过程中取液弃渣,是将药渣和药液分离,属于过滤操作。
故答案为:C。
3.【答案】B
【知识点】水循环
【解析】【分析】根据水循环的过程,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故选B。
4.【答案】C
【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却形成液态水的方法称为蒸馏法。用这种方法收集到的水就是蒸馏水。蒸馏水中杂质非常少,可以看成是由单一的物质组成的。
【解答】A.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A错误;
B.沉淀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B错误;
C.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的一种操作,得到的水中几乎不含杂质,C正确;
D.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D错误;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正极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负极产生能燃烧的气体,火焰淡蓝色,罩在火焰上干冷烧杯壁有水雾;且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通过水电解的实验可以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A、甲试管中气体的体积大,是氢气,错误;
B、甲中气体比乙中多,因此b为电源负极,a为电源正极,正确;
C、甲、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1:8,体积比为2:1,错误;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故答案为:B。
6.【答案】C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我们只有认识各种天气符号,才能看懂天气预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
【解答】A、天气预报中,温度是由温度计测量的,故A选项正确;
B、天气预报中,风速由风向标和风速仪测得,故B选项正确;
C、低气压控制下天气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控制时多晴朗干燥天气,故C选项错误;
D、相对湿度越大,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大。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7.【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解答】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垂直方向上,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高压流向低压,A B正确,不符合题意。空气受冷下沉,多晴天,C错误,符合题意。郊区气温低,气压高,城市气温高,气压低,所以风由郊区吹向城市,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A
【知识点】大气的分层
【解析】【分析】对流层,是指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也是大气的最下层,密度最大,所包含的空气质量几乎占整个大气质量的75%。平流层是夹于对流层与中间层之间,平流层之所以与对流层相反,随高度上升而气温上升,是因为其顶部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而被加热。故在这一层,气温会因高度而上升。中间层又称中层,是指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该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暖层一般指热层,是地球大气层的一层。它位于中间层之上及散逸层之下,其顶部离地面约800km。
【解答】从地面到10~12千米以内的这一层空气,它是大气层最底下的一层,叫做对流层,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雹等都发生在这一层里,民航客机应在对流层上端飞行。国庆期间,小科从湖州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在空中他感觉飞机颠簸得很厉害,此时飞机处于大气层中的对流层。
故答案为:A。
9.【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等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答】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题干中山顶气温比市区的气温要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
故答案为:B。
10.【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大气压的作用随处可见,认真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医生用注射器进行肌肉注射,是由于推力的作用把药液推入肌肉,与大气压无关,故A正确;
B、用真空采血管采血是利用了人体内血压较高将血液自动压入管内的,与气压有关,故B错误;
C、医生给病人拔火罐时,罐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火罐才能扣在身体上,与大气压有关,故C错误;
D、用注射器抽取药液,由于外界大气压大于注射器内气压才能吸出药液,与大气压有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C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木棍在不同液体中,浸入的深度不同,但始终漂浮,所以浮力相等,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F浮=ρgV排通过比较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可以比较液体密度的大小。
【解答】∵木棍漂浮,
∴F浮=G,
∴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F浮=ρgV排,V排丙>V排乙>V排甲,
∴ρ丙<ρ乙<ρ甲。
故答案为:C。
12.【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往往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向光性有利于植物获得更大面积、更多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保证植物更好地生长。
【解答】A、该实验探究的是:光照对植物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设置了三组实验,分别用均匀光照、单侧光照、黑暗环境。结果,一号、三号胚芽鞘均直立生长,而二号弯向单侧光源,可以得出结论:胚芽鞘生长具有向光性。A符合题意。
B、若要验证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应设置对照将胚芽鞘尖端和下方分别用锡箔罩住,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没有涉及到生长素,C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没有涉及到生长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A、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
B、根据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C、溶解快慢与食盐的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
D、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温度会升高解答.
【解答】A、无色的液体都是溶液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无色液体,但是水不是溶液,故错误;
B、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故错误;
C、溶解快慢与食盐的颗粒大小有关,而非溶解性,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温度会升高,故正确。
故答案为:D。
14.【答案】D
【知识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解析】【分析】A、根据表格数据进行分析;
B、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C、根据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D、根据两种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解答】A、由图中数据可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因此此温度下要溶解36克氯化钠至少需要100克水,正确;
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硝酸钾的变化趋势大,因此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硝酸钾,正确;
D、80℃时,100g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都小于此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因此降温到2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析出的晶体分别小于2.4g和137.4g,错误;
故答案为:D。
15.【答案】C
【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条件:当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悬浮,可停在液体内部任意一位置;当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下沉;
(2)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解答】A、船沉到水底静止时,由浮沉条件可知船受到的浮力小于船的重力,故A错误;
B、浮筒浸没后,随着深度的增加,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它受到的浮力保持不变,故B错误;
C、把空气压进浮筒后,浮筒中的水被排出,浮筒的重力减小,而浮筒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浮筒受到的浮力不变,此时浮筒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而上浮,故C正确;
D、船和浮筒浮在水面时,处于漂浮状态,此时它们受到的浮力等于它们的总重力,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6.【答案】靠拢;纸片中间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纸片中间气体压强小于两侧大气压,在两侧气压差的作用下将纸片向内挤压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体在流速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解答】对着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纸外侧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将纸压向中间。
17.【答案】(1)高
(2)暖;升高
【知识点】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1)反气旋(高压中心),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2)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靠近为暖锋系统,暖锋过境时会出现持续性降水。
【解答】(1)据图可知,乙地中间气压较高,四周气压较低,受到高气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以晴朗天气为主。
(2)丁地附近的锋面系统为半圆形,故为暖锋;暖锋过境后受到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
18.【答案】(1)混合物
(2)大于
(3)①③②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
【解析】【分析】(1)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来分析解答;
(2)根据海水蒸发过程中溶剂水的质量减小来分析解答;
(3)根据粗盐提纯的步骤来分析解答。
【解答】(1)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物质和少量细小泥沙颗粒,则海水属于混合物;
(2)海水蒸发过程中溶剂水的质量减小,则滤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大于其在海水中的质量分数;
(3)粗盐提纯时,应先将粗盐溶于水,再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最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则下列操作合理排序①③②。
19.【答案】(1)撤去酒精灯,待停止沸腾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
(2)C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1)在如图装置的基础上,用注射器向外抽气可以降低烧瓶内的气压,向瓶内充气可以加压;
(2)从降低沸点方面考虑。
【解答】(1)探究“气压越小,液体沸点如何改变”时,烧瓶内的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待停止沸腾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则表明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2)要通过加热去掉药液中的水分,可以通过沸腾的方式将水分汽化为水蒸气,但水的沸点是100°℃,要求药液要求温度不能超过80℃,我们可以减小液面上方的气压,使水的沸点降低,而缩短加热时间和用小火加热均不能使水的沸点降低,故可行的方法是C。
20.【答案】(1)增大而升高
(2)根据限压阀的受力情况进行受力分析,当限压阀被顶起的时候锅内气压力大于重力和外界大气压力
限压阀的受力示意图如下:
(3)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液体的沸点随着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2)根据限压阀的受力情况进行受力分析;
(3)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1)随着气压的增大,液体的沸点也随着升高,高压锅内气压很高,从而使锅内水的沸点升高,使饭容易熟;
(2)根据限压阀的受力情况进行受力分析,当限压阀被顶起的时候锅内气压力大于重力和外界大气压力
限压阀的受力示意图如下:
(3)当限压阀被顶起悬停在空中时锅内气压对限压阀的压力等于限压阀的重力和外界大气对限压阀的压力,
故p内S=G+p0S
p内S=mg+p0S

21.【答案】(1)小于
(2)0.1
(3)不变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上浮:F浮>G,悬浮:F浮=G,下沉:F浮<G;
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的平均密度可以知道,则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变成以下形式:
①ρ物<ρ液,上浮;
②ρ物=ρ液,悬浮;
③ρ物>ρ液,下沉;
(2)因为浮标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根据G=F浮=ρ水gV排即可求出浮标的重力;
(3)利用物体的密度是本身的特性(不发生变化),把浮力的表达式(F浮=ρ水gV排)和物体重力的表达式(G=ρ物gV)代入漂浮条件(F浮=G)进行分析。
【解答】(1)因为浮标漂浮在水面上,所以由浮沉条件可知,浮标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2)由题意可知,浮标排开水的体积V排=15cm3-5cm3=10cm3=1×10-5m3,
因为浮标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浮力等于浮标的重力,
则浮标的重力G=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5m3=0.1N;
(3)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即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5N,g=5N/kg,而浮标和水的密度都没有变化,
所以由F浮=ρ水gV排,G=mg=ρgV可知,浮标的浮力和重力都将减小一半,但仍然满足F浮=G,浮标仍然处于平衡状态,则它的位置不变。
22.【答案】(1)不是
(2)胰岛素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解析】【分析】人体内的血糖总是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0.1%)上,这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作用的结果。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解答】(1)图示中,小吴母亲在饮用葡萄糖溶液后,体内的血糖浓度在短暂升高(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后即恢复正常(胰岛素的作用) 说明小吴母亲不患有糖尿病。
(2)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0.1%左右,这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功能。若人体刚刚进食后,血糖浓度会有所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3.【答案】(1)玻璃管内装入两种不同颜色的水
(2)向上飘
【知识点】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1)通过颜色的不同,可以更方便观察液体的流动;
(2)物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解答】(1)为了更清楚的观察环形玻璃管内水的运动情况,可以在玻璃管内装入两种不同颜色的水,这样更便于观察现象;
(2)将香点燃后,因为点燃的那一头温度较空气高,烟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会向上飘。
24.【答案】(1)42.5
(2)减小氯化钠的量直至天平平衡
(3)②③④①
(4)②③⑥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
(2)根据天平称量物品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
(3)根据溶液配制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
(4)根据题目给出信息,溶质质量减小或者溶剂质量增加都会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进行分析。
【解答】(1)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5%=7.5g,
则所需水的质量为:50g-7.5g=42.5g,合42.5mL水;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上加砝码和拨动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左边,说明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用药匙减少左盘的食盐,直到天平平衡;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要注意在称量前先取出药品才能称量,正确顺序是:②③④①;
(4)①用生锈的砝码称量,会导致称的氯化钠质量偏大,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①错误;
②氯化钠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会导致称的氯化钠质量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②正确;
③氯化钠药品不纯会导致称的氯化钠质量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③正确;
④用俯视法量取水,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④错误;
⑤装瓶时溶液飞溅出一部分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⑤错误;
⑥纸上还有氯化钠颗粒剩余,会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⑥正确;
故选:②③⑥。
25.【答案】(1)
(2)其他条件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越小,气体压强越大;;9.6mL
(3)改变;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1)根据V计算出的大气压强;
(2)根据表格数据和图乙算出当注射器中的气压为100kPa时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
(3)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同,由此分析所测大气压力变化,从而可知大气压变化;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反,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大气压强为:;
(2)由表中封闭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数值可知,p与V的乘积均为960,即pV=960,由“胎压计”指针位置可知,实际的大气压p'=100kPa,所以此时的体积为:

(3)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活塞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大气压力、摩擦力和向左的烧杯的拉力,
则:f+F=m1g----①;
所以不考虑摩擦,认为F=m1g,会使得所测大气压力偏大,这样会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活塞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大气压力和向左的摩擦力、烧杯的拉力,
则F-f=m2g----②;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

根据题意可知,此时注射器的活塞直径为d,
则活塞的横截面积,
所以测大气压的值为:。
26.【答案】(1)=
(2)=
(3)F浮=G排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弹簧对小桶的拉力与小桶和石块的总重是一对平衡力;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在两个拉力的作用下,弹簧伸长到相同的位置,起到相同的效果;
(3)根据甲和丙两次实验中弹簧伸长到相同位置列出等式,找出浮力和排出水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解答】(1)弹簧对小桶的拉力计为T1,和小桶和石块的总重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T1=G;
(2)在两个拉力的作用下,弹簧伸长到相同的位置,起到相同的效果,所以这两个拉力的关系是:T2=T1;
(3)丙图中,T2=G+G排-F浮;
所以T2+F浮=G+G排,
因为T2=T1=G,
所以F浮=G排。
27.【答案】(1)Ⅱ
(2)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与③对比,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或探究细胞分裂素能否促进侧芽生长)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
【解析】【分析】据图甲分析: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甲图中Ⅰ代表双子叶植物、Ⅱ代表单子叶植物,图中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既可以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又可以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所以该点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据图乙分析:①③组的单一变量是有无顶芽,有顶芽时,侧芽不生长,没有顶芽时侧芽生长,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具有细胞分裂素,可见,细胞分裂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
【解答】(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Ⅱ,选择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该现象说明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①③组的区别是顶芽的有无,说明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②③组的区别是细胞分裂素的有无,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28.【答案】(1)920;901.6
(2)设需要这种硫酸的质量为x,
则x×98%=600g×19.6%
x=120g。
答:需要这种硫酸120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m=ρV,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500cm3=500mL,该硫酸未开启前质量为1.84g/cm3×500cm3=920g;
其中溶质的质量是920g×98%=901.6g。
29.【答案】(1)食盐晶体不能继续溶解
(2)悬浮
(3)G物=m物g=1.05×10-2千克×10牛/千克=0.105牛
因为塑料管漂浮在液面,所以F浮=G物=0.105牛
塑料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Sh=10厘米2×1厘米=10厘米3=10-5米3
根据F浮=ρ盐水gV排得:
盐水的密度:
ρ鸡蛋=ρ盐水=1.05×103千克/米3。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与密度相关的物理现象
【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出现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饱和;否则,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3)首先根据漂浮条件计算出塑料管受到的浮力,再根据V排=Sh计算出塑料管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解答】(1)室温下,将食盐晶体慢慢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当观察到食盐晶体不能继续溶解现象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2)将新鲜鸡蛋放入上述饱和溶液中,鸡蛋处于漂浮状态。然后慢慢加水,当鸡蛋处于悬浮状态时,鸡蛋的密度等于食盐溶液的密度;
30.【答案】(1)当物体完全出水后,它不受浮力,此时绳子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此时绳子的拉力最大。根据图乙可知,该物件的重力G=2200N,则它的质量为:。
(2)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最大,受到的浮力最大,而绳子的拉力最小。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拉力F=1100N,则此时它受到的浮力:F浮=G-F=2200N-1100N=1100N。
(3)该物体的体积:;
则该物体的密度:。
【知识点】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确定物体的重力,再根据计算出物件的质量;
(2)根据图乙确定物件完全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拉力,再根据F浮=G-F计算出此时它受到的浮力;
(3)当物体完全浸没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根据计算物体的体积,再根据计算物体的密度。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