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伴性遗传(课件 教案 学案,共3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伴性遗传(课件 教案 学案,共3份)

资源简介

第3节 伴性遗传
课时学习目标 (1)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的特点。(2)运用伴性遗传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一、伴性遗传与人类红绿色盲
1.伴性遗传
(1)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2)常见实例:人类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果蝇的眼色遗传等。
2.人类红绿色盲
(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2)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
项目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红绿色盲 正常 红绿色盲
(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
①方式一
②方式二
[微思考]
1.请画出女性携带者(XBXb)与男性色盲(XbY)婚配的遗传图解,子代出现色盲男孩的概率是多少?
提示:
子代出现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
2.画出女性色盲(XbXb)与男性正常(XBY)婚配的遗传图解,子代男性中色盲的概率是多少?
提示:
子代男性中色盲的概率是100%。
[辨正误]
(1)各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均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提示:无性别之分的生物如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
(2)XY型性别决定生物的X染色体都比Y染色体短。(×)
提示:在果蝇中,X、Y这两条性染色体相比较,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在人体中,X染色体比Y染色体长。
(3)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其上的基因都决定性别。(×)
提示: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但并不是其上的基因都是决定性别的。如人类红绿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果蝇的眼色基因等位于X染色体上,但不决定性别。
(4)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一定患病。(×)
提示:女性携带者表型正常。
(5)红绿色盲基因都是由外祖父经他的女儿传给外孙的。(×)
提示:也可能是由外祖母经她的女儿传给外孙的。
分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绿色盲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从哪些亲子代可以判断?
提示:隐性遗传病。Ⅱ3、Ⅱ4和Ⅲ6(或Ⅱ5、Ⅱ6和Ⅲ7、Ⅲ12)。
(2)已知红绿色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其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不考虑X、Y同源区段)?请找出依据。
提示: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其位于Y染色体上,则Ⅰ1的儿子Ⅱ2也应该是患者。
【学以致用】
1.(2024·云南师大附中高一期末)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父亲是红绿色盲,则女儿一定是红绿色盲
B.母亲是红绿色盲,则儿子一定是红绿色盲
C.父母正常,则子女一定都正常
D.色觉正常的女性都不携带红绿色盲基因
答案 B
解析 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父亲患红绿色盲,女儿不一定患红绿色盲,如XBXB×XbY→XBXb,A错误;红绿色盲女患者(XbXb)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红绿色盲(XbY),B正确;父母正常但子女不一定都正常,如父母基因型分别为XBY和XBXb,后代可能会出现红绿色盲患者(XbY),C错误;色觉正常的女性基因型为XBXB或XBXb,可能携带红绿色盲基因,D错误。
2.(2024·广东中山纪念中学质检)已知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为某血友病患者的家系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B.Ⅱ3表现正常说明Ⅰ2不含致病基因
C.Ⅱ4生育出患血友病孩子的概率为1/4
D.Ⅱ2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
答案 B
解析 据题意可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属于伴性遗传,在遗传时总与性别相关联,A正确;Ⅱ3表现正常,只能说明Ⅰ2中含有正常基因,其是否含有致病基因无法判断,B错误;假设用H、h表示该遗传病的相关基因,Ⅱ4的父亲Ⅰ1是血友病患者(XhY),说明她的基因型为XHXh,Ⅱ5的基因型为XHY,两者生育出患血友病孩子(XhY)的概率为1/4,C正确;Ⅱ2的父亲含有致病基因,一定能遗传给她,所以Ⅱ2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Ⅰ1,D正确。
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其他伴性遗传病
1.抗维生素D佝偻病
(1)致病基因: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2)正常人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
项目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型 患者 患者 正常 患者 正常
(3)婚配方式及子代表型
项目 XDY XdY
XDXD 子女全部是患者 子女全部是患者
XDXd 女儿都是患者,儿子一半是患者 儿子、女儿中各有一半是患者
XdXd 女儿都是患者,儿子全正常 子女全部正常
(4)遗传特点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连续性,患者至少双亲之一为患者。
③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微思考]
(1)为什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提示:因为女性只有基因型为双隐性才表现正常,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基因就表现正常。
(2)什么是世代连续遗传?是不是亲代有病,子代就一定患病?
提示:世代连续遗传是显性遗传病的一个特点,指的是亲代的致病基因传到子代后,子代一定会患病;或者子代患病,亲代一定有患者,而不是指亲代有病,子代就一定患病。
2.伴Y染色体遗传病
如图为人类外耳道多毛症患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归纳:
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女性全为正常。简记为“男全病,女全正”。
[辨正误]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当。(×)
提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提示:遵循分离定律。
(3)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正常女性的儿子全正常。(√)
(4)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病男孩,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提示: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如图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家族中Ⅱ2、Ⅱ4、Ⅳ1的基因型依次是什么?
提示:Ⅱ2的基因型为XBY;Ⅱ4的基因型为XBXb;Ⅳ1的基因型为XbXb。
(2)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原因是什么?
提示:男性的X染色体遗传自母亲,而又一定遗传给女儿。
(3)若Ⅲ1和Ⅲ2再生一个孩子,则其患病的概率是多少?
提示:。
【学以致用】
3.(2024·广东二中高一期中)人类的钟摆型眼球震颤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B.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C.有一个患病女儿的正常女性,其儿子一定不患此病
D.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答案 C
解析 设该病由相关基因D、d控制。祖母患病,若基因型为XDXd,则孙女不一定患此病,A错误;外祖父患病,基因型为XDY,其女儿一定患病,基因型可能为XDXD或XDXd,当其女儿的基因型为XDXd时,其外孙不一定患此病,B错误;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dXd,其儿子从该女性处得到一个正常的雌配子(Xd),从父亲处得到一个雄配子(Y),因此其儿子一定不患此病,C正确;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DXD或XDXd,若基因型为XDXD,后代中子女都患此病,D错误。
4.(2024·东北育才中学高一调研)如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
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病为伴性遗传病,由患病的Ⅱ4的儿子Ⅲ6不患病可知,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且Ⅱ4为杂合子,A正确;Ⅲ7是正常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子代全正常,B正确;患病的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因此儿子都不患病,C正确;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D错误。
三、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有性染色体的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
决定方式 雌性 雄性
XY型 XX XY
ZW型 ZW ZZ
2.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推断后代患病的概率,指导优生。如丈夫正常,妻子患红绿色盲,则建议生女孩。
(2)指导育种工作。如根据生物性状判断生物性别:
资料1 已知人的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
资料2 鸟类的性别是由Z和W两条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决定的,鸡的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这对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
(1)结合资料1分析,如果Ⅲ-9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其子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多少?如果要避免生出患病的孩子,请你提供合适的优生建议。
提示:假设红绿色盲由b基因控制,根据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分析,Ⅲ-10为色盲男性(XbY),则Ⅱ-5的基因型为XBXb,Ⅱ-6的基因型为XBY,故Ⅲ-9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如果Ⅲ-9(1/2 XBXb、1/2XBXB)与一个正常男性(XBY)结婚,则其子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1/4=1/8。如果要避免生出患病的孩子,最好选择生女孩。
(2)结合资料2,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单就毛色便能辨别出雏鸡的雌雄。
提示:要使后代不同性别的个体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性状,可选用的杂交组合为芦花雌鸡(ZBW)×非芦花雄鸡(ZbZb)。
(3)若有一非芦花雌鸡和一芦花雄鸡杂交,得到的子代中无论雌鸡还是雄鸡,均有芦花和非芦花类型。试推断亲本代鸡的基因型。
提示:这对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ZbW和ZBZb,其得到的后代无论雌鸡还是雄鸡,均有芦花和非芦花类型。
伴性遗传和非伴性遗传中的“患病男孩”和“男孩患病”的概率计算
(1)常染色体遗传
如果控制某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时应遵循以下规则:
①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1/2;
②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
(2)伴性遗传
如果控制某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时应遵循伴性遗传的特点,即从双亲基因型推出后代的患病情况,然后再遵循以下规则:
①患病男孩的概率=全部后代中患病男孩的概率;
②男孩患病的概率=后代男孩中患病的概率。
【学以致用】
5.(2024·山西大同高一期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控制其芦花羽毛与非芦花羽毛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芦花雄鸡与非芦花雌鸡杂交,F1中♀芦花∶♀非芦花∶♂芦花∶♂非芦花=1∶1∶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雄性芦花鸡出现的概率高于雌性芦花鸡
B.亲本中的芦花雄鸡与非芦花雌鸡都属于杂合子
C.用芦花雌鸡与F1中芦花雄鸡杂交,子代芦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2
D.非芦花雌鸡与纯合芦花雄鸡杂交,根据子代羽毛特征即可判断其性别
答案 A
解析 芦花雌鸡的基因型为ZAW,芦花雄鸡的基因型为ZAZA、ZAZa,因为群体中ZAZ-的概率远高于ZAW,所以一般情况下雄性芦花鸡出现的概率高于雌性芦花鸡,A正确;亲本中的芦花雄鸡与非芦花雌鸡的基因型分别是ZAZa、ZaW,雄鸡为杂合子,雌鸡为纯合子,B错误;用芦花雌鸡(ZAW)与F1中的芦花雄鸡(ZAZa)杂交,子代芦花个体所占比例为3/4,C错误;非芦花雌鸡(ZaW)与纯合芦花雄鸡(ZAZA)杂交,子代都是芦花鸡,所以不能根据子代羽毛特征判断其性别,D错误。
6.(2024·河北承德高一期末)孕妇(甲)为某伴性遗传病(D、d表示等位基因)患者,丈夫正常。现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用探针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d的探针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探针为D探针。观察结果如图所示(空圈代表无放射性,深颜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颜色圈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个体2、3的基因型分别是XdY、XdXd
B.若个体1与表型正常的异性婚配,后代中女性患病率约为50%
C.若这对夫妇生一男孩,则其正常的概率为1/2
D.他们的双胞胎后代一定来自两个受精卵
答案 B
解析 该病为伴性遗传病,孕妇甲的基因型是XDXd,个体1的基因型是XDY,个体2的基因型是XdY,个体3的基因型是XdXd,由于孕妇甲的基因型为XDXd,且为患者,说明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且个体2为其丈夫,个体1、3为双胞胎孩子,A正确;个体1的基因型为XDY,其与表型正常的女性(XdXd)结合,后代中女性均患病,B错误;若这对夫妇生一男孩,则其正常的概率为1/2,C正确;个体1、3为双胞胎孩子,一男一女,为异卵双胞胎,来自两个受精卵,D正确。
随堂检测
1.(2024·广东深圳实验高一质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双亲表型正常,生出一个患病女儿,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母亲患病,父亲正常,子代中有正常儿子,则该病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双亲表型正常,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女儿的概率为零
D.一个具有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必定产生2n种配子
答案 D
解析 双亲表型正常,生出一个患病女儿,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女儿患病,其父亲一定患病,而该患病女儿的“双亲表型正常”,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母亲患病,父亲正常,子代中有正常儿子,则该病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正确;双亲表型正常(XBX-×XBY),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女儿的概率为零,C正确;一个具有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其n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少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一定产生2n种配子,D错误。
2.(2024·江苏徐州高一质检)下图是一个红绿色盲家族遗传系谱图。根据图示判断Ⅰ-1和Ⅲ-6的基因型分别是(  )
A.XBXB和XBXB B.XBXB和XBXb
C.XBXb和XBXb D.XbXb和XbXb
答案 C
解析 Ⅱ-4是患者,Ⅰ-1和Ⅲ-6表型都正常,所以Ⅰ-1的基因型为XBXb,Ⅲ-6的基因型也为XBXb。
3.(2024·河北冀州中学)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可知,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的发病概率相同,A错误;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上均带有致病基因,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其父亲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故其父亲一定患红绿色盲,B正确;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女性体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该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C错误;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常表现为隔代遗传,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的遗传病通常为显性遗传病,D错误。
4.(2024·河南青桐鸣高一联考)家猫体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的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玳瑁猫的基因型为XBXb,不能互交,A错误;玳瑁猫(XBXb)与黄猫(XbY)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25%,B错误;只有雌性有玳瑁猫,若淘汰其他体色的猫,则玳瑁猫无法繁育,C错误;用黑色雌猫(XBXB)和黄色雄猫(XbY)杂交或者用黄色雌猫(XbXb)和黑色雄猫(XBY)杂交都可得到最大比例的玳瑁猫,其所占比例均为1/2,D正确。
●(2024·广东东莞中学高一质检)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鸡的羽毛有芦花和非芦花两种,现有雄性芦花鸡和雌性非芦花鸡杂交产生的F1均为芦花鸡,F1中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性均为芦花鸡,雌性中有一半为非芦花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1中的芦花鸡都携带非芦花基因
B.亲本芦花鸡一定是纯合子
C.如果交换亲代表型,则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区分F1雏鸡的性别
D.F1中的雄鸡与多只非芦花雌鸡交配,子代中的雄性既有芦花鸡又有非芦花鸡
答案 A
解析 雄性芦花鸡和雌性非芦花鸡杂交所生的F1均为芦花鸡,说明芦花相对于非芦花为显性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F1中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性均为芦花鸡,雌性中有一半为非芦花鸡,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Z上,且F1的基因型为ZBZb、ZBW,可见F1中的雌性芦花鸡不携带非芦花基因,亲本的基因型为ZBZB、ZbW,均为纯合子,A错误,B正确;如果交换亲代表型,则亲本的基因型为ZbZb、ZBW,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bW,均为非芦花鸡,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BZb,均为芦花鸡,因此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区分F1雏鸡的性别,C正确;F1中的雄鸡(ZBZb)与多只非芦花雌鸡(ZbW)交配,子代中的雄性既有芦花鸡(ZBZb),又有非芦花鸡(ZbZb),D正确。   
课时精练
(时间:30分钟 分值:60分)
【基础对点】
知识点1 伴性遗传与人类红绿色盲
1.(2024·广州二中高一质检)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D.体细胞中不含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答案 C
解析 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由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精母细胞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A错误;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伴随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正确;基因在染色体上,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内都有性染色体,所以体细胞中含有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错误。
2.(2024·漯河高中高一月考)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雌果蝇的X染色体只能传递给子代雌果蝇
B.红绿色盲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群体
C.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其祖父或祖母
D.女性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其儿子也患该病
答案 B
解析 雌果蝇的X染色体可能传递给子代雌果蝇,也可能传递给子代雄果蝇,A错误;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群体,B正确;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母亲的红绿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外祖母,也可能来自外祖父,C错误;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其基因型可能为纯合的,也可能为杂合的,故其儿子可能患该病,也可能不患该病,D错误。
3.(2024·哈师大附中调研)如图是一个血友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系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  )
A.1 B.4
C.1和3 D.1和4
答案 C
解析 用h表示致病基因,则7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hXh,两个致病基因分别来自5号和6号,5号的基因型为XHXh,6号的基因型为XhY;1号和2号表型正常,5号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1号;6号的X染色体来自3号,故6号的致病基因来自3号。
知识点2 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其他伴性遗传病
4.(2024·陕西汉中高一下期末联考)如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这种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B.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C.子女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D.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答案 D
解析 题图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因此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可能相同,A错误;若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则母亲不一定是纯合子;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子女一定是纯合子,B错误;该病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子女中的两个致病基因有一个来自父亲,C错误;女性患者(4号个体)的父亲正常,因此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正确。
5.(2024·武汉二中高一调研)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决定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的正常子女也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
B.患者的双亲中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C.女性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D.男性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女儿和儿子的患病概率都是1/2
答案 B
解析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正常个体不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A错误;该病患者至少有1条X染色体上携带该致病基因,而该X染色体必然由双亲之一遗传而来,所以患者双亲中必有一方是患者;因为女性有2条X染色体,而男性只有1条,所以人群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B正确;若女性患者是杂合子,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中儿子和女儿患病的概率都是1/2;若女性患者是纯合子,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中儿子和女儿都患病,C错误;男性患者遗传给女儿的是X染色体,遗传给儿子的是Y染色体,所以其后代中,女儿均患病,儿子都正常,D错误。
知识点3 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6.(2024·福建厦门高一下月考)自然状态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母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W,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Z(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
A.1∶0 B.1∶1
C.2∶1 D.3∶1
答案 C
解析 性反转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仍为ZW,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即为ZW×ZW,后代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ZZ∶ZW∶WW=1∶2∶1,其中WW的个体不能成活,所以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2∶1,C正确。
7.(2024·河北石家庄高一下期中)鸽子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腹部羽毛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纯合白色雌鸽与纯合灰色雄鸽交配,F1中雌鸽均为灰色,雄鸽均为白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灰色对白色为显性
B.亲本基因型分别是ZaW、ZAZA
C.基因A在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D.F1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灰色雌鸽所占的比例为
答案 D
解析 根据“纯合白色雌鸽与纯合灰色雄鸽交配,F1中雌鸽均为灰色,雄鸽均为白色”可知,控制鸽子腹部羽毛颜色的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且白色为显性性状,A、C错误;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ZAW×ZaZa,B错误;F1的基因型为ZaW、ZAZa,F1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灰色雌鸽(ZaW)所占的比例为×=,D正确。
8.(2024·江西临川一中质检)研究人员在小鼠群体中筛选到一种脊柱弯曲的突变体,均表现为雌性,且发现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将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表型及所占比例均为1/3脊柱弯曲雌鼠、1/3脊柱正常雌鼠和1/3脊柱正常雄鼠。以下推测错误的是(  )
A.脊柱弯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纯合致死
C.脊柱弯曲的雌鼠均为杂合子
D.F1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脊柱弯曲个体占1/3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任意一只脊柱弯曲的雌鼠与脊柱正常的野生型雄鼠杂交,所得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均为脊柱弯曲雌鼠∶脊柱正常雌鼠∶脊柱正常雄鼠=1∶1∶1,说明脊柱弯曲的雌鼠为杂合子,脊柱弯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A、C正确;假设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用B来表示,由题可知,脊柱弯曲雌鼠的基因型为XBXb,与野生型雄鼠(XbY)杂交,F1中雌鼠的基因型为XBXb、XbXb,雄鼠的基因型为XbY、XBY,由于不存在脊柱弯曲的雄鼠,因此基因型为XBY的雄鼠死亡,即导致脊柱弯曲的基因纯合致死,B正确;F1中雌鼠的基因型及所占比例为1/2XBXb、1/2XbXb,雄鼠的基因型均为XbY,F1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脊柱弯曲个体占1/8,死亡个体占1/8,存活个体占7/8,故存活后代中脊柱弯曲个体占1/8÷7/8=1/7,D错误。
【综合提升】
9.(2024·天津高一检测)下列关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母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应选择生男孩
B.父亲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应选择生男孩
C.若想从果蝇眼睛颜色上直接区分子代的性别,可以选择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
D.若判断果蝇红眼和白眼的显隐性关系,选择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可能无法判断
答案 A
解析 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母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XbYb),后代男孩一定患病(XbY),应选择生女孩,A错误。
10.(2024·山东菏泽高一质检)如图表示果蝇的性染色体简图,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Ⅲ是非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a基因位于Ⅰ区段,则种群中相关的基因型有7种
B.若A、a基因位于Ⅰ区段,它们控制的是不同种类的性状
C.雄果蝇减数分裂中性染色体的互换发生在Ⅱ区段
D.若等位基因位于Ⅰ区段,则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联
答案 A
解析 若A、a基因位于Ⅰ区段,则种群中相关的基因型雌性有XAXA、XAXa、XaXa 3种,雄性有XAYA、XAYa、XaYA、XaYa4种,共7种,A正确;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着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是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雄果蝇的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可发生互换,对应题图中的Ⅰ区段,C错误;若等位基因位于Ⅰ区段,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如XaXa×XaYA,后代雄性均为显性性状,雌性均为隐性性状;XaXa×XAYa,后代雌性均为显性性状,雄性均为隐性性状,D错误。
11.(2024·兰州一中高一期中)萤火虫(二倍体,XY型)的体色有红色、黄色、棕色三种,受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X染色体上的基因F/f控制。已知含有F基因的个体体色均为红色,含E但不含F的个体均为黄色,其余情况体色均为棕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色萤火虫的基因型种类数为9种
B.EeXFXf×EeXFY的杂交后代雄性个体中黄色所占比例为
C.EeXFXf×EeXfY的杂交后代中棕色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D.萤火虫的体色遗传可说明一对相对性状可以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红色雌性萤火虫的基因型为_ _XFX-,有3×2=6(种),红色雄性萤火虫的基因型为_ _XFY,有3种,故红色萤火虫基因型共6+3=9(种),A正确;EeXFXf×EeXFY,杂交后代雄性个体中红色个体(_ _XFY)占、黄色个体(E_XfY)占×=、棕色个体(eeXfY)占×=,B错误;EeXFXf×EeXfY杂交后代中棕色雌性个体基因型为eeXfXf,所占比例为×=,C正确;萤火虫的体色遗传可说明一对相对性状可以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D正确。
12.(2024·山西师大附中高一期中)人类红绿色盲和血友病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9既患血友病又患红绿色盲。若不考虑突变和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Ⅱ5和Ⅱ7的致病基因都来自Ⅰ2
B.Ⅰ 4同时携带红绿色盲基因和血友病基因
C.如果Ⅲ10为女孩,则同时患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的概率为0
D.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D
解析 人类红绿色盲和血友病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和Ⅱ7从Ⅰ1获得Y染色体,故致病基因都来自Ⅰ2,A正确;Ⅱ9两病皆患,致病基因来自Ⅰ4,因此Ⅰ4同时携带红绿色盲基因和血友病基因,B正确;因为Ⅱ7不含红绿色盲基因,所以后代女儿不会患红绿色盲,C正确;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都在X染色体上,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13.(2024·湖南长沙一中高一质检)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芦花鸡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由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决定;非芦花鸡羽毛上没有横斑条纹,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决定。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非芦花公鸡和非芦花母鸡杂交,后代全部为非芦花鸡
B.芦花公鸡和芦花母鸡杂交,后代若出现非芦花鸡,则一定为母鸡
C.芦花公鸡和非芦花母鸡杂交,后代的雌雄个体均可能出现芦花鸡
D.非芦花公鸡和芦花母鸡杂交,后代公鸡全为非芦花鸡,母鸡全为芦花鸡
答案 D
解析 非芦花公鸡(ZbZb)和非芦花母鸡(ZbW)杂交,后代全部为非芦花鸡,A正确;芦花公鸡(ZBZ-)和芦花母鸡(ZBW)杂交,后代出现的非芦花鸡(ZbW)一定是母鸡,B正确;芦花公鸡(ZBZ-)和非芦花母鸡(ZbW)杂交,后代的雌雄个体均可能出现芦花鸡(ZBW、ZBZb),C正确;非芦花公鸡(ZbZb)和芦花母鸡(ZBW)杂交,后代公鸡全为芦花鸡(ZBZb),母鸡全为非芦花鸡(ZbW),D错误。
14.(2024·广东广州高一下期中)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不患甲种遗传病的居民中有66%的人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问题:
(1)    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遗传病。
(2)Ⅲ-4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Ⅱ-2的基因型为    ,Ⅲ-4的基因型为    。
(4)若Ⅲ-2与该岛一个表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    。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Ⅲ-2与Ⅲ-4婚配,生育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若Ⅲ-2和Ⅲ-4婚配生了一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    。
答案 (1)乙 常 隐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AaXBXb aaXbXb (4)11% (5) 
解析 (1)由题图中Ⅱ-3、Ⅱ-4和Ⅲ-4可知,甲病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的规律,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乙病为血友病。
(2)这两种病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Ⅱ-2是表型正常的女性,但是她的父亲是血友病患者(XbY),因此她肯定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又因她的女儿为甲病患者(aa),所以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Ⅲ-4是两病兼患的女性,其基因型为aaXbXb。
(4)只考虑甲病,Ⅲ-1的基因型是aa,可得Ⅱ-1、Ⅱ-2的基因型都是Aa,故Ⅲ-2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而岛上不患甲病的居民中有66%的人为甲病基因携带者,故Ⅲ-2与该岛一个表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其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66%×=11%。
(5)已知Ⅲ-2基因型是A_XBY,Ⅲ-4基因型是aaXbXb,若二者婚配,子代患甲病的概率为×=,患乙病的概率为,则生育正常孩子的概率为×=;所生男孩必患乙病,故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
15.(2024·湖南衡阳三中高一下期中)某多年生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板叶与花叶、腋花与顶花分别由基因B/b、R/r控制,其中只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某种配子致死现象(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两株板叶腋花雌雄植株交配,得到的F1表型及数目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型 板叶腋花 板叶顶花 花叶腋花 花叶顶花
雌性植株/株 241 0 80 0
雄性植株/株 41 39 40 39
(1)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是    (填“B/b”或“R/r”)基因。
(2)亲本的基因型为              ,亲本产生的致死配子的基因型是    。
(3)F1中板叶腋花雌雄植株随机交配,子代中纯合板叶腋花雌性植株占    。
(4)现有各种不同表型的该种植物可供选择,请你利用这些植株设计测交实验,验证亲本产生的致死配子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R/r
(2)BbXRXr、BbXRY BY (3)
(4)选择纯合花叶顶花雌性植株与雄性亲本(板叶腋花)植株测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测交后代植株中雌性板叶腋花∶雌性花叶腋花∶雄性花叶顶花=1∶1∶1,证明雄性亲本产生的致死配子为BY
解析 (1)分析题表信息可知,F1雌性个体无顶花,而雄性个体腋花∶顶花≈1∶1,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所以题述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是R/r基因。
(2)根据(1)中分析可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题干信息及表格数据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Y。由F1雄性个体共有159株,雌性个体共有321株可知,雄性个体减少一半,据题干信息“存在某种配子致死现象”可知,亲本雄性个体理论上可以产生BY和bY两种含Y染色体的雄配子,其中一种致死;又由于理论上子代雄性植株板叶∶花叶=3∶1,实际上板叶∶花叶≈1∶1,推测亲本产生的致死配子的基因型是BY。
(3)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Y,亲本产生的致死配子的基因型是BY,F1中板叶腋花雌性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BBXRXR∶BBXRXr∶BbXRXR∶BbXRXr=1∶1∶2∶2,板叶腋花雄性植株基因型为BbXRY;雌性植株产生的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BXR∶BXr∶bXR∶bXr=6∶2∶3∶1,雄性植株产生的雄配子(BY致死)类型及比例为BXR∶bXR∶bY=1∶1∶1,雌雄植株随机交配,子代中纯合板叶腋花雌性植株(BBXRXR)所占比例为×=。
(4)若使用测交实验验证BY配子致死,则亲本雄性个体应含B基因,因为雄性个体不可能提供BY配子,所以雄性板叶个体基因型一定为BbX-Y,让其与纯合花叶顶花雌性植株(bbXrXr)测交,其测交子代雄性花叶顶花∶雌性花叶腋花∶雌性板叶腋花=1∶1∶1。本实验雌性植株是纯合子均可,结果会出现雌株∶雄株=2∶1。第3节 伴性遗传
课时学习目标 (1)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的特点。(2)运用伴性遗传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一、伴性遗传与人类红绿色盲
1.伴性遗传
(1)概念:________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与________相关联的现象。
(2)常见实例:人类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果蝇的眼色遗传等。
2.人类红绿色盲
(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________上,________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2)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
项目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________ 正常 ________
(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
①方式一
②方式二
[微思考]
1.请画出女性携带者(XBXb)与男性色盲(XbY)婚配的遗传图解,子代出现色盲男孩的概率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出女性色盲(XbXb)与男性正常(XBY)婚配的遗传图解,子代男性中色盲的概率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辨正误]
(1)各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均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
(2)XY型性别决定生物的X染色体都比Y染色体短。(  )
(3)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其上的基因都决定性别。(  )
(4)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一定患病。(  )
(5)红绿色盲基因都是由外祖父经他的女儿传给外孙的。(  )
分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绿色盲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从哪些亲子代可以判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红绿色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其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不考虑X、Y同源区段)?请找出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用】
1.(2024·云南师大附中高一期末)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父亲是红绿色盲,则女儿一定是红绿色盲
B.母亲是红绿色盲,则儿子一定是红绿色盲
C.父母正常,则子女一定都正常
D.色觉正常的女性都不携带红绿色盲基因
2.(2024·广东中山纪念中学质检)已知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为某血友病患者的家系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B.Ⅱ3表现正常说明Ⅰ2不含致病基因
C.Ⅱ4生育出患血友病孩子的概率为1/4
D.Ⅱ2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
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其他伴性遗传病
1.抗维生素D佝偻病
(1)致病基因: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性基因。
(2)正常人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
项目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型 患者 ____ 正常 患者 正常
(3)婚配方式及子代表型
项目 XDY XdY
XDXD 子女____________ 子女____________
XDXd 女儿________,儿子____________ 儿子、女儿中________________
XdXd 女儿________,儿子________ 子女________
(4)遗传特点
①女性患者________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连续性,患者至少双亲之一为患者。
③男性患者的____________一定患病。
[微思考]
(1)为什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女患者多于男患者?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是世代连续遗传?是不是亲代有病,子代就一定患病?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伴Y染色体遗传病
如图为人类外耳道多毛症患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归纳:
致病基因只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________全为患者,________全为正常。简记为“男全________,女全________”。
[辨正误]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当。(  )
(2)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
(3)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正常女性的儿子全正常。(  )
(4)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病男孩,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如图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家族中Ⅱ2、Ⅱ4、Ⅳ1的基因型依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Ⅲ1和Ⅲ2再生一个孩子,则其患病的概率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用】
3.(2024·广东二中高一期中)人类的钟摆型眼球震颤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B.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C.有一个患病女儿的正常女性,其儿子一定不患此病
D.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4.(2024·东北育才中学高一调研)如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
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三、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有性染色体的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
决定方式 雌性 雄性
XY型 ____ ____
ZW型 ____ ____
2.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推断后代患病的概率,指导优生。如丈夫正常,妻子患红绿色盲,则建议生____________孩。
(2)指导育种工作。如根据生物性状判断生物性别:
资料1 已知人的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
资料2 鸟类的性别是由Z和W两条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决定的,鸡的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这对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
(1)结合资料1分析,如果Ⅲ-9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其子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多少?如果要避免生出患病的孩子,请你提供合适的优生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资料2,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单就毛色便能辨别出雏鸡的雌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有一非芦花雌鸡和一芦花雄鸡杂交,得到的子代中无论雌鸡还是雄鸡,均有芦花和非芦花类型。试推断亲本代鸡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伴性遗传和非伴性遗传中的“患病男孩”和“男孩患病”的概率计算
(1)常染色体遗传
如果控制某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时应遵循以下规则:
①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1/2;
②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
(2)伴性遗传
如果控制某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时应遵循伴性遗传的特点,即从双亲基因型推出后代的患病情况,然后再遵循以下规则:
①患病男孩的概率=全部后代中患病男孩的概率;
②男孩患病的概率=后代男孩中患病的概率。
【学以致用】
5.(2024·山西大同高一期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控制其芦花羽毛与非芦花羽毛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芦花雄鸡与非芦花雌鸡杂交,F1中♀芦花∶♀非芦花∶♂芦花∶♂非芦花=1∶1∶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雄性芦花鸡出现的概率高于雌性芦花鸡
B.亲本中的芦花雄鸡与非芦花雌鸡都属于杂合子
C.用芦花雌鸡与F1中芦花雄鸡杂交,子代芦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2
D.非芦花雌鸡与纯合芦花雄鸡杂交,根据子代羽毛特征即可判断其性别
6.(2024·河北承德高一期末)孕妇(甲)为某伴性遗传病(D、d表示等位基因)患者,丈夫正常。现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用探针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d的探针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探针为D探针。观察结果如图所示(空圈代表无放射性,深颜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颜色圈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个体2、3的基因型分别是XdY、XdXd
B.若个体1与表型正常的异性婚配,后代中女性患病率约为50%
C.若这对夫妇生一男孩,则其正常的概率为1/2
D.他们的双胞胎后代一定来自两个受精卵
1.(2024·广东深圳实验高一质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双亲表型正常,生出一个患病女儿,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母亲患病,父亲正常,子代中有正常儿子,则该病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双亲表型正常,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女儿的概率为零
D.一个具有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必定产生2n种配子
2.(2024·江苏徐州高一质检)下图是一个红绿色盲家族遗传系谱图。根据图示判断Ⅰ-1和Ⅲ-6的基因型分别是(  )
A.XBXB和XBXB B.XBXB和XBXb
C.XBXb和XBXb D.XbXb和XbXb
3.(2024·河北冀州中学)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4.(2024·河南青桐鸣高一联考)家猫体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的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共49张PPT)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
(1)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的特点。(2)运用伴性遗传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课时学习目标
目录 CONTENTS
1.伴性遗传与人类红绿色盲
2.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其他伴性遗传病
4.随堂检测
自主梳理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自主梳理
3.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
中的应用
合作探究
思维导图
自主梳理
1.伴性遗传
(1)概念:__________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与______相关联的现象。
(2)常见实例:人类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果蝇的眼色遗传等。
2.人类红绿色盲
(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__________上,__________上没有其等位基因。
性染色体
性别
X染色体
Y染色体
(2)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
项目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__________ 正常 __________
红绿色盲
红绿色盲
(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
①方式一
XBXB
XBXb
XBY
②方式二
XBXb
XBY
[微思考]
1.请画出女性携带者(XBXb)与男性色盲(XbY)婚配的遗传图解,子代出现色盲男孩的概率是多少?
提示:
子代出现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
2.画出女性色盲(XbXb)与男性正常(XBY)婚配的遗传图解,子代男性中色盲的概率是多少?
提示:
子代男性中色盲的概率是100%。
×
[辨正误]
(1)各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均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
提示:无性别之分的生物如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
(2)XY型性别决定生物的X染色体都比Y染色体短。( )
提示:在果蝇中,X、Y这两条性染色体相比较,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在人体中,X染色体比Y染色体长。
×
(3)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其上的基因都决定性别。( )
提示: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但并不是其上的基因都是决定性别的。如人类红绿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果蝇的眼色基因等位于X染色体上,但不决定性别。
(4)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一定患病。( )
提示:女性携带者表型正常。
(5)红绿色盲基因都是由外祖父经他的女儿传给外孙的。( )
提示:也可能是由外祖母经她的女儿传给外孙的。
×
×
×
分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绿色盲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从哪些亲子代可以判断?
提示:隐性遗传病。Ⅱ3、Ⅱ4和Ⅲ6(或Ⅱ5、Ⅱ6和Ⅲ7、Ⅲ12)。
(2)已知红绿色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则其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不考虑X、Y同源区段)?请找出依据。
提示: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其位于Y染色体上,则Ⅰ1的儿子Ⅱ2也应该是患者。
【 学以致用 】
B
1.(2024·云南师大附中高一期末)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父亲是红绿色盲,则女儿一定是红绿色盲
B.母亲是红绿色盲,则儿子一定是红绿色盲
C.父母正常,则子女一定都正常
D.色觉正常的女性都不携带红绿色盲基因
解析: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父亲患红绿色盲,女儿不一定患红绿色盲,如XBXB×XbY→XBXb,A错误;
红绿色盲女患者(XbXb)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红绿色盲(XbY),B正确;
父母正常但子女不一定都正常,如父母基因型分别为XBY和XBXb,后代可能会出现红绿色盲患者(XbY),C错误;
色觉正常的女性基因型为XBXB或XBXb,可能携带红绿色盲基因,D错误。
B
2.(2024·广东中山纪念中学质检)已知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为某血友病患者的家系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B.Ⅱ3表现正常说明Ⅰ2不含致病基因
C.Ⅱ4生育出患血友病孩子的概率为1/4
D.Ⅱ2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
解析:据题意可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属于伴性遗传,在遗传时总与性别相关联,A正确;
Ⅱ3表现正常,只能说明Ⅰ2中含有正常基因,其是否含有致病基因无法判断,B错误;
假设用H、h表示该遗传病的相关基因,Ⅱ4的父亲Ⅰ1是血友病患者(XhY),说明她的基因型为XHXh,Ⅱ5的基因型为XHY,两者生育出患血友病孩子(XhY)的概率为1/4,C正确;
Ⅱ2的父亲含有致病基因,一定能遗传给她,所以Ⅱ2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Ⅰ1,D正确。
A.该病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B.Ⅱ3表现正常说明Ⅰ2不含致病基因
C.Ⅱ4生育出患血友病孩子的概率为1/4
D.Ⅱ2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
1.抗维生素D佝偻病
(1)致病基因:____染色体上的____性基因。
(2)正常人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
X

项目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DXD XDXd XdXd XDY XdY
表型 患者 ______ 正常 患者 正常
患者
(3)婚配方式及子代表型
项目 XDY XdY
XDXD 子女____________ 子女____________
XDXd 女儿__________,儿子____________ 儿子、女儿中_______________
XdXd 女儿__________,儿子________ 子女__________
全部是患者
全部是患者
都是患者
一半是患者
各有一半是患者
都是患者
全正常
全部正常
(4)遗传特点
①女性患者______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连续性,患者至少双亲之一为患者。
③男性患者的____________一定患病。
多于
母亲和女儿
[微思考]
(1)为什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提示:因为女性只有基因型为双隐性才表现正常,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基因就表现正常。
(2)什么是世代连续遗传?是不是亲代有病,子代就一定患病?
提示:世代连续遗传是显性遗传病的一个特点,指的是亲代的致病基因传到子代后,子代一定会患病;或者子代患病,亲代一定有患者,而不是指亲代有病,子代就一定患病。
2.伴Y染色体遗传病
如图为人类外耳道多毛症患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归纳:
致病基因只位于____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______全为患者,______全为正常。简记为“男全____,女全____”。
Y
男性
女性


×

[辨正误]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当。( )
提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
提示:遵循分离定律。
(3)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正常女性的儿子全正常。( )
(4)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病男孩,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提示: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
×
如图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家族中Ⅱ2、Ⅱ4、Ⅳ1的基因型依次是什么?
提示:Ⅱ2的基因型为XBY;Ⅱ4的基因型为XBXb;Ⅳ1的基因型为XbXb。
(2)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原因是什么?
提示:男性的X染色体遗传自母亲,而又一定遗传给女儿。
(3)若Ⅲ1和Ⅲ2再生一个孩子,则其患病的概率是多少?
【 学以致用 】
C
3.(2024·广东二中高一期中)人类的钟摆型眼球震颤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B.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C.有一个患病女儿的正常女性,其儿子一定不患此病
D.女性患者的后代中,女儿都患病,儿子都正常
解析:设该病由相关基因D、d控制。祖母患病,若基因型为XDXd,则孙女不一定患此病,A错误;
外祖父患病,基因型为XDY,其女儿一定患病,基因型可能为XDXD或XDXd,当其女儿的基因型为XDXd时,其外孙不一定患此病,B错误;
正常女性的基因型为XdXd,其儿子从该女性处得到一个正常的雌配子(Xd),从父亲处得到一个雄配子(Y),因此其儿子一定不患此病,C正确;
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DXD或XDXd,若基因型为XDXD,后代中子女都患此病,D错误。
4.(2024·东北育才中学高一调研)如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
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病为伴性遗传病,由患病的Ⅱ4的儿子Ⅲ6不患病可知,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且Ⅱ4为杂合子,A正确;
Ⅲ7是正常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子代全正常,B正确;
患病的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因此儿子都不患病,C正确;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D错误。
1.有性染色体的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
决定方式 雌性 雄性
XY型 ______ ______
ZW型 ______ ______
XX
XY
ZW
ZZ
2.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推断后代患病的概率,指导优生。如丈夫正常,妻子患红绿色盲,则建议生____孩。
(2)指导育种工作。如根据生物性状判断生物性别:



资料1 已知人的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
资料2 鸟类的性别是由Z和W两条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决定的,鸡的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这对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
(1)结合资料1分析,如果Ⅲ-9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其子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多少?如果要避免生出患病的孩子,请你提供合适的优生建议。
提示:假设红绿色盲由b基因控制,根据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分析,Ⅲ-10为色盲男性(XbY),则Ⅱ-5的基因型为XBXb,Ⅱ-6的基因型为XBY,故Ⅲ-9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如果Ⅲ-9(1/2 XBXb、1/2XBXB)与一个正常男性(XBY)结婚,则其子女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1/4=1/8。如果要避免生出患病的孩子,最好选择生女孩。
(2)结合资料2,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单就毛色便能辨别出雏鸡的雌雄。
提示:要使后代不同性别的个体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性状,可选用的杂交组合为芦花雌鸡(ZBW)×非芦花雄鸡(ZbZb)。
(3)若有一非芦花雌鸡和一芦花雄鸡杂交,得到的子代中无论雌鸡还是雄鸡,均有芦花和非芦花类型。试推断亲本代鸡的基因型。
提示:这对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ZbW和ZBZb,其得到的后代无论雌鸡还是雄鸡,均有芦花和非芦花类型。
伴性遗传和非伴性遗传中的“患病男孩”和“男孩患病”的概率计算
(1)常染色体遗传
如果控制某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时应遵循以下规则:
①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1/2;
②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
(2)伴性遗传
如果控制某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时应遵循伴性遗传的特点,即从双亲基因型推出后代的患病情况,然后再遵循以下规则:
①患病男孩的概率=全部后代中患病男孩的概率;
②男孩患病的概率=后代男孩中患病的概率。
【 学以致用 】
A
5.(2024·山西大同高一期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控制其芦花羽毛与非芦花羽毛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芦花雄鸡与非芦花雌鸡杂交,F1中♀芦花∶♀非芦花∶♂芦花∶♂非芦花=1∶1∶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雄性芦花鸡出现的概率高于雌性芦花鸡
B.亲本中的芦花雄鸡与非芦花雌鸡都属于杂合子
C.用芦花雌鸡与F1中芦花雄鸡杂交,子代芦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2
D.非芦花雌鸡与纯合芦花雄鸡杂交,根据子代羽毛特征即可判断其性别
解析:芦花雌鸡的基因型为ZAW,芦花雄鸡的基因型为ZAZA、ZAZa,因为群体中ZAZ-的概率远高于ZAW,所以一般情况下雄性芦花鸡出现的概率高于雌性芦花鸡,A正确;
亲本中的芦花雄鸡与非芦花雌鸡的基因型分别是ZAZa、ZaW,雄鸡为杂合子,雌鸡为纯合子,B错误;
用芦花雌鸡(ZAW)与F1中的芦花雄鸡(ZAZa)杂交,子代芦花个体所占比例为3/4,C错误;
非芦花雌鸡(ZaW)与纯合芦花雄鸡(ZAZA)杂交,子代都是芦花鸡,所以不能根据子代羽毛特征判断其性别,D错误。
6.(2024·河北承德高一期末)孕妇(甲)为某伴性遗传病(D、d表示等位基因)患者,丈夫正常。现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用探针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d的探针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探针为D探针。观察结果如图所示(空圈代表无放射性,深颜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颜色圈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个体2、3的基因型分别是XdY、XdXd
B.若个体1与表型正常的异性婚配,后代中女性
患病率约为50%
C.若这对夫妇生一男孩,则其正常的概率为1/2
D.他们的双胞胎后代一定来自两个受精卵
B
A.个体2、3的基因型分别是XdY、XdXd
B.若个体1与表型正常的异性婚配,后代中女性患病率约为50%
C.若这对夫妇生一男孩,则其正常的概率为1/2
D.他们的双胞胎后代一定来自两个受精卵
解析:该病为伴性遗传病,孕妇甲的基因型是XDXd,个体1的基因型是XDY,个体2的基因型是XdY,个体3的基因型是XdXd,由于孕妇甲的基因型为XDXd,且为患者,说明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且个体2为其丈夫,个体1、3为双胞胎孩子,A正确;
个体1的基因型为XDY,其与表型正常的女性(XdXd)结合,后代中女性均患病,B错误;
若这对夫妇生一男孩,则其正常的概率为1/2,C正确;
个体1、3为双胞胎孩子,一男一女,为异卵双胞胎,来自两个受精卵,D正确。
D
1.(2024·广东深圳实验高一质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双亲表型正常,生出一个患病女儿,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母亲患病,父亲正常,子代中有正常儿子,则该病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双亲表型正常,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女儿的概率为零
D.一个具有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必定产生2n种配子
解析:双亲表型正常,生出一个患病女儿,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女儿患病,其父亲一定患病,而该患病女儿的“双亲表型正常”,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
母亲患病,父亲正常,子代中有正常儿子,则该病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正确;
双亲表型正常(XBX-×XBY),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女儿的概率为零,C正确;
一个具有n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其n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少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一定产生2n种配子,D错误。
C
2.(2024·江苏徐州高一质检)下图是一个红绿色盲家族遗传系谱图。根据图示判断Ⅰ-1和Ⅲ-6的基因型分别是(  )
A.XBXB和XBXB B.XBXB和XBXb
C.XBXb和XBXb D.XbXb和XbXb
解析:Ⅱ-4是患者,Ⅰ-1和Ⅲ-6表型都正常,所以Ⅰ-1的基因型为XBXb,Ⅲ-6的基因型也为XBXb。
B
3.(2024·河北冀州中学)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解析:由题干可知,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的发病概率相同,A错误;
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上均带有致病基因,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其父亲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故其父亲一定患红绿色盲,B正确;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女性体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体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该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C错误;
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常表现为隔代遗传,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的遗传病通常为显性遗传病,D错误。
D
4.(2024·河南青桐鸣高一联考)家猫体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的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解析:由题意可知,玳瑁猫的基因型为XBXb,不能互交,A错误;
玳瑁猫(XBXb)与黄猫(XbY)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25%,B错误;
只有雌性有玳瑁猫,若淘汰其他体色的猫,则玳瑁猫无法繁育,C错误;
用黑色雌猫(XBXB)和黄色雄猫(XbY)杂交或者用黄色雌猫(XbXb)和黑色雄猫(XBY)杂交都可得到最大比例的玳瑁猫,其所占比例均为1/2,D正确。
A
●(2024·广东东莞中学高一质检)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鸡的羽毛有芦花和非芦花两种,现有雄性芦花鸡和雌性非芦花鸡杂交产生的F1均为芦花鸡,F1中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性均为芦花鸡,雌性中有一半为非芦花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1中的芦花鸡都携带非芦花基因
B.亲本芦花鸡一定是纯合子
C.如果交换亲代表型,则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区分F1雏鸡的性别
D.F1中的雄鸡与多只非芦花雌鸡交配,子代中的雄性既有芦花鸡又有非芦花鸡
解析:雄性芦花鸡和雌性非芦花鸡杂交所生的F1均为芦花鸡,说明芦花相对于非芦花为显性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F1中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性均为芦花鸡,雌性中有一半为非芦花鸡,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Z上,且F1的基因型为ZBZb、ZBW,可见F1中的雌性芦花鸡不携带非芦花基因,亲本的基因型为ZBZB、ZbW,均为纯合子,A错误,B正确;
如果交换亲代表型,则亲本的基因型为ZbZb、ZBW,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bW,均为非芦花鸡,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BZb,均为芦花鸡,因此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区分F1雏鸡的性别,C正确;
F1中的雄鸡(ZBZb)与多只非芦花雌鸡(ZbW)交配,子代中的雄性既有芦花鸡(ZBZb),又有非芦花鸡(ZbZb),D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