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第2课时 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拓展视野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公元前 5 世纪的古希腊学者曾指出: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微观粒子——“原子”构成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墨子(约公元前468 --公元前376)在他的著作中也有类似的说法。1803 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借用“原子”概念提出了原子学说。科学家后来沿用“原子”这个名称来表示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人们能够借助当时最先进的仪器“观察”到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况。道尔顿铁原子图像硅原子交流讨论1897 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确认了所有原子都含有带负电荷的电子,这表明原子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观粒子。原子结构英国科学家汤姆孙原子中含有电子交流讨论1911 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 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运动路径发生了改变,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不可穿透的坚硬的物质而被弹了回来。你能试着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吗?请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讨论。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原子实验原子内有很大的空间原子内有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该微观粒子体积小、质量大极少数α粒子被弹回一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大多数α粒子未发生偏转科学家研究发现,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的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的质量相对要小得多。原 子原子核核外电子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原子显电中性原子结构拓展视野原子核内有什么 1919 年,卢瑟福和助手又用α粒子“轰击”了氮原子核等,发现原子核里面有质子,1 个质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1920 年,卢瑟福又预言:原子核中有不带电荷的中性粒子。1932 年,经过不少科学家的反复实验后确实发现,α粒子打在铍原子核上,产生了一种高速的不显电性的中性粒子,他们将其命名为中子 。中子的质量与质子的质量几乎相等。卢瑟福的预言被证实。在卢瑟福之后,又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努力,在原子核内部不断发现新的基本粒子,原子深层次的奥秘正在被逐渐揭示。研究发现,原子核内,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外,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有一种氢原子的核内只有 1 个质子,没有中子,核外有1 个电子;有一种碳原子核内有 6 个质子、6 个中子,核外有 6 个电子。原子结构模型原 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 子中 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结构原子质量由于原子质量的数值太小,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所以国际上一致统一采用相对原子质量(Ar)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 1/12 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某原子)=m某原子m碳原子×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我们可以用相对分子质量 表示分子质量的大小。相对分子质量 (Mr) 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r) 的总和。相对分子质量请你根据课本第94页表 3-2 相对原子质量的数据和以下实例,算一算氧气(O2)、二氧化碳(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例:计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解: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Mr(H2O) = 1×2 + 16×1 =18。答: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学以致用课堂小结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的构成(1)原子(2)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3.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原子核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该原子一个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课堂巩固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 )(2)原子核内部有带正电荷的质子,所以原子显电性 ( )(3)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干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 )×√×课堂巩固2.元素M的某化合物化学式为MCO3,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试推算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解:设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x+12+16×3=100x=40答: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课堂巩固3.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的数据,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Cl2 P2O5 CO2 H2O2 KMnO4Mr(Cl2)=35.5×2=71Mr(P2O5)=31×2+16×5=142Mr(CO2)=12+16×2=44Mr(H2O2)=1×2+16×2=34Mr(KMnO4)=39+55+16×4=158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