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预防犯罪课件(21 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预防犯罪课件(21 张ppt)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5.2 预防犯罪
第一目
了解罪与罚
1.什么是刑法?(作用、内容)
2.什么是犯罪?(含义、基本类型)
3.什么是刑罚?(含义、类型)
故意杀人罪
马某某故意杀人案——持刀杀害两名防疫卡点工作人员
诈骗罪
孙某某、蒋某诈骗案——假冒慈善机构骗取疫情募捐
妨害公务罪
陈某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介绍他人非法收购穿山甲
上述案例,涉及到《刑法》的哪些法条?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而犯罪对社会危害性很大, 情节严重。
触犯的法律法规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规范,而犯罪违反了刑法。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不受刑罚处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
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
探究与分享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
刑事违法性
犯罪的特征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应受刑罚处罚性
——最本质特征;
——法律标志;
——必然后果。
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首先看他的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如果社会危害性不大,就不能认为是犯罪。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并不都是犯罪行为因为速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有大有小,只有对社会的危害达到触犯刑法的严重程度时,这种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
应受利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对不同的造法行为,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制方法。如果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载,而犯罪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犯罪的基本特征
相关链接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的标准。
主刑只能单独使用
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
罚款 罚金
性质不同 行政处罚 刑罚中的附加刑
适用对象不同 一般违法者 犯罪分子
适用的机关不同 由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行使 由人民法院行使
拘留 拘役
性质不同 行政处罚 刑罚中的主刑
适用对象不同 一般违法者 犯罪分子
适用的机关不同 由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行使 由人民法院行使
罚金的数额通常要高于罚款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关系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联系
区别
危害程度较轻
刑法以外的法律
承担行政处罚或者民事责任
危害程度严重
刑法
接受刑罚处罚
都是违法行为;都产生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都具有社会危害性;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社会危害性不同
违反的法律不同
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辨一辨
二 加强自我防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8种罪)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
加强自我防范
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也会对自身的生命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必须遵纪守法,远离犯罪。
犯罪是成长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下图是15岁中学生陈某的变化轨迹。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P55 第二段)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提示:①说说不良行为的危害(可从个人、家庭、社会等层面分析);
②针对身边存在的不良行为,制定整改措施;
③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小组成果。(如情景剧、漫画……)
项目任务三
预防小练兵
教学方式生活化、评价方式多样化
加强自我防范
陈某认为:“中学生年龄还小,就算犯了罪也不要紧。”陈某的观点正确吗?请你提供法律依据帮他释疑解惑。
释疑解惑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犯罪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
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携带管制刀具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收听、观看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多次偷窃
吸食注射毒品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1.李某因倒卖个人信息30余万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李某这一行为( )
①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②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④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课堂训练
A
2.四川省自贡市的黄某曾在某涉密科研单位工作,他将自己在工作中复制下来的涉密内容,出卖给境外间谍机关。事后,黄某因犯间谍罪被法院判处死刑。这说明( )
A.不履行义务要承担法律责任
B.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C.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D.公民行使权利时有尊重他人的义务
B
3.陶某因锯断共享单车车锁,以方便自己使用,被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以盗窃罪提起公诉,法院判处陶某拘役四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2 000元。陶某被处罚,是因为( )
A.他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B.他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C.他的行为具有严重危害性
D.他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